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红外研究报告:红外赛道领军企业_多元一体化民营军工集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德红外研究报告:红外赛道领军企业_多元一体化民营军工集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德红外研究报告:红外赛道领军企业_多元一体化民营军工集团1. 红外赛道领军企业,多元一体化民营军工集团1.1 红外细分行业龙头,布局完整武器系统产业链高德红外是国内领先的红外热像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企业。公司主营业务领域 涵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红外热像整机及以红外热成像为核心的综合光电系统、新 型完整武器系统和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板块。2010 年 7 月公司在深 交所上市。截止 2021 年末,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武汉市高德电气有限公司,其持有 8.54 亿股, 持股比例 36.39%,为公司控股股东。黄立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直接持有 6.36 亿股, 持股比例 27.1
2、0%,并同时持有高德电气 97%股权。1.2 以红外为核心,全产业链布局多年来公司专注主业,深耕红外为核心的高科技行业,现已构建起从底层红外核心 器件,到综合光电系统,再到顶层完整装备系统总体的全产业链科研生产布局,通过建 立雷达、激光等数十个研究室,公司已实现红外夜视、侦察、制导、对抗等多层次应用, 并大力拓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测温、安防监控、警用执法、 交通夜视等各类民用领域的市场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及综合光电系统为公司主要业绩来源。2021 年公司红外热成像仪及 综合光电系统板块营收 26.15 亿元,占比 74.72%,贡献毛利 16.97 亿元,占比 86.70%
3、, 为主要的营收及毛利来源。1.3 规模效益产生,公司利润大幅增长近年来红外技术民用市场广阔。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公共卫生应急领域对红外 技术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公司依托全产业链布局及晶圆级封装探测器芯片的批产优势, 推进红外技术在新兴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助力疫情防控。2020 年公司实现营收 33.34 亿元,同比增长 103.5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1 亿元,同比增长 353.59%。2021 年,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 2021 防疫测温产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公司红外探测器芯 片、型号产品及民品等销售规模仍实现持续增长态势,公司实现营收 35.00 亿元,同比 增长 4.
4、98%;实现归母净利润 11.11 亿元,同比增长 11.00%。规模效益导致公司利润增长幅度明显,期间管理费用率降低。2020 年公司毛利率 为 59.20%,(同比+10.56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主营产品销售大 幅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2021 年公司毛利率 55.93%(同比-3.27pct),我们认为主要受 市场竞争因素影响。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 21 年销售费用率 2.50%(同比-0.88pct), 主要系受国际环境影响境外客户代理费用下降;管理费用率 6.06%(同比+0.92pct), 主要系公司调整薪酬结构增加人工成本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0.11%(同
5、比-0.17pct), 主要系购买大额存单导致的利息收入增加。研发支出稳定增长,产品创新持续推进。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和产品研发,2015 年 由于并购汉丹机电,研发支出大幅增长,而后四年保持稳定增长,2021 年公司研发支 出 3.71 亿元(同比+9.09%)。公司研发团队在各个研究领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红外 探测器向阵列规模更大、像元尺寸更小、灵敏度(NETD)更高、热响应时间更短方向 延伸,封装技术从芯片级(金属、陶瓷)向晶圆级、像元级发展,由单色向双色/多色 升级。在以红外热像为核心的高科技完整武器系统领域形成独有的技术优势。2. 红外热像仪行业:军转民用,前景广阔红外热像仪通过探测目标
