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把握监管趋势_布局核心能力.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5356468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把握监管趋势_布局核心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把握监管趋势_布局核心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把握监管趋势_布局核心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把握监管趋势_布局核心能力.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金融科技行业研究及2022年度策略:把握监管趋势_布局核心能力1 金融科技行业分析1.1市场表现:2021年金融科技个股普遍下跌,估值水平下移所在市场表现。国内金融科技上市公司分布在A股、港股和美股,2021年从所在市场来看,美股表现优于A股优于港股 (纳斯纳克指数23.2%、上证指数3.92%,恒生指数-14.83%)。金融科技上市公司表现弱于市场。我们选取了20个金融科技公司样本,覆盖支付、接借贷、资管、保险、金融IT、 SAAS厂商等各种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全年上涨个股数量仅为5家,涨幅从高到低依次为360数科、信也科技、东方财富、同花顺和宇信科技。从市场角度,A股的样本个股表现相对最优

2、,港股的样本个股平均表现最差。从细分行业角度来看,资管领域的个股整体表现更佳,信贷领域有分化,保险领域的表现整体最弱。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下移。从14家样本公司的估值水平来看,13家公司2021年末的估值水平低于2020年同期。 金融科技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下移,尤其是借贷领域的公司。1.2融资环境:一级市场融资活跃度回升,IPO数量平稳2021年金融科技的一级市场融资活跃程度创新高,融资金额和融资事件数量都有明显抬升。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 2021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资金额相比2020年增长了168%,融资事件数量达到4969次。从细分行业来看,融资金额最高的 分别为支付、银行

3、和网络借贷。金融科技公司退出数量同步提升。并购重组是金融科技公司退出的主要方式,2021年并购重组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 906次,IPO和SPAC分别为75次和16次。从国内市场来看,金融科技一级市场融资也较年有所回升。根据零壹财经的统计,2021年中国金融科技融资数量约为 1600次左右,统计的范围较为宽泛,其中融资数量较多的领域包括区块链、企业服务、医疗健康和支付。2021年金融 科技的主要IPO包括水滴公司、百融云和联易融。1.3政策环境:支持金融科技发展,推动金融数字化转型国家层面继续支持金融科技发展。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这是央行

4、第二次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 目标纲要制定,提出新时期金融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 保障。重点关注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和农村金融的应用和发展。规划指出,要坚持“数字驱动、 智慧为民、绿色低碳、公平普惠”的发展原则,以加强金融数据要素应用为基础,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目 标,以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金融科技审慎监管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 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

5、面迈入“积厚成势”新 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1.4监管环境:金融科技监管要求持续细化,推进数据治理监管要求持续细化。2021年延续了2020年的监管趋势,秉着持续细化完善的原则,央行、银保监会等陆续下发了关 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关于 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 关事项的通知 、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监管文件,涉

6、及支付、借贷(征信)、理财、保 险等业务领域。监管部门对蚂蚁集团及其他13家头部平台进行约谈。蚂蚁集团IPO被叫停之后,监管部门两次约谈蚂蚁集团,又约谈了 其他13家头部的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提出相应的整改要求,控制网络平台金融业务的无序扩张,减少监管套利。(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强化金融业务的牌照管理,推进数据治理。强调开展金融业务必须持有相关牌照,蚂蚁消费金融正式开业,钱塘征信 获得个人征信牌照,以蚂蚁集团作为整改样板,预计后续将进一步明确助贷业务的监管要求,强化个人隐私保护和金 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金融行业的数据治理。1.5技术创新:云化持续,重点关注隐私计算和开放银行传统金融机构加

7、快数字化转型。系统云化比例不断提升,对标互联网公司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搭建业务中台和数据中 台,提升敏捷开发能力,完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艾瑞咨询的的数据,2020年,银行、保险与证券机构的累 计技术资金投入达2691.9亿元,预计至2024年将达到5754.5亿元,保持20%左右的年增速。隐私计算赋能数据共享,加快开放银行布局。运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区块链等技术,在保护各方数据安全和 客户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联合建模,挖掘数据价值。金融业务的开放性不断加强,金融机构通过API、SDK、 H5等方式将金融服务能力对外输出,与场景方共建金融生态体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持续提升金融

