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313344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音 乐 课 龙 咚 锵 教 学 反 思(共 5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 3 篇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 1本学期课例研究,我选择了一年级第八课龙咚锵的教学,正好也赶上了碑林区教学常规大检查,被抽中要上一节音乐课,有两位教学丰富的老师来听我课,给好评的同时也给予了有效的点拨和指导。我就这节课说一说我的收获与反思:在备课阶段,我首先是对这首歌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设计思路就是想把我感受到的气氛和情感通过合适合理的方式方法传达给学生,并且能够引导和启发孩子们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且能够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深度挖掘教材,

2、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考虑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和趣味性。考虑课堂的丰富程度和合理程度。在实施阶段,为了让孩子亲近到中国传统的节日氛围,安排孩子欣赏了拜年啦,感受节日的气氛,其次,安排孩子们亲自触摸和发现中国民族乐器鼓、锣、镲,孩子们拿着乐器自己摸索发出的声音。再通过孩子们模仿演奏乐器的节奏并相互配合,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歌曲学唱阶段,我认为进行的比较好,孩子们通过跟老师的接唱,男女生角色的比赛唱,全班同学的齐唱等不同形式的歌唱,巩2固好歌曲的演唱和对情感的表达,甚至于背唱。有待改进的就是对节奏规范和歌唱规范的强调不到位,例如,八分休止表达的不够准确,就要给孩子们提示和引导准确。

3、不能不管。在课堂的拓展阶段,我根据课堂需要安排了扭秧歌和声音的情境创设,在扭秧歌环节,一直是让孩子们跟着我模仿跳,课后通过两位听课老师的反馈,让我想到了此环节应该让跳的好的孩子们上来带着大家一起跳,气氛就会好很多,给孩子们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舞台。语言情景的创设,让孩子们的声音充满了整个教室,也打动了老师们。很有气氛。课堂的结尾,让孩子们对接春联,此时,让我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语言丰富的能力竖起大拇指,也为这节课画上了可圈可点的句号。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 2龙咚锵是一首用汉族音调创作的儿歌,歌曲中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进行,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结合了一年级儿童的身心特

4、点,设计了“聆听声音欣赏歌曲,体验情绪创造节奏,认识乐器形式多样,动情歌唱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教学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于歌曲龙咚锵的音乐,让学生玩中学,乐中唱。本课力求在师生的交流合作中,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快乐情感,了解中国年文化的悠久历史,热爱祖国的民族器乐,并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等。3导入环节用猜声音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聆听鞭炮的声音,让学生体验声音的强弱、长短、鞭炮响声的快慢等不同音乐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的交流,了解中国新年的相关文化。其次,在快乐的音乐中,通过视频直观地感受不同地区人们过年的喜庆气氛。学生在聆听中巡回思考,阐

5、述自己对音乐作品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敢于参与,大胆交流。模仿“龙咚锵”的声音,激发学生认识打击乐器的愿望,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聆听、想象、敲击、感知、认识,让学生用饱满的情绪感知小钹和堂鼓音色的特点,培养对民族打击乐器的热爱。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作表演,探索出打击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通过模仿老师的节奏,提高学生对声音、节奏的听辨能力。学生通过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在快乐的“接龙”游戏中,解决教学中的难点节奏,体验堂鼓和小钹的美妙音色,培养学生对民族打击乐器的喜爱。师生的对接演唱,加深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是对歌曲歌词、节奏的衔接有效联系,为学生后面的独立演唱打下基础。低

6、年级学生对乐谱视唱能力很低,教师的范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歌曲音准、节奏的感知能力。课堂上创设让学生自由、大胆伴奏的歌唱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其中我还设计了跳东北秧歌的环节,学生通过手上动作,在活动中不断地创新展示,提高4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交流、总结。最后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欢乐中国年的音乐声中,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结束本课学习。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本节课做到了循序渐进、由难到易。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将枯燥的节奏学习自然融入到了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在玩中乐、乐中学,体验中不知不觉的就学到了知识。本课的不足

7、是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不够精炼,自如地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提高。白板的使用是为了为高效课堂节约了很多情感渗透和技能训练时间,把问题设计和画面相结合,以后我要多加强白板的使用,多琢磨,多练习。音乐课龙咚锵教学反思 3歌曲龙咚锵是一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过年歌曲,节奏、旋律、歌词多次重复,使歌曲显得简单通俗,加上歌曲与锣鼓声交替,使过年的气氛更加的热烈、欢快、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我觉得本课实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让学在轻松、愉悦中学会了歌曲。我主要从以下环节进行教学:一、情境引入部分的问题设计本节课第一部分导入教学时 湛始的设计中只有律动练习。让孩子们感受音乐调动情绪。可没有有效的问题

8、设计。于是我在导入部分加入了有节奏读、做相反动作、设计成“请你跟我一起做”这样即增加了趣味性又为感受力度做了铺垫。5二、课堂问题有效性的问题设计在初上本课时我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这首歌好听吗牡纳音清脆吗”等一些本已有答案又没有意义的问题,缺乏有效性。后来改为“听到这首歌,你有怎样的感受,鼓的声音你来敲一敲,有什么特点”多让学生想即回答了我所设定的问题。又为下一环节做了铺垫。三、课堂活动中的问题设计在模仿锣、鼓、镲的节奏时,学生难免过于兴奋声音过大。我边这样的问题。“看谁是好的乐手 饫鲜谀陆谧嗍钡纳音是怎样的姿势怎样”这样的问题设计比机械的去说“你的声音太大。你的姿势不对”要好的多。便于学生模仿,并和谐的配合演奏。四、现代教学运用中的问题设计本节课除了以上基本的问题设计之外。多媒体运用也为高效课堂节约了很多情感渗透和技能训练时间。把问题设计和画面相结合。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评价中针对学生特点再到位些。在关注全体时还要多关注个体差异。除了范唱还应让学生多听学生演唱的原声录音。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