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256437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 姓名_ 1、几年前,一辆载满20t电石的挂车,在浙江滨江区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措,场面让人震撼。大家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一起与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C2H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猜想与假设】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氧气、氢气或乙炔(C2H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大家

2、做出以上推断的理由是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气体不可能是氧气,原因是 ,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3滴 。溶液变红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

3、、下水道堵塞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某同学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物质的成分请与该同学一起探究:【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查阅资料】(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3)铝粉呈银灰色铝与酸、强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2NaAlO2+3H2【猜想与验证】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将几粒

4、白色颗粒放在玻璃片上,放置一会儿 将几粒白色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向步骤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羊毛线逐渐消失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实验:取该粉末分别置于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向一只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另一只中滴加 溶液,都产生大量气泡且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火焰均呈淡蓝色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入被堵塞的管道中,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管道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管道内温度明显升高 B产生大量气体 C反应放出大量热 D气体燃烧后,火焰成淡蓝色

5、3、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右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O2Fe2O3、C无色气体A高温黑色粉末B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高温2 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 。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

6、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无色气体A澄清石灰水浓硫酸灼热氧化铜当看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物理方法假设三成立化学方法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假设三成立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 。4、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现标为A、B、C、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

7、【提出问题】如何区分出四种溶液? 【进行实验】甲同学实验如图所示:由此甲同学认为A一定不是(1)_【表达与交流】甲同学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 甲同学的结论:A是氯化钡溶液。 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结论,乙同学的理由是(2)_。 于是乙同学另取少量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一种试剂是(3)_溶液,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4)_由此证明了甲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同时确定了A。乙同学继续实验如图所示:【收集证据】观察到C中产生气泡,D中产生白色沉淀。【解释与结论】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_ 乙同学最终通过实验区分出了四种溶液。【反思与评价】请指出甲同学区分上述四种溶液时

8、,在实验方法上的一点不足之处(6)_ _。5、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Na2CO3溶液显_性;步骤2: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色;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_。(选填答案: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碳酸钠溶液)实验猜想 步骤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NaCl Na2CO3; NaCl CaCl2和NaOH; NaCl Na2CO3和NaOH; 实验验证(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9、)来源:学科网ZXXK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猜想成立反思评价 有同学提出将CaCl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成立。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_。6、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题18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 +Na2CO3=CaCO3+2NaCl)。(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

10、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根据反应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 。7、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O2+2H2O=8S+4NaOH。【实验资料】 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硫代硫酸钠(Na

11、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4Na2CO3+12S+X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 ,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 。 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求),按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2按照-再重复实验2次,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2、第1次第2次第3次H1/cm11.011.411.6h2/cm8.79.19.2【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划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反应与评价】若实验过程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答案:1、【猜想假设】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氧气不具有可燃性;CaO + H2O = Ca(OH)2;【实验探究】乙炔(或C2 H2 );没有气泡产生 ;酚酞;放热4、5、碱 ;A;有白色沉淀生成且红色不消失;红色消失无法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7、(1)O2;吸收CO2和Na2S4受热产生的有毒气体H2S;(2)试管内液面上升,有色固体产生;(3)4:5;(4)20.9;若未放置一段时间,结果将偏小,原因是第一步反应消耗了试管中空气中的氧气,若不静置第二步反应中氧气含量偏低,则测量结果偏小。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