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人生的三种情调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 人生的三种情调优秀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讲 人生的三种情调第1页,本讲稿共27页一、人是万物之灵吗第2页,本讲稿共27页诸法因缘而生,亦因缘而灭。法不孤起,籍缘方生;缘不自成,皆有所因。因缘和合,万法乃生。诸法若自有其性,则不应待缘,是谓缘起性空;本体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者,无来无去而又化生一切因缘,是谓性空缘起。本体论关于唯物和唯心的斗争,起源于有分别的思维所造成的逻辑幻象。从认识论来看,世间万物的性质都是在与他物的关联中显现的,是谓“现象”;孤立的事物没有任何规定性,也不可能被认识。“质量”曾经被认为是物的自有属性,但相对论告诉我们,质量也是相对的。第3页,本讲稿共27页人也是世间万物之一,人的认
2、识也只是物与物的相互作用而已,人并不能站在世界之外冷眼旁观这个世界。犹如人不能拎着自己头发使自己脱离地面一样。认识本身即是一个物理事件。西方哲学在康德那里,实现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历史大转折,从叔本化开始走向生存论,即人生哲学。人作为存在物,也有其特殊性,性自本空,对于人和对于物来说,意义并不相同。因缘乃道之所行,因缘化生,是物性本空的一面,但也是其价值所在:它是本体的显现。人作为万物之灵,在现象通达本体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第4页,本讲稿共27页二、生存的“烦恼”第5页,本讲稿共27页万物没有常驻的本性,佛家便只把精力放到本体界,这并不可取,物性仍然是需要关注的。物性如何才能得到充分显现呢
3、?答案是在时间之中。缘之聚合,即物与物的关联,总是受时间和空间的分割,因此处于被遮蔽状态。只有将时间内化,时空的限制才能被消除,从而使万物的本性得以显现。时间的内化,只有在人的生存中,才是真正可能的。缘聚则物生,缘散则物灭。以时间观之,无生命的物体只存在于当下,每一刻皆是因缘之聚散。万物被因缘所牵引,不能自主,这在物理学上,就表现为时间的不可逆性。第6页,本讲稿共27页物的存在是一种在时间之中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则是把时间纳入其中的存在,即生存。物只能在空间中相互作用,此时其物性是被遮蔽的,人类的“知”使它们在时间中相互“照面儿”,其本性才得以充分显现,在这个意义上,“存在即是被感知”。“知”并
4、不是人对身外之物的冷眼旁观,它是人的生存方式,唯有知,人才生存着。人并不在万物之外生存,人其实是物获得其本真存在的方式,生死只是物的存在方式的改变而已。因缘内化为存在的一部分,意味着时间有了可逆性,自由即成为可能。第7页,本讲稿共27页人是物的本真存在方式,换言之,人的生存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此在,物没有自己的生存,它们只是人的生存的载体。通过人的生存,物的存在才真正成为可能,而生存的内容,又只能表现为物的存在,除此之外,并没有生存可言,是谓天人合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动物的生存受个体的生命限制,人的生存则受到群族的限制。第8页,本讲稿共27
5、页关于人的历史性。关于人的历史性。人的独特价值在于他的良知。良知总是要通过物才能激发出来,这是一切烦恼和痛苦的根源,当良知被物欲所蒙蔽,人就会沉沦。良知所具有的超时间性,既可诉诸历史,也可以诉之于超世间的天堂。宗教的共同特点,是在人的历史之外寻找常驻不变的世界之本体。是否应当彻底摆脱物欲,是世俗救赎和宗教救赎的根本分歧所在。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以说是佛教修行的根本,因为诸法皆无自性,不能自主,人迷恋凡尘,心亦不能自主,因此必须离欲方能得到解脱。第9页,本讲稿共27页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全民性宗教,正是由于其历史的高度连续性,其轴心文明是对历史“述而不作”的结果,而不是哪个教主突然开悟所
6、创造出来的。这种原生性的文明对各种“人造”文明有很强的适应和消化能力。在本土吸收印度佛学的过程中,禅宗起了关键作用,“烦恼即菩提”,“担水砍柴亦是妙道”,因此出离世间的修行并非必要,反而也是一种执着。宗教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二难选择。许多人意识到只有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原生性质能够解决这一矛盾。下面我们就通过对兴、比、赋的分析,来看看担水砍柴是如何成为妙道的。第10页,本讲稿共27页三、诗意成就人生第11页,本讲稿共27页作为时间性的存在,“良知”是人区别于万物的根本,但不要把“知”混淆于概念性的知,概念只是知的一部分,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兴。非理性的知。说文解字释“兴”为“开头”;刘勰文心雕龙释
