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险控制》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 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控制概述风险控制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风险避免风险避免 第三节第三节 损失控制损失控制 第四节第四节 风险隔离与风险转移风险隔离与风险转移第五节第五节 保险保险第六节第六节 员工福利计划员工福利计划第一节第一节 风险控制概述风险控制概述 一、风险控制的含义一、风险控制的含义风险处理的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风险控制,一类是风险处理的技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风险控制,一类是财务处理。所谓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财务处理。所谓风险控制是指在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技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
2、采取控制技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术,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二、风险控制理论二、风险控制理论(一)工程性理论(一)工程性理论工程性理论是早期的理论,它强调事故的机械危险和自工程性理论是早期的理论,它强调事故的机械危险和自然危险,认为风险是由机械和自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然危险,认为风险是由机械和自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风险进行控制就要从这些角度入手。基于工程性理论对风险进行控制就要从这些角度入手。基于工程性理论的风险管理措施都与有形的工程技术设施相联系,手段的风险管理措施都与有形的工程技术设施相联系,手段比较直观、效果也比较明显。比较直观、效果也比较明显。最初的
3、风险来源的判断集中于工程与机械、原因在于最最初的风险来源的判断集中于工程与机械、原因在于最早的风险管理起源于工业生产。早的风险管理起源于工业生产。(二)多米诺骨牌理论(二)多米诺骨牌理论海因里希(H.W.Heinrich)研究了192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许多工业事故,发现其中80%的意外事故是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而其余的则是其他因素,如有缺陷的机械设备。他把意外事故的发生图解为一系列因素的连续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他将这个理论应用于雇员伤害的风险中,也是最早针对雇员事故的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指出,雇员事故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考查:(1)遗传和环境(2)个人过失(3)不安全行为
4、或存在某种有形的危险(4)事故(5)伤害遗传和环境指的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是不良性格形成的根源。第一张骨牌倒下,意味着这个人有鲁莽、轻率和急躁等不良性格,可能使他没有对给定的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即发生个人过失。个人过失骨牌倒下,则错误的反映就会使他作出某种不安全的行为或暴露于某种有形危险之中。导致事故的发生,并最终造成伤害。其中,第三张骨牌是关键,通过排除有形危险和消除员工不安全行为,员工受伤的频率就会降低。(三)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三)能量破坏性释放理论美国学者哈顿(W.Haddon)提出了能量破坏性理论。他认为人员或财产损失基本上是能量的意外破坏性释放的后
5、果,如飓风、闪电、车祸、火灾等。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机械或物的因素的管理,即为人们创造一个更为安全的物质环境。他认为风险的根源,主要有四个:(1)管理因素:与安全有关的管理目标;人员的录用方法、安全标准等;(2)人的因素:行为人的动机、能力、知识、训练、风险意识、对分配任务的态度、体力和智力状态等;(3)环境因素: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照明等;(4)机械因素:机器的安全性等。控制风险的重点,是通过控制这四个根本原因,对能量进行限制及防止能量散开。为了预防或减少意外伤害,他提出了10种控制能量破坏性释放的策略:1 防止能量聚集;2 减少已聚集的可能引发事故的能量;3 防止已聚集的能
6、量释放;4 减慢能量释放的速度;5 从时间或空间上把释放的能量与易损对 象隔离开;6 用物质屏障使能量与易损对象隔离;7 改变接触面的物质以减少伤害;8 加强易损对象对所释放能量的抗护能力;9 减轻事故的损伤;10.事故后的恢复与复原措施。三风险控制的一般原则风险控制的一般原则(一)提高人员素质一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同时,人也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因素。(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预防事故比不可少的方面,包括规章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和能胜任管理工作的人员等。(三)风险处理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从工程技术上确保各种机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一旦有征兆出现,应该立刻采取技术措施加以消除。四
