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经营决策实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期经营决策实务》PPT课件.ppt(1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实务短期经营决策实务【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熟练运用上章所学的各种经营决策分析方法解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及定价决策等问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品生产决策第二节 产品定价决策【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生产对象决策、亏损产品处置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零部件外购与自制决策、生产工艺决策的决策方法和依据。2、产品定价方法、定价策略。3、特殊订货的价格决策。第一节第一节 产品生产决策产品生产决策生产生产什么什么生产生产多少多少如何如何生产生产生产生产决策决策u生产对象决策生产对象决策u亏损产品处置亏损产品处置决策决策u
2、生产数量决策生产数量决策u 生产组合决策生产组合决策u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最优生产批量决策u 生产工艺决策生产工艺决策u 材料利用决策材料利用决策u半成品是否半成品是否深加工决策深加工决策u零部件取得零部件取得方式决策方式决策一、产品生产对象的决策一、产品生产对象的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的提出及决策目标 既要使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能力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又要在经济上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二)决策方法及依据(二)决策方法及依据 决策方法:决策方法: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法 决策依据决策依据:差量收益、边际贡献总额 (三)案例(三)案例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劳务?【例1】某企业现有
3、生产能力10,000机时,既可以用于生产A 产品,也可用于生产B产品,但因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只能生产其中一种产品。A、B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现要求确定:从经济上考虑该企业应选择生产哪一种产品。项 目A产品B产品单位产品售价(元)2030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1621单位产品耗用机时(机时/件)1/31固定性制造费用(元)50,000固定性销售费用(元)20,000解法一:差量分析法。产品生产数量现有生产能力/单位产品耗用机时 A产品的生产量10,0001/330,000(件)B产品的生产量10,000/110,000(件)A、B产品收益计算 单位:元结论:结论:选择生产A产品可以为企业
4、多创造30,000元利润。项 目A产品B产品差量(A-B)预期收入600,000300,000300,000预期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合 计480,000 70,000550,000210,000 70,000280,000270,0000270,000预期利润 50,00020,00030,000解法二:边际贡献总额法。这里,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均属不可避免成本,对方案的最终选择不产生影响。故可以按两种产品边际贡献总额大小作为决策依据。结论:结论:选择生产A产品可以为企业多创造30,000元边 际贡献。项 目A产品B产品产品产销量(件)30,00010,000单位产品售价(元)20
5、30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1621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元)49产品边际贡献总额(元)120,00090,000解法三:单位经济资源(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大小为决策依据。10,000机时分别生产A、B产品所能提供的边际贡献:A产品边际贡献10,00012120,000(元)B产品边际贡献10,000990,000(元)结论:结论:选择生产A产品。项 目A产品B产品单位产品售价(元)2030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元)1621单位产品边际贡献(元)49单位产品耗用机时(机时/件)1/31每机时提供的边际贡献(元/机时)129小小 结结1、产品生产对象决策中,由于是利用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并不需要增加固
