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实验教学教案感觉器官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医学院实验教学教案感觉器官实验.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滨州医学院实验教学教案学科生理学授课教师授课对象 2005级本科各专业授课时间2006年12月11日-12月30日计划学时 3学时实验课题:感觉器官实验 实验目的:1. 学习一些基本的感官实验测定方法,巩固理论知识。2. 联系临床,了解异常情况下的病变部位。实验重点、难点:重点:1.视敏度、视野、盲点的测定方法。2.音叉的使用方法及气导和骨导的传导路径。难点:1.视敏度成像的原理。2.视觉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实验手段、用具:教师示教,学生动手操作;视野计、音叉等。实验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1讲解实验原理,注意事项 40分钟2. 教师示教 20分钟2. 学生分组操
2、作: 70分钟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实验总结、布置实验报告书写 20分钟 执行教案的自我分析: 教研室指导教师或观摩教学意见:感觉器官实验 一、视敏度测定【授课内容】 能看清楚文字或图形所需要的最小视角(visual angle)是确定人的视敏度(visual acuity)(视力)(visus)的依据。临床上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来检查视力。视力表有12行从大到小的图形。当受试者站在5 m远的距离注视第十行图形时,图形缺口两缘在眼前所成视角为1分(图45一1)。视力表规定能看清此行图形的视力为1.0,作为正常视力的标准。视力是根据下述关系定的。 受试者视力 受试者辨清某图形的最远距离 1.
3、0视力 1.0视力者辨清该行图形的最远距离 比如,一位视力为1.0者,可于 5 m远看清第10行图形,可是某人需在2.5远处方能 看清,则其视力为2.5/5即0.5。同样一位视力为1.0者可于 10 m远看清第 5行图形, 可是某人需5 m远处方能看清,则其视力也为5/10即0.5。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视力的测定方法并了解测定原理。 【实验对象】 人。【实验器材】 国际标准视力表、遮眼板。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将视力表挂在光线均匀、充足的场所。视力表的高低适当。受试者站立或坐在距表5 m远的地方。 二、令受试者自己用遮眼板遮住一眼,用另一眼看视力表。按实验者的指点说出表上图形缺口的方向。
4、由表上端的大图形开始向下测试,直至测试到受试者能辨认清楚的最小的图形为止。表旁所注数字即为受试者的视力。若受试者对最上一行图形不能辨认清楚,则须令受试者向前移动,直至能辨最上一行图形为止。测量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出视力。三、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另一眼的视力。 四、给受试者一眼戴上一个凸透镜。再用同样的方法检查此眼的视力,观察其视力是否教戴镜前“差”了。令受试者向前走,观察走到何处才能看清戴镜前所能看清的最小的图形。【讨论题】一、当你找到一张只剩下标定视力为0.1的图形时,能否进行视力检查?二、影响人的视力的因素有哪些? 二、视野测定【授课内容】 视野(visual field)是
5、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测定视野有助于了解视网膜(retina)、视觉传导道(visual pathway) 和视觉中枢(visus center)的机能。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视野的测定方法,测定正常人白、红、黄或蓝、绿各色视野。【实验对象】 人。 【实验器材】 视野计、各色(白、红、黄或、蓝、绿)视标、视野图纸、铅笔。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 观察视野计的结构(图461)和熟悉它的使用方法。 二、将视野计对着充足的光线放好。令受试者把下颌放在托颌架上,使其受试眼眼眶下缘靠在眼眶托上。调整托颌架的高度,使眼恰与弧架的中心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先将弧架摆在水平位置。遮住另一眼,
6、令受试眼注视弧架的中心点。实验者从周边向中央慢慢移动弧架上插有白色纸片的视标架,随时讯问受试者是否看到视标,当受试者回答看到时,就将视标移回一些,然后再向前移,重复试一次。待得出一致结果后,就将受试者刚能看到视标时视标所在的点划在视野图纸的相应经纬度上。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弧架对侧刚能看见视标之点,划在视野图纸的相应经纬度上。三、将弧架转动45角,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如此继续,八个方向,在视野图纸上得出八个点。将此八个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出白色视野的范围。 四、按照相同的操作方法,测定红、黄或蓝、绿每各色视觉的视野。 五、依同样的方法,测定另一眼的视野。 【讨论题】一、 如何解释各色视野和光亮视野的
