《分子诊断学重点内容(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诊断学重点内容(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分子诊断学重点内容(Navy)1、分子诊断学(molecular diagnostics)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来研究机体外源性和内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治和转归提供分子水平信息。2、基因:是一段携带功能产物(多肽,蛋白质,tRNA和rRNA和某些小分子RNA)信息的DNA片段,是控制某种性状的的遗传单位。3、密码子偏爱(codon bias )指在不同物种的基因中经常为某种氨基酸编码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密码子。当鉴别到一个ORF时,密码子偏爱常常用来确定这个ORF是否是一个基因。4、基因组(genome):指一个
2、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遗传物质。5、C值矛盾:生物体的进化程度与基因组大小之间不完全成比例的现象称为C值矛盾也称C值佯谬( C value paradox)6、N值矛盾:基因组中基因数目与生物进化程度或复杂程度的不对称性,称为N值矛盾或N值佯谬(N value paradox)。7、基因组计划是指以获得某物种基因组全序列为主要目标的科学计划。8、厘摩尔根(cM)即重组频率为1%的两个基因间的遗传距离9、基因组学(Genomics)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10、鉴别蛋白质编码基因的五项标准是什么?开放
3、阅读框、密码子偏爱、序列保守性、转录产物、基因失活11、原核生物是细菌等原始生物的总称,是最简单的细胞生物体12、质粒:独立于细菌细胞染色体以外,能自主复制并稳定遗传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分子,称为质粒(plasmid) 13、琼脂糖凝胶电泳泳动速度:超螺旋DNA分子线性DNA分子半开环DNA分子14、接合作用(conjugation)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称为接合作(conjugation)。15、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
4、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转化作用 (transformation)。16、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把细菌的基因从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细胞的过程.一般是针对温和噬菌体, 溶血性噬菌体则不会发生转导.17、转染: 病毒侵入宿主细胞过程. 对原核生物说, 转染是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的过程18、转座: 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19、转座因子 可移动的基因成分,即能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两个DNA分子之间移动的DNA片段,称为转座因子(transposable element ) 在细菌中,指可在质粒和染色体之间或质粒和质粒之间可移动的DNA片段20
5、、转座因子的分类:插入序列、转座子、可转座的噬菌体21、基因转移的方式: 接合、转化、转导、转染22、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一般特征(一)基因组庞大 (二)线状双链DNA和二倍体 (三)非编码区远多于编码区(四)断裂基因(split gene) (五)大量重复序列存在 23、卫星DNA:由于这类序列的碱基组成不同于其他部份,可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将其与主体DNA 分开,因而称为卫星DNA (或随体DNA)24、中度重复序列片段较长(100-几千bp)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作为DNA标记25、基因家族(gene family)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从一个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演
6、变而来的。26、假基因(pseudogene)与具正常功能的基因序列相似,但无转录功能或转录产物无功能的基因。27、所有组蛋白基因都不含内含子,而且组蛋白基因序列都很相似,从而编码的组蛋白在结构上和功能上也极为相似28、质粒与核DNA区别: 1.非孟德尔的母系遗传 2.高突变率 3.异质性和复制分离 4.阈值效应 5.半自主复制与协同作用29、线粒体病:由于线粒体呼吸链功能不良所导致的临床表现多样化的一组疾病。30、CpG岛:大约有一半的人类基因富含CpG的顺序,称为CpG岛31、单核苷酸的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 主要用途: 疾病的连