6、物体的红外辐射,然后经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及数字 图像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在 完全无光的情况下,突破雾霾、烟尘等恶劣环境影响,观测到十几公里乃至上百公里以 外的目标,具有作用距离远、抗干扰性好、可全天候、全天时工作等优点,是当今夜视、 夜战、精确打击的核心技术,广泛应用在国防高科技、民用市场等领域。2.1 红外探测器为核心器件,技术门槛较高红外热像仪的核心部件是用来探测、识别和感知红外辐射的红外探测器。其设计、 生产及研发涉及到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冷和封装等多个学科,技术难度较大,而探 测器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最终形成的可见图像的清晰度和灵敏度
7、。红外探测器可以分为制 冷型探测器和非制冷型探测器。制冷型探测器:灵敏度高,多为军用。工作温度一般在 80K200K,低温可以降低 热激发产生的载流子,暗电流较小,从而降低探测器的噪声;制冷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减 少禁带宽度,从而加大截止波长。制冷红外探测器的常用材料有碲镉汞(HgCdTe)、量 子阱(QWIP)、锑化铟(InSb)、二类超晶格(T2SL)四种。整体而言,制冷型红外探 测器灵敏度较高,探测距离远,但体积大、价格贵,且制冷器的寿命只有约 10000h, 应用场合受限,更多地运用在军事领域。非制冷型探测器:性价比高,民品市场广阔。由于需要低温制冷工作,制冷型红外 探测器应用场合受限。非
8、制冷探测器在军用领域可应用于单兵装备等。而在民用领域, 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更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市面上主流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均为焦 平面阵列,设计和生产过程难度很高,目前全球仅有美国、法国、以色列、中国等少数国家能够掌握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核心技术。氧化钒是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主流。非晶硅(-Si)和氧化钒(VOx)是非制冷型红 外探测器的两大主流敏感材料。其中多晶硅材料 NETD 通常不如氧化钒材料,因此目前 国际主流的非制冷探测器材料为氧化钒,其市占率约 75%。2.2 发展趋势:小像元、大面阵,晶圆及像元级封装减小像元间距、提高面阵规格是当前发展趋势。对于红外探测器而言,主要有三大 评价指标:
9、阵列规模、像元尺寸和噪声等效温差(NETD)。小像元能够使探测器小型化, 提高系统分辨率,增加探测距离,10m 像元间距探测器比 15m 的探测距离远 20%以 上。大面阵探测器覆盖的场景更广阔,观察的细节更丰富,能满足某些高性能要求的应 用。封装技术迭代推动技术降本。红外探测器的成本和体积等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因 素,其中封装成本在整个探测器研发成本中占比超过 50%。常用的封装技术包括:金属 封装、陶瓷封装、晶圆级封装和研制中的像元级封装。目前国内厂商广泛采用的晶圆级 封装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并能将封装成本从千元量级降至百元量级。我们认为,随着 晶圆封装技术的推广及规模效应的显现将推动红外探
10、测器成本逐步下降,高性价比红外 探测器产品能催生丰富的民品应用,带动民品市场高速增长。2.3 军用场景丰富,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军事领域作为红外热像仪最早的应用领域,其最重要的应用是昼夜观察和热目标探 测。自 1956 年美国 AIM-9B“响尾蛇”空空导弹采用了红外导引技术以来,军事应用一 直是红外探测器的重要市场,主要包括单兵夜视装备、导弹引导头、光电吊舱、车载辅 助驾驶等。2.3.1 单兵夜视装备:国内渗透率有待提升古今中外的战场上,人们十分重视利用夜幕掩护,夺取白天难以取得的战果。夜视 器材赋予军队 24h 全天候作战能力,对提高机械化部队的灵活性十分重要。随着技术发 展,夜视仪根据原理可
11、分为:主动式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其中红 外热成像仪拥有透过雨雾观察的能力,尤其适合夜间观察,优势明显。目前单兵红外热 成像装备主要包含枪瞄、手持夜视仪以及夜视头盔三种类型。手持夜视仪及夜视头盔又 可分单目及多目类型。美军特别看重非制冷焦平面阵列的红外热成像瞄准系统(TWS),据非制冷红外 成像技术发展动态及其军事应用李其昌等著,在海湾战争期间,其每名士兵平均装备 1.7 套 TWS,这些热瞄准系统可以大幅改善士兵监视、瞄准和战斗的性能。截止 2013 年美陆军单兵夜视仪人均达到 1.4 件,普及率较高。目前美国较为先进的单兵夜视仪为 GPNVG-18,其四眼结构可换取更大的视
