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复习一、考点考情1 .选材范围社会科学类: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 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2 .选材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近几年考查相对稳定的文体。全国乙卷,考查的是摘编自王军从 人文计算到可视化一一数字人文的开展脉络梳理的议论文,字数在1 100字左右;全国甲 卷,考查的是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的有关研究中国目录学史的议论文, 字数同样在1 100字左右。综合近几年论述类文本考查内容来看,论述类文本内容很广泛, 几乎涵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
2、美学、建筑等领域,作者往往针对这些领域的某 一问题或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3 .题型分析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3道题目,9分。2019、2020、2021年全国 卷对论述类文本的考查虽然在题型、分值上没有变化,但命题角度让人耳日一新。3个小题 一改前些年区分度不明显、考点交叉设置的弊端,在命题思路上非常有层次性,考查内容各 有侧重性。第1题内容理解题,侧重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难度相对较小, 只是对文中基本信息的加工、转换表述。第2题论证分析题,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及 逻辑思维的能力,具体的考查重点是论述类文本的论点、论据、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等。第 3题观点推
3、断题,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特点是对文 本内容要点进行逻辑推断。整体要求考生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强烈的文本意识和知识的迁 移能力二、应试基础必备 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论点论据 论证 论述类文本的类型:立论文 驳论文 论述类文本的结构:引论 一本论一结论 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 比照式总分式 综合式 论述类文本中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归谬法三、考前准备(一)培养良好心态 耐心细致 找准问题源 准确理解忌主观臆断 心浮气躁时由题带文 试卷看似无情却有情(二)具备的能力 提取、筛选、整合信息能力一一需要
4、细心 知识迁移、理解揣悟能力一一灵活应变(三)熟知题型类别 1、词句方面:关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2、段落方面:关于原文第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主旨方面: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 4、推理方面: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四)了解选项特征 选项信息表述类型:1 .正确信息2 .错误或无中生有的信息3 .答非所问或与题干不同类的信息应对策略1提取信息仔细对照2准确理解文段和选项信息的异同3审清题干要求4 .洞察十大雷区提升应试技能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 即在
5、语言形式上靠近文本原句,而在表达意义上与原句悖离。(一)内容理解题“三比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第一题题干要求通常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命题者为了考查考生对文本内 容的理解能力,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词语、概念、句子、局部内容等作正确或错误的解 读。这种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内容的加工转换,题目要求考生对这种加工转换的正误作出 判断。1 .比对词语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看是否偷换概念;比对范围词,如“都” “所有”等, 看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比对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 “可能”“已经” “将来”等,看是否混淆或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是否绝对等;比对表肯否的词,如
6、 “没有”“无非”“不得不”等,看是否混淆是非,无中生有2 .比对关系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键 词)。句间关系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比对每一分句的意思在原文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 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颠倒等3 ,比对依据与结论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或结论在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 原因或条件与结果、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
7、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此项信息来源于原文第一、四段比对依据与结论。根据第一段“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 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可知,“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 论建构的影响”表述正确。根据第四段“溯源篇以下各篇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 合”可知,“与传统史书体制暗合”表述正确B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此项信息来源于原文第二段。比对依据与结论。根据第二段“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 学虽然源远流长,但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可知,并不是 中国目录学史强立名义,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目录学有“强立名义”的
8、嫌疑,中国目 录学采用了跳出通常的中国目录学方法创新而作的“主题分述法”,根据主题选用合适体 制而不强求一律【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C叙论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此项信息来源于原文第三、四段比对依据与结论。根据第三段“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和第四段“首尾两 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等内容可知,“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表述正确。根据第三 段“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 末了详细说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 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
9、炼和总括”等 内容可知,“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表述正确D姚名达认为,别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此项信息来源于原文第四段比对依据与结论。根据第四段“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可知,“别 录七略有开创之功”表述正确。根据“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 影中,没有重大突破”可知,“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表述正确(二)论证分析题“标”“定”“比”,三步巧解题第二题题干要求通常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这类题目实质上是全面考查对论点、 论据、论证方式三者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例3】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
10、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比照,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选项涉及论证方法及内容,对应原文第二段根据第二段“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 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知,作者并 非为了指出姚名达的方法需要反思,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也可以用“断代法”来书写, 这个问题“见仁见智”而已,而作者对姚名达敢于创新的态度那么是肯定的B文章屡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选项涉及论证的方法及内容,对应原文第二、五段第二段通过征引姚名达的自述,介绍了其对中国传统目录学史的看法,
11、即“中国目录学 虽然源远流长,但开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而后引出姚名达的理念,“体 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选项表述正确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选项涉及论证的方法及内容,对应全文根据“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 学开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等内容可知,“整体概括” 表述正确。作者认为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显然受到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并进 行阐述,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假设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 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开展时期,通
