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课件人教新课标版.ppt(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真题真题.感悟中考感悟中考1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1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 2)有一老父衣粗衣)有一老父衣粗衣 ()(3 3)能谤讥于市朝)能谤讥于市朝 ()(4 4)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结合语境释义,特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结合语境释义,特别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别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答案:答案:(1 1)当面)当面 (2 2)穿)穿 (3 3)在)在 (4 4)他(代老)他(代老父)父)2 2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答:答:
2、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甲甲】文为课内文文为课内文言文,容易把握其主旨,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作答。言文,容易把握其主旨,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思考作答。答案:答案: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3 3简略说说简略说说【甲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答:答:_【解析解析】根据齐威王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和广开言路的举措根据齐威王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和广开言路的举措思考作答。思考作答。答案:答案: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
3、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4 4【乙乙】文文“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一句中一句中“此三此三者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答: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理解代词所指代内容的能力。此题考查理解代词所指代内容的能力。“此三者此三者”的具体内容应在前文中,结合前文大意及的具体内容应在前文中,结合前文大意及“父曰父曰”的内容思的内容思考作答。考作答。答案:答案: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取。5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不知足者患处之。译文:译文: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可直译也可意译,要把此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可直译也可意译,要把“者者”“”“去去”“”“之之”“”“恶恶”“”“患患”等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句等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句意要正确。意要正确。答案:答案:(自己)身份已经高贵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自己)身份已经高贵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会抛弃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国君会厌恶他,俸禄已会抛弃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国君会厌恶他,
5、俸禄已经丰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经丰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附附【乙乙】【】【译文译文】孙叔敖担任了楚国的令尹,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道孙叔敖担任了楚国的令尹,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道贺。有个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白色帽子的老人最后来吊丧。贺。有个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白色帽子的老人最后来吊丧。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见他,问老人: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见他,问老人:“楚王不知道我没楚王不知道我没有才能,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病(表示自谦),别有才能,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病(表示自谦),别人都来道贺,唯独您最后来吊丧,难道有什么要说的吗?人都来道贺,唯独您最后来吊丧,难道有什么要说的
6、吗?”老人说:老人说:“有要说的,身份已经高贵了却对人骄横无礼有要说的,身份已经高贵了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会抛弃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国君会厌的人,人民会抛弃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国君会厌恶他,俸禄已经丰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恶他,俸禄已经丰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伏在那里。”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恭敬地接我恭敬地接受教导,愿意听您还没说完的话。受教导,愿意听您还没说完的话。”老人说:老人说:“地位已经地位已经高贵了,但是态度要越发低下;官职越大而欲望要越小;高贵了,但是态度要越发低下;官职越大而欲望要越小;俸禄已经丰厚了,要谨慎不敢多
7、取。您谨守这三条,就足俸禄已经丰厚了,要谨慎不敢多取。您谨守这三条,就足以治理楚国了。以治理楚国了。”6.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1)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患有所不辟也 ()(2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 3)今谓人曰)今谓人曰 ()(4 4)何故)何故 ()答案:答案:(1 1)祸患,灾难)祸患,灾难 (2 2)这,这样)这,这样 (3 3)对)对说说 (4 4)缘故,原因)缘故,原因7.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译
8、文:_(2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译文:译文:_【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如本题主要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如“甚于甚于”“”“何何”“而而”“”“为为”等。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等。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答案:答案:(1 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8.8.【甲甲】文运用比喻论
9、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这个比喻来阐述这个比喻来阐述_的观点;的观点;【乙乙】文论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了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了_的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答案:答案:舍鱼而取熊掌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9.9.【甲甲】【】【乙乙】两文都阐明了两文都阐明了“义义”的重要性,你认为的重要性,你认
10、为“义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答:答:_答案:答案:“义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答(答“正义、大义正义、大义”均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均可)。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有坚持的必要。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有坚持的必要。附附【乙乙】【】【译文译文】墨子说: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对某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如果对某人说: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你的手足,你愿不愿给你帽子和鞋子,然后斩断
11、你的手足,你愿不愿意做(这件事)呢?意做(这件事)呢?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这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可贵。又说:送给你天下,却要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就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因天下比不上生命可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厮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解析解析】选选D D。A A项为:经过
