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探究专题PPT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探究专题PPT精.ppt(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实验探究专题PPT第1页,本讲稿共22页一、课题分析 科学探究题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与素质教育精神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它既能考查学生的“双基”,又能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中考导向和评价职能,在近些年的中考试题中,探究性试题备受命题者青睐,我市历年中考分值达到6分,这无疑对备考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第2页,本讲稿共22页二、教学目标1、考查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2、考查设计和实施科学试验的能力3、考查解释和表达科学探究结果的能力第3页,本讲稿共22页三、复习计划1、
2、课时安排:3课时2、复习方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归纳总结法。3、复习策略:夯实基础、强化训练、注重审题、归纳总 结。第4页,本讲稿共22页四、教学过程(一)、常见题型这类试题常有以下一些类型:燃烧条件的探究 金属锈蚀条件的探究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溶液或物质成分的探究 探究实验 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探究 无现象的化学反应的探究 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的探究 有关日常生活中食品或现象的探究第5页,本讲稿共22页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反思与评价解释与结论猜想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表达与交流(二)基本要素 所谓探究性试题,就是复原具体的科学探究的环境,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
3、节,中学化学探究实验的模式可概括为一下几个基本要素:第6页,本讲稿共22页 认真读题,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划出关键的语句(探究目的)找出题目中与教材相关联的知识点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三)解题思路第7页,本讲稿共22页(四)注意问题1、提出的猜想可以是对的也可以是错的,但必须合乎题意,有利于方案的设计,不能信口开河。2、设计的实验方案要紧扣提出的假设,选用的实验用品要恰当;实验方案理论正确、操作简单可行、安全环保、经济合算;结论一般是对假设的判定。3、交流评价一般是对实验方案的优劣、实验操作的合理性、得出的结论等方面的反思。4、用准确、规范、精炼的化学语言阐述化学问题。第8页,本
4、讲稿共22页(五)例题讲解一)、物质成份的探究例例1、(05黄冈)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3)小华想用右上图给定的收集装置收集一瓶小佳同学猜想中的气体,则气体由 (填a或b)端进入。(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
5、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第9页,本讲稿共22页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分析:分析:首先要知道在初中化学利用固体和液体接触来制取的气体主要有哪些,然后针对所猜想的气体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同样,对固体和液体反应不产生气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提出猜想的可能。答案答案(1)CO2;H2或O2 (2)如是CO2或H2;或O2 (3)中如果是氢气 填 a (如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填 b)(4)猜想一: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猜想二:金属氧化物与酸溶液反应;猜想三:碱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猜想四:氧化物(
6、如CaO)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五:可溶于水的固体物质第10页,本讲稿共22页例例2、(03宜昌)“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我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新问题:。分析:分析:首先是要清楚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 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后的产物,针对产物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答案:(略)答案:(略)第11页,本讲稿共22页 例例3、(05眉山)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
7、全分解后的黑色 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可能是碳,可能 是氧化铜,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可以排除,理由是 ;(3)为验证、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若猜想正确,现象应该是 。分析: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碳都有可能,且都是黑色的,但氧化铜和碳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即猜想可以排除。对猜想、的可根据氧化铜和碳与稀硫酸作用的不同现
8、象加以验证。答案(略)答案(略)第12页,本讲稿共22页二)、物质变化条件的探究例例4、(03宜昌)小林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化学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小林对此进行了探究。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林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下图所示:(1)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试管中的光亮铜片最先生锈(填字母编号)。(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A实验是多余的,他只考虑了水这个单一条件。C试管中除光亮铜片、蒸馏水外,还有的另外一
9、种物质为 (3)D试管中除光亮铜片外,还有的另外两种物质,为 ;从D试管的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 。评价与改进我认为小林设计的“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结论,还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可图示)。反思与小结通过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我获得的启示是:分析:分析:金属在空气中锈蚀都跟氧气有关,而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以分析,铜在空气中锈蚀还可能跟含碳的气体,即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有关,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式来分析回答、评价小林同学的实验方案。答案:答案:O2、CO2(或名称,下同)B CO2(或O2)CO2和O2 水是铜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或缺少水这个条件,铜不能生锈。)取一支试管
10、,放入一块光亮铜片,加入少量蒸水浸没部分铜片,充入O2(或CO2)后,塞紧橡皮塞,放置对比观察。(或用右图示表示)。(说明:此实验中充入的气体必须与相反,否则此空不得分)第13页,本讲稿共22页例例5、(05威海)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猜想: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