7、锁分析与基因的定位 指导用药和药物设计 用于进化和种群多样性的研究 32、短串联重复序列 ( short tandem repeat , STR) STR在人类基因组内平均15-20kb就有一个STR 点位,占基因组的10%,多存在于非编码区及内含子中。主要用途: 人类基因遗传图谱的制作。目的基因筛选和基因诊断。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33、病毒(virus)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的、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是结构最简单、最微小的生命形式。34、末端正向重复序列 又称末端冗余(terminal redundancy)是指双链DNA分子两端有一段相同的核苷酸序列35
8、、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terminal repeat,ITR)指病毒基因组两端的反向互补重复序列。ITR可能与病毒的复制、转录及整合有关36、重叠基因:许多病毒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开放读码框架,可以编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多肽链,称为重叠基因37、分段基因组:指病毒基因组由数条不同的核酸分子组成,多见于RNA病毒38、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目前已知感染人类的最小的双链DNA病毒39、RNA病毒基因组为线状单链或双链,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均为线状RNA分子仅HDV的负链RNA病毒基因组为环状,其余的负链RNA病毒均为线状40、正链
9、RNA病毒:基因组序列与mRNA相同,可直接作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此类RNA病毒具有侵染能力41、负链RNA(-RNA)病毒:基因组序列与mRNA互补,基因组只有在其核衣壳蛋白转录酶存在下,才具有侵染能力42、蛋白质组是指特定细胞、组织乃至机体作为一个生命单元中所拥有蛋白质的集合,即生命体中携带的基因信息在某一时段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43、蛋白质组学是指对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所表达的群体蛋白质研究的一门学问。主要在蛋白质水平上探索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作用模式、功能机制、调节控制以及蛋白质群体内的相互作用。是在生物体或其细胞的整体蛋白质水平上进行的,并从一个机体或一个细胞的蛋白质整体活动来揭示生命的
10、规律。 44、二维凝胶电泳是目前蛋白质组研究中最有效的分离技术。它由两向电泳组成,第一向以蛋白质电荷差异为基础进行分离的等电聚焦凝胶电泳,第二向是以蛋白质分子量差异为基础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5、质谱技术是样品分子离子化后,根据不同离子间的质量、电荷比值(质荷比,m/z)差异来确定分子量的技术。 46、凝胶滞后实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直接分析核酸与蛋白质结合的简单、快速、敏感方法。通过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核酸探针特异性结合,电泳时这种复合物较无蛋白结合的探针在凝胶中的泳动速度要慢,即表现为相对滞后。47、细胞的破碎方法机械法:液体剪切法与固体剪切法 本法不适合于染色体
11、DNA的分离与纯化非机械法:干燥法与溶胞法溶胞法温和,能保证较高的得率与较好地保持核酸的完整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48、核酸的分离与纯化应去除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非核酸的大分子污染物非需要的核酸分子在核酸的分离纯化过程中加入的对后继实验与应用有影响的溶液与试剂 49、核酸浓缩最常用的方法-沉淀。其优点很容易地调整核酸溶液至所需浓度,能去除部分杂质与某些盐离子。50、核酸沉淀的洗涤:用70%75%的乙醇51、核酸浓度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适用于0.25g/ml的核酸溶液52、荧光光度法: 用溴化乙锭(EB)。灵敏度可达1ng5ng,适合低浓度核酸溶液的定量分析。SYBR Gold作为一种新的超灵敏荧光染