12、野。此外,自 2004 年以来,仅英国 BAE 系 统公司已经获得了价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热瞄准系统生产合同,向陆军交付了超过 10 万套武器热瞄准系统。与美、英等发达国家对比,目前我国军队红外热像仪配备相对较少,据夜视仪在 单兵观瞄系统中的应用史训豪著,主要包括 QTS11 式单兵综合作战系统等,夜视装 备水平基本刚刚达到美军 PVS-15 夜视仪水平。在国家积极推进军队信息化及武器装备 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引导下,在军费增长的助推下,未来 国内单兵红外装备市场将持续增长。同时,鉴于各波段自有优势,多波段图像融合技术 的应用将成为夜视仪发展的主要趋势。2.3.2 红
13、外制导:“发射后不管”决定其重要地位红外制导在精确制导中占有重要地位。精确制导武器指直接命中概率大于百分之五 十的制导装备,具有命中精度高、杀伤威力大、总体效能高、可实施远程精确打击的特 点。据光学制导技术发展综述付联效等著,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用 8%的精确制导武器击毁了 80%的敌方目标,而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量不断 上升。导引头是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核心,据防空导弹成本与防空导弹武器装备建设 单绍敏著,导弹的制导分系统和稳定控制分系统成本之和占导弹总成本约 40%-60%。 红外制导技术在制导精度、抗干扰性、隐蔽性和效费比等方面有很大优势,能使导弹具 有“发射后不管”的作
14、战能力,在精确制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据红外成像制导技术 的应用研究张旗著,1979-1985 年期间,作战飞机损失数目超过 160 架,其中 90% 是被红外制导导弹击中。空-空弹红外技术用于制导武器最早是由空空导弹开始,1948 年美国开始研制红外制导空 空导弹,1956 年“响尾蛇”AIM-9B 开始装备部队,最大射程 11km。红外制导的应用 大大提升了空空弹的智能化水平和精确打击能力。传统的红外型空空导弹为了追求远探测距离,其导引头都采用了高灵敏度的制冷型 红外探测器,但整套设备体积大、工作过程复杂、成本高。目前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得 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未来在复合制导空空导弹上有望应用
15、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反坦克导弹传统肩射式反坦克导弹均是指令制导的,为了命中坦克,射手必须瞄准目标并且引 导导弹飞行。发射这样的导弹通常会发出很大的声响,烟雾及碎片会从导弹的发射管尾 部冲出,敌人很容易发现导弹的来源并进行打击。第一种真正意义的“发射后不管”的 反坦克导弹是美国研制的“标枪”(FGM-148),其主要装备方式是单兵便携,也可以安 装在轮式、履带、和两栖车辆上,全系统总重 22.5kg,有效攻击距离 2km,可以全天 候作战。其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发射筒、导弹和瞄准装臵,内部结构包括红外成像导引头 (6464 碲镉汞阵列)、制导部、战斗部、折叠翼、发动机、控制部和舵片。自 1996年首次
16、在美军正式服役,“标枪”已成为美国步兵反坦克武器的主力,在美军和 19 个盟 国和地区广泛使用,据 ARMY-TECHNOLOGY 网站,美国迄今为止共生产了 50000 多 枚导弹及 12000 个发射装臵,俄乌冲突中也有“标枪”的身影。许多国家都在研制或采购“发射后不管”反坦克导弹,除“标枪”外,还有以色列的 “长钉”、法国的 MMP、日本 01 式、俄罗斯的短号反坦克导弹等。但这种导弹的研制 并不容易。曾经受限于国力,我军步兵部队未广泛配发反坦克导弹。近年来,随着我国 反坦克导弹技术实力提高,“红箭”家族不断壮大,中国版“标枪”“HJ-12”于 2014 年在欧洲首次公开展示,打破了技术
17、垄断。HJ-12 采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成像导 引头夜间射程 2km 以上,具备“发射前锁定”和“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能以攻顶模 式摧毁目前任何现役坦克。除我军装配以外,HJ-12E 也成功出口海外,敲开了国际市 场的大门,我们认为未来有望持续放量。空地弹、巡航弹等红外成像制导技术也大量用于近程空对地导弹的制导以及中、远程空对地导弹(包 括空射巡航导弹)的末端制导。采用红外成像制导技术的近程空对地导弹的典型代表是 美国 AGM-65G“小牛”空对地导弹。美国于 2002 年编队飞行的巡航导弹 SLAM-ER ATA 可进行自动目标捕获,如,其 红外成像导引头取自 AGM-65F 幼畜导弹,并包括