6、定成本,所以原来的固定成本属于无关成本,无需考虑。2、决策方案中若涉及专属固定成本,则专属固定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需要计量该成本。3、利用边际贡献分析法,既可以不同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大小作为决策依据,也可以单位机时(工时)边际贡献作为决策依据,但不能以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大小作为决策依据。二、亏损产品处置决策二、亏损产品处置决策 (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继续生产继续生产转转 产产亏损产品亏损产品出出 租租停停止止生生产产亏损产品一定要停产吗?(二)决策方法及决策依据(二)决策方法及决策依据决策方法:决策方法:边际贡献分析法决策依据:决策依据:n 对于亏损产品是否停产,
7、取决于该亏损产品是否能提供边际贡献。凡是能提供边际贡献的,即使现在亏损,在没有更好产品可替代的情况下,就应继续生产下去。n 是否转产,是看转产的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净额”(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扣除转产的专属固定成本)是否大于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前者大于后者应转产,否则不应转产。n 若停产而闲置的生产设备或厂房可对外出租,只要其出租净收入(租金收入扣除合同规定的应由出租者负担的某些费用后的余额)大于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即可考虑出租方案。【例2】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丙产品是亏损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单 位:元 现要求确定,从经济上考虑,丙产品是否应该停产?产品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
8、品合 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70,00024,50045,50031,00014,50065,00023,00042,00028,00014,00050,00035,00015,00025,00010,000185,00082,500102,50084,00018,500【解】分析如下:丙产品虽然亏损,但其销售收入仍然大于变动成本,即还可以提供边际贡献,或说仍能弥补企业部分的固定成本,能为企业利润做贡献。在没有更好产品可替代的情况下,就应继续生产下去。若停止丙产品生产,那么原由丙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仍然存在,且按甲、乙产品的销售收入进行分配,这时企业的收益情况如下:不论丙产品
9、停产与否总是要发生的,属于不相关成本。项 目甲产品乙产品合 计停产前销售收入70,00065,000135,000185,000变动成本24,50023,00027,50082,500边际贡献45,50042,00087,500102,500固定成本43,96340,03784,00084,000税前利润1,5371,9633,50018,500 丙产品停产后的企业收益 单位:元结论:结论:该案例中的丙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15,000元,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不应停产。固定成本如数发生。【例3】某企业拟停止上例中丙产品的生产,改而生产丁产品。经调查测算得知,为改产而须对有关设备作某些局
10、部性调整,预计调整费用4,000元。丁产品最大产销量1,500件,单位销售价格4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17元/件。现要求确定,丙产品应否转产丁产品。专属成本(相关成本)解:首先首先,确定丁产品所能提供的边际贡献净额。丁产品边际贡献净额 丁产品边际贡献专属成本 1,500(4017)4,000 30,500(元)其次其次,比较丙产品与丁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丙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为15,000元,故丁产品比丙产品多提供边际贡献15,500元(30,500 15,000),实际为企业多提供利润15,500元。因此,转产方案可行。企业将丙产品转产丁产品后,整个企业经营成果如下表所示:项 目甲乙丁合计销售收
11、入70,00065,00060,000195,000变动成本24,50023,00025,50073,000边际贡献45,50042,00034,500122,000固定成本31,00028,00029,00088,000税前利润14,50014,0005,50034,000 转产丁后的企业收益转产丁后的企业收益 单位:元单位:元 项 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合 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70,00024,50045,50031,00014,50065,00023,00042,00028,00014,00050,00035,00015,00025,000-10,000185,000
