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437791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的现代思想解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东方大讲堂老子思想的现代解读 节目导视: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圣贤们用他们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子五千余言的道德经,两千多年来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体现了一种异于常人的智慧。东晋时期的葛洪甚至说读道德经需要一字一拜,其中包含了许多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思想。但是老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糟粕,其小国寡民的学说就是一种文化罂粟,需要今天的我们细细斟酌和取舍。在本期东方大讲坛上,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将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老子的思想以及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之处。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寂寞

2、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再读诗经等专著。今天他演讲的题目是老子思想的现代解读。 道家的原称叫道德家,讲到道德大家很容易理解为道德伦理,但是道家所讲的道德与我们今天用的道德的意思有着很大的不同。“道”和“德”两个字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指的是客观世界里面的哲学问题。 鲍鹏山:什么叫“道”,什么叫“德”?我讲的简单一点就是两句话,“道”就是世界万物的整体规律。“德”就是个体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果再简化一下“道”是规律,“德”是属性。这样讲你可能还不明白,又太哲学化了。我们再换一个说法,比如说你站在你家门口,看得很远的地方走来了一个活动的东西,然后当你看清楚的时候你就给判断出来那是个人。请

3、问,你为什么就判断出这个远远走来的是人?而不是狗、不是马、不是牛、不是羊、不是猪。因为这个走来的这个活物他一定是有一个道,具有人的道,人道。所以你知道他是个人。所有的人你都必须具备人的这样一个整体的规律你才能叫做人。这就是“道”。但是我们人有不同,高矮、胖瘦、美丑、男女,这叫什么?这叫“德”。这就叫“德”。所以世界万物由什么构成的?有“道”、有“德”才能够构成这个世界。有“道”才有规律,有“德”才能有丰富多彩,才能有每一个个体的本质属性。道德家研究这个东西。所以你看这个道德和儒家讲的道德一样不一样?和我们今天讲的道德一样不一样?不一样了。我们今天讲的道德是指论的道德,是指一个人的品行、社会关系

4、,是这个东西。而道家讲的道德确确实实指的是客观世界里面的哲学问题。这就是道德家。这就是所谓的“道”和“德”。 那我们讲了半天,我们看老子怎么解释的。老子怎么解释他的“道”呢?我们来看一看,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有物混成,有一个东西混成,什么叫混成呢?就是我说不清楚它的形状,因为它没有形状。大道无形。但是又有这个物怎么表达呢?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叫混成。但是先天地生,天地之前它就有了,说白了天地也是由道而来。先有道然后道生出天地。那么这个东西怎么样?寂兮廖兮。“寂”听不见,“廖”看不见。也就

5、是说这个东西是听不见的也看不见的,也摸不着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它永远不会变化。它无形嘛,当然不会变化了。周行而不殆,这个周行的“周”不是空间上围绕着一个圆环、一个圆周,它是指时间上的圆,所以周行而不殆,“殆”就是永远不会停止。可以为天下母,这就是天下万物的母体。天下万物都是从这出来的。然后老子自己也很苦恼,吾不知其名,老子是自己通过自己天才的思考,他发现了世界万物的背后一定有这一个道,但是这个道到底叫什么?我怎么给它命名?不知道。所以老子说,我没有办法,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然后怎么样,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就只好自己来给它起了一个字,叫道。我勉强地给它取了名字叫大,他讲到这就不明白啊

6、,什么叫大呢?老子试图做出解释。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大就是走,逝就是去。去了就越走越远了。那远走了怎么办呢?远到最后又回来了。他讲半天,循环解释也讲不清。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所以老子的书不好读,你真的有时候你读老子的书你千万不要想我有一个确定的解释,一个很确切的感受。你有时候可能只能够追求一个什么,模糊的感受。我们数学有模糊数学。老子就是什么哲学呢?模糊哲学。但是我们又发现,老子在试图解释这个道的时候,他用了三个字。逝、远、返。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三个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之”字旁吧,表明这个道不是静止的,是运行的。而且这个运行是怎么运行的呢?是循环往复、周行不殆的。最后它要回来的。返