8、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关注VR/AR等交互技术对用户体验的提升。算力的提升和算法的 创新将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水平,推动金融服务的自动化和差异化。在元宇宙的发展浪潮之下,VR/AR技术有望 迎来应用的加速落地,提升“无接触金融”的服务能力。2 金融科技细分领域分析业务分类:切入细分领域,业务模式多样化按业务分类角度来看,金融科技公司可大致分为四类:支付、借贷、资管和保险。支付业务按产业链上下游分为数字钱包、清算机构和收单机构,国内数字钱包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头部平台具有流量入口价值,处于价值链顶端。清算机构主要以银联和网联为主,收单侧包括持牌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和聚合支付服务商

9、,行业格局较为分散。借贷业务从产品角度以消费金融和小微金融为主,其中消费金融的市场规模较大,也是金融科技细分领域中变现能力 最强的业务。按产业链分为资金方、资产方和第三方服务方(征信机构等)。资管业务主要包括投资管理和财富管理,投资管理以各类资产管理公司为业务主体,资管科技公司提供业务系统和技 术服务,或者资产管理公司自研;财富管理包括各类理财平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理财服务。保险业务从险种来分主要包括财险和人身险,金融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车险和健康险领域,从业务流程角度主要包括 投保端和理赔端,金融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保险产品销售环节。商业模式分类:差异化定位,赋能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根据自身的

10、资源禀赋(包括流量、数据、技术、牌照、机制等)选择差异化的商业模式,包括开展综合/单 一金融服务或者不直接提供金融服务,而是提供第三方服务(系统建设、标准化产品、SAAS服务、代运营等),赋能金 融机构。流量变现模式。互联网巨头采用多元化、综合化的业务模式。C端流量入口的绝对优势带来多种变现途径。一方面,互 联网巨头均布局了相关的金融牌照,可开展相应的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凭借海量的客户资源、数据优势和技术能力, 可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赚取相应的服务费收入。对平台经济的监管从一定程度抑制了其在金融领域的变现能力,但 头部平台的竞争优势仍在。差异化竞争模式。大部分金融科技公司必须采用差异化竞争模式

11、,这类公司具有单一金融牌照或者弱金融牌照,面临 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金融机构对头部客户的服务较为充分,金融科技公司的机会在于服务长尾客户市场,目标客户 大多为小微企业、低信用人群等。随着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在产品设计及服务运营上,金融科技公司要更加精细化、 差异化。技术输出模式。独立的金融科技输出型公司定位于服务金融机构,包括金融IT、大数据分析、征信、反欺诈技术、监 管科技、人工智能公司等。技术输出模式竞争也比较激烈,需要不断迭代保持技术的领先,也需要较强的商务拓展能 力。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巨头也在做金融科技的输出,但独立的金融科技公司与金融机构没有业务上的直接竞 争,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

12、。此外,这种模式要做大规模,需要持续拓展产品线,提升客单贡献,增强客户粘性和收入 稳定性,或者拓展到其他行业的B端客户,增加收入来源,降低受单一行业周期性的影响。综合解决方案输出模式。区别于单纯的技术输出,综合解决方案需要对具体的金融业务有深入的了解,具备行业专家 的能力。在监管约束之下,部分积累了业务经验的金融科技公司开始拓展收入来源,与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的合作, 提供综合化的业务解决方案。2.1支付/数字货币:数字钱包位于支付价值链顶端数字钱包处于国内支付产业链的核心位置,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支付行业的产业链较长,核心参与方包括账户方、 清算机构和收单机构,其他还包括支付机具厂商、外包服务