12、82,500102,50084,00018,500转产前的企业收益转产前的企业收益 单位:元单位:元【例4】上例中若企业停止生产丙产品后,闲置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可以出租,年租金收入为17,000元,又应如何决策?解: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时,只要出租净收入大于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这时也应考虑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采取出租的方案。租金收入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 (17,000元)(15,000元)应停止丙亏损产品生产而采取出租的方案。【例5】上例中,假定企业将丙产品的销售收入由50,000元提高到100,000元(假设固定成本分摊额不变),企业有关收益计算如下:结论:结论:在生产、
13、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产品项目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合 计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固定成本税前利润70,00024,50045,50031,00014,50065,00023,00042,00028,00014,000100,00070,00030,00025,0005,000235,000117,500117,50084,00033,5001、亏损产品应区分为“实亏”(边际贡献小于零)和“虚亏”(边际贡献大于零)两种。只有边际贡献小于零的亏损产品,才是对企业毫无利益的产品,一般应立即停产。2、如果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
14、额,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而且亏损产品停产腾出的生产能力目前也没有其它用途,则该亏损产品应继续生产下去。小结小结3、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如转产其他产品或将停止亏损产品生产而腾出的固定资产出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转产或考虑停产后设备出租。4、在生产、销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也会扭亏为盈,并使企业的利润大大增加。5、对不提供边际贡献额的亏损产品,不能不加区别地予以停产,如政策性亏损产品。另外,还应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社会效益的需要。三、半成品(联产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15、三、半成品(联产品)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 出售棉 花棉 纱布 匹普通普通产品产品深加深加工决工决策策 初步加工 深加工原材料 半成品 产成品 出售 (料工费)(追加成本)加工 产品A(汽油)深加工(追加成本)产品B(柴油)出售原材料(原油)(料工费)产品C出售 深加工(追加成本)产品D出售出售联合成本可分成本联合阶段分离阶段联产联产品深品深加工加工决策决策 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生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大的多种产品统称为联产品。(二)决策方法及决策依据(二)决策方法及决策依据决策方法:决策方法:差量分析法决策依据:决策依据:n
16、普通产品普通产品 深加工增加的收入是否能弥补深加工所追加的成本,即差别收入与差别成本比较,看差别利润是否大于零。若差别利润为正,则应深加工后再出售;否则应(半成品)立即出售。n 联产品联产品 联产品分离后,进一步加工后的收入扣除分离后立即出售收入后增加的收入与进一步加工的可分成本(即追加的变动成本专属固定成本)进行比较,若增加的收入大于可分成本则应进一步加工后出售,否则应立即出售。【例6】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年产量为10,000件。该产品既可经初步加工立即出售初步加工立即出售,单位销售价格65元,单位变动成本61元;也可经继续加工再行出售继续加工再行出售,单位销售价格80元。进一步加工时,除每
17、单位产品将追加变动成本9元外,还需增加一台专用设备,其年折旧费为15,000元。现要求确定,甲产品是应立即出售还是应进一步加工再行出售。解法一:差量分析法 进一步加工的追加(差量)收入 =10,000(8065)=150,000(元)进一步加工的追加(差量)支出 =10,0009+15,000 =105,000(元)进一步加工的追加(差量)利润 =150,000 105,000 =45,000(元)结论:结论:某产品经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可以多获利润 45,000元。为此,该企业应选择继续加工的 生产决策方案。包括追加的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解法二:考虑机会成本销售产成品的总收入:10,000
18、80=800,000(元)销售产成品的总成本:追加成本 10,0009+15,000=105,000(元)机会成本 10,00065=650,000(元)合 计 755,000(元)进一步加工的总收入超过总成本 +45,000(元)半成品出售的收益 这里初步加工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属于不可避免成本,与是否深加工决策方案不相关,故不予考虑。【例7】某企业同一生产过程中对同种原料进行加工,同时生产出A、B两种联产品,它们既可以在分离后立即出售,也可经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现要求确定,该企业生产的A、B两种联产品,分离后是应立即出售,还是应继续加工。项目 产品AB预计