7、,所以老子还有一句话叫返者道之动。因为能回来因为不断的循环往复,这就是道运行的动力。 那我们再来看看道家,我们刚才简单的介绍了“道”和“德”。那么道家的前世今生我们来看一看。道家是怎么出现的。儒家我们一般的解释,儒家出于司徒之官。儒家都是出于教育家,儒家主要是搞教育的人出身的。道家出于史官,因为出于史官,所以我们才能看出来他有那么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才有那么深刻的思想,才有那么多的智慧。我知道培根讲过一句话叫“读史使人明智”,老子的哲学就特别冷静,有时候甚至特别冷酷。什么叫明智?明智也就是少了一点浪漫,多了一点理性的,少了一点幻想,多了一点现实。读史读到最后你就会读成这样,道家就出自于史官,然

8、后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这段话也很好。他们出于史官,他本来就有记载历史的责任。然后他又能看前人历史,然后无论是前人记载的历史还是他自己记载的历史,都是什么呢?都是这么八个字,成败、存亡、祸福、古今。历史上是有什么,历史中有什么,历史中所有的就是成与败,就是存与亡,就是祸与福,就是古与今。古与今就是变化。历史给我们展现的一个血淋淋的现实是什么?就是今天成了,明天败了。今天存了,明天亡了。今天你得福了,明天你招祸了。今天你还在,明天你就消失了。这就是历史。所以道家一天到晚就看这么多的历史的变化,看到最后怎么能够不把心看冷了呢?怎么能够不把心看冷酷了呢?怎么能够不悲观呢?我们说真正的人类历史学家

9、到最后一定是比较悲观的。老子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悲观的人。当然看到了这个东西也有可能超脱了。也不过如此,也就这样。有成必有毁,有福必有祸,有存必有亡,想开了,想通了,然后更加冷静了,更加理智了,结果甚至像庄子所讲的,怎么样呢,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所以你读道家为什么老是有这样的话,因为他们是历史学家。然后庄子讲了看多了这些东西以后怎么样呢?秉要执本。就知道有很多东西是把握不住的。富贵把握不住,成功把握不住,荣华把握不住,因为成功会毁,会成为失败。荣华富贵会过去的,会像过眼云烟一样过去的。什么东西才能把握的住呢?秉要执本。这个“要”是什么?这个“本”是什么?人生之本、人生之要,这个“本”和“要”就是

10、下面所讲的清虚、卑弱。清虚以自守就是自守清虚,卑弱以自持就是自持卑弱。因为所有的成功最终必然失败,所有的鼎盛最终必然衰亡,所以怎么样呢?人要清虚,人要卑弱。因此老子是反对走向极强、极盛的,为什么呢?因为老子知道凡是强盛的东西当你走到极度强盛的时候衰败也就开始了。既然盛极就必然衰,那么保持不衰的办法就是什么呢?不要盛极,因此要什么?要卑弱要清虚。所以我们古人很有意思啊,我们中国古代最大的数字不是10,是什么?是9。十全十美是有问题的,甚至古人有这样的一种做法,宫殿盖好了以后,一定要缺一只角,衣服做好了一定要在衣服的某一个地方留下一个缺陷,比如说留一个扣子不钉。这是古人的智慧。为什么?留下一点缺憾

11、、留下一点缺陷这是人道。只有上帝才是完美的,你要试图完美你肯定没好下场。哪怕你能做到完美你也得留一点缺憾。那老子讲到飘风不中朝,骤雨不终日,大风不能刮一个早晨,急雨不能下一整天,天地都做不到长久,何况人呢。那么你要想长寿,你么你就要微卑,你升官发财你总得让出一项来。这就是人生智慧,老子讲的人生智慧。 节目导视:老子的辩证逻辑非常独特,而其中的正言若反不仅是老子思想中的显著特点更是老子一以贯之的修辞手段和思维方式,他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全面审视问题的思想智慧。 鲍鹏山:那么老子他的这本著作里,你读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老子他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述方式呢?他用的是