18、自身处理器和跟踪算法软件,利用 GPS 辅助惯导自主飞向目标区域。2.3.3 光电吊舱:实现“广域搜索、远程侦察、精准打击”光电吊舱主要安装于各型号载机上,将各种不同类型和功能的航空侦察设备集整在 一起,使设备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根据载机平台不同,光电吊舱可分为固定翼作战飞 机机载光电吊舱、直升机机载光电吊舱、无人机机载光电吊舱等。根据使用需求,光电 吊舱可分为:光电探测与对抗系统、辅助导航系统、情报侦察和监视系统、搜索跟踪瞄 准系统。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以色列、法国和英国等都在积极研制并装备各种型 号的机载吊舱系统以提高军事侦察能力。国内光电吊舱的研制起步较晚,21 世纪初,随着机载设备
19、需求量进一步增多,许 多企业和单位进入机载吊舱研究领域,如长春光机所、中国航空第一集团、高德红外等。 2010 年中航集团推出“WMD-7”昼夜瞄准吊舱,集合可见光、红外、激光于一体,近 年来长春光机所已研制多型号光电吊舱可应用于民用 737、无人机等。除航空侦察外,目前光电吊舱的应用领域已扩展至环境监测、资源调查、测绘勘 探、视频转播等民用领域。为了提高目标探测能力,未来光电吊舱中的红外探测器也将 继续向多波段、大面阵、高灵敏度发展,采用碲镉汞、类超晶格等材料,减少体积、 降低成本,提升系统性能,实现更高精度目标定位。2.3.4 车载辅助驾驶:非制冷红外辅助驾驶仪基本取代微光夜视技术车载辅助
20、驾驶仪能够有效支持部队全天时、全天候作战。三大夜视技术中,人造光 源技术采用主动照射方式,容易暴露自身,在现代军事上很少采用;微光夜视车辆辅助 驾驶仪利用微光像增强器将目标场景反射的微弱月光、星光、大气辉光等放大, 从而获 得可供人眼观察的明亮场景图像,是最早得以应用的车辆辅助驾驶装备;非制冷红外技 术在 90 年代中期已开始应用于战车驾驶,2004 年美、英开始采用非制冷热成像辅助驾 驶仪替代原有的微光夜视辅助驾驶仪。目前升级换代已基本完成,非制冷红外热像车辅 已成为美、欧等军最主要的夜间驾驶仪。2.3.5 全球军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军用红外产品方面,全球市场规模处于稳定增长趋势。从上世纪 7
21、0-80 年代起就 逐步应用于海陆空战场上,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夜战和精确打击武器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红外装备精良与否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武器现代化水平。根据睿创微纳招股书援引自 Maxtech International 及北京欧立信咨询中心预测,2023 年全球军用红外市场规模将 达到 107.95 亿美元。出于红外热成像仪的军事敏感性,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红外成像采取严格的技术封锁 及产品禁运政策。具体来看,行业的竞争主体集中在美国、法国、英国和以色列等国, 其中美国以强大的科研优势保持领先,在国际军品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据睿创微纳 招股书援引自 Maxtech International 统
22、计,2014 年全球军用红外热成像仪系统市场中, 北美占 50%,欧洲占 18%,亚洲地区目前市场份额占 12%,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当前地缘政治格局复杂,未来我国军费支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们认为,短 期内,国际经济环境仍将较为严峻,强国必先强军,未来我国军费支出仍将保持稳定增 长态势。2022 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中央本级)为 1.45 亿元、同比增长 7.02%,这是 中国军费时隔 2 年之后,增幅再次突破 7%。国防费投入的持续增加,奠定了军工行业 景气基础,我们预计未来我国国防费投入将持续稳定增长。武器装备建设是我国国防投入的重点,而国防信息化建设为装备费的主要支出之 一。十四五规
23、划提出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加速武 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我们认为,红外装备能丰富作战场景,有效提 升军队作战能力,将受益于行业高景气,需求保持快速增长。2.4 技术降本推动新应用拓展,民品市场规模快速提升随着晶圆级封装的推广及规模效益的显现,非制冷红外热像仪的平均成本已经大幅 下降,同时未来有望持续降低。技术降本将使得红外热像仪在未来拥有更广泛的民用场 景。目前红外热像仪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测温、消防安防、个人消费、医疗检疫等诸多领 域。我们认为,未来将有物联网、辅助驾驶等更多新兴市场需求成为红外成像市场新的 增长极。使用场景的拓展驱动红外热像仪的民用