19、产品销售数量(件)8,0005,000分离后销售价格(元)56继续加工后销售价格(元)610联产阶段单位成本(元)33继续加工追加单位变动成本(元)1.52.5继续加工追加固定成本(元)2,000解:首先,首先,计算联产品进一步加工后的收入 A产品进一步加工后的收入=8,0006=48,000(元)B产品进一步加工后的收入=5,00010=50,000(元)其次,其次,计算A、B产品立即出售的收入 A产品立即出售收入=80005=40000(元)B产品立即出售收入=50006=30000(元)再次,再次,计算联产品进一步加工的可分成本 A产品可分成本=8,0001.5+2,000=14,000
20、(元)B产品可分成本=5,0002.5=12,500(元)最后,计算A、B产品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并分别同其可分 成本进行比较。A产品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48,000-40,000=8,000(元)【结论1】A产品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8,000元小于其可分 成本14000元,A产品应立即出售。B产品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50,000-30,000=20,000(元)【结论2】B产品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20,000元大于其可分 成本12500元,B产品应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n 普通产品初步加工成本(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和联产品分离前的成本即联合成本都属于不可避免成本,与是否深
21、加工决策方案不相关,故不予考虑。n 普通产品或联产品在分离后继续加工的追加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是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转上后续章节部分内容:第十一章 存货控制 第一节 第二节 一、二、(一)、(二)小结小结全年投产次数四、产品生产批量的决策四、产品生产批量的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的提出及决策目标 就产品生产而言,并不是生产批量(Q)越大越好。在全年产量(A)既定的情况下,生产批量与生产批次(N)成反比,生产批量越大,则生产批次越少;生产批量越小,则生产批次越多。生产批次和生产批量与生产准备成本、储存成本相关。最优的生产批量应该是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时的生产批
22、量。每一批生产数量即批量批量与批次关系:QA/N制造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成本与决策无关,不必考虑。(二)决策方法经济生产批量法(二)决策方法经济生产批量法 生产准备成本生产准备成本TC1 是指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前因进行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如调整机器、准备工卡模具、布置生产线、清理现场、领取原材料等而发生的工资费用、材料费用等。全年生产准备费 A/QSNS 设 A:全年产品生产量 Q:批量(即每一次投产的数量)S:每批投产生产准备费 N:批次 与生产批量成反比 储存成本储存成本TC2 产品在储存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如仓库房屋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通风照明费、保管人员工资等。全
23、年平均储存成本全年平均储存成本TC2 每件产品年储存成本年均储存量 平均储存量1/2最高储存量 每批生产终了时的最高储存量 每批的产量/每天产量(每天产量每天销量或耗用量)Q/X(XY)Q(1Y/X)与生产批量成正比平均储存量1/2最高储存量 Q/2(1Y/X)全年平均储存成本TC2 每件产品年储存成本年均储存量 C Q/2(1Y/X)这里,Q:批量 C:每件产品年储存费 X:生产周期内每日产量 Y:每日销量或耗用量而 TCTC1TC2 A/QS1/2CQ(1Y/X)要使TC最小,对TC求一阶导数并令它为零。即:TC0 最佳生产批量模型:将最佳生产批量Q代入上述TC公式中,得最低成本:年生产准
24、备成本年储存成本年总成本批量成本Q(最优批量)最优(经济)批量图最优(经济)批量图TC【例15】假设某企业决定下年度生产某种产品18,000件。该产品每日销售量50件,每日生产量250件(在其生产周期内的日产量),每批投产的设备调整准备费45元,每件完工产品储存费元。现要求确定,为使某新产品生产成本总额为最低,其每批投产数量应为多少?解:单项产品最佳生产批量为:最低成本为:(件)自 学 教材P170-172的内容“2.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例16】有一台生产设备分批轮换生产A、B两种零件,有关资料如下:要求:分别确定A、B两种零件的最优生产批量摘 要A零件B零件全年需要量(A