7、风险控制的成本分析四风险控制的成本分析风险控制成本收益分析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确定经济上的可行性。确保经济和技术上都可行。(一)损失控制成本损失控制成本指布置和维持损失控制措施的成本。(二)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即为事故成本,事故成本越大,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越大,事故成本越小,损失控制的潜在收益也越小。仅以一般工业事故成本为例,工业事故成本,按照海因里希的观点,除直接损失成本,还包括以下内容:1.受伤雇员的时间损失成本;2.为帮助受伤者而停止工作的其他雇员的时间损失成本;3.主管或其他管理人员报告事故和训练替补人员的时间损失成本;4.由于机器、工具或其他资产和原料的损失而发生的成
8、本;5.向受伤的工人提供全部工资的成本,以及尽管他恢复后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可能仅为正常情况的一半也要给予全部工资的成本;6.由于事故使士气过激或低落而发生的成本。(三)成本收益分析损失控制成本和损失控制潜在收益(即事故成本),一会潜在收益的不确定性,二是收益和成本时间分布的扩散性。这两个问题的存在给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并非完全不可能进行比较,用潜在收益乘以事故发生的概率,可以大致确定预期收益的值,以同样的方法大致确定预期成本的值。把若干年份的收益和成本,将其预期值贴现为现值,然后进行比较分析,若成本大于或等于收益,经济单位将考虑不采取该损失控制措施,若成本小于收益,经济单位将采取
9、损失控制措施。第二节第二节 风险避免风险避免 一、风险避免的含义一、风险避免的含义风险避免是放弃某一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回避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方法。风险被避免后,其损失的可能性即为零。风险避免的常用形态有两种:一是将特定的风险单位予以根本的免除。如企业主决定不制造危险物品,可以完全免除危险物品所致的损失。二是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如一个经销家庭日用品的企业在经销小儿麻痹疫苗的过程中发现,有缺陷的小儿麻痹疫苗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小儿麻痹症,于是决定终止这种经销活动,以免引致该产品责任索赔案。二、风险避免的适应性二、风险避免的适应性风险避免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有用的、极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企业在
10、采用避免来处理风险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某些风险是无法回避的。第二,采取避免风险方法在经济上未必适当,某些风险即使可以避免,但就经济效益而言也许不合适。一个企业固然可以凭借不从事任何营业行为而避免风险,但从正常情况来看,一个企业没有营业行为自然也没有营业收入,当然也就无法赚取利润。第三,避免了某一风险有可能另外产生新的风险。例如,坐飞机和坐汽车。最适合采用风险避免办法的情况有以下两种:第一,某种特定风险所致的损失概率和损失程度相当大;第二,频率虽然不大,但后果严重且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第三,应用其他风险处理技术的成本超过其产生的利益,采用风险避免方法可使企业受损失的可能性等于零。
11、第三节第三节 损失控制损失控制 一、损失控制的含义与分类一、损失控制的含义与分类所谓损失控制,是指企业对不愿放弃也不愿转移的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概率,或者缩小其损失发生的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的各种控制技术和方法。损失控制的目的在于积极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其能为企业所接受,从而使企业不丧失获利机会。损失控制措施可以按多种方式分类:1依目的不同可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类。前者以降低损失概率为目的,包括改变风险因素、改变风险因素所处环境;改变风险因素和其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电脑长期使用会导致温度过高,使人觉得热,可以改变风险因素,装风扇,也可以人自己吹风扇降温,就改变环境。后者以缩小损
12、失程度为目的,如避雷针的装设是损失预防措施,而自动滤水器的装设则为损失抑制措施。例如,汽车安全气囊。损失抑止包括抢救;灾难计划和紧急事件计划(预案,如反恐)。有些措施则同时具有损失预防和损失抑止的功能,例如消防安全训练。2按照所采取措施的性质分,即依控制措施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工程法(Engineering Approach)和行为法(Human Behavior Approach)两种。前者以风险单位的物理性质为控制着眼点;后者则以人们的行为控制着眼点,如教育法。3按照执行时间分,即以控制措施执行时间为标准可分为损失发生前、损失发生时和损失发生后三种不同阶段的损失控制方法。二、安全教育二、安全
