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 学校经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课程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意义,更让学生体会到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篇1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 律。 同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妙,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同学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同
2、学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外表。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同学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同学学会理性地考虑,进而引导同学 维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同学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 培养同学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同学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协助同学形成正确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 回
3、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 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俺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 语言 俺们 向导 2、向导和“俺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扮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
4、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 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假如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 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俺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俺们:假如不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发生与俺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 自然的惩办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9、自然之道 “俺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5、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篇2 通过学习自然之道,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5、学会“媚”1个会认字和“孵、穴、颓、愚、蠢、媚、霄”7个会写字,掌握“孵化、巢穴、颓丧、愚不可及、蠢事、明媚、响彻云霄”等词语。 教学
6、重点: 体会“我”和同伴们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初步了解用具体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大家一起读读课题自然之道。 题目“自然之道”是什么意思(从字面理解即可) 2、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说明自然界规律的呢?快速默读全文,回顾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和同伴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鹰咬啄时,不顾向导的劝阻,非要向导把幼龟送往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许多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板书:“我
7、”和同伴向导) 二、细读课文,体会和同伴们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发生的变化。 (一)是啊,这件事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我们”的内心也随着事情的发展不断产生着变化。在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我们”的情感为什么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从这种变化中,大家又能感受到什么,认识到什么呢?需要我们很好地默读课文,用心去感受。 请看屏幕: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自学提示 1、“我”和同伴们的感情经历了哪些变化?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2、读读这些语句,通过朗读表达出感情的变化。 3、自学后同桌进行交流。 (二)默读自学 (三)全班交流。 1、读出相应的段落,从整体说感情变化线,并板书 紧
8、张焦急极为震惊自责懊悔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1)指名读课文,引导:他把“我们”和向导当时的那种心情读出来了吗? 再引导:你们想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什么呢?怎么读才能读出来呢? 自由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指名读:“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跟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师接读:“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你们听出我们俩的感情有什么不同了吗? (与我们的紧张、焦急相比,向导是那样的平静,甚至是冷淡。) (板书:若无其事) 是呀,心情和想法不同,说话的语气、语调就不一样。出示文字
9、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大家再读向导的话你们说向导这时心里想什么呢? 理解:(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揣摩)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认为这事很平常。 “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里指嘲鹰就是以幼龟等小动物为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3)假如我就是那位向导,你们就是和他的同伴,大家愿意和我一起来再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幼龟侦察图配乐) 海风轻拂的日子里,黄昏的沙滩上传来一点点细微的动静。在依然明媚的阳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只小绿龟从巢中悄悄探出头来,四处张望,一边感受这个属于它们的新世界,一边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它要迎向大海中那未知的生命旅
10、程时,一只嘲鹰突然飞来,眼看一场灾难就要降临了 (嘲鹰啄食图配乐) 你们看到眼前的一幕,很紧张,其中一位焦急地对我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没想到我的这句话招来了你们的一片呼喊。你们都向我喊什么了?指名说 “不能见死不救啊,向导,求求你快救救小海龟吧!”(哀求) “向导,这些小生灵也是有生命的啊,不能让它成为食肉鸟的美餐!”(劝告) “向导,你怎么这么无情啊!”(指责) “你必须把它送到大海去!快点!嘲鹰就要把它叼走了!”(命令) 从这一片呼喊声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那颗善良的心! (4)但是当时大家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只知道的内容:联系第2自然段:小
11、龟轻、体型弱小,嘲鸫庞大,小龟会被嘲鸫吃掉;小龟的目的是离巢去大海,如果被伤害,目的就达不到了。 不知道的内容:向导的话的含义,所以不理解向导:不懂得自然界的规律。 3、向导在大家这一阵阵急切的呼喊声中,出于无奈,只好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板书:极不情愿) 后来大家理解他了吗?看到什么就理解了?小声读58自然段 理解了。因为看到了令人极为震惊的场面。指名读第5自然段中的第1、2句话和第6自然段。 (抓住“成群成群”、“鱼贯而出”“无遮无拦”等词进行理解) 看到这场面,“我们”终于明白了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段话的内容和前面哪段话内容紧密相连?请两位学生读一读。 生1:
12、“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生2:“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明白之后我们终于理解向导了 向导的表现并不是冷酷无情,而是了解自然规律的一种坦然与自信。明白之后我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读第7自然段。(简单谈理解) 回过头来再读第4、7自然段:同桌分工合作朗读一人读向导的表现,一人读大家的表现。(感受“我们”的变化) 4、谈出最大的收获 (1)惨剧的发生,仅仅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仅仅让“我们”
13、理解了向导的所作所为吗?指读第8自然段。 (2)经历了触目惊心的一幕之后,一切似乎都寂然静止了,但是大家的心情是不平静的,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啊。那么此时此刻大家在想些什么呢? (自责;反思;忏悔) (4)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 出示文字 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他在为什么而悲叹?(板书:悲叹)(为人们的无知,为因人们的无知而受到伤害的小海龟) (5)事情到这儿就结束了。课文通过这件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齐读第9自然段。 是呀,这像名言警句一样的话语,有什么可琢磨的吗?(结合自己的感受和阅读的相关资料谈。) 自然界的万物,优胜劣汰。自然界中的万物
14、,都是在竞争中求得发展,求得平衡:食肉鸟要吃小龟这样的小动物,才能生存;而太平洋绿龟为了生存繁衍,大量产卵,也不会灭绝。 地球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家园,人类不能认为可以主宰动物的命运。 如果不尊重动物的生活规律,一厢情愿地保护它,反而适得其反。(狼和鹿的故事) 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己是万物之灵就为所欲为,那样就会伤害动物,造成一些动物的毁灭。(曾有用鼻子走路的动物) 熟知自然、了解自然,才能尊重自然。(小岛上的故事) 三、拓展练笔 1、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我们在讲述的这件事中也悟出了道理,得到了启迪,对“自然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向导,假如你是随行的同伴,假如你是小海龟中的一员,或者你就
15、是一位读者,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你想跟大家说点什么呢?请你以其中的一种身份,从一个角度,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吧。 2、交流写作的内容。 四、教师小结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它给我们人类上过的课的确很多很多。它总是以其独有的方式使我们感受到它的奇妙与深刻。让我们更好地去探究自然,了解自然,真正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板书设计: “我”和同伴:紧张焦急极为震惊自责懊悔 自然之道理解 向导: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悲叹 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篇3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
16、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愿的有关句子。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白杨歌曲磁带。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走进白杨世界 1、播放课件。课件的背景音乐为歌曲小白杨,画面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杨。 2、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感受。 3、师导入:美丽坚强的白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次走进白杨的世界。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学生与白杨的距离,为学生作
17、好心理铺垫,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 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一步解读白杨物象打下基础,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板块三:解读物象,勾画白杨轮廓 1、勾画白杨生长环境大戈壁的轮廓。请同学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2、勾画白杨的轮廓。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重点体会:高大挺秀;粗壮 3、想像轮廓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品着这样的词语,我们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
18、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杨图,请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吗? (设计意图:先把握物象,为后面体会精神作好准备,把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图画,让学生深刻感受白杨的正直、奉献的光辉形象) 板块四:品读意象,探究白杨神韵 深情朗读爸爸说的三句话,在细细品读中体会白杨的神韵。 1)比较下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白杨树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白杨树很直。 2)联想具体环境展开述说。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当风沙袭来时,白杨_;当雨雪来临时,白杨_;当干旱来到时,白杨。 (设计意图:把眼中的白杨深化为心中的白杨。在语言的训练熏陶中激荡
19、起学生对白杨的崇敬之情。) 板块五:学习白杨,构筑精神家园 1、白杨树在荒凉的戈壁中顽强地生长着,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还有谁也像白杨树一样,在那里默默奉献着? 2、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心愿和怎样的精神? 3、爸爸像白杨,在你们眼中还有谁像白杨?你们愿做一棵白杨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贵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反思 对于“白杨”一文的教学,按课前预设共分为五大板块进行。在预设中,每一个板块都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读、思、体验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意识,因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20、 在“创设情境,走进白杨”这一板块中,利用音乐和画面的感染力,让学生走近白杨,认识它驻守边疆,哪里需要哪里扎根的奉献精神。动听的音乐流淌在学生的心上,每个人对于音乐的都感受不一样。当学生听完歌曲欣赏完画面后,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都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运用自己掌握的表达方法,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正直挺拔,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无私奉献,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亲切朴实,拨动学生善感的心灵,掀起学生情感的的波澜,课堂生成自然展现。在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进而勾画出白杨轮廓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充分读文,品味“高大挺秀”、“茫茫”“有的没有?也没有”等重点词语,有意把白杨的外形
21、与白杨生长的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对白杨浓浓的情意。在此基础上,让大家把感受到的画面描绘出来,这无疑又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有的学生动情地用课文中的语句描述,有的学生创造性地加入了自己想像中的事物,课堂生成在你渲我染中走向高潮。 在白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力求能使本课有比较浓烈的“语文味”。例如板块四中,利用具体环境展开述说环节,还有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谁像白杨等教学预设,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表达等思维能力,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激起课堂生成的美丽涟漪。 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2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间的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得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1、配套光盘、课件。 2、了解美丽的祖国。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家这首优美的诗歌。 2、多媒体出示配套光盘里的生字卡。 3、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美,你们也能把课文美美地读出来吗?让我们先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儿歌。 4、多媒体图文并茂地朗读课文。 5、学习第一句。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多媒体动画演示:蓝天白云图 (3)描