12、反逻辑的表述方式。什么叫反的逻辑表述方式呢?我们先看看逻辑命题公式,合乎于逻辑的这个命题公式和表述方式是什么呢?是两种。A是A,或者是A非“非A”,这就是逻辑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我们都能理解。A是A,我是老师、你是干部。我是老百姓,你是领导。这就叫A是A。或者是A非“非A”,我不是不是老师,那两个否定,我是老师,这就是正确的逻辑方式。而反的逻辑的命题公式是什么呢?A是“非A”,你说这样的话讲出来能有道理吗?我告诉你,很多的思想就在这样的一种表述方式里头。中国的道家是经常用这样的表述方式,后来中国的禅宗,中国的佛教,也是经常用反的逻辑来表明他们的一种思考,来表达他们的一种思想。我们来看看老子是怎

13、么用这样的一种命题公式的。正言若反,你看老子怎么讲的,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就是A是“非A”。这个白就是什么呢?白、清白、一个人很清白,那就应该是怎么样的?是干净的。可是呢,最大的清白好象是不干净的。大方无隅,最大的一个面积是没有,找不它的拐角的,这有道理呀。我们今天比如在这个地方的这个桌子,我们能看到他四个脚,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把这个桌子放大到无限大,你还能找到它的脚吗?凡有脚的地方一定是有限大。无限大的地方一定是没有边界了。大方无隅。还有大器晚成,大音希声,最伟大的声音或者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声音的,听不见的。什么叫希呢?听之不闻为曰希。这是老子讲的。

14、耳朵听了,可是没听见,这叫希。最大的声音是你听不见的。这个有没有道理啊?我们今天的科学已经证明了,我们人的耳朵能够听到的范围是什么?是20-20000个赫兹,20以下,20000以上我们就听不见了,那20000以上的声音就是大声,你就听不见,老子讲的有道理啊,很符合现在的科学。而且老子讲的不是这样的意思,老子讲的是更抽象的一种思辨的东西。他讲的真正意思是什么呢?一种伟大的无限美妙的声音一定不能有声音,有声音了你有的地方,那么就把很多的“无”给排除在外了,晋代的陶渊明,陶渊明也很有意思啊,陶渊明家里面有一把琴,这个琴特别古怪,只有一个架子上面没有琴弦,他喝醉酒了就把这个架子在这一放,就在那弹了,

15、别人看了觉得这人有神经病,没有琴弦手在这拨弄,但是怎么样呢?他自己听到了。你没听到,他自己听到了。因为他没有弹出声音来,所以他完全在头脑里面想象出它是一个无比美妙的东西,他怎么想象都可以。这就叫无声之琴。此时无声胜有声。再看老子下面还有大成若缺。真正的完成好象是有缺陷的。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讲的,古人造宫殿一定要留一个角。放在地方不建叫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冲就是“亏”不够的意思,盈是什么意思呢?你看下面是个器皿,这个盈的上面是什么呢?上面表示这个东西已经放到这个器皿的上面,放到外面上了,表示什么?太多了。太多了。那冲呢表示不够,有欠缺,所以真正的饱满真正的丰富就好象不够一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

16、辩若讷,这就是老子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而且他这么一讲你就觉得他都有道理,你反过来一听都有道理。所以我们中国人后来读完老子以后我们都跟着老子学聪明了,可以讲出类似的很多话来。比如说我们讲大奸似忠,大智若愚、大辩不言,这都是我们跟着老子学的,甚至我们还可以反过来讲,大忠似奸,既可以讲大奸似忠,也可以讲大忠似奸。既可以讲大智若愚也可以讲大愚若智。是吧,你反过来复过去讲都有道理。这世界太奇妙了,语言太奇妙了。实际上老子告诉我们一种表述世界的一种方式,实际上是老子告诉我们怎么样呢?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老子的这个正言若反,我告诉你说白了就是一种辩证思维。老子用这样的一种语言的表述方式就是给我们催生了一种辩