7、“兴”为“托物起兴”;梁钟嵘诗品提出“文有尽而意有余,兴也”,认为“兴”衬托意境,引人寻味;唐孔颖达奉敕撰毛诗正义,发挥了郑众“托事于物”的观点:“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的见解简单明了:“兴者,所以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又说:“因所见闻,或托物起兴,而以事继其后,诗之兴多是假他物举起,全不取义。”第12页,本讲稿共27页“六诗”本非文学,因此以上的文学解释注定只能是皮毛之见。我们还是回到生存论上,从人如何生存这个角度来解释“兴”。人和动物的感觉都具有时间性,难怪佛家会认为动物亦可成佛。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的经验具有
8、人际和代际的可传递性,而人际与代际的经验共享,是人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的基础。兴首先是自然物引发的联想和激情,它的产生是人际和代际经验共享的必然,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间的延续,自然物在人面前的形象会逐渐丰满和鲜活起来,尤其是食物和性器官,它构成了原始宗教的两个基本主题。第13页,本讲稿共27页“知”是物性在时间中的显现,因此,人与物的区分在初民的观念中并不存在,那是后来的事件。万物在人的眼中鲜活起来,先民正确地认为那并非自己的想象,于是就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它是语言、宗教和哲学观念的基础。人把自己投射于物中,尤其是与自身生存密切相关的那些物,形成图腾,在先民看来,图腾就是他自己。随着历史的推进,图腾
9、逐渐符号化,自然物的兴发作用慢慢让位于音乐、舞蹈等原始艺术,艺术一定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兴包含着比的萌芽,比兴在艺术手法上很难严格区分。图腾演变为祖先和上帝崇拜。第14页,本讲稿共27页据张树国和梁爱东的考证,“兴”起源于“兴祭”中的“兴乐”和“兴舞”,兴从乐舞进入诗,体现了从“物象”到“虚象”这一普遍的艺术发展规律。颂和大雅很少出现兴,这是因为兴还没有被纳入文字之中,只能以乐舞的形式出现。小雅和风里的兴全部出现于诗的开头,这说明它的功能在于替代具体物象,只有少量的诗作,兴才具有修辞的意味,而不再是机械地交待场景。兴一旦成为修辞术,它就必然会被赋和比所吸收,所以后世的诗作里,几乎不再有兴的出现
10、。第15页,本讲稿共27页闻一多诗经通义曾言:“三百篇中以鸟起兴者,亦不可胜计,其基本观点,疑亦导源于图腾,歌谣中称鸟者,在歌者之心里,最初只自视为鸟,非假鸟以为喻也。假鸟以为喻,但为一种修辞术,自视为鸟,则图腾意识之残余。历时愈久,图腾意识愈淡而修辞意味愈浓。”理性愈发达,人愈难体会兴的境界,现代人只有在偶尔陶醉于某种艺术,或者在狂欢的忘我之际,才能重温祖先物我合一之体验。房子、家具和家。诗之后的时代,兴进一步被融进语言艺术之中,不再单独出现,它充分地见证着人的生存方式逐渐地理性化这一幸或不幸的事实。第16页,本讲稿共27页比。理性的萌芽。兴是最典型、最原始的形象思维,易是运用这种思维的典范
11、。以修辞观之,比兴往往混用,但从生存论和思维发生学来看,二者迥然不同。兴是无对待的浑然一体,比却是区分与关联的统一:有区分,才能对自然物和自我产生认识;有关联,才能发现规律性。与兴一样,比并非源于诗,而是巫术礼仪。兴为巫术提供了可能,比使之成为现实。根据弗雷泽的经典分类,巫术有两大类:交感巫术和模拟巫术。现代科学往往把巫术视为愚昧的表现,实则不然,巫术思维是逻辑判断和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其基本原理,是以近制远。第17页,本讲稿共27页世界之为世界,先须完成“去远”的工作,把远处的事物带到人的面前来,最终结果是所有外物的逻辑化,从而转化为人类可以思考的内在事物。这个工作须从巫术的比类思维开始,通
12、过语言命名,或者创造其他逻辑符号,是后来的事件。社会秩序的前提是区分人的不同身份。这种身份差异必须通过人与物之间的类比才能建立起来。人间的帝王最初都是作为神的化身而取得权威的,而神又具体表现为不同的礼器。个体人格不可能同步建立起来,身份差异与主客区分互为前提。追求个性而反对等级制度,就等于想吃饱肚子却不肯拿起第一块饼。第18页,本讲稿共27页起兴的事物是自动在面前的,比却要主动把远处某物带到面前,成为人们“烦恼”或“操心”的对象。当巫术的道具从有形物变成抽象的符号,“万物皆备于我”,原始巫术的历史任务即告完成。巫术的去远之所以可能,是由于兴已经向人类演示了近物召唤远物的可能性。比兴的共同原理,
13、在于有形物与无形世界之间的关联,当有形物抽象为纯粹的符号时,语言和理性思维即可形成。海德格尔认为诗是原始的语言,但原始语言的诗性并不在语言之内,而是在语言之外,即礼乐之中。简陋和机械的语言成为真正的诗,“文明人”才有出现的可能性。春秋以后才出现“人物”,即是这个道理。第19页,本讲稿共27页赋,理性初长成。人心对万物的感知可以分为两大类:质感与形式感。自然物引起的主要是质感,艺术则以形式为主,尤其是语言艺术,几乎完全是形式性的。培养人的理性,主要是依靠艺术的格式化,而不是逻辑与科学知识,也不是法律。形式化之动人心魄,在于它的超时间性。有形质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然而规律本身却具有永恒性。因此诗的