11、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猜想: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收集证据收集证据】(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至猜想,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得出结论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1)在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 (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 是 。(2)在验证猜想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
12、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应用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 第14页,本讲稿共22页分析:(略)分析:(略)答案:答案:【收集证据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得出结论】是果肉中的成分与氧气作用的结果,“生锈”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果肉变色速度越快。【反思与评价反思与评价】(1)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通常不与其它物质反应。(2)水中溶解了氧气【应用】将水果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工,采用真空包装并低温保存。第15页,本讲稿共22页三)、物质性质的探究例例6、(03辽宁)实验室常用石蕊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酸性物质使蓝色的石
13、蕊试纸变红,碱性物质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右图进行实验。请回答:(1)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以得出满意结论。(用语言叙述或图示均可)分析:分析:首先要知道水不能是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气体若具有酸性,则应该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而实验()只能说明碳酸具有酸性,因而上述实验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还需设计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实验()装置来进行验证。答案:答案:不能得出满意的结论,因为该实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有没有酸性。第16页,本讲稿共22页例例7、(05潍坊)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
14、溶于水,已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pH试纸。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 B.食盐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
15、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取两支盛有2mL蓝色碘的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第17页,本讲稿共22页请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高的是 。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分析:分析:首先认识酸性物质具有的性质,根据性质设计验证的实验方案。答案:答案:(2)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比色卡比较;pH试纸变红色或pH小于7。将维生素C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把维生素C的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红色消失。(3)A、C (4
16、)新鲜的西红柿 有坏血酸的病人要多吃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和水果;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第18页,本讲稿共22页例例8、(04镇江)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纯碱(Na2CO3)的性质后,联想到家中蒸制馒头时常用的物质小苏打(NaHCO3),于是采用市售的小苏打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1)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2)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小苏打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4)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右图 所示装置对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
17、验中 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 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请归纳出小苏打的化学性质(至少三点)。分析:分析:本题只要认真阅读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实验现象,并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即可得出小苏打的化学性质。答案:答案:(2)NaHCO3HClNaCl+CO2H2O(4)应先将导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或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它可与酸发生反应;它可以与碱反应,它受热能分解。(任选三个性质)参考方案:
18、(1)取一定量固体样品加热至完全分解,称量残留固体质量,得到质量差即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得到碳酸氢钠质量和质量分数并与样品的标注比较。(2)取一定质量固体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足量)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溶液质量,得到差量即为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得到碳酸氢钠质量和质量分数并与样品的标注比较。(3)取一定量固体样品,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根据消耗的稀盐酸质量,可计算得到碳酸氢钠质量和质量分数并与样品的标注比较。(其它合理方案同样给分。取样品质量用数字或字母表达均可,重在体现思维过程、表述达意即可。)第19页,本讲稿共22页(六)课堂小结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让
19、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创新,养成“勇于实践,敢于质疑”的科学品质。而近几年中考探究性试题中设置的对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评价内容,应该说是上述精神最好的体现。对一个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原理是否正确,即能否达到实验的目的;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是否节约药品,即原料的利用率是否高;操作是否简单,即操作过程是否简捷优化;是否对环境产生污染;是否有实验误差;方案是否有新创意;安全性是否好等等。能达到上述八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至于提出合理化建议,也就是基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题意来提出符合要
20、求的建议。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中都涉及到了有关科学探究的题目,涉及的知识点也在逐渐的扩展。这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还要善于诱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探讨,能创设新情景,就所学知识点能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上,做好实验探究题的根本还是要回归教材,从平时的教学点滴中有意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知识,获得感知,形成能力,享受化学实验探究题的魅力。第20页,本讲稿共22页(七)布置作业中考经典P3540第21页,本讲稿共22页谢谢!Thank you!第22页,本讲稿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