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四――六单元主讲稿知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四――六单元主讲稿知识讲解.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四六单元主讲稿-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四六单元主讲稿二数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一、教学内容课本P48-66页,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二、教材解读作为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通过上述各图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更注重除法计算与解决问题的有机
2、结合,通过主题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包含有用除法计算问题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而避免了义教版教材那干巴巴的实物排列展示。而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新实验教材安排了“解决问题”这一节,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更直观、更具体、更生活化的情境中理解“几倍”的数量关系,体会身边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决问题(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再如教学两步计算式题时,不是单单地注重计算的技能,强调计算的顺序,而也是提供了学生租船这一实际的生活问题,让学生体会乘除两步计算的必要性和应用性。三、课标要求知道除法的含义,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
3、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五、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3、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六、学情分析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饿基石,我们的学生
4、已经基本掌握了乘法口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着重让学生在熟练用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七、教学建议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包括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除法意义教学要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相对于加法、减法和乘法而言,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直接生活体验较少。因此,建立除法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表内除法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那么,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呢?其次,除法运算的教学宜采用有意义接受的方式。在建立平均分的基础上,教
5、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同时说明除法算法各部分的名称。但要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需要建立除法算式和平均分操作活动之间的联系。一方面,要从具体到抽象,即让学生能根据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体验其中的对应关系;另一方面,还要从抽象回到具体,即让学生根据除法算式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描述算式的意义,加深对除法运算的认识。如“1234”既可以理解为“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4个”,也可以理解为“有12个苹果,每人分3个,能分给4个小朋友”。首先,在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要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求商方法。交流时,要展示学生不同的
6、策略。如实践操作的方法,通过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画一画解决问题;连续做减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用乘法口诀求商与平均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要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掌握所有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在脱离了具体的情境后,用乘法口诀求商就成为一种纯粹的计算技能,而且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教材也明确提出了表内除法计算分阶段的具体要求,如下表:单元结束时期末表内除法平均错误率速度平均错误率速度6%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
7、八、单元课时安排共9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解决问题4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九、问题研讨作为表内除法(二),它与表内除法(一)有什么异同?在哪些知识技能点上需要提高?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主讲稿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二、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教学的,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教学,要设计、组织多种形式的学
8、习活动,使学生通过大量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三、课标要求: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能说出各事物的名称,识别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四、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
9、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五、教学重、难点:重点:1.数的组成。2.数位的意义。难点: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六、学情分析: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水平不同。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以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由易到难,注重知识的迁移。教学时必须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现实素材中感受万以内数的意识。七、教学建议:1.将学生的
10、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教学时要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意义。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教师要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激发求知欲。3.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在现实素材中感受万以内数的意义,并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同时体会这些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八、课时安排:1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100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九、问题研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万以内数字的理解,减少学生对数字错误的
11、认识。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主讲稿一、单元教学内容:克和千克课本P85-90页。二、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三、单元教学要求: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四、编排特点: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五、单元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六、单元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七、单元课时安排:克和千克2课时左右八、问题研讨:1、 如何让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如何让培养学生对克与千克的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