17、证的思维的方式,辩证思想。 节目导视:在鲍教授看来,老子是一个倾向于对这个世界做否定性评价的人。他用一双犀利的眼睛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所以老子的哲学思想里面非常突出的一个现象就是对物化的文明持否定态度。 鲍鹏山:老子哲学里面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就是一个反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去义,民复孝慈;绝巧去利,盗贼无有。“决”“弃”把这两个字放到一起,把“圣”、“智”放到一起,这样的句子你这样理解就行了,绝弃圣智,绝去仁义,绝去巧利。把圣和智隔绝了、放弃了,把仁和义隔绝了、抛弃了,把生活中的巧和利一些技术、一些科学也都抛开,结果是什么呢?民利百倍、民复孝慈、盗贼无有。老子确实有很严重的反智思想。

18、老子认为这个世界上很多的道德堕落是由什么造成的呢?是由于技术的进步造成的。这个如果大家不是很明白,我们可以举庄子的故事做个简单的说明。 庄子曾经写过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就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天在野外看见一个老人,那个老人在浇菜园,老人抱着一个瓦罐子,跑到一个很深的井底下走下去,装一罐子水,很吃力地把这一罐子水再抱上来,爬一个很长的坡,从那个井底下爬上来,然后去浇一棵菜,然后再下去装一罐子水再爬上来。这个子贡这个人是孔子的学生,一看老人这么辛苦就很同情他,然就跟老人说,说你这样做太辛苦了,这样做事倍而功半,你知道不知道现在有一种机械,你把那个机械引进过来你就可以用力少而收获多了,就可以事

19、半功倍了。是个什么东西呢?叫桔槔。实际上也就是一个什么呢?相当于利用杠杆的原理做成一个东西,把一个吊桶放到杠杆的这一头,然后这一头你抓住,把杠杆一放下去水桶就吊上来了。说这样的机械你做起来就很快,就把这一块田地就浇完了,你人也不是很累。子贡很善良跟老人推荐了这个东西,但是老人听到这个事情以后呢,不但不感谢子贡反而是勃然变乎色,很生气。把子贡教训了一顿,说你以为我不知道有这个东西吗,我知道,我只是不用。我为什么不用呢?因为我是在想这样的问题,有机巧之械必生机巧之心。这个世界上那些很巧妙的机械越多了,人心也就怎么样,不那么纯朴了,人心也就会投机取巧了,所以为了不让人心投机取巧,我也就不要那些机巧的

20、机械。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个词叫机械,与这个词有关的还有一个词叫什么?叫机心。机械,我们知道是个好东西,是工具。但是机心是个什么东西呢?那是一个贬义词了。你这个人人心不纯朴、不善良、心计太深、城府太多,我们就把这个人叫做什么呢?有什么心呢?有机心。所以机心是个否定词,这个机心来自于什么呢?就来自于道家哲学。所以在老子看来,在庄子看来,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人心的堕落。为了人心的不堕落,所以怎么样?那就不要技术的进步。这就老子反智思想的来源。那么既然反智那肯定反文明。因为文明的历史也就是一个技术的历史,既然反智肯定反文明,所以老子的骨子里是反文明的。你看,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21、六亲不和,有孝慈。我们看什么叫文明,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每个,你看我的分号,每一个分号后面的两个字,仁义、大伪、孝慈。这六个字就是文化。这个伪,不是伪装,不是虚伪,人为。人为就是文化。不是人为的叫什么?叫自然。所以仁义、大伪和孝慈,这都是文化。在儒家看,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文化当然是好的,但是老子看来文化不是人类社会的积极的成果,文化是人类社会对于人类堕落的一个消极的应对。因为大道废了,所以仁义出来了。由于有慧智了所以有大伪了,由于有六亲不和了所以有孝慈了。所以文化是什么呢?文化不是好东西。文化的存在正好证明了我们的堕落。文化不是我们一个积极的创造,文化是我们消极的应付,因为我们人类有病了,所以我