25、)2,400个4,800个每批调整准备成本S240元250元每个零件全年平均储存成本C3元4元每天生产量(X)60个30个每天领用量(Y)54个24个解:1、计算共同最优生产批数 2、分别确定甲、乙两种零件的最优生产批量甲零件最优生产批量甲零件全年需要量/共同最优生产批次 1,091(个)乙零件最优生产批量乙零件全年需要量/共同最优生产批次 2,182(个)这些方案不涉及相关收入,只需考虑相关成本。五、零部件自制与外购决策五、零部件自制与外购决策 (一)问题的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的提出及决策目标 企业生产产品需要的零部件,既可从市场上直接购买,也可利用企业自身技术和设备自行制造。若外购,则
26、需支付买价和运杂费等;而自制则需支付原材料、动力、人工费等。管理者需要对外购和自制两种取得方式的预期成本进行计量与分析,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二)决策方法及依据(二)决策方法及依据 差量(成本)分析法 临界成本分析法(三)案例(三)案例情况一:自制转为外购,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情况二:自制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情况三:自制转为外购,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情况四:外购单价随订购量变化而变化情况五:零部件分批(次)取得 情况一:自制转为外购,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情况一:自制转为外购,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自制的相关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单位变动成本外购的相关成本外 购单 价 这
27、里固定成本是不可避免成本,与决策无关,不予考虑。包括买价、单位零部件应负担的订购费、运输费、装卸费、检验费等。比较,取小者差量成本分析法【例8】某公司生产甲产品每年需要A零件100,000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若企业自制单位产品完全生产成本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现市场上销售的A零件价格为每件27元,另企业自制生产企业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能力无法转移。试问该企业应自制还是外购A零件?解:这里,自制零件有关的固定成本属不可避免成本,决策是不应考虑。自制A零件变动生产成本204125(元/件)外购A零件的价格27(元/件)
28、【结论】企业所需A零件应自制。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2725)100,000 200,000(元)情况二:同情况一且自制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情况二:同情况一且自制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自制的相关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变动成本总额 自制专属成本 y1=b1x a1外购的相关成本外 购 总成 本y2=b2x临界成本分析法 这里专属固定成本是可避免成本,与决策有关。比较,取小者【例9】某汽车制造厂过去制造卡车所需用的活塞,一直依靠外购,购入单价为 500 元。现该厂金工车间有不能移作他用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自制活塞。经过估算,自制每个活塞的单位成本为:单位成本:550元 其中 直接材料 180 元 直接人工12
29、0 元 变动制造费用120 元 固定制造费用130 元 另如自制每年还需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6,000元。要求:根据资料为该汽车制造厂作出该活塞的全年需要量在什么情况下采用自制方案为宜?什么情况下采用外购方案?解:假定全年活塞的成本平衡点为 x 个。、自制方案预期成本 y1=16,000+(180+120+120)x =16,000+420 x 外购方案预期成本 y2=500 x 2、求成本平衡点 x 的值 令 y1=y2 即 16,000+420 x=500 x 得 x=200个【结论】若活塞需要量x=200个,两个方案成本相同,均可行。若活塞需要量x大于200个,则y1小于y2,自制方案较
30、优。若活塞需要量x小于200个,则y1大于y2,外购方案较优。情况三:自制转为外购,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情况三:自制转为外购,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自制的相关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变动成本总额 自制的机会成本外购的相关成本外 购 总成 本 指出租或转产其他产品的租金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差量分析法比较,取小者 【例10】某企业生产某产品需要某种零件1,200个,其外购单价18元。现因该企业生产能力尚有剩余,可以自行制造某零件。自制时,单位零件直接材料费6元,直接人工费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3元,固定性制造费用元。另经调查,某零件若向外购买,可将全部剩余生产能力出租,预计可获租金4,000元。现要求