12、料,可检出20pg的双链DNA53、核酸纯度鉴定(1) 紫外分光光度法:A260/A280 纯DNA比值为1.8,纯RNA比值为2.0。比值升高与降低均表示不纯。 比值为1.8的DNA溶液不一定为纯的DNA溶液一般28S RNA的荧光强度约为18S RNA的2倍,否则提示有RNA的降解。如果在加样槽附近有着色条带,则说明有DNA的污染。54、核酸的保存DNA的保存 DNA溶于TE缓冲液中在-70可以储存数年。 RNA的保存 RNA可溶于0.3mol/L NaAc溶液或双蒸水中,在-70至-80保存。以焦碳酸二乙酯(DEPC)水溶解RNA可延长保存时间。RNA沉淀溶于70%乙醇或去离子甲酰胺液中
13、,可在-20中长期保存。55、基因组DNA分离与纯化的方法酚抽提法、甲酰胺解聚法 、玻棒缠绕法、其他DNA快速提取法56、裂解缓冲液中各成分的作用:EDTA:二价金属离子螯合剂,可抑制DNA酶活性,并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SDS:阴离子去污剂,可降解细胞膜、乳化脂质和蛋白质,并使它们沉淀,同时降解DNA酶。无DNA酶的RNA酶:可有效水解RNA而避免DNA的消化蛋白酶K:水解蛋白质,可消化DNA酶和细胞中的蛋白质。酚:可使蛋白变性沉淀、抑制DNA酶活性。pH8.0的Tris溶液:能保证抽提后DNA进入水相,而避免滞留于蛋白质层。57、甲酰胺是一种离子化溶剂, 其作用:裂解蛋白质与DNA的复合物、
14、使释放的蛋白质变性、对蛋白酶K的活性无显著影响 58、玻璃缠绕法得到的DNA用途:构建基因组DNA文库、Southern印迹、PCR扩增59、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段DEAE纤维素膜插片电泳法 操作简单、对小于5kb片段回收率好、回收DNA纯度高、但不能回收单链DNA、不适于大于15kb的DNA片段回收。电泳洗脱法 液氮冷冻挤压法 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块回收法 商品试剂盒(柱层析)60、从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DNA片段标准方法:压碎与浸泡法本法能很好地回收1kb的单链或双链DNA61、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基本原理: pH12.6高碱性条件下,染色体DNA和质粒DNA都变性,但质粒DNA超螺旋
15、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两条互补链不会完全分离。当以pH4.8的KAc高盐缓冲液调节其pH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又恢复到原来构型,保存在溶液中。 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形成缠连的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62、质粒纯化:CsCl-EB等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标准方法)63、聚乙二醇(PEG)沉淀法优点:简单、经济、适用广泛,尤其对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纯化效果好.适用: 分子克隆中所有常规的酶学反应、高效的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缺点: 不能有效分离带切口的环状质粒DNA与闭环质粒DNA。64、总RNA的分离与纯化:(异)硫氰酸胍-
16、酚氯仿法总RNA提取法中最常使用的是一步法。(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是经典的一步法 65、 同时制备RNA、DNA与蛋白质的一步法:是(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的改进方法。(异)硫氰酸胍-酚的单相裂解试剂裂解细胞,再加入氯仿后形成两相。变性的DNA与蛋白质位于两相的界面。上层水相-RNA:通过异丙醇沉淀与75%乙醇洗涤而获得。可用于mRNA的纯化、Northern杂交、逆转录和RT-PCR反应等。处于界面的DNA与蛋白质可通过乙醇和异丙醇分级沉淀出来。制备的DNA: 作PCR反应模板,蛋白质样品: 主要用于免疫印迹。66、 DNA重组(DNA recombination)不同来源的DNA分子
17、,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重新组合的过程67、 重组DNA:在体外用限制性内切酶,将不同来源的DNA分子进行特异地切割,获得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与载体重新连接,从而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68、 克隆(clone)由一个细胞经过无性繁殖以后形成的子代群体。69、 DNA分子克隆:构建DNA重组体并导入宿主细胞建立无性繁殖体系 70、 基因克隆: 重组的DNA分子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相应的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进行无性增殖,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的过程。 71、 限制性内切酶:一类核酸水解酶,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识别序列一般具双重对称性(回文结构) .72、 限