13、教育(一)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所谓不安全行为,指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劳动生产规则的不合理行为。1忽视或违反规章制度。2工作联系中断或不充分。3操作人员判断错误或操作错误。4不安全的姿势和动作。5安全装置失效。(二)不安全行为的成因(二)不安全行为的成因1心理因素:进入生产场地的不良条件反射、思想不集中、错觉、遗忘、个性、情绪不稳定、烦恼、自我意识过强、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过分相信别人、迷信以往经验、自卑、迟钝、图省事等。2生理因素3技能因素4管理因素5教育训练因素6设备和环境因素7社会因素(三)安全教育的内容(三)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是消除人为风险因素、防止不安全行为出现以达到损失
14、控制目的的最基本措施,是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员工。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安全法制教育。2安全知识教育。3安全技能教育。4安全态度教育。三、损失预防三、损失预防损失预防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即消除或减少风险因素,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例如,危险路段树立警示牌,出车前要检修等。损失预防与风险避免的区别:损失预防与风险避免的区别:损失预防不消除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而风险避免则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为零。损失预防与损失抑制的区别:损失预防与损失抑制的区别:损失抑制的重点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而不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一个风险
15、管理的实践计划往往将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两者加以结合。四、损失抑制四、损失抑制所谓损失抑制是指采取措施使在事故发生时或事故发生后能减少损失发生范围或损失程度。一类是事前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前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如安装安全气囊。一类是事后措施,即在损失发生后为减少损失程度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事前措施,也会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在没有紧急情况下以较慢的速度驾驶救护车,既达到损失抑制的效果,又起到了损失预防的效果。事后措施主要集中在:紧急情况的处理即急救措施、恢复计划或合法的保护,以来阻止损失范围的扩大。第四节第四节 风险隔离与风险转移风险隔离与风险转移 一、风险隔离一、风险隔离隔离风险
16、单位包括分散和复制。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尽量减少经济对特殊资产(设备)或个人的依赖性,以此来减少因个别设备或个人的缺损而造成的总体上的损失。分散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数量,将特定的风险在更大的样本空间里进行分散,以此来减少单个风险单位的损失。例如,海尔将业务范围分散在不同行业。复制风险单位,即再设置一份经济单位所有的资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方可以使用,平时不得动用。例如,电脑资料的备份,汽车的备用轮胎,飞机的备用发动机等。二、风险转移二、风险转移风险转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转移有风险的财产或活动;另一是指风险的财务转移(这里的受让人不是保险人)。前者如一个
17、经济单位卖掉一座建筑物就可以将同这座建筑物所有权有关的风险转移给购买者。但厂家卖电器给顾客,风险不可转移。后者如一个经济单位通过同另一个经济单位定立合同,发生损失时,受让人为其负担损失。例如,外科手术时,医生让家属签订免责协议。还有一种风险转移还有一种风险转移分包分包分包是通过将带有风险的活动转移出去来转移风险的。分包多用于建筑工程中,工程承包商利用分包合同将其认为风险较大的工程转移给其他人。例如,高空作业,可以转包给专业的高空作业工程队,爆破作业也类似。第五节第五节 保险保险一、保险及其适用性一、保险及其适用性(一)保险的概念(一)保险的概念首先,保险属于经济范畴,是集合同类风险单位以分摊损