24、市场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增长幅度要远 大于军用领域。据睿创微纳招股书援引自 Maxtech International,2023 年全球民用红 外市场规模将达 74.65 亿美元。2.5 把握机遇,中国厂商迅速崛起国际方面,FLIR 为全球龙头。而国内厂商已实现了红外核心探测器技术自主可控, 具备从探测器到红外整机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市场份额也随之迅速扩大。2020 年,在全球十强中,中国厂商已占据四席,分别是高德红外、海康威视、睿创微纳和大立科技,合计占比约 44%,其中高德红外份额达 17%。据高德红外官网援引 Yole,2025 年中国红外热像仪厂商在全球红外市场份额将达到 64%
25、。国内参与红外产业链的企业可以分为军工企业、中科院下属单位和民营企业三大类 型。据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器的研究进展王欣著,兵器 211 所、上海技物所和电 子 11 所等单位主要从事成像模块或整机的研发。这些单位更多侧重于学术研究、新技 术开发,由于体制限制等原因,产业化发展受限,目前暂不具备产品的量产能力。3. 两个“唯一”构建高德特色护城河3.1 唯一具有三种技术路径研发量产能力的民营企业在红外产业核心的焦平面探测器芯片领域,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非制冷探测 器、碲镉汞制冷探测器、超晶格探测器技术的民营企业,目前共建有制冷及非制冷共 3 条 8 英寸产线。多技术路径布局下,公司产品品类丰富,
26、覆盖多种面阵规格、多种像元尺寸以及多 种波段组合,产品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在红外产业的生态化布局为未 来各领域市场需求迸发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外,公司可自主完成原材料提纯、生长,到芯片的流片、制造、封装与测试的全 套工艺。我们认为,不依赖代工的 IDM 模式使公司在良率及成本上的管控能力更具优 势,且随着公司体量进一步增大、规模化效应显现,这种优势将更加突出。3.2 唯一取得完整 WQ 系统资质民营军工集团收购汉丹机电,公司业务领域延伸至完整武器系统领域。2015 年,鉴于公司与汉 丹机电的主营业务及发展战略的互补与协同,公司以 4.87 亿元收购汉丹机电 100%股 权。汉丹机电
27、始建于 1965 年,主营火工品生产,致力于非致命弹药、地爆装备等军工 产品研发生产,是国内品种最多、产量最大、装备覆盖最广的非致命弹药研发与生产基 地,也是非致命地爆装备的唯一定点生产企业,属于全国 14 家地方军工重点保军企业 之一,产品主要配备于部队、武警及公安队伍。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开始积极发展系列 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并尽早实现“第四代”便携式红外“自寻的”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 的批量生产,公司业务领域成功延伸至完整武器系统领域。2020 年 12 月,公司取得某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某两类完整装备系统科 研资质。至此,公司从做芯片、配套光电系统的企业变成总体企业,具备了从底层核心
28、 器件至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批产能力,实现质的突破。目前公司在研的完整装备系 统有十余项,在参与国内及外贸多个新型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项目竞标中体现出较强竞争 优势。2021 年 12 月 30 日,公司公告与客户签订的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及型号配套产品 订货合同,合同金额为 3782.52 万元人民币,实现产品订单从 0 到 1 的突破。此次合同 为该型号完整装备系统产品在国内的首次批量采购订单,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国内产 品批采阶段,未来将为公司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领域贡献新的收入及利润。为了完整装 备系统总体批产,公司在襄阳新建火工区,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顺利 投产,二期项目部分