18、制性内切酶的主要用途:改造和组建质粒组建基因组DNA物理图谱基因组DNA同源性研究 DNA重组克隆及亚克隆 DNA杂交与序列分析73、 DNA连接酶(DNA ligase) 基因工程的缝纫针 催化双链DNA一端的3-OH与另一双链DNA5端的磷酸根形成3,5磷酸二酯键,使具有相同粘末端或平端的DNA末端连接起来。T4噬菌体DNA连接酶-常用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少用74、 碱性磷酸酶:催化DNA,RNA以及核糖和脱氧核糖三磷酸上的 5 磷酸基团水解。75、 载体(Vector)携带靶DNA片段进入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的运载工具。76、 载体具备的条件宿主细胞中有自主复制能力或能整合到宿主染色
19、体上与基因组一同复制的能力;有合适的限制性酶切位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分子量不宜过大,便于容纳较大的外源DNA片段并获得较高的拷贝数,也利于体外重组操作;具有合适的筛选标记,如抗药性、酶基因、营养缺陷型或形成噬菌斑的能力等;配备与宿主相适应的调控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和前导序列等。77、 用作克隆载体的理想质粒一般具备的特点:具有松驰型复制子;复制子外存在多克隆位点;具有插入失活的筛选标记,如Ampr和Tetr;分子量相对较小但有较高的拷贝数。78、 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是一类细菌病毒的总称,即感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严格依赖于细菌宿主细胞生长与繁殖,一旦脱离宿主细胞
20、,尽管可以生存但不能生长与复制。 79、 噬菌粒(phagemid)是一类由质粒与单链噬菌体结合而成的载体。常用的噬菌粒有pUC118 /pUC119和pTZ19U80、 黏粒(cosmid)又称柯斯质粒,是一种以噬菌体为基础,专门为克隆大片段而设计、并和质粒共同构建的杂合载体。黏粒载体具有质粒和噬菌体载体的双重特性;具有高容量的克隆能力(3145kb);具有与同源序列质粒进行重组的能力。黏粒主要同于真核细胞基因组文库的构建。81、 构建基因组文库多用噬菌体和黏性质粒作为载体;构建cDNA文库和克隆较小DNA片段常用pUC系列质粒;M13噬菌体则用于克隆一些待测的DNA序列。 82、 转化作用
21、 (transformation)将重组的DNA分子引入细菌(原核细胞),使其在细菌体内扩增及表达的过程83、 转染作用 (transfection)将噬菌体、病毒或以它们为载体构建的DNA重组体导入真核细胞的过程84、 在生长过程中只有某一阶段的细菌才能成为转化的接受体,这称为感受态(competent)细菌。细菌的感受态可诱导产生,如氯化钙法就可诱导细菌成为感受态。感受态细菌表面其正电荷增加,细胞壁和膜通透性增加,有利于DNA分子吸附与吸收.85、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合适的缓冲体系中,通过加热使模板DNA双链中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这个过程称为变性。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特异性引物与模板
22、DNA根据碱基互补的原则形成双链,这个过程称为退火。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引物延伸,形成新的DNA链。如此循环往复,经过多个循环后,模板DNA在2个特异性引物之间的序列就会大量扩增。86、 PCR技术的特点: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操作简便易行、用途广泛87、 PCR反应体系的影响因素:DNA模板、引物、Taq DNA聚合酶、dNTP、缓冲液、热循环参数88、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和分析:Gel electrophoresis、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SSCP)、Nucleic aci
23、d sequence、Molecular hybridization89、 荧光定量 PCR:通过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的特异性的探针,对 PCR产物进行标记跟踪,实时在线监控反应过程,结合相应的软件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待测样品的初始模板量90、 基线:是扩张曲线的水平部分91、 CT值:从基线到指数增长期的拐点所对应的循环次数92、 绝对定量:用于确定未知样品中某个核酸序列的绝对量值,即通常说的拷贝数。93、 相对定量:用于测定一个测试样本中目标核酸序列与校正样本中同一序列表达的相对变化94、 荧光定量实时 PCR与普通 PCR的比较实时在线监控:对样品扩增的整个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能够实时地
