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掏挖基础施工方案(DOC5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掏挖基础施工方案(DOC58页).doc(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配套工程雅中500千伏变加查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包5) 索道运输施工方案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配套工程 雅中500千伏变加查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 (包5)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天津海能电力建设有限公司2017年8月编审批批准:年月日(公司技术负责人)技术审核:年月日(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安全审核:年月日(公司安全部门负责人)质量审核:年月日(公司质量部门负责人)编写:年月日(施工项目部总工程师)目录1、编制说明-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方案概述- 4 -3.1 方案
2、简述(流程图)- 4 -3.2 施工方法及工艺- 4 -3.2.1 基础施工准备- 4 -3.2.2 线路复测- 7 -3.2.3 基面施工及分坑- 8 -3.2.4 基坑开挖- 11 -3.2.5 钢筋绑扎及连接- 13 -3.2.6 现场浇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 14 -3.2.7 基础养护及拆模- 20 -3.2.8 基坑回填- 21 -3.2.9 保护帽的制作- 22 -3.2.10 接地工程- 23 -3.2.11 排水沟- 25 -3.2.12 保坎(护坡)施工- 27 -4、 施工组织及计划- 30 -5、安全管理措施- 35 -5.1 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 35 -5.2
3、 安全管理措施- 36 -5.3 安全技术措施- 37 -5.4 文明施工措施- 39 -5.4.1施工区域化管理- 39 -5.4.2安全文明设施- 40 -6.质量控制措施- 40 -6.1 质量通病分析及措施- 40 -6.2 强制性条文落实情况- 42 -6.3标准工艺落实情况- 46 -7.环保措施- 46 -8.应急处置方案- 48 -8.1 组织机构- 48 -8.2 预防及应急措施- 49 -8.3 现场事故处理- 50 -8.3.1 交通事故的处理- 50 -8.3.2 触电事故的处理- 50 -8.3.3 抗汛- 52 -8.3.4 垮(坍)塌事故处理- 53 -9. 施工
4、工器具配置- 54 -1、编制说明1.1 编制目的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配套工程雅中500千伏变加查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包5),位于朗县、加查县。为规范本工程的基础施工,确保符合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方案。1.2 编制依据1.2.1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1.2.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2部分:电力线路(DL5009.2-2014)。1.2.3110kV750kV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16)。1.2.4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1.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1.2.7建筑用砂(GB/T14684-2011)1.2.8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4)1.2.9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1.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1.2.1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3)1.2.12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1.2.13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安质【20
