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祛暑剂.pdf

上传人:刘静 文档编号:527344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1#--祛暑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1#--祛暑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祛暑剂.pdf(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第五章祛暑剂第五章祛暑剂凡以祛除暑邪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暑病的方剂,统称为祛暑剂。属于“八法”中之“清法”。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气通心,暑热伤人常直入气分,导致人体里热亢盛,心神被扰,故见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等症。又因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常兼口渴汗多、体倦少气等症;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故暑病多夹湿邪,兼见胸闷,或身体困重,小便不利,或泄泻,苔白腻;夏月贪凉露卧,不避风寒,加之腠理疏松,寒邪侵袭肌表,而伴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等症。故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剂、祛暑利湿剂、祛暑益气剂三类。在运用祛暑剂时,应注意暑病本证、兼证和主次轻重。单纯中暑受热,治宜清热祛暑,选用苦寒合甘寒的清热之品。暑病夹湿,应酌情在祛暑剂中配伍祛湿之品,若暑重湿轻,则湿易从热化,祛湿之品不宜过于温燥,以免损伤津液;若湿重暑轻,则暑易被湿遏,清热之品不宜过于甘寒,以免阴柔留湿。暑热耗气伤津,治宜祛暑清热、益气养阴,主选甘寒清热养阴或益气、甘酸敛津之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