24、观察到产物的增加,直观地看到反应的对数期降低反应的非特异性:使用引物和荧光探针同时与模板特异性结合,提高了 PCR反应的特异性增加定量的精确性:全程监控,准确的算法进行定量结果分析更加快捷方便,无需跑胶95、 PCR-ASO检测基因点突变 :是利用 PCR技术扩增靶基因的适当片段 ,然后用人工合成的含突变位点的标记寡核苷酸探针杂交96、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卫生部批准项目:二级医院以上HBV、HCV、TB、CT、HIV、HLA97、 标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必须包括四个工作区域(working zones):试剂贮存和准备区 标本制备区 扩增反应区 产物分析区四区须互相独立,并严格按照上述
25、顺序设置,并遵循单一走向的工作区域。98、环境污染处理(Contamination around circumstances):稀酸或消毒液处理法、紫外线照射法99、 反应液污染的处理:在PCR反应液(不含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中加入0.5uDNase I或核酸内切酶(如10u的Msp I),室温下30-60分钟。加热灭活DNase I或核酸内切酶,再加入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做PCR 100、 变性(denaturation)在一定的条件下,双螺旋之间氢键断裂,双螺旋解开,形成无规则线团,双链解链成为单链。 101、变性核酸的特点:粘度下降、沉降速度增加、浮力上升、紫外吸收增加 1
26、02、 融解温度(Tm)在DNA热变性时,其A260的升高达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103、 影响Tm的因素:DNA碱基的组成、溶液的离子强度、pH值、变性剂104、 复性:变性DNA经过一定处理重新形成双螺旋的过程。105、影响复性速度的因素: DNA浓度、DNA片段的大小、 DNA片段复杂性、 合适的复性温度、适当的离子强度106、 杂交:两条来源不同,但具有互补序列的核酸,按碱基配对原则复性形成一个杂交体,这个过程即杂交,或称分子杂交。107、 探针(probe)指能与特定靶分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并能被特殊方法所检测的分子。108、 基因探针:指能与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特异互补杂交,杂交后又能
27、被特殊方法检测的已知被标记(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链。109、 各类探针特点:基因组DNA探针:无性繁殖、制备方法简单;不易降解(与RNA比较);标记方法成熟。 cDNA探针(complementary DNA):不含内含子及高度重复序列但不易获得RNA探针:杂交效率高,稳定性高,非特异性,杂交较少,未杂交探针可用RNase 降解,减少本底的干扰。易降解,标记方法复杂 寡核苷酸探针 : 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探针短,序列复杂性低,分子量小,因此杂交时间短; 长 度只有1050bp,该识别序列内1个碱基的变化可明显降低杂交Tm值。可大量合成,价格低,能够用酶学或化学方法进行非放射性标记
28、。110、 理想的探针标记物应具备:高度的敏感性 标记物与探针结合后,不影响杂交时碱基 配对及探针分子的主要理化性质;检测方法除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假阳性绿低外,尚需考虑环境污染少,价格低;若用酶促方法标记,应对酶的Km值影响不大,以保证标记反应的效率和标记产物的比活性。111、 放射性核素标志物优点:可准确定量,灵敏度高可检测固相介质上10fg(10-15g)的DNA;本底低,易除去旧探针重新杂交新探针;特异性高, 对杂交无影响缺点:短半衰期的探针要求临时制备, 随用随标、放射性递减使探针降解、放射性对人体有害,需防护、费用贵112、 非放射性标记优点:无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小;探针性质稳
29、定,可供长时间内持续使用;检测过程快,可同时进行不同标记探针的杂交;本底较低 缺点: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如放射性探针,杂交条件受到报告基团的限制,重新杂交新探针较困难 113、 直接放射自显影:在暗室中将含放射性的滤膜与X线胶片紧密的贴在一起,放入不透光的盒子. 114、 间接放射自显影为增加32P检测敏感性,X线胶片被夹在增感屏和滤膜之间,增感屏是一种有弹性的塑料片,由闪烁物如钨酸钙覆盖,这种物质在受到激发时可发光 .115、 化学发光是指化学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116、 液相杂交:一种研究最早且操作简便的杂交类型,应用较少117、 Southern印迹杂交:是一种使凝胶中的DNA