6、16】56号)。1.2.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8-2015)。1.2.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1.2.16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1.2.1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1-2015)。1.2.1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基建质量【2010】19号)。1.2.1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与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1.2.2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建
7、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科2009642号)。1.2.2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2012年版)1.2.22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2.2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设计变与现场签证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5-2015)。1.2.24业主项目部雅中500千伏变加查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管理纲要1.2.25业主项目部雅中500千伏变加查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总体策划1.2.26本工程现场调查资料1.2.27本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1.3 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供电工程配套工程雅中500
8、千伏变加查牵引站220千伏线路工程(包5)基础施工作业。2、工程概况本工程起自在建的雅中(朗县)500kV变电站,止于待建的220kV加查牵引站。线路全长39.299公里,除雅中(朗县)变出线1.089公里采用双回路与备用(七)间隔同塔架设外(双回路段仅考虑本回路单侧挂线),其余均按单回路架设。本工程海拔高程在3190m-4190m之间。全线路杆塔共计83基,其中直线53基,耐张30基。导线采用JL/G1A-240/30钢芯铝绞线,单回路一根地线采用JLB20A-100型铝包钢绞线,另一根地线采用OPGW-24芯光缆。基础形式有人工挖孔桩基础和开挖两种基础形式,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80基,开挖有
9、3基。线路途径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朗县的朗镇、仲达镇;山南地区加查县的冷达乡、安绕镇,共计两地区两县四个乡镇。沿线地形主要为山地、高山大岭和峻岭。3、施工方案概述3.1 方案简述(流程图)平整基面路径复测分坑拆模养护土石方开挖绑扎钢筋、制模及地脚螺栓安装浇注混凝土基础回填运输砂石水泥运输钢筋及模板运输钢筋及模板场地清理3.2 施工方法及工艺3.2.1 基础施工准备3.2.1.1 人员准备(1)为保证基础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必须根据工程特点配备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各类技术工种的人员,并经体检合格,符合本工种作业。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2)线路复测及分坑
10、,必须由测量工负责,并配备有经验的送电技工负责质量监督。(3)基础施工的每个子工序都必须由有施工经验的技术工人担任施工负责人,应由责任心强的技工担任安全负责人。3.2.1.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本工程基础混凝土强度为C25、C15,砌筑砂浆强度M7.5,其配合比如表3-1、3-2、3-3:表3-1 混凝土强度C25配合比参数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碎石河沙每m3用量,kg213421160625重量比0.531.002.891.55表3-2 混凝土强度C15配合比参数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碎石河沙每m3用量,kg1973237291141重量比0.611.002.263.53表3
11、-3 砌筑砂浆强度M7.5配合比参数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碎石河沙每m3用量,kg28528001460重量比0.611.0005.213.2.1.3 机具准备(1)根据本工程总说明书、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地貌、地质概况,编制基坑开挖工器具配置表,如表3-4,编制基础浇制机具配置表,如表3-5,测量及计量工器具配置表,如表3-6。表3-4基坑开挖工器具配置表注:按照每个作业班组进行标准配置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空压机台12发电机台13风镐把44电镐把45铁锹把86吊井架台47吊篮个48风机台49铁铲把410软爬梯副411角铁桩根8表3-5基础浇制工器具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搅拌机