18、失的一种经济制度。其手段是集合大量同类风险单位,其作用是损失的分摊,其目的是补偿风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以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其次,从法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与保险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要约和承诺,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的主要权利是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其主要义务是当约定的风险事故发生时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被保险人的主要权利是当约定的风险事故发生时可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同时投保人、被保险人须要履行支付保险费及合同规定的其他义务。其三,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众多的经济单位结合在一起,建立保险基金,
19、共同对付不幸事故。(二)保险的要素(二)保险的要素第一,特定风险事故的存在保险是基于风险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无风险则无保险。就一具体险种而言,总是为相应的所设立的,订立保险合同之时,必须约定某种风险事故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第二,补偿损失,安定生活就整个保险业而言,应以安定经济生活为最终目标,但就具体保险合同而言,则以损失补偿为主要功能。第三,集合众多的风险单位将众多面临同样风险的同质风险单位集合起来,能比较准确的预测风险事故,从而降低风险的代价。集合风险单位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结合,即在一定的范围内,面临同样风险的经济单位,为共同的利益,本着“一心为众,众人为一”的精神,建立互助团体
20、。另一种是间接结合。由第三者作为保险经营的主体,吸收面临特定风险的经济单位,通过购买保险单将其所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众多的同质的风险单位由于保险公司的组织而得以集合。第四,保费负担,公平合理保险费是投保人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所应支付的代价。费用必须与所转移的风险相一致。保险费与风险事故损失率相应,损失率越高,则保费也越高。(二)保险的利与弊(二)保险的利与弊保险的积极作用1补偿风险损失,保障经济生活安定。保险公司对于约定的风险事故所致损失,依照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进行经济补偿,使得那些不幸的企、事业单位或家庭,能够及时恢复或接近其原有的的经济状况。2减少不确定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投保人通
21、过购买保险将自己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因而减少了其不可预期的损失。保险公司作为职业的风险承担者,集中了大量的风险单位,由于大数法则,风险预测成为可能。3投资。保险公司所收保险费,累积形成保险基金,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是一笔巨额的社会储蓄。4提供防灾防险服务。保险公司是职业的风险承担者,其日常一切业务,都与风险相连。保险公司不仅掌握着大量的各种风险事故及其损失的统计资料,而且还有专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保险的消极影响保险的消极影响1保险经营费用的发生保险公司需要“组织费用”即保险经营费用,包括损失控制费用、损失理算费用、保险促销费用、税金,以及日常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都要由各投保人承担
22、。2道德和心理风险的增加由于风险的存在,一些人能够或者相信自己能够通过造成损失而获利,这增加了故意造成损失或加剧损失的机会纵火图陪者有之,滥用保险保障者有之。(四)可保风险及其条件(四)可保风险及其条件可保风险是指保险可以承担的风险,即投保人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这种风险。1风险是纯粹风险而非投机风险保险通常只适用于纯粹风险,投机风险一般是无法保险的。其一,投机风险有获利可能,风险损失的预测变得困难;其二,投机风险有时表现为基本风险,其风险损失为一般商业保险所不能承担;其三,投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有时并非意外,这与保险的宗旨相悖;其四,投机风险的发生,对某人是损失,但对他人可能是获利,对全社会而
23、言,可能并无损失。2风险事故的发生是意外的,但风险损失本身是可以确定的。风险事故的发生,必须是被保险人所不能控制的。损失必须在时间、地点、原因以及数额上都能够明确而可鉴定,否则保险的补偿和给付会有困难。3风险损失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风险损失幅度太小,可以采用风险自留方法来处理。风险损失的幅度不能太大,即巨灾风险不可保。社会对于自然灾害的意外事故的抵御能力和准备情况,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4大量独立的同质风险单位存在所谓“同质”,即各风险单位遭遇风险事故从而造成损失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大体相近;所谓“独立”,是指一风险单位是否发生风险事故、受多大损失,与其他风险单位无关。保险依靠多数人负担少数