30、转移到载体膜上的方法。118、 Northern印迹杂交:将RNA样品变性和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再转移到NC膜等固相载体上,用标记的DNA或RNA特异探针对固定在膜上的RNA进行杂交。119、 Southern印迹杂交与Northern印迹杂交的异同:同:基本原理异:变性方法(N:聚乙二醛、二甲亚砜、甲醛、甲基氢氧化汞; S:碱变性)120、 点杂交(dot blot)/狭缝杂交(slot blot):将少量RNA样品点在Dot和Slot杂交滤器中的NC膜上,滤膜干燥后用32P标记的RNA或DNA探针进行杂交和用X线片进行放射性自显影。较Northern blot省去了电泳和毛细转膜过
31、程121、 点/狭缝杂交方法学评价:仅需少量样品、不需电泳与转膜过程,方法快捷、适用于同时分析多个样品,方便杂交条件的摸索。不能检出基因的大小或重复的程度。本法是快速确定目标基因是否存在的检测方法。122、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应用核酸探针与组织或细胞中的核酸按碱基配对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然后应用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内定位或基因表达的检测技术。123、 生物芯片:将大量生物分子探针(DNA、蛋白质)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124
32、、 1992对原位合成制备的DNA芯片作了首次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块基因芯片。1996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块商业化的生物芯片。125、 生物芯片的特点:高通量、集成化、并行化、微型化126、 生物芯片可以分为哪些?微阵列芯片microarray:基于生物分子间的亲和作用 基因芯片(cDNA或寡核苷酸);蛋白质芯片; 细胞芯片;组织芯片;微流体芯片microfluid :基于各种微结构 毛细管电泳芯片;PCR反应芯片;介电电泳芯片 微缩芯片实验室 lab-on-a-chip 127、 基因芯片(gene chip)又称DNA芯片(DNA chip)或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
33、将大量的基因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片或纤维膜等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128、 基因芯片技术步骤:芯片制备、样品制备、杂交反应、信号检测、结果分析。129、 探针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方法:原位合成(即在支持物表面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探针),适用于寡核苷酸;合成后点样,多用于大片段DNA,有时也用于寡核苷酸,甚至mRNA。130、 杂交反应是荧光标记的样品与芯片上的探针进行的反应产生一系列信息的过程。 131、 蛋白质芯片(protein chip),又称蛋白质微阵列(protein microarray),是用于蛋白质功能研究及相互作用分析的生物芯片,采用原位合成、机械点样或共价结合的等方法将
34、多肽、蛋白、酶、抗原、抗体固定于硅片、玻璃片、塑料片、凝胶、尼龙膜等固相介质上形成的生物分子点阵。 132、 蛋白芯片的原理:在待分析样品中的生物分子与蛋白质芯片的探针分子发生杂交或相互作用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仪对杂交信号进行高通量检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多肽、蛋白质及其他生物成份进行高通量检测。 133、 芯片实验室是将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和检测分析的全过程集约化,并缩微到一张芯片上自动完成,形成的所谓微型全分析系统(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n,-TAS),或称“缩微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134、 缩微芯片实验室特点:分析全过程自动化、生产
35、成本低、防污染、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少、极高的样品并行处理能力、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135、 复杂性疾病:发病原因不完全明了,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不仅在特定家系发病率高,而且对群体影响大,经过多个阶段才出现,当出现典型临床表现时往往已处于病程中后期,多数已失去最佳治疗时期,此类疾病成为。136、 分子诊断:以DNA和RNA为主要诊断材料,通过检测基因的结构或表达功能的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137、 复杂性疾病分子诊断的特点直接检测疾病相关基因,属病因诊断,针对性强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分子杂交、PCR、生物芯片、质谱等技术适用范围广:
36、遗传疾病、肿瘤、感染、心血管等疾病138、 血浆DNA (plasma DNA ) 又称循环DNA ( circulating DNA ) ,是一种无细胞状态的细胞外DNA (extra cellular DNA) ,由长度不等的单链或双链DNA及其混合物组成,主要以DNA-蛋白质混合物形式存在,但也存在部分游离DNA。139、 斑点杂交:将待测的DNA变性后点加在硝酸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用已标记的探针进行杂交,洗膜(除去未接合的探针),放射自显影,判断是否有杂交及其杂交强度,主要用于基因缺失或拷贝数改变的检测。140、 ASO为一种以杂交为基础对已知突变的检测技术。设计一段19bp左右的
37、寡核苷酸片段,其中包含了发生突变的部位,经标记后作为探针,与固定在膜上的样品DNA杂交。同时以野生型探针(无突变)为对照,如出现阳性杂交带,则表明样品中存在与该ASO探针相应的点突变。用于已知突变类型的遗传病,如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某些癌基因、抑癌基因点突变。141、 PCR-SSCP,利用PCR从提取出的DNA中扩增目标基因,用外切核酸酶消化掉一条链,相同长度的单链DNA因序列,甚至单个碱基不同,所形成的构象不同,在非变性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同,标记后可显影观察。用于点突变的遗传疾病,苯丙酮尿症、某些癌基因、抑癌基因点突变。142、 RFLP,检测DNA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形成的特定DNA片
38、段的大小。凡是可以引起酶切位点变异的突变如点突变(新产生和去除酶切位点)和 一段DNA的重新组织(如插入和缺失造成酶切位点间的长度发生变化)等均可导致RFLP的产生。 143、 简述肿瘤的发病机制?阶梯式遗传性疾病、基因变异 、表观遗传学改变 、DNA损伤及其分子改变 肿瘤基因组的不稳定性 、肿瘤中染色体的异常 、肿瘤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 144、癌基因分类: 生长因子类;酪氨酸激酶类;GTP结合蛋白类;核蛋白类;端粒酶。145、癌基因的活化机制:转导;点突变;插入突变;易位;基因扩增;基因甲基化改变。146、常见的抑癌基因:Rb基因;p53基因;APC基因147、肿瘤分子诊断需考虑的因素: 特
39、殊类型肿瘤的靶基因 不同肿瘤特定靶基因的突变谱 供检测使用的合适临床样本 分子诊断技术的敏感性148、肺癌相关基因改变: 基因点突变检测:K-ras基因和p53基因 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检测:APC基因149、 目前最常用的甲基化检测技术: 甲基化特异性引物基因扩增(MSP) 甲基化特异性序列分析(MSS)150、结肠直肠癌早期分子诊断:癌基因K-ras和抑癌基因APC的突变发生在早期。粪便中K-ras突变检测,但粪便中K-ras突变并非全是肠源性。CD44与结肠癌转移有关。151、乳腺癌早期分子诊断:90%家族性乳腺癌涉及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152、原发胰腺癌早期分子诊断:p53
40、和CD44153、胰腺癌早期分子诊断:72 % -100%的原发性胰腺腺癌发生K-ras基因突变 154、肿瘤微小残留病:肿瘤患者原发病灶去除后,体内仍存在来自原发病灶的肿瘤细胞,以单个肿瘤细胞或肉眼不可见细胞集落的形式存于肿瘤患者血液或组织中。微小残留病是肿瘤复发的根本原因,其分子诊断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55、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又称高血压病,是指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临床综合征。(1) 确诊高血压 指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两者有一项经核实即可确诊。(2) 临界高血压 指收缩压 140mmHg但16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但95mmHg。156、
41、原发性高血压的分子遗传:肾素基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心钠素基因157、HLA class I antigens (A, B & C)将内源性多肽递呈给CD8阳性毒性T细胞。158、HLA class II antigens将外源性抗原肽递呈给CD4阳性T细胞159、HLA的遗传特点:单倍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衡16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是最早应用于HLA基因分型的方法。161、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技术(SSOP)根据固定在杂交膜上的是PCR产物或特异性探针而将其区分为正向SSOP和反向SSOP。反向杂交技术是将一套设计合理的探针固定于杂交膜