31、确定,某企业生产中所需用的某种零件究竟是以外购为宜,还是以自制为宜。解:外购成本1,2001821,600(元)自制成本自制变动生产成本租金收入(机会成本)1,200(643)4,000 19,600(元)【结论】【结论】自制可比外购节约2,000元费用,应选择自制 方案。成本方案买价制造成本机会成本合计外购成本21,60021,600自制成本15,6004,00019,600差量成本2,000 【例11】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一种零件既可自制,也可外购。若自制,单位零件变动性自制变动性自制成本元成本元,固定成本预计将增加固定成本预计将增加2,000元元。若外购,购买量不足不足5,000个
32、,零件单价元个,零件单价元;购买量超过超过5,000个,零件单价元个,零件单价元。现要求确定,为了使零件取得的成本达到最低,某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某种零件究竟应该选择外购方式,还是应该选择自制方式。情况四:外购单价随订购量变化而变化情况四:外购单价随订购量变化而变化 零件需要量(X)自制相关成本外购相关成本50001.2X+2,0001.84X50001.2X+2,0001.45X解:零部件需要量与相关成本分析如下,可用临界成本分析法。设X1、X2分别为零件购买量不足5000件和超过5000件的自制与外购临界成本点,则有:200011(X15000)200022(X25000)解得:X13,12
33、5(个)X28,000(个)自制成本自制成本不足不足5000件的外购成本件的外购成本大于大于5000件的外购成本件的外购成本x 零件需要量(万个)零件需要量(万个)y成成本本(万万元元)结论结论:如图,u当零部件的需要量3,125(个)时,应外购u当5,000(个)当零部件的需要量3,125(个)时,应自制u当8,000(个)当零部件的需要量5,000(个)时,应外购u当零部件的需要量8,000(个)时,应自制 情况五:零部件分批(次)取得情况五:零部件分批(次)取得自制的相关成本自制零部件的变动成本 自制中的生产准备费和储存费用外购的相关成本外购买价外购的订购费和储存费用差量分析法如采购人员
34、的工资、差旅费、邮电费等。如调整机器、布置生产线、清理现场、领取原材料等而发生的工资费用、材料费用等。如仓库房屋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通风照明费、工资等。分批生产或分次购买比较,取小者如仓库房屋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维修费、通风照明费、工资等。决策步骤:决策步骤:确定外购成本确定外购成本 某零件的外购成本通常由该零件的全部买价和最优订购数量下的订购成本与储存成本两大部分组成。零件买价C1 最优订购数量下的订购成本与储存成本C2 TC外购C1C2 其中,A:零部件年需要量;u:零部件单位价格;S:每次订购费用;C:单位货物的年储存成本。最优订购数量下的订购成本与储存成本TC推导 设每次订购数
35、量为Q,则:年订购成本 A/QS 年储存成本1/2QC TCTCaTCcA/QS1/2QC 为使TC最小,必须满足TC 0 TC(A/QS1/2QC)1/2CAS/Q20 解得:将Q代入TC函数中得:年最低存货总成本确定自制成本确定自制成本 自制总成本通常由该零件的变动性生产成本、最优生产批量下的调整准备费和储存费(C3C4)两大部分构成。其中:零件变动性生产成本C3Au 最优生成批量下的调整准备费和储存费 自制总成本TC自制Au 这里,u:某零件的单位变动性制造成本 S:每批生产准备费 C:每个零件产出后的年储存费用 Y:某零件每日领用量 X:某零件每日生产量计算差量成本并选优计算差量成本并
36、选优 TC TC外购TC自制【例12】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全年需用某种零件3,600个,每日领用量10个。该零件若外购,单价2元,每次订购费10元,每个零件年储存费元;该零件若自制,单位变动性制造成本元,每批投产调整准备费100元,每日产量40个,每个零件年储存费元。现要求确定,为使某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某种零件的取得成本维持在最低水平,究竟是应向外购买,还是自行制造。解:首先首先,确定某零件外购时的总成本。其次其次,确定某零件自制时的总成本。最后最后,比较某零件外购与自制方式的总成本,并据以择优。结论:结论:在现有条件下,某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的某种零件应 以自制为优,这样可节约成本1,535元。(
37、7370-5835)在外购、自制零部件决策方案比较中,一般自制方案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属不相关成本,自制成本指的是变动性制造成本,即指制造零部件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自制零部件发生的专属成本是相关成本,应计入自制成本,如自制某零件需要一种专用设备,与该设备相关的支出诸如折旧、租金则要计入到自制成本里。若企业经济资源如设备、厂房有剩余生产能力,不自制零件,可有别用,则另有别用的收益,应作为自制方案的机会成本考虑。小结小结六、产品生产数量的决策六、产品生产数量的决策 (一)决策方法及依据(一)决策方法及依据 边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 当边际收入边际成本时,企业利润达到最大,与此对应的