22、们要有这个东西来治理,如果我们人类没有病,我们就不要用这个文化来治理了。所以人类最好的办法不是创造文化,是干什么呢?是回归原始。回到大道的年代中去。 看下面的话就更明白了。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个老子这个人真是了不起。现在我们讲老子,我们有的说他是孔子之前的人,这是学术界一般的看法。但是也有人认为老子是战国后期人,那就很晚了。我倒是很犹豫,我感情上讲我希望老子是孔子之前的人,所以我一般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每次读到这样的句子的时候呢,我都会觉得这个老子应该是战国后期人才更像,为什么?你看他这几个词。道、德、仁、义、礼,正好是中国学术发展的这

23、几个阶段,什么叫道?尧舜之道。什么叫德?文武之道。尧舜时候讲道,周文王、周武王讲德德,周文王、周武王的这个德失去了,西周、东周衰败了,谁出来了?孔子出来了,孔子讲什么?讲仁。孔子死了,到了战国,仁也不行了,孟子出来了,孟子讲什么?孟子讲义。孟子又死了,义也管不住天下了,这个时候荀子出来了,荀子讲什么?讲礼。礼也不行了。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出来了,讲什么?讲法。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出来了。完全就是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学术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史,就这么几句话。所以老子如果真是春秋后期人,那么说这个人预见性太强了、太伟大了。那如果是战国后期人,我们说他这个总结也太精辟了。但是这里面还包含着

24、另一个思想,我们来看看,每一个后来的东西都是对前面的被动的一个怎么样?一个弥补。是不是这样的。因为没有道,所以没有办法我们搞什么?搞德。因为德也没有了,所以我们没有办法,我们搞什么呢?搞仁。因为仁也不行了,所以我们才来义。义也不行了才来礼。礼也不行了最后就来法。法出来了,天下大乱了。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出来不就天下大乱了嘛,法出来的时候不就是战国后期了嘛,不就是残忍与无道了嘛。而且不就建立了秦王朝,秦始皇就出来了。中国历史上随着残暴的时代就来了嘛。这就是老子对于中华文明史的一个精辟的概括,或者是一个天才的预言。而且在这个预言里面可以看得出来,每一个后来者跟前一个相比,价值呈递减的趋势。所以在老

25、子看来,人类的历史是怎么样?不是一个进步史,是一个退步史,是一个衰败史。人类的历史不是进步史,是一个衰败史。那么照老子看来我们要进步怎么办呢?不是走向未来,而是怎么样?走向过去。反智、反文明、反进步。他对这一切都给予几乎否定的评价。 节目导视: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所理想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它是一种原始的村落社会。老子认为民风能保持一种纯朴的状态,人们安于现有的条件和生活环境,就会达到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这是一种脱离社会现实的虚幻梦境。 鲍鹏山:小国寡民,他首先讲无为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几句话讲的也都挺好。不尚贤

26、,使民不争。我们现在说一个国家要搞得好,就应该尚贤,要尊重人吗。你比如说孔子讲,要尊贤。任人唯贤。而墨家就更不用说了,墨子专门有一篇文章就叫尚贤。但老子跟他们都不一样,老子不同意儒家也不同意墨家,他就公开提出来不尚贤。为什么呢?他说一个人很聪明,一个人很有文化,一个人很有知识,这不是件好事。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有机心。知识越多越反动。所以不尚贤,使民不争。在老子看来为什么,老百姓争什么?争的不就是争权夺利吗?假如一帮很笨的人在那争权夺利,因为他笨,他再争他争得也不是那么太激烈,手段也不是那么太下流,什么样的才能用最激烈、最下流的手段来争呢?一定是聪明人。所以说到这里面包含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老子