42、上,再与扩增产物杂交,因其一次杂交即可检测所有等位基因,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从而被多数实验室接受。 162、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用作临床常规分型方法163、FCM技术可定性也可定量,而且特异、敏感、快速,同其它检测技术比较,其最独特的优势是可几秒钟内同时检测上千个细胞,因而该技术更多地应用于批量测量。而且流式细胞术无假阴性和假阳性出现,因此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64、以碱基序列为基础的HLA分型(SBT)直接对HLA的DNA序列进行分析比检测其表型更加直观、可靠、准确。是鉴定HLA等位基因的最理想方法。但由于测序所需设备昂贵,故目前尚不能作为常规开展工作。165、 目前肾移植
43、常规检测的HLA抗原为HLA-A、B、DR三个座位的抗原166、骨髓移植中,对HLA配型的要求更为严格。167、现代几种常见的亲子鉴定技术:用红细胞血型进行亲权排除、 用DNA指纹分析亲权确认 、 短串联重复序列(STR)168、 DNA指纹技术操作过程复杂、耗时费力、检材用量大,又不太适合于各种场合等缺陷169、 RFLP: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为第一代多态性标记; 重复序列多态性: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为第二代多态性标记; 碱基多态性(SNP):DNA序列的单个核苷酸的差别,为第三代多态性标记。170、 13个STR位点确定为核心STR位点。如果全部STR位点一样,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
44、,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则可排除亲子关系,有一两个位点不同,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99%171、 非父排除概率:不是小孩生父的男子能被遗传标记排除的概率。 172、 累计非父排除概率:使用的全部遗传标记对于不是小孩生父的男人,否定父权有多大的可能性,即总的累积非父排除概率。所用遗传标记数目越多,累积非父排除概率愈高,鉴别能力愈强。173、 父权指数(paternity index,PI)具有假设父亲遗传表型的男子是孩子的生父的概率(X)与随机男子是孩子的生父的概率(Y)的比值。简言之,就是假设父
45、亲具备生父基因成为孩子生父的概率比随机男子具备生父基因成为生父的概率大多少倍。 174、 父子关系的相对机会(relative chance of paternity,RCP)PI值是一个绝对值,为使结果能以概率形式表达父子关系的相对机会,将PI值转换成一种相对值RCP=PI/(PI+1)100% 。当RCP值99.95%时,可以认为假设父与孩子具有亲生关系。如果RCP值99.95%时,可以认为假设父与孩子不具有亲生关系。175、 个人识别能力:指从同一群体中随机抽取两名个体的遗传标记表型不相同的概率。176、 遗传疾病的分子诊断:指通过分析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对人体健康状态
46、和疾病做出诊断或辅助诊断的过程177、 地中海贫血:由于珠蛋白链的合成不平衡造成的一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溶血性疾病。178、 血友病: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的缺陷而使其中某一凝血因子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如即造成血友病。179、 产前诊断(PND):指在胎儿出生以前,通过对某些特异基因进行分析,以判断胎儿是否有某种遗传性疾病的手段。180、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指在显微操作下从体外受精发育至6-8个细胞期的胚胎中,活检1-2个卵裂球细胞或直接获取受精前后的极体,通过PCR或FISH,进行快速遗传学诊断。181、 血红蛋白病:由于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而发生的一类遗传性贫血病。分为异常血红蛋白病(结构异常)和地中海贫血(珠蛋白合成降低或缺如)。182、 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的常用方法:(1) 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方法:优点:稳定性、重复性、特异性较高,结果准确,不存在可能污染的问题缺点:灵敏度较低,不适于微量病原微生物的分子检测(2) 靶分子扩增技术检测方法:优点: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缺点:由于背景污染、扩增产物污染导致假阳性结果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