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5247293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师说课题名称师说三维目标1、了解本文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3、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重点目标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乎”“所以”等词的用法。难点目标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掌握其论证说理的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导入示标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隋唐以来,由于佛教、道教的冲击,儒家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师道观念也淡化,人们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

2、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板书题目)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也称韩昌黎。曾任监察御史、国子监博士、刑部付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

3、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2、 文体1、“说”是一种散文体裁,从内容上看,文体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大多是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这种“说”,它的叙事及议论,都是为了表明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某种现象的看法,从本质上说,它是属于议论性的文体,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小品相似。初中阶段所学的有马说爱莲说等。拓展:2、表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

4、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我们初中课本所选诸葛亮的出师表即“表”中范例。3、序 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做“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面有一段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这段小序即交代了作词的

5、缘起与过程。4、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我们学过的如刘禹锡的陋室铭。5、记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文言文标题中的“记”,相当于现代文“记”的形式。如“小石潭记”,就是“记小石潭”,即记述游小石潭的行踪以及小石潭的景物。这类文章当中,大多数是游记,一种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的散文体裁。其次是些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包括如桃花源记这样的诗前序文)。除以上两篇,我们学到的还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核舟记等。6、传 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一般

6、来说多为记述那些在历史上较有影响而事迹突出的人物的生平事迹。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这种文体,惯用于史书。一般为他人所写,如张衡传等,也有写自己的传记,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7、书 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尺牍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三、初读课文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教师幻灯打出下列字要求强调注音: 愚(yú) 句读(

7、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n) 蟠(pán) 巫(w)谀(ú)欤(ú)贻(í)2、 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3、 齐读文章,学生活动:你能大致地说一说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吗?明确:本文主要讲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陋习。四、疏通文意1、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

8、以:用来的。 道:指儒家之道。 受:通“授”,传授。 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惑,疑难问题译: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译: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

9、乎吾”的“乎”相同。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跟从(他)。师:意动用法,以为师。译: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学习。 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是故:因此,所以。 无:没有。译: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2、深入讲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2)教师的职责明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明确:“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4)择师的标准。明确:“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5)从师的原则。明确:“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归纳各层大意: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五、布置课后作业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可分几层?(2)

11、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3)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4)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第二课时1、 诵读第2段。1、第二段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尚且,还。众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耻:意动用法,以为耻。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

12、以向老师学习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圣、愚:圣明的人、愚昧的人(形作名,第一个圣或愚)。益,更加、越发。 于:介词,对于。身,自身、自己。 惑:形,糊涂。译: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彼:那些。 习:使学习。 句读,也叫句逗,古人

13、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句读之不知: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或:有的。 不:通“否”。小、大: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遗:丢弃,放弃。译: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巫医:古时巫、

14、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族:类。 羞,谀:以羞耻,以谄媚。足:可,够得上。 盛:高大。译: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复:恢复。 齿:名作动,并列,排列。乃:竟,竟然。 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译: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15、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2、教师具体讲解(1)第一层:“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问:“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问:从行文方式看,包括三组“对比”,请说明明确:第2段,批评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文章紧承上文“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感情强烈地慨叹今日师道之不传,转入对耻于从师的批评,过渡极为自然。这一段,作者运用反复对比的方法来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先是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来对比。 说明如果不

16、从师学习,那么愚人就更加“愚”了。再以“为子的择师”和“其身则耻师”来对比。证明这是“小学而大遗”的反常的做法“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 再次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来对比。说明“士大夫之族”在这个问题上连“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都不如。最后以慨叹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是一种可怪现象,与本段开头相呼应。读后小结:通过以上三层对比,极言师道不传之可叹与可怪,针砭时弊,发人深思。(2)第二层:“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问

17、:“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提示: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问: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明确:不是,也有评论:“惑矣”。问:删去“惑矣”行不行?明确: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问:有什么好处?明确: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18、”,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3)第三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回答是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明确: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问:“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提示:要加强批判的力量。问:“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明确: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

19、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二、诵读第三段1、第三段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常:固定的。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d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徒:类。三人行,

20、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必:不一定。 攻:学习、研究。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2、具体讲解 作者列举孔子拜师一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孔子为什么我们要拜这些人为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教师总结:(1) “圣人无常师”这一命

21、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 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 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三、诵读第四段1、第四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李氏子蟠(pán):

22、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 通:普遍。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译: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2、 具体讲解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

23、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本段的作用是什么?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3、 小结:本段说明写作这篇文章的原由。作者称赞李蟠“好(à)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总之,篇末点明作此文的原因和目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四、写作特点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2论证上有破有立。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

24、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3对比论证。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 五、语言积累(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2)虚词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则

25、耻师:(动词 拜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之: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郯子之徒:(代词,这)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士大夫之族:(这些人)古之圣人:(的)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

26、立性,无义)吾从而师之:(代词,他)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其: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师道

27、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吾师道也:(名词,道理)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乎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六艺经传:(名词,传文)无孰能无惑:(没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焉则耻师焉:(他们)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犹且从师而问焉:(

28、代词:相当于“之”)(3)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2、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3、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

29、、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2、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求学的人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吾(从而)师之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4、(无)贵无贱古:不论;不分今:没有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气今:道理6、(句读)之不知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7、圣人无(常)师古:永久的;固定

30、的今:平常的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9、年十七,好(古文)古:秦汉的散文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10、今之(众人)古:一般人,普通人今:大多数人11、(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了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5)句式宾语前置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1、学于余。2、耻学于师。3、师不必贤于弟子。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人非生而知之者。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被动句1、不拘于时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

31、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6、生乎吾前(者)(6) 结构助词“之”的几种用法,略作补充如下: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使二者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使原来的主谓结构变成一个偏正结构,作句中的主语、宾语或表示时间的短语等,有时也作复合句中的一个分句。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四、小结:总结全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 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五、课后作业1背诵全文2思考本文的写作特色是什么?3整理归纳字词反思总结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