12、项为:经过/犯错;犯错;B B项为:做项为:做/心理活动;心理活动;C C项为:用项为:用/因为;因为;D D项均为:助词,无实义。项均为:助词,无实义。1111翻译下面句子。翻译下面句子。(1)(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译文:译文:_(2)(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译文:译文:_答案:答案:(1)(1)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2)(2)只是叶子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只是叶子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12.12.【甲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
13、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答案:答案:威胁威胁 害怕害怕 色挠色挠(大意对即可大意对即可)13.13.【乙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对曰”,“避席避席”写出了晏子写出了晏子_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的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答案:答案:郑重郑重1414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_取胜,晏子主要是靠取胜,晏子主要是靠_取胜。取胜。答案:答案:勇敢勇敢 智慧智慧 附附【乙乙】【】【译文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
14、。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身边的侍臣说:“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他)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正要来,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大王(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他)是干什么的?(我就)回答(我就)回答说:说:(他)是齐国人。(他)是齐国人。大王(再)问: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犯了什么罪?罪?(我)回答说:(我)回答说:(他)犯了偷窃罪。(他)犯了偷窃罪。”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
15、酒喝得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回答说:(公差)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吗?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吗?”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
16、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百姓喜欢偷东西吗?百姓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15.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1)凄神寒骨)凄神寒骨 ()(2 2)悉皆怪石)悉皆怪石 ()(3 3)不可名状)不可名状 ()
17、(4 4)为之怅然)为之怅然 ()答案:答案:(1 1)使)使凄凄 (2 2)全,都)全,都 (3 3)说出)说出 (4 4)失望、失意、惆怅)失望、失意、惆怅16.1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A.都邑之胜境都邑之胜境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陋室铭)B.B.以裨形胜以裨形胜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送东阳马生序马生序)C.C.乃疏凿芜秽乃疏凿芜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司马迁陈涉世陈涉世家家)D
18、.D.以其境过清以其境过清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马说)【解析解析】选选C C。A A项为:结构助词,的项为: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间,取消句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独立性;B B项为:来项为:来/因为;因为;C C项为:两个项为:两个“乃乃”都是都是“于于是,就是,就”的意思;的意思;D D项为:它的项为:它的/表推测语气,恐怕。表推测语气,恐怕。17.17.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译文:_(2 2)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译文:译文:_(3
19、 3)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右溪”。译文:译文:_【解析解析】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能抓住句中的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能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做到语意恰当,语句通顺。第(关键词语,做到语意恰当,语句通顺。第(1 1)句关键词:)句关键词:“犬牙犬牙”,像狗的牙齿;,像狗的牙齿;“差互差互”,参差不齐。第(,参差不齐。第(2 2)句)句关键词:关键词:“若若”,如果;,如果;“宜宜”,适合,适宜。第(,适合,适宜。第(3 3)句)句关键词:关键词:“为为”,因为;,因为;“命命”,命名。,命名。答案:答案:(1 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
20、知道)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溪水的源头。(2 2)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3 3)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就命名它为就命名它为“右溪右溪”。附附【乙乙】【】【译文译文】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
21、天的浪花和股股回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回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的枝叶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的青竹,垂下的枝叶互相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如果在人烟密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的人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的人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休憩的园林。但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走来走去,为它景色秀丽却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
22、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秀丽却无人知晓而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右面,就命名它为就命名它为“右溪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来的人知道。18.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 1)可爱者甚蕃)可爱者甚蕃 ()(2 2)陶后鲜有闻)陶后鲜有闻 ()(3 3)贞以立志)贞以立志 ()(4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故君子人多树
23、之为庭实焉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常见实词含义的把握。此题考查对常见实词含义的把握。(3)(4)(3)(4)均为词类均为词类活用,解答时要结合句意来理解。活用,解答时要结合句意来理解。答案:答案:(1 1)多)多 (2 2)少)少 (3 3)坚定,有节操)坚定,有节操 (4 4)种植,)种植,栽植栽植19.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译文:_(2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译文:译文:_【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解答时要注意句式特点以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翻译。
24、解答时要注意句式特点以及关键词及关键词“爱爱”“”“性性”“”“中立不倚中立不倚”的含义。的含义。答案:答案:(1 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 2)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的人。20.20.【甲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品性等方面赞、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美莲的君子之风,【乙乙】文由竹的本固、文由竹的本固、节贞、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及概括能力。解答时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以