14、赋并不简单只是陈述,而是为变动的事物提供一个具有永恒性的形式,并以此使心灵获得安慰。动人之深,当属赋。第20页,本讲稿共27页历代论赋皆不及义,至清代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才算尽得其旨:“赋为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尚是浅解。须知化工之妙处,全在随物赋形。”比也具有赋形的功能,即把某物之形赋予另一物,然而与语言相比,有形物的形式化功能显然相形见拙。作为修辞手段,其实只有比和赋是可用的,兴则是它们能够产生效果的心理基础。有意识的运用兴,兴就会转化为比或赋,真正的兴只有在原始的诗歌中才有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西方诗歌没有兴的原因。无论比或赋,其所赋之形皆是潜在的,赋形的目的是把它从混沌整体中突出出来,如果所赋之形
15、是事物的本质性联系,就会达到动人的效果。第21页,本讲稿共27页兴、比、赋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存在的时间性质,即存在物在时间中的轨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律性,但它们仍然保留着质的因素。人生有情有义,皆体现于这三种生存结构。人生的矛盾在于,理性愈发达,精神走向坠落的危险性愈大,这就是俄底蒲斯迷局。如果赋蜕化为纯粹的符号,逻辑和数学即可产生,它们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理性思维即符号思维,本质上仍然是巫术。第22页,本讲稿共27页四、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最难言。先挖个坑,填两颗白菜!第23页,本讲稿共27页天理与人欲人心所感有型有质,所以情乃“天理”与“人欲”之混合,纯粹的理仅为知识,纯粹的欲则混同禽兽。理与
16、欲相得,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为理想人格,是为中庸。“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现实中的人格总是会有某种缺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野”容易理解,“史”的意思则比较地晦涩,应该是从巫史一类的人物引申出来的。虚伪、书呆子气、多愁善感、迂腐不化、自以为是甚至阴险歹毒等都可能是巫史的特点。“圣人忘情,下愚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情深虽不寿,但它是走向“理性人”的必经一环。第24页,本讲稿共27页人在童年时,理性起到“催情”的作用。我们说小孩子“懂事了”,就是指他已经理解人情世故,能够体会人世的酸甜苦辣。智力有缺陷者,情感也必迟钝。成年以后,理与情的关系变得复杂起
17、来。有些人的理性逐渐与情感分离,变成欲望的工具;有些人的情感则会执着于理性,从而形成牺牲型人格,如金庸笔下的张翠山,谢逊就说他“于是非之际太过执着”。情具有超越时空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情必然是理性的;“理性人”也应该是指其性情而言。文明越发达,文胜质的倾向就越发强烈,所以民间有“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的说法。第25页,本讲稿共27页无论个体还是民族,理性的发达通常先从情感开始,然后又会脱离情感成为工具理性。比较而言,中国人的理性较多运用在伦理方面,而不是自然科学,所以一般认为西方人要比中国人单纯一些。文明愈进步,人情愈淡漠。往往要有大苦难的发生,方能唤醒失落的深情,是以生于忧患而死于
18、安乐。理性的进步并不完全是坏事儿,关键在于能不能与人情兼容。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成年人的大脑,儿童的心,这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中庸的人格理想足以抵御宗教的吸引力,因为他不需要借助超自然的威慑力量,也无须否认理智。第26页,本讲稿共27页“年龄”问题理性与情感的分合,实际上就是年龄问题。个体的年龄有目共睹,但是群体的年龄却容易被忽略,“普世价值”、“最不坏的制度”这些概念,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它否认民族的“年龄”。生存的内容,乃是对事物的“知”,它首先是情绪化的,因而处于不断流变之中。“知”不但是外在事物的历史记录,同时也是“知”自身历史的沉淀,因此,无论群体还是个体意义的人,实际上都存在“年龄”的问题。时间性这一概念,可以用来解决许多长期争论不休的学术和政治问题第27页,本讲稿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