7、不同?二、试分析视网膜、视觉传导路和视觉中枢机能发生障碍时对视野的影响。三、视觉调节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目的和原理】 人眼自远看近时,通过眼的调节,晶体(crystalline lens))凸度增加使物体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上。本实验应用面镜结像的原理,直接观察人看近物时晶状体凸度增 加和人眼受到光线刺激时瞳孔缩小(miosis myosis)的现象。【实验对象】 人。【实验器材】 蜡烛、火柴、手电。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在暗室内进行实验,点燃蜡烛,置于受试者眼的左前方。令受试者注现远处的某一目标。实验者站在受试者的右前方,适当移动蜡烛和实验者的位置,注意观察蜡烛在受试者眼角膜范围内成
8、像情况(图48一1)。在实验者对视近角膜缘有一个最亮、正立的像(图之)是由角膜前面(凸面向前)的反射作用结成的。、中间一个暗而大的正立像(图之)是由晶状体前面(凸面向前)的反射作用形成的。一个较亮而最小的倒立像(图之)是由晶状体后面(凹面向前)的反射作用结成的。后两个像均需通过瞳孔才能观察到。记录各像的位置和大小。 二、令受试者转而注视眼前近处(15cm左右)的某一目标,此时可以见到中间的正像向边缘的正像靠近,并且变小。边缘的正像无变化;倒像的变化不明显。 三、受试者看近物时,瞳孔是否缩小;双眼是否发生辐辏现象。 四、令受试者注视远方,观察其瞳孔的大小。然后用手电照射受试者的一眼,观察其瞳孔是
9、否缩小。五、用手电照射受试者的一眼,观察其另一眼的瞳孔是否也缩小。【讨论题】 上述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四、盲点测试【授课内容】 经自视网膜穿出的部位形成视乳头,该处没有感光细胞。外来光投射于此处不能引起视觉,因此将此处称为盲点(blind spot)。我们可以根据无光感现象,找出盲点所在位置和范围。【实验对象】 人。【实验器材】 白纸、铅笔、黑头白杆火柴、尺、遮眼板。【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取白纸一张贴在墙上,其中心与眼同一水平处划一“+”记号,使角膜表面与+号的距为50cm。请受试者目不转睛地注视+号。实验者手持火柴端由+号开始慢慢向外侧(颞侧)移动,到受试者刚一看不见火柴黑头时,就把火柴
10、头所在位置用铅笔标在白纸上。接着,再将火柴慢慢向外移,到它刚又被看见时,再标下它的位置。在两个标点间连一直线,自其中点起,沿各个方向移动火柴,找出并标出火柴头能被看见的交界点。将所标各点依次连接,可以形成一个大致呈圆的圈。此圈所包括的区域即为盲点的投射区域。二、 依据相似三角形各对应边成比例的定理,即可算出视网膜上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和盲点的直径。参看图471及下列公式: 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 节点与视网膜的距离(以15计mm)(一)由于: 盲点投射区与+号的距离 = 节点到白纸的距离(以500mm计) 所以,盲点与中央凹的距离(mm)=盲点投射区域与+号的距离(15500)mm。(二)由于: 盲
11、点的直径 节点与视网膜的距离(以15mm计) 盲点投射区域的直径 = 节点到白纸的距离(以500mm计)所以,盲点的直径(mm)=盲点投射区域的直径 x( 15500)mm。 【讨论题】为什么我们平时并不感觉到盲点的存在?五、声音的传导途径 【授课内容】 比较声音的空气传导 (air conduction)和骨传导(osseous conduction)两种途径的特征。是临床上常用来鉴别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的一种方法。正常人为内耳接受的声波刺激主要经由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链传入,此即空气传导途径。声音亦可由颅骨、耳蜗骨壁传入内耳,是为骨传导。空气传导的功效远远大于骨传导。【实验对象】 人。
12、【实验器材】 音叉(频率为256Hz或512 Hz)、棉球。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比较同侧耳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任内氏试验)。 (一)室内保持安静,检查者敲响音叉后,立即将音叉柄置于受试者一侧颞骨乳突部,此时受试者可以听到音叉震动的嗡嗡声,且音响随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一旦听不到声,检查者立即将音叉移至受试者外耳道口处,此时受试者又可重新听到声音。相反,如将震动的音叉先置于外耳道口处,待听不到声音后,再将音叉柄置于颞骨乳突部,受试者仍听不到声音。这说明正常人空气传导时间比骨传导时间长、临床上称为任内氏试验阳性。 (二)用棉球塞住同侧外耳道(相当于空气传导途径障碍)、重复上
13、述试验,会出现空气传导时间等于或小于骨传导时间,此即称为任内氏试验阴性。 二、比较两耳的骨传导(魏伯氏试验) (一)将敲响的音叉柄置于受试者前额正中发际处、比较两耳感受到的声音响度。正常人两耳感受到的声音响度应是相等的。 (二)用棉球塞住一侧外耳道,重复上述试验,两耳感受到的声音响度有何变化? 【注意事项】 一、敲响音叉,不要用力过猛,可在手掌或大腿上敲击,切忌在坚硬物体上敲击。 二、在操作过程中,只能用手指持住音叉柄,避免叉支与皮肤、毛发或任何物体接触。 三、音叉放在外耳道口时,应使叉支的振动方向对准外耳道口,并在之相距12 cm。 【讨论题】 如何通过任内氏试验和魏伯氏试验鉴别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