12、台22振捣器套23串筒或溜槽套24坍落度筒个1(含水平尺)5试块盒套16模板套若干表3-6测量计量工器具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套12钢卷尺把83科学计数器部2表3-7 钢筋绑扎及钢筋笼制作工器具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管口钳把42铁丝钩把83平口搓把84防坠装置套8(2)基础施工工器具运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合格的工器具运往现场。(3)基础施工阶段使用的计量仪器及量具应在施工前送计量室校验,确保使用的计量仪器及量具正确无误且在校验有效期内。(4)基础施工用的机械设备必须选择使用的规格、型号。发送工地前必须试机检查。如果是新出厂的机械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出厂实验
13、。如果是新研制的机械应请厂方派人现场试机或维修。(5)钢模板及其附件是混凝土基础浇制的专用工具,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钢模板使用计划和供应数量,保证模板周转的需要。3.2.2 线路复测3.2.2.1 线路复测的工作内容按设计断面图,核对现场桩位是否与设计图相符;校准直线与转角度;校核杆位高差和档距,补钉丢失的杆位桩,补充施工用辅助方向桩;校核交叉跨越位置的标高;校核风偏影响点;对杆位进行全面校核,包括基础保护范围。特殊地形应测量塔位断面,最终确认杆位是否可行,为分坑提供资料。 3.2.2.2 线路复测的允许偏差及注意事项 (1)以设计订立的两相邻直线桩为基准,杆位横线路方向偏移不大于50mm
14、 (2)视距法复测距离,顺线路方向两相邻杆塔中心距离与设计的偏差不大于设计档距的1% (3)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与设计值的偏差不大于130 (4)杆位桩高,地面凸起点及交叉跨越物的标高,偏差不超高0.5米(5)对于转角塔和需降基面的塔中心桩,应在测量时在可靠的位置上定出辅助桩并做好记录,标出辅助桩的相对位置和精确距离,以确保中心桩能准确恢复。(6)复测过程中要随时做好记录,及时正确填写复测记录表。(7)设计交桩后丢失的直线塔中心桩,应按线路杆塔明细表上的设计值,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测量补桩。(8)对设计交桩后丢失的转角塔中心桩按如下方法补桩:将经纬仪安置于直线桩C2点,前视C1点,用正倒
15、镜分中法定出A、B两点,在将经纬仪安置于直线桩C3点,前视C4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之交点J即为转角点。C1、C2、C3、C4必须是可靠的直线桩,校核转角无误后,在J点补桩。 C4 B C3 A C1 C2 D J C 3.2.3 基面施工及分坑3.2.3.1 施工基面测量 本工程基础开挖施工时,在保证塔腿能露出地面的前提下,山丘塔位应尽量不降基,在原天然地面直接开挖基坑,对确实需降低施工基面,测量方法是用经纬仪测主高程方法,根据降基面数值及附近地形,定出降基面的范围桩,另外顺、横线路必须定出辅助桩,移出塔位中心桩,并记录中心桩的相对高程,以便检查降基面情况及降基后恢
16、复塔位中心桩。 3.2.3.2 基础分坑分坑前必须逐基复测塔基断面,以核实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施工基面设计值与塔位处的地形是否相符,如不符,须及时通知设计工代对基础进行调整。 3.2.3.3 直线基础分坑方法基础主柱宽45基础立柱直径塔位中心线路方向基础立柱中心直线塔分坑方法主要是先找准中心桩点位,在该点架设经纬仪对准线路方向回零后,向左、右方向转动45,根据铁塔基础根开表各杆塔型号中基础对角半根开尺寸,以及分坑数据进行分坑,如图3-8所示。 图3-8 直线基础分坑方法3.2.3.4 转角塔基础分坑方法转角塔分坑方法主要是根据杆塔明细表中中心桩的位移值,打出位移桩,将经纬仪架设于塔位中心桩(位移
17、桩)上,对准分角桩归零,根据铁塔基础根开表各杆塔型号中基础对角半根开尺寸,以及分坑数据进行分坑,如图3-9所示。图3-9 转角塔基础分坑方法注:塔位中心桩必须保留,如因开挖,而无法保留的,开挖完成后必须恢复,因此分坑时,杆位前后必须钉出足够恢复中心桩的辅助桩。为确定恢复后中心桩的高程,每基塔位在分坑时必须钉出一个高程桩(可以在某个可靠的辅助桩上测出高程即可)。高程数据和位置在记录本上作记录。特别转角塔必须保留中心桩、位移桩、内外分角桩、前后方向桩,作为后续施工质量检查的依据。3.2.3.5 基础顶面预高为防止转角塔(包括直线转角塔)架线后向受压方向倾斜,施工时须将转角塔(包括直线转角塔)内角侧