27、或者庄子,他们为什么反智?为什么不尚贤?这里面包含着他们对人性的一个悲观的判断。就是说他们看来人里面坏人多、好人少。一百个人里面坏人假如有90个,好人只有10个,然后你就教他们知识,教到最后呢?是什么?坏人90个有知识了,好人10个有知识。一比较,怎么样?坏人力量更大了。所以不妨大家都笨一点。所以这里面包含着道家对于人性的一个比较悲观的判断。而儒家为什么讲尚贤呢?墨家为什么讲尚贤呢?因为他们觉得人性是好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人有道德人就可以做好事啊。所以你如果很有才干,又聪明,又有很多知识,然后你不就把好事做得更好吗。而老子就看了人是坏蛋啊,那你聪明多了,不是把坏事做得更坏嘛。这就是两种不同的

28、思维方式。所以不尚贤,使民不争。大家都傻乎乎的不知道争了。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倒。你不把那些难得之货把它价格抬得太高,人们就不会盗了。我这个地方放着一块黄金,一不小心就被别人偷走了,为什么?它值钱啊。假如现在我们国务院下个命令,从此以后黄金不值钱了,黄金跟泥巴一样,放在这,你还怕老百姓会来偷吗?不偷了。所以老子看来老百姓为什么有偷盗的行为,是因为你先引诱了他,因此下面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们的心在什么时候乱的呢?我们的心就在于看到了我们要争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乱了。本来大家都工作的挺好的,办公室里面气氛也很和谐,突然间办公室主任要退休了,要提拔一个出来,大家心就乱了吧。是不是这样啊。给了

29、你可欲的东西人心就乱了。然后老子就的出一个结论来,所以圣人治天下怎么样?虚其心实其腹。这也是够狠的。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为。你看前面几句就是典型的愚民政策。虚其心实其腹,什么叫虚其心?让他心中没有欲望,让他没有丰厚的心灵。然后让他吃得饱饱的。说白了就是让你怎么样?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了可以给国君干活,头脑简单了就变的比较听话。大家都听话了,又都好好干活了,和谐社会就建成了。这就是老子的和谐社会。弱其志强其骨,为什么要强其骨啊?能劳动能打仗嘛,这叫强其骨。为什么弱其志呢?这个志,志向。让他本人没有志向,他本人没有志向,就把什么当做他的志向了?把国家

30、的意愿当成志向了。所以中国古代的专制社会,这不光是老子,专制社会一定是要取消每一个人的个人追求的。像法家思想这一点表现的最明显,韩非、商鞅,你个人如果有你个人的目标、志向,那是国家要杀掉的。不允许有个人的生活目标,不允许有个人的生活志向,国家的要求就是你的志向,所以叫弱其志强其骨,然后使民无知无欲,没有知识也没有欲望,这个欲望就是志向,然后智者不敢为也。这话说的也够狠的。整个的老百姓都无知无欲了,就一两个智者,你敢胡作非为吗?那就太好收拾了。鲁迅先生就讲过类似的话啊,鲁迅说就相当于在一个铁屋子里面,大家都在昏睡,假如大家都在昏睡,就那么一两个人醒来了有没有用处?没用处。万无可能打碎这个铁屋子。

31、英国的一个大哲学家叫穆勒写过非常好的一本书叫论自由。他有讲到一点,他说在专制社会里面永远会出现一些智者,但是永远也不会有思想活跃的国民。那么结果就是什么呢?这一两个智者,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他们的这些思想永远也不照亮大众的公共生活。他们只能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面燃烧,然后自生自灭,熄灭。这讲的太好了,就是中国历史。我们讲西方有一个文艺复兴,一个文艺复兴一下子整个西方走出中世纪,西方今天有这么兴旺发达就是一个文艺复兴,就是它的起点。我们实际上我们说白了,我们要讲中国的文艺复兴,那可以说更早。我们在明清之际我们就出现了很多的大智者。戴震、黄宗羲这样的人。他们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很多反思就是文艺复兴