13、商和SAAS厂商等非持牌机构。账户侧的数字钱包市场参与方较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均可开展数字钱包端业务,但目前的市场格局集中度较高, 尤其是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由于用户习惯已经形成,支付场景覆盖面广,格局较 难打破。清算机构目前主要有银联和网联两家,此外连通公司作为合资公司获得清算机构牌照,短期内对清算市场影响有限。收单侧参与方较多,主要包括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市场格局分散。收单机构主要服务于线下商户,小微商户拓展 主要依托于外包服务商,此外收单机构也会与SAAS公司合作拓展商户。2.2 借贷/征信:消费金融市场趋于分散,流量和数据仍是核心互联网消费金融是金融

14、科技最主要的变现模式,资产端是以大数据征信为基础的个人小额信用贷,资金端随着监管变 化而变化,从P2P的个人资金到机构资金,从小贷公司、信托公司、ABS向银行资金转移。除了资金端和资产端,产业 链参与方还包括征信机构、增信机构和催收机构等。整体来说借贷业务的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各参与方根据在产业链上的价值贡献来获取相应的收入。流量方和资金方获取产业链上的主要价值,监管趋严后,产 业链角色定位更加清晰,牌照价值有所提升。蚂蚁集团作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头部平台,实际承担了流量方、征信方、 平台方等多个产业链角色,与资金方形成广泛合作,根据整改要求,花呗、借呗产品采取联合贷的业务模式,蚂蚁

15、消 费金融公司是经营主体,承担资金方(部分)和平台方的角色,钱塘征信承担征信方的角色,与合作的资金方共担风2.3大资管:资管机构对资管科技的需求提升大资管行业长期的高景气度以及资管新规引导下的资产管理行业变革催化资管行业对金融科技的需求提升。1、资管 机构数量庞大。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统计,截止2022年1月,全国有151家公募基金管理人、24646家私募基金管理人 以及561家私募资管机构(包括99家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198家公募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129家期货公司及其子 公司、135家证券公司私募基金子公司)。此外,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其中23家已开业。其他资管机构还包括信 托

16、、保险资管等。新成立的资管机构以及现有资管机构的业务转型都会带来IT投入。2、资管规模持续增长,标准化、 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资管行业的AUM将保持较高的增速,至2030年达到285万亿的规模,年复 合增速达到12.4%。管理资产规模的增长对应底层资产的生成、交易、管理等需求增加以及投资工具的丰富,投资标的 向标准化、权益类资产转移,资管产品的复杂度在提升,包括对底层资产更多维度的评估及跟踪。3 投资分析行业格局变化,头部公司的领先地位将保持,第二梯队占比或有提升,尾部公司将加速淘汰。互联网头部平台在流量 和数据上仍然保持优势,能在获客营销、风险定价、客户运营等方面与传统金

17、融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力,但盈利性和 成长性受到监管政策的影响,持牌经营和数据治理等因素会使头部平台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并使产业链的收入分配 更加明晰。金融科技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将长期存在,以推动金融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升。第二梯队中 已布局支付牌照及其他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公司有提升市场份额的可能性,反垄断的政策导向或使金融业务的集中度有 所下降,主要体现在借贷业务和支付业务,但进一步拓展金融边界的概率降低。尾部公司的机会较小,监管趋严对于 开展金融业务的公司有严格的牌照要求和资本金要求,在数据和流量不占优势的前提下,竞争力较弱。利好头部的持牌机构。持牌机构享受监管红利,产业链利润分配向

18、持牌机构倾斜。非持牌机构的退出改善了行业竞争 环境,在行业进入规范发展阶段,持牌机构具有后发优势,市场份额有望提升,主要利好具有全国性经营资质、市场 化程度高、具有规模优势的头部机构。看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为金融科技服务商带来的市场机会。在国家十四五规划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的 指引下,金融信创快速推进,金融机构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提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看好在细分领域兼具技术能 力和金融能力的金融科技服务商。大型金融机构的科技输出。科技输出属于B2B业务范畴,更多地需要自上而下地推进,大型金融机构在G端和B端具 有客户资源优势,展业能力较强,可通过“系统开发+综合金融服务”的模式做大自己的生态圈。报告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