18、受压基础顶面提高,比外角侧受拉基础顶面高出H值(预高值H=偏移度基础跟开)。H值由转角大小及地基的地质情况而定,若基础开挖后发现地质情况有变化,应及时上报,项目部会同设计重新确定预高值。h取值范围如下:耐张转角塔、直线转角塔基础顶面预高取值范围转角度数h值(mm)备注0 20(46)BB为基础根开20 30(67)B30 40(78)B 40(89)B注:此处的基础根开为此基塔最长腿对应的正面基础全跟开(基础半根开2) 3.2.3.6 基础爬梯安装 基础立柱出土1.5m以上需设置上基础爬梯,上基础爬梯的起爬高度从天然地面算起不得大于1000mm,向基础顶面每400mm安装一个,最上一个爬梯距离
19、基础顶面不大于400mm。见图3-10图3-10上基础爬梯预埋示意图3.2.4 基坑开挖3.2.4.1原状土基础开挖 本工程原状土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原状土基础为直柱式、圆形截面、基底部分扩孔形成,均采用人工挖孔成形。(1)原状土基础在基坑开挖时须根据塔位各基坑的具体地质条件采取一定的护壁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安全。(2)基坑开挖时宜采用间隔开挖。(3)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坑不得使用电葫芦、吊笼,不得使用麻绳、尼龙绳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必须使用爬梯上下基坑。(4)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孔内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有专门向孔内送风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5)
20、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高度一般采用0.8米,挖出的基坑土石方应及时远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米范围内。(6)施工弃土不得随意堆放,须按照该塔位设计的弃土处理措施进行处理。(7)基坑护壁方式采用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同基础混凝土强度,需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进行护壁。(8)采用了护壁方式的基础基坑开挖时,开挖深度每0.5-0.8米时就需进行护壁,待护壁混凝土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段的基坑开挖。(9)护壁混凝土的厚度一般按100mm-200mm取用。(10)采用了护壁方式的基础基坑开挖时,开挖直径=基础直径+护壁厚度*2。(11)随时清理基坑周围的杂物、碎石及其他重物,以确保施工安全
21、。(12)从基坑开挖至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前,若出现雨天等特殊气象条件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搭雨棚、基坑周围高出部分修临时排水沟),以防止基坑泡水后发生坍塌。(13)基坑开挖必须采用人工开挖。(14)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宜高出坑口20cm,并设置锁口,以便挡水及保证坑口的稳定。3.2.4.2 大板基础开挖 本工程大板基础是本工程在平坦地区采用的一种基础模式。采用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应开挖1个腿,不能同时开挖多个腿,浇筑完成1个腿后再开挖另外对角1个腿,避免出现基坑垮塌。(1)基坑开挖时首先应核实塔位地质情况与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所描述的地质情况是否一致,若不一致,请及时通知设计工代根据实际地质情
22、况对基础作相应处理。(2)塔位场地清理、基坑开挖及施工弃土的堆放应按照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一栏中的要求实施。(3)大板基础开挖时,对于有地下水的塔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加强坑壁支护,切实保证垫层施工质量,以免影响上部基础浇制,必要时必须采用井点降水。(4)基础施工时必须保留塔位中心桩,如无法保留,应将中心桩引出。(5)基础埋深是基础抵抗上拔力和下压力所需要的基础埋置深度,允许基础的埋深大于设计埋深值,但主材外露部分不得小于200mm;当实际埋深小于设计埋深值同时又无法培土时,必须及时通知设计工代进行处理。(6)本工程铁塔与大板基础连接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在浇制混凝
23、土时,应严格核实基础根开及基础型号、基础顶面至中心桩高差、地脚螺栓规格、间距是否正确。(7)基底预留300mm采用人工开挖,开挖不得扰动特力层,基底在打垫层必须清底干净,垫层必须达初凝强度方可浇制上部基础,如基础开挖遇流沙或管涌现象,需先抛填毛石或预制混凝土板,然后浇制垫层,垫层厚不小于300mm。(8)浇制基础时模板应支撑牢固,每个基础浇制混凝土应连续完成。(9)基础拆模后,经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毫米,回填土应高出地面500mm做防沉层,但不得将塔腿买入地面以下。(10)每基塔位必须考虑自然排水,并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塔基,塔基范围内不得积水。3.2.5
