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 1 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难点】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三、教学
2、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环节二:新课教学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 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
3、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资料:伦敦 1801、1851、1981 年的城市扩展。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教师总结: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小组探究:对照图 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 2.13 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2)目前各处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3)近 20 年来,各国城市化的
4、发展速度有何差异?(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教师总结: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环节三:课后作业全班各自然小组依次为空气污染调查组、水污染调查组、噪声污染调查组、固体废弃物污染调查组、光污染调查组、交通组、住房组、人口组、就业组、社会秩序组,调查连云港市近年来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求:1.网络搜集或走访调查。2.图文资料真实,且具概括性。3.注意安全和中学生形象。四、板书设计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 2 2知识与技能1.上海港的成因和发展的有利条件。2.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过程与方法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
5、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影响交通运输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教学方法归纳法和探究式教学,以上海港为例,来分析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教具多媒体以及上海港位置图 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站的位置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等图片。教学过程设计回顾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交通运输网中的线,主要包括哪些呢?学生回答:铁路线、公路线、内河航线等。导入新课:学生回答得很对,其实不管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线,都是由交通运输点组成的,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它是客货流的集散地,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影响交通运输中的点。一、港口的建设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
6、:什么是港口呢?学生思考:港口是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或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上海港的地理位置如何呢?它的修建有何优势和劣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位置: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上海市位于长江口的南岸,而上海港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优势:1.上海港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水运便利;2.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3.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
7、的水域条件。劣势:1.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2.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上海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的港口。因位于长江的入海口,东面又面临大海,所以上海港既是河港也是海港。下面我们着重来分析一下上海港所处的地理位置(板书并打出投影片图 7.15)2.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板书)(先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并思考图中的小字部分的两个问题)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前面第六单元第四课“城市化”中对上海的城市建设已经有所了解,在第五课中还学习了上海近年来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我们今天来学习上海港口的建设,注意与
8、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分析图 7.15 也要与第六单元的 6.18、6.26 两图结合,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先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来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市主要位于长江口的南岸(因为上海市还包括长江口中间的崇明岛和一些小岛),而上海港(港区)主要分布在黄浦江和苏州河的沿岸。上海港所处的地貌为河口三角洲,这种地貌的优点是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的设备、建筑提供了优越的陆域条件;长江与黄浦江、苏州河又为筑港提供了航行和停泊的水域条件。但是,由于地形坡度缓、水流分叉多、河道流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长江的泥沙含量增加,所以很容易淤塞河道,一般在运营后必须有挖沙船作业,才可保证河道畅通。承转过
9、渡:上海港在这种地理位置和这种自然条件下,为什么能够建成我国第一大港呢?影响港口区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学生阅读教材。多媒体投影:上海港位置图。学生思考:上海湾所处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上海所在的沪宁杭地区,是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教师拓展:1.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和浦东的开发,使得上海的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面旗帜,因此上海港的服务区域即其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2.上海港周围的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有长江干支流,而且有京沪、沪杭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同全国各地相连接,因此经济因素是上海港得以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3.对上海港的区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建设一
10、个港口既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又要考虑腹地、交通等经济因素以及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区位因素分析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死搬硬套。承转过渡:同学们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回家或到学校上课主要是坐汽车,同学们想一想,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什么呢?二、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多媒体投影:图 7.16。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分析:1.从自然因素来看。汽车站宜建在面积较大且平坦的地方。2.从经济、社会因素来考虑。汽车站应建在市区内人口流量大的繁荣地段,且让人们容易找到。3.从经济需要出发来看。方便人们乘车,汽车站应选择在与市内、市外有直接联系的地方。多媒体投影:
11、图 7.18,北京西客站是近些年来的一项新建筑,当初在站址的选择时,曾经有三种方案,试分析哪种?学生合作探究:第三方案搬迁单位较少,但占菜地最多,距市中心最远、距电影制片厂很近,车辆行驶震动对制片生产有干扰,而且翠微路较窄,道路两侧多政府机关,与旅客车站、服务设施等内容不大协调。第二种方案,需要拆迁首钢公司的炼钢车间,搬迁量很大。通过对三种方案进行比较,第一种方案。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优秀的高中地理教案 3 3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
12、的影响,以及各层大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建议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的教学分析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布以及各分层的特点,特别是对流层和平流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教材讲述的较为详细,平流层以上部分,包括中间层、热层、外层,教材归纳为高层大气,这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教材这样处理,既突出了重点即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对流层和平流层,同时又利于学生了解高层大气中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电离层,至于目前与人类联系相对较少的其他几层大气,简略处理,减少学习的头绪,详略编排得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各大气层的特征,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即气温的垂直变化不同引起大
13、气的运动特点各异,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因此导致大气对流运动显著,由于对流运动,使水汽易于凝结,而对流层大气固体杂质丰富,因而容易形成降水;平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因而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不易产生复杂多变的天气,利于飞行。由此可以看出每层大气其运动特点都是由于气温的变化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可从教材提供的图像中得以了解。关于大气的组成的教学分析本节教材介绍的关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等知识,是了解大气环境的最基础知识。其中低层大气的各种组成物质及其对生命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教材通过表格形式介绍了低层大气中所占比例较大的干洁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从表中可
14、以看出各主要成分的比例悬殊很大,氮、氧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所占比例很小,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二氧化碳及表格中未涉及的臭氧,它们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这一点教材着重进行了描述,对于低层大气中比例较少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强调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以及大气降水的影响,同时教材指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这与干洁空气有所不同,这为后面讲述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干预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和大量排放污染物质导致大气中固体杂质增多,形成大雾天气等天气变化埋下伏笔。教材在介绍人类活动对大气影响时,提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二氧化碳增多,而且大气中出现了新的成分如氟氯烃化合物,而这种成分可以导致臭氧总量的减少,大气中这些微量成分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生存的环境构成威胁。由于本节教材使大气环境这个单元的起始部分,因此教材中没有涉及有关大气中各组成成分对大气热状况、大气降水等如何起作用,只是将结论描述出来,至于作用机理留待后面相关章节进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