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与实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与实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探究与实践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涌现出众多新型教学模式,包括“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调意识,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有利于为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所以教师要重视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科学编制导学案、合理组织小组合作等方式促使其在初中品德课程中得到贯彻落实。关键词:导学案 小组合作 教学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一、引言从新课程改革提出至今,已经过去十多年,在这十几年的教学探索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涌现出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教学模
2、式等,这些全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能够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可以使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初中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动手能力也很强,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从而相互启发,一起进步,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和谐相处的活动形式。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程,采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
3、学效果。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方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1、理论意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以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互动与合作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努力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每个学生的学习活动都是整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他们一起努力,获得成绩,然后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比。这样一来,小组合作探究就将个体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调意识;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有利于为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有利于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有利于使每个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也有利于解决
4、班级授课制给教学带来的困难,实现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真正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的“学”基础之上。2、实践意义作为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一场“革命风潮”,小组合作探究对我国深化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深远的实践意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以合作为突破口,以探索新知识为目的,要求学生互帮互助,并对小组整体成绩进行评价。学生在小组环境中必须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活动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由于导学案在编制时就突出“导”的功能,所以明确了学生的
5、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实践作用。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通过使用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确实能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三、在初中品德思想课中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如今,“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正在一些学校悄然升温,但由于这种教学模式刚刚兴起,所以在实现过程中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导学案的设计缺乏科学性,无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果欠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解决
6、,方能发挥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巨大功能。1、科学编制思想品德课的导学案要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科学编制导学案,这样才有了上课的依据。要科学编制思想品德课的导学案,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其一,准确性原则。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制定目标时既要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发展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需要。为此,教师就要仔细研读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和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细化为问题。在设计导学提纲问题时,教师也要尊新准确性原则。问题是课本内容的细化,也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教师只有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索性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设计
7、的问题要有可操作性、简明。易懂、能完成,前后问题要有逻辑性,不能出现“了解”、“掌握”等模糊性词语,而要使用“记住”、“会运用”、“解决”等明确性用语,还要标注出重难点问题。比如在讲依法治国这一部分内容时,要在“本质、根本目的”这两个概念上做标注,指明是“易混”概念,这样可以提醒学生强化学习,只是搞懂。其二,梯度性原则。教师编制导学案提纲和练习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层层深入。一方面,导学提纲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不仅要再现课本知识,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导学练习要紧密结合课本,以基础题为主,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8、以填空、选择、案例情景题、实践题为方式,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导学提纲:让学生交流自家收入的主要来源;让学生分析自家收入是通过哪种方式获得的;引导学生分析自家收入中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让学生谈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的意义。这样的问题有梯度,层层深入,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多种分配方式的相关内容。2、组织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导学案编制完成之后,要将导学案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其应有功能。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其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实现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组建一个量、质兼顾的小组。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来说,教师应该以“异质
9、组合”为主要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资质、水平、能力不一样。每个小组以45人为宜。教师首先要选好小组组长,因为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是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也是联系教师与小组成员的纽带。教师可以采取“个人自荐+组内表决”的方法确定小组组长。然后,要对选出的组长进行相关培训,让他们知晓常用的学习组织方法,强化其责任感和耐心,并组织各个小组的组长进行横向交流,取长补短,使小组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当然,教师要深入到每个小组的交流合作中,及时发现潜藏问题,使小组始终保持和谐气氛。其二,引导小组成员先自学导学案。导学案编制好之后,教师要提前12天发给小组成员,要求他们根据导学案先初步阅读教材。并对学生
10、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学生读书要快,节省时间;二是找出知识点要准;三是要边阅读、边思考。这样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三,引导小组成员在课堂上积极合作、主动交流。学生光预习是不够的,他们必定会存在某些疑问,或者看待问题不够深入。为此,教师要让小组成员针对导学案的问题积极交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促使他们相互更正、辩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合作时间,不能催促他们快速得出答案,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注重的是学生的合作过程和思考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3、选择恰当的小组合作时机合
11、作探究教学模式不是“万金油”,不是在任何场合都适用,否则会陷入“走过场”的尴尬局面,从而丧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呢?这是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其一,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适宜选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这样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励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智慧和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学习灵感。比如有些学生分不清责任与角色的关系,这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其二,当学生由于认识能力、思维水平和相关经验的缺乏,导致对一些政治问题认识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时候,适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内部成员充分表达意见,相互补充各自的观点
12、,从而对相关政治问题认识得更加丰富和全面。比如有些学生不能全面认识依法治国的意义,可以让小组成员讨论“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这样的问题,以此促使学生认识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其三,当教学过程中出现课堂争议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从而逐渐达成共识。4、适时开展小组评价活动教师要适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评价活动,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全面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其一,为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合作探究,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正向评价活动,对每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观察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13、,并予以他们赞扬与鼓励,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其二,让小组组长为每位小组成员打分,然后再按照小组总分进行评比。也可以在小组之间开展合作竞争活动,使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合作集体,这样也有利于整个小组的进步。四、结束语“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注重“导”,注重“合作”,其基本着眼点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初中品德思想课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不言自明,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问题,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 2王硕旺等: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年3月版3张向葵、关文信: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操作 ,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年2月 4王怀彬等:新教学方法,吉林科技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5孙璐 刘电芝:论课堂合作学习的使用条件及使用的有效性,教育科学论坛 ,2006年07期 6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