38、产销量即为最优产销量。(二)案例(二)案例【例13】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单位售价为元/件,经测算,该产品总成本(y)与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2 现要求确定,该产品产销数量应达到多少件,才能使企业经营此种产品所获得的利润达到最高。解法一:边际分析法。首先,首先,确定新产品的边际成本(TC)和边际收入(TR)。(元)其次其次,利用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的关系原理,确定最佳产销数量(x)。即边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时的产品产销量为最佳产销量,为此,令TC=TR,则 x=800(件)结论:结论:该产品的产销量为800件时,企业能获 得最大利润。解法二:列表测试。产销数量(件)单位售价(元)销售收入(元)边际收
39、入(元)销售成本(元)边际成本(元)盈利或亏损(元)10014.81,4804,030-2,55020014.82,9601,4804,470440-1,51030014.84,4401,4805,070600-63040014.85,9201,4805,8307609050014.87,4001,480675092065060014.88,8801,4807,8301,0801,05070014.810,3601,4809,0701,2401,29080014.811,8401,48010,4701,4001,37090014.813,3201,48012,0301,5601,2901,00
40、014.814,8001,48013,7501,7201,050七、产品生产组合的决策七、产品生产组合的决策 (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 在多品种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种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一些必要的经济资源,如机器设备、人工、原材料等,而其中有些资源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如果各种产品共用一种或几种资源,而这些资源又是有限的,就应使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达到最优化的结构,以便有效、合理地使用这些有限资源。产品组合优化决策就是通过计算、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并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二)决策方法及依据(二)决策方法及依据决策方法:
41、线性规划法决策方法:线性规划法u 逐次测试法u 图解法u 矩阵法u 单纯形法决策依据:边际贡献总额(成本总额)决策依据:边际贡献总额(成本总额)该决策问题,通常不改变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因此可以视固定成本为非相关成本。这时,能使边际贡献达到最大(或成本最小)的产品组合也就是最佳产品组合。(三)案例(三)案例【例14】某企业现有甲、乙两个生产部门,其正常生产能力分别为9,000机器工作小时和15,000机器工作小时。根据市场需求,决定下年度生产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都要经过甲、乙两个生产部门进行加工,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现要求确定,为了既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全部正常生产能力,又使未来年度的利
42、润额达到最高,该企业应如何具体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数量(设产销均衡)。产品产品单位产品需用生产能力单位产品需用生产能力(机时机时)预计需求总预计需求总量量(件件)单位产品边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际贡献(元元)甲部门甲部门乙部门乙部门A产品产品84100015B产品产品2625009解法一:逐次测试法。逐次测试法是指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的数据资料,先给定一组产品生产数量组合,并测试其边际贡献(成本)金额;再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善,使边际贡献(成本)逐步增加(减小),直到达到最大(最小)。(1)初次测试:从甲部门现有生产能力(9,000机时)出发,优先安排A产品(1,
43、000件)生产。产 品产量(件)需用生产能力(机时)边际贡献(元)甲部门乙部门A产品1,0008,0004,00015,000B产品5001,0003,0004,500合 计9,0007,00019,500现有最大生产能力9,00015,000剩余生产能力08,000产品产品单位产品需用生产能力单位产品需用生产能力(机时机时)预计需求总预计需求总量量(件件)单位产品边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际贡献(元元)甲部门甲部门乙部门乙部门A产品产品84100015B产品产品2625009(2)再次测试:从乙部门现有生产能力(15,000机时)出发,优先安排B产品(2,500件)生产。产 品产量(件)需用生产能力
