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三十六)(共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二百三十六)(共3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H1受体阻断药一、氯苯那敏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一)药理作用 本品为组胺H1受体阻滞药。抗组胺作用较强,超过苯海拉明和异丙嗪,但中枢镇静作用和抗胆碱作用较弱,副作用较少,宜用于儿童。口服易吸收,且快而完全。口服后1560分钟起效,Tmax约36小时,肌注1560分钟起效。在肝脏代谢,大部分代谢产物于24小时内经肾排出,半衰期约1215小时。儿童吸收更为迅速完全,排泄也更快。(二)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接触性皮炎等皮肤、黏膜的过敏性疾病,亦可用于血管神经水肿、食物过敏、感冒、晕动病及血清病等,亦用于预防输血反应。对某些支气管哮喘
2、也有缓解作用。(三)不良反应 (1)同盐酸苯海拉明,但较轻。(2)口干、乏力、嗜睡、头晕、头痛、恶心、胃肠刺激等较常见,停药后可自行消退。(3)偶见皮疹、光敏感等。(4)长期应用6个月以上,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5)过量能引起中毒性精神病。(6)妊娠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婴儿腭裂。(7)可诱发癫痫。二、氯雷他定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一)药理作用本品为长效三环类抗组胺药,具有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1受体作用,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无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和抗胆碱作用(无镇静作用和毒蕈碱样作用)。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30分钟起效,4小时达血药峰浓度,半衰期为9小时,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大
3、部分在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去羧乙氧基氯雷他定仍具有抗组胺活性,活性代谢产物的半衰期约为28小时。50药物5日后经尿液排出。(二)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急性或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等。(三)不良反应罕见口干、头痛、乏力等反应,偶见对本品过敏者。H2受体阻断药雷尼替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一)药理作用竞争性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对基础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强,对进食诱导的胃酸分泌抑制作用也有效。(二)临床应用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对十二指肠溃疡疗效优于胃溃疡。亦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的治疗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第二十四单元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考
4、试大纲】二十四、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1.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2.支气管扩张药(1)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2)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3.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一)药理作用1.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病的炎性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生成。2.诱导炎症抑制蛋白和某些酶。3.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和抗过敏作用。4.抑制气道高反应性。5.增强支气管以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二)临床应用气雾吸入,用于支气管扩张药不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慢性哮喘病人。不宜应用哮喘持续状态(不能吸入足够的气雾量)。支气管扩张药
5、一、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沙丁胺醇选择性激动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伴有支气管痉挛的呼吸道病。特不他林选择性激动2受体,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硫酸沙丁胺醇作用弱。用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伴有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二、茶碱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临床上常用的氨茶碱是茶碱与二乙胺形成的复盐。(一)作用机制及作用机制(1)茶碱非选择性抑制磷酸二酯酶(PDE),使细胞内cAMP、cGMP水平升高,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2)作为腺苷受体阻断药,可预防腺苷所致的哮喘患者的气道收缩作用。(3)可能干扰气道平滑肌的钙离子转运,从而产生气道平滑肌的松弛作用。
6、(4)在较低的血浆浓度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与抗感染作用。(5)能增加膈肌收缩力,减轻膈肌疲劳,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二)临床应用急性重度哮喘或哮喘持续状态:氨茶碱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可迅速缓解喘息与呼吸困难。抗过敏平喘药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色甘酸钠对速发型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肥大细胞由抗原诱发的过敏介质的释放过程,从而阻断速发型过敏反应。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哮喘的发作。第二十五单元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考试大纲】二十五、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抗消化性溃疡药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抗消化性溃疡药奥美拉唑的药理作用、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奥美拉唑有强大持久的抑制
7、胃酸分泌作用。抑制胃酸作用持久,连续服用的效果优于单次服用。由于胃内pH升高,反馈性地使血中胃泌素水平升高。但由于本药对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亦有明显抑制作用,所以并不影响其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对胃黏膜损伤有预防保护作用。体外试验证明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临床用于治疗溃疡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较低,症状有头痛、头昏、失眠、外周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瘫状;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见口于、恶心、呕吐、腹胀;其他可见男性乳腺发育、皮疹、溶血性贫血等。第二十六单元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考试大纲】二十六、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4)代表药物糖
8、皮质激素类药一、药理作用1.抗感染有强大的抗感染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早期:减轻渗出、水肿,改善红、肿、热、痛等症状。炎症后期:能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减轻后遗症。抗感染的基本机制是基因效应。包括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以及对炎细胞凋亡的影响。快速效应是另一重要机制。糖皮质激素若使用不当可致感染扩散、创面愈合延迟。2.免疫抑制与抗过敏(1)免疫抑制作用:能干扰淋巴组织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和增殖,阻断致敏T淋巴细胞所诱发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等,从而抑制组织器官的移植排异反应和皮肤迟发性过敏反应。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能发挥一定的近期疗效。抑制免疫的机制是:诱导淋巴细胞DNA降解;影响淋巴细胞的物质代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抑制核转录因子NFB活性。(2)抗过敏作用:能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抑制因过敏反应而产生的病理变化。3.抗休克常用于严重休克,特别是感染中毒性休克。机制可能是:(1)抑制某些炎性因子的产生,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改善休克状态;(2)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3)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兴奋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4)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但对外毒素无防御作用。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