24、人损失的一种共济行为。要求大量独立的风险单位参加。二、保险的购买二、保险的购买1.选择保险险种选择保险险种首先,风险管理者必须了解经济单位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特征。财产风险、责任风险和人身风险。其次,风险管理者要了解保险市场的供给状况。保险公司及其出售的保单种类、性质及责任范围。其三,某些确需转移的风险,如果在保险市场上没有相应的险种,可与保险公司协商,议订有关条款,签署保险合同,实现风险转移。2.确定保险金额确定保险金额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是保险费的计算依据。确定适当的保险金额,直接关系到经济单位所享有的保障水平和保险费的支付额。例如,财产保险原则上是以财
25、产价值或风险的年度最大可能总损失为基础来确定保险金额。3.议决投保程度议决投保程度议决投保程度,即安排部分保险,是风险转移与风险自留的结合。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不足额保险,即经济单位以不足额投保;二是自负额保险,自负额条款来完成,有经济单位自行先承担一小部分风险损失;三是限制损失保险,这是自保与巨灾保险相结合,以自保为主而对于可能危及自保基金的风险购买巨灾保险。不足额保险和自负额保险是以保险公司承担风险责任为主,而限制损失保险则以自保即经济单位自己承担风险责任为主。不足额保险下,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高于保险金额,保险公司对于损失按照保险金额与出险时保险标的实际价值的比例赔偿保险金
26、。经济单位自己也承担一部分损失。限制损失保险的设计:经济单位建立自保基金将风险自留,但是担心发生巨灾损失而危及自保基金,遂向保险公司购买巨灾损失的保险,并约定一个较大的损失额,保险公司对于损失的累积额超过双方约定的这个额度以上的那一部分损失负赔偿责任。这实际上相当于有一个很大的绝对免赔额。采用自负额保险,既可以节省保险费,又可以获得较多的保障,因而经济单位对此种方法运用较多。自负额保险形式多样。例如,绝对免赔额(即固定式免赔额)、相对免赔额(即起赔式免赔额)、隐藏式自负额、累积和参加式自负额、八十对二十自负额、调换式自负额、累退式自负额、递减式自负额等。4.研究保险费率研究保险费率保险费是保险
27、金额与保险费率的乘积,在保险金额既定的情况下,保险费率便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保险费率可以分解成纯费率和附加费率。纯费率是基本的,它对应于每单位保额的风险损失额,按照纯费率收取的保费即纯保费,用于补偿保险损失。附加费率,对应的是保险公司每单位保额的经营费用。按附加费率收取的保费即附加保费,用于保险公司各项业务开支和预期利润,包括职工工资、业务管理费、代理手续费、税金、利润等。5.选择保险机构选择保险机构保险公司的核保人要对投保标的及其风险状况乃至被保险人的品行进行考察;作为投保方,也要对保险险种及其特点、对保险公司的性质、信誉、实力、服务质量等进行考察,再做选择。依照保险法,商业保险公司的组织的形
28、式有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前者如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后者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6.推敲保险条款推敲保险条款首先要明白保险责任,即保险人承诺承担财产损失补偿和人身保险金给付的责任范围。其次,风险管理者最好能够参与起草保险合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保险公司所立出的保险合同。双方应该逐字逐句反复推敲,用词要严谨、准确。最后,风险管理者要充分了解保险公司合同的权利义务。只有这样,经济单位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要防止由于自己没有履行义务而丧失本来可以具有的权益。三、保险的索赔三、保险的索赔1、索赔、索赔索赔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收益人依照保险
29、合同的规定,向保险人要求给付保险金的行为。保险事故一旦发生,被保险人要做好以下工作:(一)积极措施风险事故一旦发生,被保险人应当像未去参加保险一样,采取一切合理的施救、拯救措施,以减少损失。由此产生的费用,在保险金额的范围内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例如,发生火灾,在消防人员达到前要积极救助。(二)损失通知保险事故发生,担保人、被保险人有通知保险人的义务,通知必须迅速及时。能使保险人立即进行损失调整,也便于保险双方共同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失扩大,从而有益于全社会。(三)现场保护风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对于事故现场,有责任加以保护,直至保险人定损之后,这是为定损能据实进行,而防止被保险方的不实、非法行为。
30、(四)损失举证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风险事故中发生并通知保险人后,有损失举证的责任,即须要有关损失的证明文件方能索赔。2.索赔时效索赔时效索赔有时效问题,从知道保险事故发生起的一定时期内,被保险人必须提出所陪申请,否则保险公司不予受理。保险公司经查勘定损后,决定给付或不给付保险金。保险金一般以现金支付。某些特定的标的或根据事先的约定,也可采用修复重置方式进行索赔。在得到赔偿之后,如果损失是由肇事的第三者所致,被保险人应当出具证明,表示保险公司已经陪付,并将权益转让给保险公司。四、理陪四、理陪理陪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进行处理的行为。理赔的过程,即是保险人履行其所承诺的责