25、及概括能力。解答时要抓住描述的重点遴选关键词。要抓住描述的重点遴选关键词。答案:答案:外形外形 香气香气 性直性直 心空心空21.21.【甲甲】【】【乙乙】两文都用了两文都用了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乙】文则主要运文则主要运用了用了的表达方式。的表达方式。【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方式的把握。解答时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以及表达方式的把握。解答时要从整体把握表现手法,从常见的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文章内要从整体把握表现手法,从常见的表达方式入手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方式。容分析表达方式。答案:答案:象征象征
26、描写描写 议论议论附附【乙乙】【】【译文译文】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品格;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为了确立竹子的品格;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体悟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竹子的心
27、空,空是为了体悟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的人)。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心求道的人)。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中有价值的东西。为庭院中有价值的东西。22.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下列加点的
28、词语。贤于材人远矣贤:贤于材人远矣贤:_不宜劳思于此劳思:不宜劳思于此劳思:_答案:答案:胜过,超过胜过,超过 劳神,费心思劳神,费心思23.23.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得为众人而已耶?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译文:_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译文:译文:_答案:答案: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24.24.【甲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泯然众人人”的实例,说明了的实例,说
29、明了_;【乙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的过程。的过程。答案:答案: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虚心学习,相互切磋附附【乙乙】【】【译文译文】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戴安道登门向范宣学习,处处模仿范宣的做法,范宣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读书,他也读书,范宣抄书,他也抄书。唯独喜欢绘画,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心劳神。戴安道于范宣认为没有用处,不应该在这方面费心劳神。戴安道于是画了是画了南都赋图南都赋图,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很有好,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
30、为很有好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处,这才开始重视绘画。25.2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A.张元怪之(责备)张元怪之(责备)B.B.速延医治之(邀请)速延医治之(邀请)C.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遗一牛,老且跛(留下)D.D.引之使出(牵,拉)引之使出(牵,拉)【解析解析】选选A A。“怪怪”是是“感到奇怪感到奇怪”的意思。的意思。26.2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A.今为人所弃而死今为人所弃而死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B.B.若见而不收养若见而不收养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此可
31、以为援而不可图也C.C.将鬻于屠肆将鬻于屠肆 欲有求于我也欲有求于我也D.D.以杖击牛曰以杖击牛曰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解析解析】选选B B、D D。项。项“而而”均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均为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项;项“以以”均为均为“用用”的意思;项的意思;项“为为”分别为分别为“被被”“”“向、对向、对”的意思;项的意思;项“于于”分别是分别是“到到”“对对”的意思。的意思。27.2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叔父感其言,遂许焉。叔父感其言,遂许焉。译文:译文:_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译文
32、:译文:_答案:答案: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28.28.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思想意义。答:答:_【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两文思想意义的比较分析。在疏通文意本题考查对两文思想意义的比较分析。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总结两文的内容,再结合两文的主旨思考。的基础上,总结两文的内容,再结合两文的主旨思考。答案:答案: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第(一)篇写张
33、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附附【译文译文】(一)(一)小道上有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张元看见了就把小小道上有一条被人丢弃的小狗,张元看见了就把小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狗抱回家养着。他的叔父骂他:“你这样做有什么用?你这样做有什么用?”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说:就想把小狗重新丢掉。张元说:“有生命的东
34、西,没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有不应该重视它生命的。如果是出生老死,这是自然的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道理,没办法阻止。但现在它是被人所遗弃,将导致它的死亡,这并不是正常的道理。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的死亡,这并不是正常的道理。倘若看见它将死而不收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养的话,就没有仁慈之心了。”叔父被他的话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感动,就同意(收养)了。第二年,狗跟随着叔父在夜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不能走。狗马上奔回里行路。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不能走。狗马上奔回家,汪汪地不停叫着。
35、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家,汪汪地不停叫着。张元感到很奇怪,跟着狗走出家门,见到了叔父几乎死去了。马上把他送去医治,没过门,见到了叔父几乎死去了。马上把他送去医治,没过一天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做亲人一样。一天就痊愈了。从此之后,叔父把狗看做亲人一样。(二)(二)李家洼一个姓董的佃户的父亲死了,留下一头牛,李家洼一个姓董的佃户的父亲死了,留下一头牛,又老又瘸,就准备把牛卖到屠宰场去。牛逃跑了,来到又老又瘸,就准备把牛卖到屠宰场去。牛逃跑了,来到他父亲的墓前,趴在地上僵直地卧倒,拿绳子拉鞭子打,他父亲的墓前,趴在地上僵直地卧倒,拿绳子拉鞭子打,牛都不肯起来。村里人听说有这种事,都纷纷
36、赶过来观牛都不肯起来。村里人听说有这种事,都纷纷赶过来观看。忽然,邻居姓刘的老人很气愤地赶过来,用拐杖击看。忽然,邻居姓刘的老人很气愤地赶过来,用拐杖击打着牛说:打着牛说:“他的父亲以前掉进河里,又跟你有什么干他的父亲以前掉进河里,又跟你有什么干系呢?你就让他父亲随着波涛漂流沉没,做了河里鱼虾系呢?你就让他父亲随着波涛漂流沉没,做了河里鱼虾的食物,难道不是很好吗?你无缘无故就多事,把他从的食物,难道不是很好吗?你无缘无故就多事,把他从河里拉上来,让他又多活了十几年,以至于要这河里拉上来,让他又多活了十几年,以至于要这年轻人继续奉养,还要为他求医买药,死后又要添置棺年轻人继续奉养,还要为他求医买
37、药,死后又要添置棺材敛装。还要留下这么一处坟墓,(这坟墓)每年都要材敛装。还要留下这么一处坟墓,(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你的罪过大了!就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你的罪过大了!就认了你现在要死的命运吧,还在这里叫什么呢?认了你现在要死的命运吧,还在这里叫什么呢?”原来原来那佃户的父亲曾经掉到深水中,牛随后就跳进河里,那佃户的父亲曾经掉到深水中,牛随后就跳进河里,(佃户的父亲)牵着牛的尾巴才出来。姓董的佃户一开(佃户的父亲)牵着牛的尾巴才出来。姓董的佃户一开始不知道这件事,听说之后非常惭愧,自己抽打自己的始不知道这件事,听说之后非常惭愧,自己抽打自己的脸颊说:脸颊说:“我可真不是人啊!我可真不是人啊!”匆忙把牛带回了家。几匆忙把牛带回了家。几个月以后,牛也病死了,(他)又流着泪把牛安葬了。个月以后,牛也病死了,(他)又流着泪把牛安葬了。预测预测.新题快递新题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