24、钢筋绑扎及连接本工程杆塔基础配置型式均不同,按照设计提供的各种型号基础结构图进行钢筋的绑扎与连接,所有桩主筋连接采用螺栓型连接,使用专用的套筒工具,连接必须紧固。扎筋前检查杆塔位置、基础型号,经确认无误后检查钢筋规格、长度、数量、地脚螺栓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者严禁使用。必须保证基础各部位保护层厚度,撑筋的数量和位置必须正确无误。钢筋绑扎前,底盘筋下必须垫混凝土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垫块由各施工队自己制作,要求规格不得小于100mm*100mm50mm。钢筋绑扎时,应按照图纸要求,将钢筋布置均匀,绑扎牢固。(1)人工挖孔桩基础的钢筋笼用桩主筋与内箍筋电焊成笼,桩主筋与外箍筋绑扎连接,桩出露
25、高度大于1米时设置爬梯,爬梯采用20的圆钢制成,间距为400mm,宽400mm,预埋深度为300mm。(2)地脚螺栓安装样板固定后,须复核地脚螺栓的小根开、露出高度,以及转角塔的预偏高度。(3)钢筋绑扎应整齐,间距均匀,钢筋绑扎间距偏差,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骨架直径:10mm,钢筋骨架长度:50mm。3.2.6 现场浇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3.2.6.1 支模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1)混凝土浇筑前模板表面应涂脱模剂,如图3-11所示。 图3-11 脱模剂涂刷实例图 图3-12 下层模板安装实例图(2)先支撑好最下层模板,然后自下而上,直至主柱安装固定。下
26、层模板安装如图3-12所示,立柱模板安装如图3-13所示。 (3) 模板及其支撑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防止水平位移。下层模板支撑如图3-12所示,立柱模板支撑如图3-13所示。 图3-13 立柱模板安装实例图 图3-14 地脚螺栓安装实例图(4)浇筑混凝土的模板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各部位的尺寸、形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5)在立柱主筋上端应采取垫块或者护板等措施,以保证主筋的保护层厚度。3.2.6.2地脚螺栓安装本标段铁塔与基础全部采用地脚螺栓连接方式。(1)地脚螺栓安装前应除去附锈,将地脚螺栓安装在小样板上,尺寸校核准确,安装如图3-14所
27、示。(2)施工中应特别注意采用8根地脚螺栓的基础,地脚螺栓根开S和S1的方向如图3-15所示。 图3-15八根地脚螺栓布置示意图 图3-16地脚螺栓保护实例图(3)安装地脚螺栓帽,保证地脚螺栓外露高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4)地脚螺栓螺纹部分应采用套筒保护措施,如图3-16所示。3.2.6.3现场浇制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1)基础立柱采用定型模板支模。对于基础立柱外露的情况,施工时根据基础立柱露出高度安装模板的高度。(2)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坑在允许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特别注意检查小转角平分角度是否正确,并确定出基础底盘的四个角。
28、(3)杆塔基础坑深与设计坑深偏差+100mm以上时,其超深部分应采用铺石灌浆处理。特别强调一点:转角塔压腿不能挖深。(4)基坑挖好后清除坑口周围50cm范围内的浮土、石。(5)基础模板要求表面平整、拼合紧密,对岩石基础尽量使用标准大模板。支模用的钢模板上必须均匀涂刷脱模剂或清机油,模板的拼缝应严密,角钢接头必须错开模板的接缝。(6)对于立柱外露较大的基础,必须用钢管搭设托架,并用撑方多层加固。 (7)地脚螺栓找正后,检查基础的根开、对角线长、地脚螺栓露高、地脚螺栓中心与基础中心的偏移、保护层厚度、立柱中心对底盘中心的偏移及基础顶面间的高差。不合规范时应重新支模。(8)支完模后,测工应提供基础根
29、开、对角线长、地脚螺丝规格、小根开和四个基础高差的尺寸给浇制人员。3.2.6.4 浇制作业方法及工艺要求浇筑平台搭设及搅拌机设置 (1)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2)用手推车运混凝土时,倒料平台应设挡车措施。(3)倾倒混凝土的平台应搭设牢靠。(4)搅拌及下料平台禁止搭设在模板的支撑系统上。混凝土搅拌(1)检查搅拌机及配套装置就位安装可靠后启动搅拌机空载正转反转各运行数分钟,确认运行正常,无冲击振动和异常噪声后开始投料。(2)为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动性,应按配合比将石子、水泥、砂子倒入料斗后,然后开动搅拌机并加入30的水。(3)拌合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60的
