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二答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247329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二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二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二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卷二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 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密押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教育具有永恒性、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其中教育的永恒性指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2.【答案】C。解析:苏格拉底提出“产婆术”,认为教育不是凭借教授授予知识,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刺激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去发现真理。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他主张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君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理想国中,他强调理性,提出了回忆说。3.【答案】C。解析: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狼孩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

2、用人类语言顺畅的交流,是因为狼孩错过了语言形成的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带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要抓住关键期,因此选择C。4.【答案】C。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水平,国家或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5.【答案】B。6.【答案】C。解析:学制建立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在学制上,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切合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如题干中出于个别差异上的考虑,就有设立特殊学校的必要。7.【答案】A。解析:B、C 项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D 项侵犯了学生财产权。8.【答案】A。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3、是各种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9.【答案】B。解析: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夸美纽斯的观点正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10.【答案】B。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11.【答案】C。12.【答案】C。解析: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题干中“民族体育”课的开发设计者是学校,因此是校本课程。13.【答案】C。14.【答案】D。解析:一个人离我们距离远近时的大小保持不变,属

4、于知觉的恒常性。15.【答案】D。解析: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16.【答案】C。解析: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同学们主动参与讨论,并提出疑问,积极寻找问题答案,体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唐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参与寻找答案的活动,体现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它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学生们善于提出问题,并积极

5、探究问题的答案,体现了探究学习。17.【答案】C。18.【答案】C。解析:“人人平等、尊重他人的尊严与权利”,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属于后习俗水平的普遍伦理阶段。19.【答案】D。解析:提干描述属于典型的社交恐惧症的症状。20.【答案】B。解析: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21.21.【答案】A。二、辨析题二、辨析题22.【参考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逆向迁移和负迁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逆向迁移

6、是从迁移发生的方向上来划分的,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负迁移是从迁移的结果来划分的,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23.【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应该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和重心,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既将学生集体看作教育的对象,也将其视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24.【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7、。优点是:(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缺点是:(1)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因材施教;(2)难以形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缺乏灵活性。25.【参考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作家、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塑造新人物,使用的是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发明创造、文学家塑造新人物、构造故事情节、科学家的新的研究方案和设计等,都是创造想

8、象的过程。三、简答题三、简答题26.【参考答案】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问题的认识,并形成了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他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具体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 岁):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儿童在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第二阶段:权威阶段(68 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的权威。儿童尊重道德的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是好的。皮亚杰把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又称为他律道德。第三阶段:可逆性阶段(810

9、岁):该阶段的儿童已不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是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定。准则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阶段的开始进入自律阶段。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 岁以后):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发展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皮亚杰的理论的核心就是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是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儿童道德判断的总的发展趋势是从他律到自律。27.【参考答案】不同的心理流派对遗忘原因的解释也是不同的,产生了不同的学说:(1)以巴甫洛夫为代表的记忆痕迹

10、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以詹金斯和达伦巴希为代表的干扰抑制说主张: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而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3)奥苏贝尔提出来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4)精神分析学派中,弗洛伊德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11、,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5)提取失败说认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因此,在记忆材料时,我们尽量多地记住材料的其他线索,会帮助我们在需要时较容易地提取。28.【参考答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要遵循如下要求: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

12、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29.【参考答案】第一,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内容真实、可信;第三,态度真诚、热情;第四,善于捕捉说理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增强教育效果。四、材料分析题四、材料分析题30.【参考答案】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显然是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让小明去“监视”同学,做“眼线”,容易培养学生阴暗的人格,这样对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班主任的做法极为不妥。(2)新课程倡导教师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班主任“无事不晓”是通过学生小明出卖同学而做到的,这不利于学生人生的发展。(3)新课程倡导

13、“教师是一种灵魂的启迪,一种精神的唤醒”,作为班主任如此要求小明做伤害同学的事,实则为一种畸形教育。(4)信任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监视”实为一种不信任。班主任此种做法,是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丧失了教育学生的前提。31.【参考答案】小张老师忽略了学生的注意特点,作为一年级学生而言,其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还没有很好的发展。所谓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相对强烈的刺激,如一道强光、鲜艳的颜色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新异的刺激物或奇异的气味,如教师的发型,服装的变化,或是飘来的香味、臭味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材料中张老师的

14、服装过于时髦,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得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老师身上而不是学习内容上。除了教师的着装,教具也是分散学生注意的重要因素。张老师走进教室就将教具放在讲桌上,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心心念念惦记着教具,根本无心听老师上课。应该在不用教具的时候讲教具放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需要用的时候才取出来呈现给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利用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克服它的消极作用。如老师尽量着装朴素,不要佩戴首饰;采用颜色鲜明的教具;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并配合一些适当的手势等。老师利用新异、多变化、有趣的因素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此外,老师要避免一些不适当的动作、手势,如甩辫子、摇晃,平淡的音调等等,这样会引起无意注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