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重点句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7698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重点句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白杨》重点句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杨》重点句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重点句段.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抓住重点句段,感悟文章内涵小学语文第十册白杨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选自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一组。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以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二)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充分、快乐地人人向往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去读书,逐步品味语言中的情感、感触阅读中的兴趣。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略读课文,让学生先从文章中抓取基本材料爸爸的三句话,然后对它们作

2、粗略分析,形成初步印象,获得有关主旨的初步认识介绍白杨,教会学生抓取重要材料的方法。第二步,精读三句话,作精细分析,然后以点带面,联系前文,抓重点词、关联词,分析、讨论、修正关于中心的认识赞美白杨,教会学生抓重点词品味,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第三步,抓住揭示文章主题的句子“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反溯前文,深入挖掘作者欲说还休又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潜在主题赞美建设者,从而第二次修正主题,真正把握中心。教会学生抓重点句理解、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第四步,对重点段(第16自然段)展开讨论。先自己提出问题,继而根据画面、背景材料展示出的生动内容回答。在语言训练中深化对中心的认识。教会学生多方面摄取信息

3、,尤其利用背景材料解析文章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采取多种读书形式进行感情朗读,感悟人物的言行,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给每位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四)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段,揣摩重点词,了解白杨树的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不同想法及以后的做法。培养学生良好竞争及积极向进的好习惯(五)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检查预习情况:预习了课文,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吗?(学生简要概括)3、课件出示“疆”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的。(左边弓字旁里有个提土,别忘了,失去了土地,疆域就不完整了。)设计意图:这既让学生自己观

4、察、记忆,找出这个生字在字形上应该注意什么,又把字的音形义结为一体,适时地渗透了思想教育。4、过渡: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让我们一起读书,解决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展示,自然而适时,在上课之始,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5、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且画出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那个自然段。(学生边自读边勾画思考)(二)了解白杨特点,学习析词悟情1、学生交流:请你读出画好的段落,大家边听边想自己哪儿不明白。预设:生:我不明白为什么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生:我不明白爸爸介绍的白杨树到底有什么特点?生: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5、”这些写人的词呢?设计意图:学生质疑,在一边读一边思考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学生的提问,不仅抓住了写爸爸神态的词语,也将写树与写人的词语联系了起来。说明学生已从爸爸的三句话中初步学会从含义着眼,抓重点词,寻找内在联系。2、课件展示:戈壁滩上的一行白杨树要求:根据爸爸说的话和看到的内容,小组讨论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预设:白杨的特点是直、适应性强和生命力强。要求学生介绍这三个特点是怎么得来的?设计意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词句训练,而且照应了自己的质疑。老师紧抓写白杨树的关联词语,既进行了深入的语言训练,又学习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课件显示:学生朗读这段话,在学生重点

6、讨论的三句话上有黄色线条作标识。)3、快速读前三个自然段,找概括白杨特点的词,并说说原因。4、再读第1自然段,进行深入思考,指导朗读。5、完成填空题。(生完成练习;师行间巡视,纠正写字姿势。)生汇报,大屏显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卫士)。(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高大挺秀)的身影。设计意图:学习写白杨树的特点这一段,回顾前三个自然段,突出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并使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此,设计了填空练习,使学生全体参与,把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落到了实

7、处。(三)理解表白的心,学习析句、段悟情1、讨论:既然在赞美白杨,爸爸为什么神情严肃,还用了那么多写人的词。谁能读读书上的句子。(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2、指导学生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原来爸爸借介绍白杨表白自己的心。作者借爸爸的表白赞美建设者。这是借物喻人呀!那我们要好好读读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4自然段。(板书:物人)4、学生背诵14自然段。设计意图:抓重点句“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从而体会思想感情。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要求背诵这一段话。背诵,是深入体会思想感情与积累语言的好方法。5、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

8、在还不知道。看课文,(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孩子们不知道什么?请同桌讨论,用问句提出来。设计意图:汇报阅读收获,老师的点拨恰当、适时,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表达,这正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6、课件显示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学生看画面思考。 设计意图:看画面,利用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建设者与白杨之间的共同处: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成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坚强不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深化了对中心的认识。7、方法指导: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而领悟中心。(板书:段领悟中心)(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回顾全文1、默读最后一个自然

9、段,想想哪儿不明白。2、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为他已经沉思过,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书:沉思微笑)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3、生齐读课文小结:同学们,你们是祖国西南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继承父辈的事业是大家光荣的使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你们的真心、信心、决心!设计意图:以两次“沉思”、“严肃”、“微笑”的理解,反顾了全文,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训练的原则。(五)总结这节课我们用抓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的办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领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写白杨是为了 赞美建设者!(六)作业设计:在教学白杨一课后,我设计了如下分层作业:1、爱读书的你,不妨阅读白杨礼赞,了解更

10、多的知识。2、爱习作的你,不妨写写你学完白杨后的感受或者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3、爱朗读的你,不妨有感情的读出感动你的段落。4、爱绘画的你,不妨画一画白杨。5、爱唱歌的你,不妨学习歌曲小白杨,然后唱给大家听。6、爱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7、爱观察的你,不妨找找白杨的其他特点。以上七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干题完成。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选择做难做的,能力弱可做简单的,但由于学生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11、去跳一跳,摘到“果子”。五、课例设计反思:白杨这堂课的教学,我围绕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实效性课题研究目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2、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

12、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个别读、背诵,内容上则有读词、读句、该段、读全文。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就能作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3、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师生交流中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老师在多处有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

13、几位小老师,我说对了吗?”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

14、形成。(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者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另外,电教媒体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四)实现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1、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认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

15、的参与者,是学生的高级伙伴。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教师始终是学生的伙伴,只不过是个“高级”的伙伴,这个“高级”主要体现在教师可以有意识、有目的而又非常自然地对课堂活动进行调控,而这种调控和指导又是主动的,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导向作用。所以,在这堂课上提出的问题,我只是搭了“脚手架”,把学生导入到最适宜的“最邻近发展区”,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2、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支撑。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种对话交流是建立

16、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的,任何脱离文本的课堂活动都必然会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这节课上我秉持这样一个基本态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研读原文并从文本出发生成、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启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心灵上是默契的,真正能够达至无障碍的沟通,对学生未来学习语文起到终身受益的帮助效果。3、在提问中实施有效的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提问的能力是构成积极课堂气氛的组成部分。“提问是课堂上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提问充当了教师的解释与学生的回答之间的中介。”这种中介将焦点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从教师唱独角戏转变为师生的双边活动。这堂课上我特别注意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一次只问一个问题。二是注意提问明晰、富于变化,并在提问后给学生保留足够的等待时间。整堂课教师不断提供创新机会,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师生互为动力,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新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