30、水,继续搅拌。 (4)最后再加入10的水(如砂、石含水率较大时,可适当控制此部分水量),最后加水到出料时间控制在6090秒内。注意: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5)浇制时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搅拌时间与搅拌机关系应满足表3-17要求,搅拌时间单位为秒。表3-17机械搅拌时间表混凝土塌落度 (cm)搅拌机机型 搅拌机容积(L)650 3自落式 135 180 225 强制式 90 135 180 3自落式 135 135 180 强制式 90 90 135 混凝土浇制(1)基础浇制前,必须经监理人员检查,并取得监理人员认可后方可进行。(2)浇制混凝土前应再次检查基础中心对角半根开,立柱断面尺寸,保护层
31、厚度,顶面相对高差,地脚螺栓、钢筋的规格、数量、配置方向等。(3)完成上述工作,混凝土搅拌质量达到要求后开始出料,向基坑内浇筑。(4)施工中对混凝土下落高度超过2.0米的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离析,如串筒等。串筒末端离坑底高度不宜大于2.0米,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如图3-18。图3-18 料斗+串筒下送混凝土示例(5)每个腿应连续浇成,不得进行二次浇筑,浇制完成及时抹面,施工后严禁二次抹面。(6)基础混凝土不得掺入大块石。(7)本工程基础采用地脚螺栓连接的基础顶面均浇筑成水平面;混凝土捣固(1)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机械振动,使用振捣器。(2)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浇灌厚度一般控制在0.4至0.6米,并
32、要振捣均匀,插点间距约0.5米,每一位置振捣时间为2030秒,以混凝土表面呈现水泥浆和不再沉落为度。(3)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达到均匀振实。(4)由于振动棒下部的振幅要比上部要大得多,因此每一插点在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10cm,使这一层上下振捣均匀。(5)振动上一层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层砼50mm左右使上下层紧密结合。(6)振动棒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地脚螺栓等,以免位移。(7)对于振动棒不能触及的边角、死角还应用捣固钎辅助捣固,对于人工挖孔桩基础,捣固人员应下至坑底进行扩孔部分的捣固,且捣固应充分、均匀。坍落度检查及混凝土试块制作(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
33、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坍落度为30mm-50mm,如图3-19。图3-19 坍落度检查示例 3-20试块制作示例(2)制作前应检查试块模盒各方尺寸(试块尺寸150mm150mm150mm,每组三个。),各边长度差应尽量小于1mm,超过2mm者应更换,如图3-20。(3)将试块模盒擦拭干净,并在表面涂一层脱模剂,拧紧螺栓。(4)将拌和好的混凝土分两层装入模盒内,一次装一半高度,用捣棒螺旋形地从外向内插捣每层捣固50次左右;振捣完毕再用抹刀刮去表面多余的混凝土将表面抹光,使混凝土稍高于试块盒;静置24小时收浆后进行第二次抹面即可。(5)试块必须在拆模时用红油漆注明制作日期(
34、浇制日期)、强度等级、代表塔号。(6)制作试块时,必须在现场取样,并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料。(7)本标段全部人工挖孔桩基础每腿均应制作1组试块,并与基础同条件养护。3.2.7 基础养护及拆模(1)现场浇注混凝土的养护应在浇注后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但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如图3-21、3-22图3-21 基础拆模底板养护图 图3-22 基础拆模立柱外露部分养护图(2)基础拆模时,应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损坏,且强度不应低于2.5Mpa,即温度于1520时2.5天拆模,气温在20以上时2天拆模。(3)拆模工作应有质检代表(监理工程师)在场,由
35、技工带领操作。若在拆模时发现严重问题,须上报技术人员,由技术员会同有关人员提出处理意见。(4)拆模后基础表面的蜂窝、麻面、洞等问题,须征求监理工程师的意见,按要求及时处理。(5)拆模人员必须向浇制负责人说明拆模情况,特别对于基础外观工艺部分。对有问题的及时反馈至负责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基础浇制质量。(6)基础拆模后浇水养护,进行基坑回填。(7)底脚螺栓用钢丝刷清洗后,刷上黄油,用花蓬布纸单个包裹底脚螺栓,再用细铁丝捆紧。(8)拆模后,浇制工具、模板、卡钉、角钢等东西转运到其他杆位,以便下基使用。 3.2.8 基坑回填(1)拆模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签证后方可进行回填。(2)回填之前