29、工房已完成规划验收、初步验收。我们认为,一方面,与传统军工企业及中科院下属单位相比,公司具有民营企业体 制机制灵活的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执行力强;另一方面,公司凭借自身全产业链布局 优势,超脱了传统民营企业竞争格局,形成了“小而全、小而精、小而强”的多元一体 化民营集团,真正实现了从配套单位向总体单位的跨越,这种“高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为是供公司深厚护城河之本源。4. 创新驱动,赛道拓宽,军民并进协力发展4.1 军品:公司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既有型号持续订货,在手订单充足。公司军品比例较高,且收入持续增长,型号产 品是 2021 年公司收入、利润的主要增长部分。红外探测器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国内各
30、J 兵种重点型号产品中,既有产品项目持续订货,在手订单充足,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合 同负债达 6.62 亿元,创历史新高。2021 年公司某既有型号项目产品现集中性大额采购, 合同金额 14.51 亿元,目前公司已收到大额预付款项。新型号产品竞标积极且中标率高,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在研项目涉及的领域覆盖面 广、品类多样。凭借公司在红外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科研创新投入,公司积极参与型 号产品竞标,竞标项目中标率高,公司产品在众多型号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光电综合系统领域,公司于 2022 年 1 月公告收到两个型号光电系统产品中标通知 书,在完成定型流程后,预计可在 2022 年贡献收入和
31、利润,公司首次参与该类机载光 电吊舱项目竞标即分别取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好成绩,体现了公司在光电系统领域独特 的创新竞争优势。精确制导总体系统型号产品及配套领域公司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公司第一个完整装 备系统总体项目已完成从 0 到 1 订单突破,我们预计后续有望持续贡献营收。公司以第 一名成绩中标某重点项目,已收到机关拨付的科研费用,该项目为公司获得的第二个完 整装备系统总体项目。外贸出口业务进展顺利,未来或成业绩新增长点。新时代下,军贸在国家政治外交 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军贸业务形式也日益多元化,据消费导刊浅谈新时代下军贸市 场特点及工作思路,以色列、南非、土耳其、韩国等新兴军贸国家正在逐步加大
32、国际军 贸市场的推销力度。公司已完成多款型号产品出口立项审批,与国内唯一全牌照的 JM 公司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关系,2021 年已实现海外交付。未来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 需求,持续积极推进型号系统产品的外贸出口工作。4.2 民品:需求百花齐放,应用领域不断扩张测温防疫领域,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公司作为国家重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 单位,积极响应国家防疫需求,公司新推出 4 大品类、十余款有针对性、不同形态的 全自动测温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并将产品推向欧洲、北美等全球各地。2021 年,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疫产品大幅降低。此次抗疫提高了全社会对红外产品的认知和 接受程度,公司子公司
33、智感科技以测温防疫类产品与多行业领域合作为契机,在实现传 统行业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大力推广至人工智能、物联网、5G、 智慧城市、智能硬件、消费电子等诸多创新行业,突破红外热成像传统市场规模限制, 在其他新兴应用领域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让红外技术应用扩大到各行各业,真正做到 让红外科技惠及大众。电力及工业领域,公司产品用于电气设备维护、暖通建筑检测、电子设备发热检测 等工业检测市场,市场需求量广阔。2021 年,公司国内仪器仪表领域收入实现翻倍增 长,公司电力行业业务收入也实现了较大规模增长。2021 年 5 月,公司与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聚焦“电力设备带电红 外检