44、(机时)边际贡献(元)甲部门乙部门B产品2,5005,00015,00022,500A产品00 0 0合 计5,00015,00022,500现有最大生产能力9,00015,000剩余生产能力4,0000产品产品单位产品需用生产能力单位产品需用生产能力(机时机时)预计需求总预计需求总量量(件件)单位产品边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际贡献(元元)甲部门甲部门乙部门乙部门A产品产品84100015B产品产品2625009(3)调整测试。调整测试的目的:一是消除甲部门4,000机时生产能力的闲置现象;二是避免乙部门再度出现生产能力剩余。调整测试方向:以第二次测试为基础,减少B产品生产,增加A产品生产。即B产品
45、由2,500件减少到多少件?A产品由0件增加到多少件?调整测试幅度:为避免乙部门再度出现生产能力剩余,调整A、B产品必须按64的比例来安排生产。即减少1件B产品增加件A产品。这种调整在甲部门一次可以多吸收10机时的剩余生产能力(减少1件B产品在甲部门可节约2机时,增加件A产品在甲部门需要12机时)。调整次数甲部门剩余生产能力/每次调整能多吸收的机时 4,000/10 400(次)A产品调增的数量600(件)B产品调减的数量4001400(件)调整后A产品的数量0600600(件)调整后B产品的数量2,5004002,100(件)调试后企业的收益情况如下表:产 品产量(件)需用生产能力(机时)边
46、际贡献(元)甲部门乙部门A产品6004,8002,4009,000B产品2,1004,20012,60018,900合 计9,00015,00027,900现有最大生产能力9,00015,000剩余生产能力00调试后企业的收益表解法二:图解法。设X1、X2为A、B产品生产数量(1)列出问题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约束条件:L1:8X12X29,000 (甲部门加工能力)L2:4X16X215,000(乙部门加工能力)L3:X11,000 (A产品市场容量)L4:X22,500 (B产品市场容量)X10 X20 目标函数:Y15X19X2(2)将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并求出满足上述约束条
47、件的可行解区域。10002000300040005000 X2(B产量产量)X1(A产量)产量)1000200030004000ABCDL1L2L3L4等利润线y15X19X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L1、L2、L3、L4约束条件的是由A、B、C、D四个顶点所围成的区域。其中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500,0);B(2100,600)C(500,1000);D(0,1000)(3)根据目标函数y15X19X2绘制等利润线,并在可行解区域内求得最优解。B(2100,600)为最优解,即当A产品生产600件,B产品生产2,100件时,企业可获得最高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1560092100
48、27,900(元)八、产品生产工艺的决策八、产品生产工艺的决策(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 生产工艺是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同一种产品或零件,往往可以按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当采用某一生产工艺时,可能固定成本较高,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低;而采用另一生产工艺时,则可能固定成本较低,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于是,采用何种工艺能使该产品或零件的总成本最低,就成为实际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二)决策方法临界成本分析法(二)决策方法临界成本分析法 只要确定不同生产工艺的成本分界点(不同生产工艺总成本相等时的产量点),就可以根据产量确定选择何种生产工艺最为
49、有利。(三)案例(三)案例【例16】某公司计划生产甲产品,共有A、B、C三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其成本资料如下表:单位:元 现要求确定,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应选择哪个工艺方案,以使得工艺成本总额最小。解:设X1为A、C两个方案的成本临界点;X2为B、C两个方案的成本临界点;X3为A、B两个方案的成本临界点。工艺方案固定性工艺成本变动性工艺成本ABC700600800562则三个成本临界点的产量如下:7005X18002X1 6006X28002X2 7005X3 6006X3解得:X1(件)X250 (件)X3100(件)结论:结论:如图,产量在050件的区域,B方案成本最低,为 最优方案。产量在50
50、件以上时,C方案成本最低,为最优方案。产量(件)产量(件)12001000800600400200020406080 100CBAx1x2x3成成本本(元元)不同生产工艺的成本图不同生产工艺的成本图 不同工艺方案的选择,必须同产品加工批量的大小联系起来分析。当产量较大时,采用先进工艺有利;产量较小时,采用较为落后的工艺较为经济。分析时只需考虑各个备选方案不同的单位变动成本和不同的固定成本;无须考虑各个备选方案相同的单位变动成本和相同的固定成本注意注意九、材料利用的决策九、材料利用的决策 (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一)问题提出及决策目标 企业同时经营地若干种产品都要耗用某种或某几种原材料,而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