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106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210606.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从苏轼到苏东坡 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已学苏轼的部分黄州诗词,了解他在黄州的生活境况和精神世界。认识苏轼在逆境中的精神升华从而思考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苏轼在逆境中的精神升华,思考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教学方法:讲授,品读,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苏轼是我们四川人的骄傲,我想大家早已熟知,今天我们在这里讲苏轼,并不是因为我比大家知道的更多,而是我有一颗对苏轼的敬重之心。2010 年,当我第一次踏进四川时,次日便从成都去眉山拜谒了三苏祠。苏轼,他出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灵秀之地,他的传奇几乎天下皆知,那么你所了解的苏轼有哪些呢?(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的开创者,北
2、宋诗坛的领军人物,北宋画坛的佼佼者,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黄庭坚,米 芾,蔡襄。可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罕见的全能艺术天才,并且,他在各地为官都卓有成效,做到了权为民用,为官杭州因干旱而为老百姓修井,为官密州遇到蝗虫灾害,带领老百姓驱逐蝗虫挽救老百姓的庄稼,为官徐州领导抗洪救灾,因而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可是你知道苏轼怎么看待他一生的成就吗?他晚年诗作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小诗作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 年)。也就是去世前夕,他把黄州排在了第一位!黄州是什么地方?为何得到将要离开人世的苏轼如此重视?黄州到底给了苏轼什么临终不忘的
3、东西?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苏轼在黄州的部分诗作走进他的精神世界,领略他的豪放情怀。二、从乌台到黄州 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失利后,在元丰二年(1079 年),李定。何正臣等人为了排除异己,便拿反对变法的旧党人物开刀,就因为苏轼是当时文坛的领袖,李定等人怕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宋神宗的默许下,以“作诗讽刺新法,文字诽谤君相”的罪名把苏轼被抓进御史台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因其院子里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所以成为乌台)。一关就是 4 个月。李定等人欲将苏轼置于死地,幸有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加上众大臣的仗义执言,所以苏轼免于一死。因苏轼之案发生在乌台又因诗而起,历史上就成
4、为“乌台诗案”。4 个月后苏轼出狱,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县武装部副部长)我们暂且不管这个官职是大是小,关键是看“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也就是说苏轼只能在黄州地界活动,不能擅自离开,更没有签字权和处理行政事务的权利。其实,说白了,苏轼只不过是有着官员-2-身份的囚犯,这与正常的调任不完全不同的。元丰三年(1080 年)大年初一,苏轼和长子苏迈,被乌台差人押赴黄州。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到,“他很疲倦,他很狼狈,出汴梁,过河南,渡淮河,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住下,他喘一口气,四周
5、一片寂静。”这个寺院就是定慧院,苏轼到黄州的第一首词就作于这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注释】: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漏断:谓夜已深。幽人:幽居之人。此是形容孤雁。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省:了解。)学生品读,读这首词的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怀是什么?教师解析:缺、疏、断、幽、独、缥缈、孤、惊、恨、寒、寂寞、冷。这一连串的字眼,如同一粒粒冰冷的珠子叮当作响,寒气逼人,一次又一次的击打着我们的心的同时,包含着词人巨大的孤独感,让人寒彻心骨。同学们苏轼看到是的凄凉,心境必是孤独寂寞,凄苦悲凉,他
6、陷入了精神上前所未有的困境。四川的大作家巴金先生说过:我们不是靠吃米活着,可是我们首先得吃米活着。所以,此时的苏轼在精神困境之前亟待解决的是物质困境。虽然北宋是封建社会官员俸禄最高的朝代,但是,苏轼为官二十余年,好交友,乐于助人,没有留下积蓄,此时黄州的他,几乎没有工资,日子还得过,一家老小还得养活,如何是好呢?三、从苏轼到苏东坡 苏轼在东坡八首组诗的小序中这样写到: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累就累吧,自食其力,身体劳累,心却舒坦。这块贫瘠的坡地在黄州城东,苏轼便给这块地取名“东坡”