31、任。(一)确定理陪责任保险公司在接到被保险人或收益人的报案即损失通知后,首先要确定公司是否有理陪的责任。通常考虑:(1)保险事故是否发生在保单的有效期内?(2)所发生的保险事故是否在承担的范围之内?(3)保险事故致损的标的是否为保险标的?(4)保险事故发生的地点是否在承担的范围内?(5)标的受损时,被保险人对其“可保利益”是否存在?(6)索赔人是否合格?即他或她是否有索赔权?(二)查勘定损保险人在接到出险通知并初步确定有理陪责任后,即刻着手调查事实真相,估计损失,进而决定补偿金额。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保险人决定赔偿与否以及陪付多少。(三)给付保险金额如经查勘定损,保险人应立即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
32、金或其他形式的赔偿,以履行保险合同规定的最后义务。在与被保险人或收益人达成有关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额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四)损余处理及代位赔偿对于尚未完全丧失经济价值的受损保险财产,保险人在全部陪付后,将损余物折价归被保险人所有,并从保险赔款中扣除。如果损失是由第三者所造成的,保险人在陪付保险金之后,即取得了向第三者代位追偿的权利。(五)注销保单或变更保额标的发生全部损失,保险人在履行陪付义务之后,则应将保险单收回注销。如果发生部分损失,保险双方无意终止保险合同,此合同的保险责任不变而保险金额改变为原保险金额减去已付给付保险金后的余额。第六节第六节 员工福利计划员工福利计
33、划一、概述一、概述(一)员工福利计划(一)员工福利计划员工福利计划(Employee Benefit Plans,简记为EPP)是指由企业和员工单方面或共同出资,通过非政府直接经办的保险,建立的各种形态的给付措施,旨在为其员工提供死亡、意外伤害、疾病、退休等方面的经济保障。通过福利计划,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之外更多的保障,以降低员工的后顾之忧,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为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极为有利。另一方面,员工福利计划对大多数员工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就业条件。企业要吸引或留住素质好、技术高的员工,就必须建立员工福利计划。通过员工福利计划,员工可以得到自己以正常价格购买
34、一般保险所无法得到的同样程度的保障,即员工福利计划所需要的费用,通常要比具有相同给付的个人保险的费用要低。而且,员工福利计划有免税的优惠。(二)弹性福利计划(二)弹性福利计划传统的统一型福利计划无法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削弱了福利实施的效果。弹性福利计划,也称为自选式福利计划,通常雇主会提供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员工可以从中自由选择。但一些属非选项目,如法定的社会保险。每个福利项目都会有一个限额,公司还会根据员工的工资、工作年限、家庭背景等因素设定每个员工总的福利限额,员工选择不能超过这个限额。(三)弹性福利计划的类型1.弹性支出帐户分为两类:保健开支帐户和子女保健帐户。员工在计划开
35、始时从税前收入中拨出一定数额的款项放入帐户中,用来选购各种福利项目,这笔费用在计划期间不可改变,除非在规定的条件下。例如,没有子女的员工可以不选择子女护理费,当家庭发生变化,可以选择。特点:帐户的金额不必缴税,但如果帐户中的金额本年度没用完,就不能在来年使用,也不能以现金形式发放,也不得挪作他用,年末将失去一切金额。又称“使用它或失去它”规则。2.附加型弹性计划在现有的福利计划之外,再提供一些福利项目或者提高原有的福利水准,由员工选择。员工根据自己分配到的限额去认购所需要的额外福利。例如,有公司规定,员工如果未用完自己的限额,余额可以折发现金,但要和其他所得合并,交纳所得税。3.核心加选择型弹
36、性福利由核心福利项目加上选择福利项目组成的。核心福利项目是所有员工都享有的基本福利,不能随意选择。选择福利项目包括所有可以自由选择的项目,并附有购买价格,员工有一个福利限额,如果总值超过了所拥有的限额,差额就要折为现金由员工支付。4.福利“套餐”福利套餐由企业提供多种固定的福利项目组合,员工只能自由选择某种福利组合,而不能自己进行组合。类似移动的套餐。二、团体医疗费用保险二、团体医疗费用保险1.概念团体保险(Group Insurance)是指以一张保险单为众多被保险人提供保障的保险。团体保险以集体(法人)为投保人,以其成员(企业中职工)为被保险人。2.发展沿革17世纪时,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医
37、疗费用的互助形式,工人自发地筹集一些资金,为患病工友提供医疗费用资助。后来,雇主和医生也参与进来,形成了雇主、员工和医生共同参与的医疗保健,是团体保险的雏形。3.团体保险与个人保险 第一,风险的选择基于团体。团体保险不需要体检,也不需要可保性证明,但保险人也是要风险选择和控制的。其主要手段有:(1)要求投保的团体必须是正式的法人团体,有其特定的业务活动,而不是仅仅为保险这一目的而集结起来的。(2)要求一个团体参加保险的人数不低于一定的绝对数,或要求参加者占整个团体总人数的比例在一定的标准之上。(3)要求被保险人是能正常工作的在职人员。(4)保险金额有一个上限,且要按统一的原则对被保险人确定而保险金额。第二,使用团体保单,保费低廉。团体保险用一个保险合同承保众多的被保险人,主合同出具给业主,每位被保险人得到的是一张保险凭证。其次,团体保险免体检,节省了体检费。其三,团体承保可以减少逆选择,降低死亡率和疾病率。第三,保险计划的灵活性。团体保险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计,以满足企业(团体)的特别需要。团体保险合同往往不是由保险人事先拟订印就,而是双方商议,只要适法、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