36、,应先浇水湿润基础,并在基坑底回填500mm以上的土层,再埋入接地小环。(3)回填结束后,必须浇水使基础周围的土壤保持湿润,继续养护基础。(4)回填工作(包括基础回填、接地沟回填)的具体要求是:草根、腐植土不得作为回填土,每回填300mm夯实一次,基坑回填满后再加高300mm作为防沉层。(5)岩石基础的回填可按石与土3:1掺合后回填夯实。 (6)对位于陡坡地段的塔基,下山坡侧基础回填后应满足设计埋深值,下山坡侧回填土过高而无挡墙等防护时,应用编织袋装土后按一定坡度堆码。弃土严格按“单基弃土处理方案”进行堆放。3.2.9 保护帽的制作本工程基础全部为地脚螺栓基础,地脚螺栓外露部分均需浇制保护帽。
37、为规范本工程基础保护帽的施工工艺,现对基础保护帽的制作提出以下要求:(1)塔脚板的底脚螺栓孔与螺栓间的空隙在开始架线前,逐个松开螺帽,用M15水泥砂浆将缝隙填实,在盖上垫板,拧紧螺帽。(2)铁塔架线完毕确认地脚螺栓无松动后,浇制混凝土保护帽。(3)保护帽混凝土标号为C15。(4)保护帽内的螺栓可不用防盗螺栓,架线完毕后应检查地脚螺栓螺帽紧固性和铁塔位移变形是否符合要求,确认合格后方可浇制保护帽,。(5)保护帽要求制作成下面为立方体,上面为圆拱的形式。项目部统一规定,直线塔保护帽立方体高为300mm,耐张塔保护帽立方体高为400mm,圆拱高为50mm,如图3-23。(6)保护帽的尺寸应比塔脚板外
38、边缘大100mm,且不得超出基础立柱表面尺寸,如图3-24。(7)保护帽上表面应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收光3-4次,浇制结束需先收光2次,2h后在细收一次,拆模时要自己检查是否有飞边情况,应及时处理。塔腿及模板底部的混凝土要及时清理干净。(8)保护帽浇制后拆模时间应保证拆模时其表面及棱角不损坏。(9)保护帽应按要求进行养护。(10)混凝土应一次浇筑成型,内实外光,杜绝修饰、二次抹面。图3-24保护帽断面图塔脚板宽度+100mm塔脚板宽度+100mm图3-23保护帽立体图塔脚板宽度+100mm 350/450mm3.2.10 接地工程本工程共使用一般接地(乙、丙)、铜包钢复合防护线(T-乙、T-丙)
39、4种型号接地装置。如图3-25、3-25。3.2.10.1接地装置安装接地装置安装方法如图3-27、3-28,图中D表示接地体方框边长,若铁塔根开加大应相应调整D值,保持射线长度不变。 图3-25 一般接地装置示意图 图3-26 铜包钢复合防护线接地装置示意图 图3-27 一般接地装置安装图 图3-28 铜包钢复合防护线接地装置安装图3.2.10.2工频接地电阻取值表3-29接地电阻取值要求 本次工程按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GB/T 50064-2014)和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规定的值降低,并满足西藏电力公司电网装备技术标
40、准(试行)中 7.6.6 的要求,其具体取值见表3-29。土壤电阻率.m100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以上工频接地电阻()规程要求值1015202530*本工程推荐值510152025*3.2.10.3接地工程施工要求(1)全线铁塔逐基接地,接地装置为方环放射型,根据不同土壤电阻率选用各种接地装置形式,一般接地体采用12热镀锌圆钢,引下线同样采用12热镀锌圆钢;铜包钢复合防护线接地体采用12复合防护接地线,引下线采用12热镀锌圆钢。(2)一般接地装置连接处均为双面施焊,其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此外要求接地引下线再涂二道锌黄底漆,二道沥青漆,对埋地圆钢接头处应采取防
41、腐措施;铜包钢复合防护线接地体连接处采用专用焊接模具。(3)接地装置埋设深度一般平地及耕种地区采用0.8米(且在耕作深度以下),山地0.6米,岩石地区0.4米,接地沟宽度0.4米,对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采用换土措施以降低接地电阻。(4)铁塔接地装置与邻近设施接地体接近时,为防止反击,两接地体的最近距离不宜小于5米。 (5)山坡上的接地沟应改为沿等高线开挖以免冲刷,回填土应清楚石块杂物并夯实。(6)验收时应保证实测电阻值乘以土壤季节系数后不大于允许的工频接地电阻,当测量时土壤较干燥,季节系数取1.3,较潮湿则取1.6。3.2.11 排水沟 排水沟采用浆砌块石砌筑,主要用于截断水源,减少汇水对塔
42、基的冲刷。3.2.11.1原料要求(1)石材:尽可能就地取材,如灰岩、砂质砂岩、花岗岩等,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U30。对易风化整体性差、裂纹多、软化系数低于0.75的岩石及未经凿面的大卵石不能采用。(2)砂浆:32.5号及以上硅酸盐水泥配置M7.5水泥砂浆,不得用石灰砂浆。3.2.11.2施工注意事项(1)块石表面应清洗干净,砂浆填塞应饱满,严禁干砌。(2)排水沟尺寸按表3-30中排水沟各部位尺寸对应型号进行修筑。部分塔位的排水沟若在铁塔及基础明细表中有特殊要求,则按其要求施工。排水沟示意及结构如图3-31。表3-30 排水沟各部位尺寸型号上口宽mm下口宽mm锁口宽mm深度mm壁厚mm浆砌块石工程量m/mI型5004004004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