7、,而自己也以此取号为“东坡居士”。就这样,苏轼除了名“轼”,字“子瞻”,又多了一个号:苏东坡。但是,大家要明白,苏轼不止是多了一个号,他的身份也发生了几乎质的的改变。名动朝野的天仙才子-躬耕东坡的乡村农夫。沁园春“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学生品读,赏析,体会作者豪情)这样的豪气,说出这样的话,苏轼凭的是实力,“二陆”本是晋朝名仕陆机和陆云,苏轼借指自己和弟弟苏辙。看见苏轼高度的自信和远大的抱负,苏轼在那个“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年代,他 22 岁第一次参加礼部组织的进士考试就取得了全国第二,还是因为主考官欧阳修的误判才得第二。其实应该是
8、第一。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就说“此人,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四年后,皇帝亲自主持的北宋最高的制科考试中苏轼成为北宋开国以来的百年第一人!春风得意,豪气干云天,能说出那样超自信的话,也是难免的。然而当年家喻户晓的才子,曾经老百姓崇拜爱戴的好官,现在呢?自己不种地则食不果腹。如此的落差,苏轼颓废了吗?放弃了吗?自暴自弃了吗?怨天尤人了吗?没有,因为他是苏轼,在突如其来的逆境中他活出了别样的豁达人生?我们记得梁衡先生在读韩愈中说:“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为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上;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约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
9、是怨天尤-3-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泰然处之,尽力有为。苏东坡现在是同时处在第一、第二、第三种逆境,最终却选择了第四种心态:泰然处之,尽力有为。四、尽力有为 他就是用这种心态在黃州做出了惊人的功业!一是已,二是人!在己,他活出了旷达人生。(以下两词一赋都写于黃州,如有时间让学生品读体会,问学生:你喜欢哪一首或哪一句?为什么)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前赤壁赋节选: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对人,他活出了菩萨心肠。鄂州(今湖北武昌,与黄州毗邻)、黄州当时有一种不康风气。老百姓限于经济条件,无法抚养更多子女,而一旦超出养育能力,他们往往将刚出生婴儿溺死。苏东坡听到这些事情,心情非常沉痛。为此,他专门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鄂
11、州知州朱寿昌,希望他出面以官府的力量革除这种坏风气(见与朱鄂书)。而他自己也在民间做着不懈的努力,在黄州组织成立民间慈善机构育儿会,邀请当地秀才古耕道。因苏东坡的帮助而得以存活的孩子数以百计。苦难与不幸没有使苏东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就是真实高贵而又可爱可敬的苏东坡!现在大家应该能理解黄州对他的重要性了吧。这黄州本来是他的贬谪地,也应该是他的伤心地,却也成了苏东坡建功立业之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遭遇逆境之时,往往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像白居易,虽字乐天,被贬江州司马时却一点也不“乐天”,“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显出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状态。而苏东坡他能在苦难中活出高贵,
12、在逆境中让人生升华,原因何在?就因为苏东坡身上有着一般知识分子所没有的高贵品格。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而兼善天下!”精神传承 其实,不只是苏东坡,还有一些人,他们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品格引导着我们。(如有时间,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所敬重的古代知识分子,然后再展示幻灯片)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留将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陶渊明:岂为斗米而折腰?采菊东篱见南山。李 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顔?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韩 愈:贬官潮州心为民,一片江山尽姓韩。-4-柳宗元:拼将一身志士血,换得柳
13、州民心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看只手,试补天!陆 游:纵然身老沧州处,心却坚守在天山!我相信,这些人一定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路追寻他们的身影,完成我们人家格的净化和灵魂的洗礼!苏轼和他们一起,站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高标!感谢黄州,它让苏轼远离官场是非,用心审视自我,和自然对话,让人格升华,在这里完成了一次记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五、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 重温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度,你有什么启示?你该怎么样面对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光彩呢?如,珍惜时间,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等等。学生自由发言。六、结束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