34、测技术研究”“无人立体巡检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电力巡检新技 术市场推广应用”四大内容展开深度合作,未来,公司将积极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 力系统的深度应用,以红外科技助推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户外夜视领域,公司助力国内户外夜视市场复苏,并着力开发欧洲、北美、澳洲、 南美等地区新客户资源,2020 年公司外海户外夜视市场业绩翻倍增长,2021 稳步提高。安防及消防领域,公司也积极开展相应部署。在安防领域,公司红外热像产品可用于边海防监控、机场监控、水域检测及园区监控,用以保障重要设施及人民的安全;在 消防领域,公司红外热像产品则可以辅助消防人员不受浓烟的阻碍,清晰地呈现火灾现 场的
35、真实情况,快速做出最有效的判断和决策。辅助驾驶领域,公司拟将子公司轩辕智驾打造成为全方位车载安全解决方案的高科 技企业。目前轩辕智驾已与国内外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以及专业算法公司展开产品测试工 作,拟在自动驾驶方案中增加红外传感器;与国内某主流大型车企达成合作,成为其某 款全新电动乘用车前装红外项目供应商;与国内知名的无人驾驶商用车企业完成了关于 某款无人驾驶干线物流车的前装定点工作,将远红外摄像头集成到客户的无人驾驶方案 中。轩辕智驾自主研发的儿童防遗落安全系统利用超声波技术实现舱内遗忘儿童检测和 报警,已与国内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并实现量产供货。创新市场领域,目前公司已与人工智能、物联网、智慧安防
36、、智能家居等行业巨头 企业展开了深层次的合作,已逐步搭建起二代 120*90/256*192 多分辨率、多视场角红 外晶圆模组产品线,逐步应用于各类智能硬件、终端产品中。5. 定增募投 25 亿,扩产带动规模化效应2020 年 8 月,公司发布公告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增募投 25 亿元,用于投向“新 一代自主红外芯片及产业化项目”、“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面向新基建领域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扩产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已于 2021 年 4 月完成发行事项。其中,对于新一代自主红外芯片及产业化项目,公司将扩大高端制冷及非制冷芯片 产能,推动型号装备产品国产化及不断升级。对
37、于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芯片研发及产 业化项目,公司将推动红外技术在公共卫生、安防、健康诊疗、人脸支付、智能家居等 领域的应用。对于面向新基建领域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扩产项目,公司将实现智能物联共享平台模 组等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批量化生产。随着 2019 年 5G 的商用落地,为物联网提供了 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特点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援引 IDC 中国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网联网市场将达到 1.1 万亿美元,2020-2025 年均复合 增长 11.4%,其中中国市场占比将提升到 25.9%,物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传感器作 为物联网的心脏,发展空间广阔。从传感器种类
38、看,温度传感器市场份额占比 14%。 在物联网行业即将迅猛发展之际,公司新建的红外温度传感器生产线将满足未来物联网 行业和新基建领域的使用需求。6. 盈利预测与投资分析主要盈利预测假设:1)红外热成像仪:2020 年疫情爆发,民用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需求激增,2021 年防疫产品占比已很小,非防疫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我们认为 2022 年公司红外热像仪 收入将快速增长,同时受竞争加剧影响,毛利率小幅降低,预计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 为 57%/30%/30%,毛利率为 62%/61.5%/61%。2)传统弹药及信息化弹药业务:2020 年公司该板块业务受疫情影响收入较低,2021 年订单快速增长,预计未来收入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为 10%/8%/7%,毛利率为 26.5%/26.4%/26.2%。3)其他业务:预计未来收入平稳增长,预计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为 20%/10%/5%, 毛利率为 50%/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