12、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因 此“又有具体举例”表述正确D文章以“据我知见” “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选项涉及论证的角度,对应原文第一、五段第一段中说“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 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开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作者以“据我知见”对这个观点 的表述作出了限制。第五段中说“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 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 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表达,亦一般不习见者。作者以“在我看来,这确实不是过分 的自诩”对其进行评价,以“在我看来
13、”对这个观点的表述作出了限制(三)观点推断题“抓”“明”“比三步稳解题观点推断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和根据原文进行逻辑推断的能力,选项内容并非直 接出自文本,而是命题人依据文本所作的“推断”性表述,大多包含前提与结论两方面的 内容。【例4】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表达出学术批判的精神选项是对第二段相关内容的推断根据“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开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 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和“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 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
14、就是说, 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可知,推断正确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选项是对第二段一处细节所作的推断第二段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 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说明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选项是对第二、五段相关论述的推断根据第二段“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知,“不墨守成规 而有所创新”表述止确。根据第五段“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 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
15、在我看来,这确实不是过分的自诩”可知,“作者对该书 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表述正确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表达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选项是立足第一、三段的论述所作的文外推断根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学术专著”“显然受到 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叙论篇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 范”等内容可知,“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表达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 的转型”表述正确【例5】高考真题详解1 .以下关于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凶吉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 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
16、影响。1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中国历史上存在一个商 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2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 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2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 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2D【解析】D项“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 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范围扩大,以偏概全。原文是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 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殷王世系是基本可靠的”和“商王朝是确 实存在的”这两点,并不是选项所说的“所载内容,2,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原
17、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 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 史辨派的无情批判。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 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 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乏。B.【解析】B项范围扩大:原文只是说“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无情批 判”,并没有泛指旧史学,漏掉了修饰语。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
18、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存了许多商人语 言,但是仅凭此篇仍缺乏以证明商王朝的存在。2B.假设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 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3C.第二次殷墟开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 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4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 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5D.【解析】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 曲解文意。原文“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
19、统的文字学主要 是说文学”,意思是说“中国的文字学家很早就把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探究先民造 字之法的凭依”了,而“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只是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五、总结:1、要有强烈的文本意识: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所有单项选择题的选项都源自提供的文本,文本与选项的不同点只 在于内容的表述,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有内容的概括、筛选和整合。为此,做题的第一要 旨就在于准确地找出选项所对应的文本信息,诸多优秀考生的临场经验告诉我们:谁找准 了对位的文本信息,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2、要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做对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另一半成功要旨来自“对位的文本信息”与“选项内容”的 比照。在“文本”与“选
20、项”的比照上,不仅需要精确的逻辑思维,同时也需要敏锐的识 别力。同学们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要通过到位的指导和严实的训练,练就出这双“火眼 金睛”。3、树立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就是:科技文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面、 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科技知识。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查语文能力。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时,必须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科技知识的影响,完全靠选文 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换句话说,答案只在文章里,不在头脑中。4、具备两种心理状态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 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二是仔细。科技文阅读的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 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 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高考除了考查知识,还考你的耐心、细 心、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