32、,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人家的文艺复兴成功了,我们这些思想家的文艺复兴没有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大众是什么呢?整体的大众都是愚昧无知的,昏昏欲睡的,所以一两个智者不敢为,也没办法为。因此他们那些闪光的思想只能够在厚厚的尘土的下面的一本小书上,只能被人遗忘,这是中国智者的悲剧。所以讲到这我对老子实际上是批判的。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明确地提出来要愚民了。古代那些善于引导百姓的善于治理国家的,不是把老百姓都教育聪明了,而是怎么样?把他们搞傻了。不是把他们教聪明了,是把他们教傻。民之难治,以其智多。那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老百姓为什么不好治啊?因为他们太聪明了,怎么办呢?让他傻一点。照他这个

33、讲法,弱智的国家最好治理。然后老子提出过小国寡民的理想。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与,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阵之。小国寡民倒过来翻译,国小民少。所以老子向往的不是一个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老子向往的是回到以前原始部落的状态,这个小国寡民还叫国吗?你看这个国有多大。下面讲到了邻国想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都能相望,站在你家的那个后面小山坡上,站在你家屋顶上就能看到另外一个国家。那个国家的鸡叫,你这边的狗就跟着叫。这叫国家吗?这就是部落。这就是村庄。所以我们说老子的反文明他把人类所有的文化创造都要否定掉,甚至人类文明最大的最明显的成果,国家,他都要他它肢

34、解掉,然后回到原始的部落状态中去。然后国家小,老百姓少,少了就好办了,什佰之器而不用,就是很多很多的机械就不用了,使民重死而不远徒,不会到远处旅游也不会移民到别的国家了。那这样大家都不走,天天在家门口转,有船有车也就无所乘之,车和船渐渐地,我们现在美国的公司倒闭了,照老子的说法早就倒闭了。大家都不要坐船了,也不要坐车了,航空公司、轮船公司、汽车公司全部倒闭了,无所乘之,老百姓就在门口转。有甲兵无所阵之,也不用打仗了。最多发生一点村与村之间的械斗,拿着扁担上去差不多就够了。结绳而用之,也不要文字了,拿一个绳子打打结就这么简单,所以就完全让老百姓回到一个什么状态呢?原始的、愚昧的、无知的、蒙昧的状

35、态中去。但是他偏偏认为这样就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的、最性的境界,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就是老子典型的小国寡民的观念。 节目导视: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慈、俭与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力量与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那么让我们来听鲍教授从一个“慈”字开始说起。潘裕文:慈是什么?你不能简单地翻译成慈爱、仁慈。当然它包括这个东西,但是内涵比这个更丰富。比这个更丰富。就是对万物都抱有一种善意。对万物包括对自己都不苛刻。善意、不苛刻、慎重、保重、珍重,自己的一举一动很慎重,自己对自己保重,自己对自己珍重,所以韩非子曾经讲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慈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子者

36、,对自己的孩子很仁慈,就不要让他缺衣少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如果你对于自己的身体你也很仁慈很珍重,那你怎么样呢?就不要犯法。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你这个人如果讲规矩、讲方圆,那就不要离开那个圆规,不要离开那个矩。所以这个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仁慈,它表示一种人生的态度,什么态度呢?珍重的态度、慎重的态度、保重的态度。一个人一生里面你要记住这三重,老子讲三宝,我首先讲三重。珍重、保重、慎重。这就是慈。那么俭是什么?俭你也不能简单理解为节俭。那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含义。这个俭是指有分寸。做事情有分寸。孔子讲到自己的时候,孔子是什么,温、良、恭、俭、让。其中也有这个俭。这不是讲孔子生活节俭,孔子有时