23、述: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荡,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冰山,你见过什么样的白云呢? (4)蓝天衬着白云,白云依偎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谁来美美地读这一句话。 6、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多媒体演示:鸟儿在树林里飞行、觅食、筑巢的情境。 (2)小鸟在树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让我们愉快地读一读。 7、自学三、四两行。 (1)播放动画:鱼儿水里游、种子钻出泥土。 (2)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3)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口头扩词。 (4)用“天上的白云可真多呀,有的像_,有的像_,有的像_,还有的像_,真是千姿百态。”描述自己见过的白云。 (5)指名读这句话。 (6)多人挑战读,其他同学评价。 (7
24、)想象练说:小鸟会在树林里干什么呢?(小鸟在欢快地唱歌.) (8)指名读,分组赛读。 (9)想想: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第二课时 1、学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过渡: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2)出示这句话。 (3)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 (4)多面体动画演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地形轮廓里依次出现雪山高原图、草原牧羊图、平原丰收图、小桥流水图,最后空格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看了以后,你想说什么? (5)多媒体演示:许多穿着鲜艳服饰的儿童跑到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里,儿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叠印。 (6)用“我是一条快乐
25、的小鱼,因为”、“我是一颗种子,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7)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 2、有感情的齐诵这句话。 (1)指名读。 (2)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 (3)哇!祖国真美呀!祖国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呀! (4)交流自己的感受: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小结: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我们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所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3、过渡:生活在美丽、可爱的家里,多么幸福呀!让我们带这种感情练习读课文。 (1)这首诗写得多美呀!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 (2)出示沙漠图、南极冰天雪地图等。 (3)
26、多媒体配套光盘出示“我要写”,学写“土、子”两个字。 (4)范写。 (5)小朋友们真不简单,今天不光学了这首诗,还作出了这么美的诗,课后让我们把它写到采蜜本上。 (6)激昂地齐诵这一句。 (7)自由练读练背。 (8)指名有感情地表演背。 (9)全体起立,加上动作,有感情地齐背。 (10)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作诗。 (11)扩展练说: 沙漠是骆驼的家; 海洋是海豚的家; 南极是企鹅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夜空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们的家; 宇宙是地球的家; 春天是小草的家; 冬天是冰雪的家; 云儿是雨点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指名读,分析字形。 描红。 练写。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
27、背诵课文。 全国学校高质量教学的方案活动篇5 一、教材分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长城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第三自然段是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四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可以说,
28、它不仅是一篇状物类的文章,更像一首动人心魄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赞美诗。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拟订“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现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长城远、近景图的课件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凸显学生的感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本节课
29、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以情为重点,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 四、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准备采用“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在历史情境中激情 于漪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课文教学我以交流资料为起点。请各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交流完之后,把它贴在后黑板的读书角。学生可能搜集到的资料有:“盂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30、、好汉坡上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碑刻、曾有宇航员说,从月球俯瞰地表,惟有两处建筑遥遥可见,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长城经过的省市、修长城的目的、时间齐读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老师搜集的国际名人对长城的赞誉之词: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俄罗斯原总统叶利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期待,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情感和价值取向方面的铺垫。激发学生探究氏城文化的兴趣。 (二)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 学生们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让他们带着定的知识储备进入读书过程。首先让学生带着老师的温馨提示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这一遍读,重点放在读正确、读流利,有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或解决,养成良好的利用工具书的习惯。接着,同桌互相检查读生词,并将自己认为需要给大家提醒字、词交流交流。如“血汗”中血的读音,“堡垒”的垒,3个撇着点要写均匀,“屯兵”、“堡垒”的意思。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读,就是让他读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我能行的信心。最后要学生说说读书知道了哪些内容,在学生的汇报中,我删繁就简,集中目标,理请课文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