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50587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植物向性运动的概念及意义。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2 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实验并预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开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探究能力及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3 3、情感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培养学生执著探索的精神、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等科学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关注生活细节,养成严谨细心的科学研究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2、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及严谨性分析。【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植物向光性的机制。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气氛,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拟法、自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其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观察、比拟和总结、判断思维和创新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A.A.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导言:1、请同学们观看这幅向着窗户生长的盆景图,想到了什么诗词?答复: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红杏出墙说明

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讨论,是外界什么诱惑使这“红杏探出脑袋,向外张望?这是植物的什么现象?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向光生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出红杏出墙是植物的向光性,那继续提问“红杏出墙对她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常见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B.B.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一、植物向性运动:一、植物向性运动:1、通过“红杏出墙的现象,得出红杏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继而引导学生简述向光性的定义。2、由植物的向光性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向性运动还有哪些。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结合生活现象。随后,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向重力性、向触性、向化性和向水性等。二、生长素

4、的发现过程: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一达尔文向光性实验一达尔文向光性实验1、先向学生介绍胚芽鞘是什么?可用图片展示,结合讲解,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2、达尔文实验:图解的形式,flash 演示 A 组胚芽鞘保存尖端,B 组胚芽鞘切除尖端C 组锡箔盖住胚芽鞘尖端D组锡箔盖住胚芽鞘尖端下面问题探究一:问题探究一: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胚芽鞘哪局部有关?看了课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同学们分析本组实验中的 AB,通过比拟思考,这两个对照组单因子变量是什么?控制变量又是什么?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题探究二:问题探究二:胚芽鞘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在哪里?看了课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同学

5、们分析本组实验中的 CD,通过比拟思考,这两个对照组单因子变量是什么?控制变量又是什么?由此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思考答复 p46 左下角思考题:为什么要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呢?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哪一局部?感受单侧光刺激的又是哪一局部?你怎样解释这一结果?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局部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响,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局部在起作用。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

6、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局部会产生某种影响。设问:胚芽鞘产生的刺激是某种物质吗?科学家怎样通过实验来探索?二温特实验二温特实验后来温特做了实验,证实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不过,在温特实验之前,还有两位科学家对达尔文推想作了初步探索,即詹森实验和拜仑实验。教师先介绍材料中的琼脂块和云母片是什么物质?然后教师用 PPT 展示三位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曲折,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1、PPT 演示 1910 年詹森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物质向下运输2、PPT 实验 1914 年拜伦实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胚芽鞘

7、尖端产生的物质在其下局部布不均匀造成弯曲生长。詹森和拜伦初步证实了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但温特做的实验则充分证明了。同学们仔细思考,想想温特的实验巧妙之处有那些?3、PPT 演示 1928 年温特实验 引导学生思考温特实验之巧处,并得出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生长素。通过诸上实验,我们都已确实,胚芽鞘尖端产生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但我们又该问问了,这种物质是什么呢?4、讲述 1934 年郭葛首次从人尿中别离出吲哚乙酸PPT 图示吲哚乙酸结构式,说明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物 拓展:植物体内的其他生长素。.总结:总结:1、回忆解释植物向光性奥秘的过程中一系列实验,总结出实验设计的

8、两条原则:1单一变量原则;2对照组原则。设问:根据实验设计原则,詹森的实验能够证明他的结论吗?为什么?让学生分析,说明理由。不能。因为没有排除琼脂本身对去尖胚芽鞘的影响。请同学们完善实验设计。2、得出发现真理的途径: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循环。3、总结植物向光性的奥秘:1植物向光性的机制:光改变生长素的分布;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细胞生长快。2植物激素的含义:植物体内产生、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等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拓展: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有什么不同?动物有专门产生激素的腺体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PPT 展示图片讲解,学生理解1、生长素的产

9、生:主要合成部位:胚芽鞘尖端幼芽、幼叶和发育着的种子。2、生长素的运输:1运输方向:PPT 演示实验:得出结论:生长素只能从 a 端形态学上端运输到 b 端形态学下端。解释形态学上端和下端的含义。单向的运输成为极性运输。例外:植物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为非极性运输。2运输方式: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决定于生长素的浓度差。3、生长素的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局部。总结回忆总结回忆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稳固本节课内容。即要求学生答复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中各实验的实验结果。课堂小结也是以填空的形式,教师设计给出了以下的问题:1、在胚芽鞘实验中,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感受光影响的部位是,光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合成。2、向光弯曲部位在。3、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作用。4、探究实验的两大原则、。板书设计见 PP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