37、候生活不够节俭的。孔子有贵族习惯,孔子有时候很浪费的,你给他端上一个食品,他只要不新鲜,他问一问这是今天早上炒的吗?不是的,昨天晚上剩的。不吃。昨天晚上的他就不吃了。那我们知道昨晚上的还要吃,舍不得。孔子就不吃。你给他端一盘刚刚炒上来的肉,看一看,这肉切的怎么不方方正正的啊,不吃。所以孔子不是一个很节俭的人,孔子他有贵族习惯,他有时候也是很浪费的。但是这个俭是什么意思呢?做事有分寸,做人有分寸。一种分寸感。还有一个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他讲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也就是没有分寸感。够了。不要什么都满足。留一点缺憾。知足知足长足矣,这都是老子的名言。我们现在都变成自己讲的话了,老百姓都

38、会讲这样的话,但是你不知道这是老子讲的,是老子教你的。孔子讲过一句话,以约失之者,鲜矣。这个约,这是孔子讲的话了,约实际上就是俭的意思,就是谨慎、就是有分寸,你做事做人有分寸又很谨慎,你一般来说不会有很大的失误。就是这个意思。然后老子怎么讲的呢?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算了,放掉它。有些东西比如说你一直放在手边抓住不放,钱财也抓住不放,名声也抓住不放,好处也抓住不放,什么都舍不得给别人,都是你的,老子说不如其已,不如放弃。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存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金玉满堂你能守得住吗?守不住的。富贵而又骄横,自存其咎。给自己招来祸患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叫不居功。立功而不居功

39、。人生在世要做事,人生在世要立功,当然立功了以后怎么样?不居功。天之道也。我们来看看周公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周公被分封到鲁国,但是周公要留在这个都城里面帮助他的侄子周成王治理天下。他就让自己的儿子去了,说你去吧,你到鲁国去。然后他儿子临走之前,这个周公就不放心他的儿子,把他儿子叫来,教训教训他。说你一定要小心,他说你看看我是怎么样的人,我是周文王的儿子。我是周武王的弟弟,我是周成王的叔叔,这是什么身份啊?文王之子、武往之弟、成王之叔。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我就是这样我仍然怎么样呢?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我们现在讲周公徒哺的故事就是这样。我正在吃饭,有人要来见我,我赶紧把吃到嘴里的吐出来先

40、去见人。我不会很傲慢地说你等一等,我吃完饭。我正在洗头,那古人的头发很长,突然有人来见我,我马上手里抓住头发,我就出来见他。我不会说你等我洗完头。我对别人就是这么恭敬。那么你到了鲁国你也一定要很恭敬。然后周公接着讲,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德行很广大,但是一定要恭。土地博裕而守以俭着安,你有很多的领土,但是你要有分寸,要节俭才能安稳。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六个字,恭、俭、卑、畏、愚、浅。孔子的五个字是什么?温、良、恭、俭、让。周公的六个字,恭、俭、卑、畏、愚、浅。基本一样的。这就是人生智慧呀。至于损益则喟然而叹。周易里面讲到损和益

41、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孔子就大发了感慨。然后孔子的学生子夏就避席而问曰,子夏一看到老师在感慨嘛,就赶紧从坐席上起来了,然后就问孔子说,老师呀,你为什么叹息呀。孔子就讲了一句话,夫自损者益,自益者缺,吾是以叹也。自己能够知道损自己的一定会长进的,自己只知道自己给自己增加贪得无厌的,一定会最终要吃亏的。所以这就是我的叹息。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发了一个短信,我觉得这个短信特别好,我也送给大家。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里面一个关键词就是享下等福,人生在世你千万要记住这一点。你做事你说我要做下流的事,那不行。要做上流的事,但是要享下等的福。你能做到这两点那你就是很了不起了,你就是高人了。你就是德行广大之人了。好了,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