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与可持续发展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与自然与可持续发展优秀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与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第1页,本讲稿共81页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通通过过本本章章的的学学习习,要要求求同同学学们们首首先先了了解解人人对对自自然然界界是是依依赖赖和和改改造造的的关关系系;人人类类正正是是在在认认识识和和改改造造自自然然过过程程中中改改变变了了自自然然界界的的存存在在形形态态,丰丰富富了了自自然然界界的的内内容容;但但是是,也也导导致致了了一一些些消消极极后后果果。学学习习本本章章的的目目的的和和落落脚脚点点是是:既既然然人人离离不不开开自自然然,就就要要正正确确处处理理好好人人与与自自然然的的关系,与自然协调发展。关系,与自然协调发展。第2页,本讲稿共8
2、1页第3页,本讲稿共81页 第一节第一节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一)远古时期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一)远古时期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1对对“图腾神图腾神”的崇拜的崇拜 所谓所谓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指在远古时代,是指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将源于自然的某人类的祖先将源于自然的某 种动物作种动物作为图腾(即图腾神)加以崇拜,这是人为图腾(即图腾神)加以崇拜,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神,是神灵崇拜的原始类历史上最早的神,是神灵崇拜的原始形态。形态。第4页,本讲稿共81页崇拜的理由大致有两种情况:崇拜的理由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将图腾视为自己的祖先
3、或亲其一是将图腾视为自己的祖先或亲属,形成禁打、禁杀、禁食的习俗,对属,形成禁打、禁杀、禁食的习俗,对该物种加以特殊的保护和尊重;该物种加以特殊的保护和尊重;其二是将图腾神视为神秘莫测、威其二是将图腾神视为神秘莫测、威力无比的事物,认为它同自身的生存繁力无比的事物,认为它同自身的生存繁衍有着至关密切的关系,于是尊奉为自衍有着至关密切的关系,于是尊奉为自己敬畏、崇己敬畏、崇 拜的对象。拜的对象。第5页,本讲稿共81页2对对“自然神自然神”的崇拜的崇拜 所谓所谓“自然神自然神”就是对某种或某些就是对某种或某些自然物的崇拜现象。许多民族都曾将天、自然物的崇拜现象。许多民族都曾将天、地、日、月、星、雷
4、、雨、风、云、水、地、日、月、星、雷、雨、风、云、水、火、山、石等自然物尊奉为神,对它们火、山、石等自然物尊奉为神,对它们进行崇拜与敬畏。反映了人们对进行崇拜与敬畏。反映了人们对“人与人与自然关系自然关系”的一种早期的纯朴认识与态的一种早期的纯朴认识与态度,客观上发挥了保护自然的作用。度,客观上发挥了保护自然的作用。第6页,本讲稿共81页(二)农业文明与朴素的生态智慧(二)农业文明与朴素的生态智慧 在思想上,历来崇尚在思想上,历来崇尚“天地人和天地人和”、“阴阳调合阴阳调合”等观念,把热爱土地、保护等观念,把热爱土地、保护自然的思想融人传统文化;自然的思想融人传统文化;在实践上,创造并发展了有
5、机农业生在实践上,创造并发展了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使农产模式,使农 业经济与自然界的生态业经济与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相融合、相统一,注意循环相融合、相统一,注意 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道德和法制上倡导敬惜自然资源,在道德和法制上倡导敬惜自然资源,要求爱护自然、保护生存环境。要求爱护自然、保护生存环境。第7页,本讲稿共81页(三)工业文明与(三)工业文明与“征服自然征服自然”的代的代价价 工业文明时期开始了以前所未有的威力改工业文明时期开始了以前所未有的威力改变着山川地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消耗着自然变着山川地貌;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消耗着自然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干预自
6、然演化;以前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干预自然演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人工自然。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人工自然。但是,这种成功从空间上讲只能是局域性但是,这种成功从空间上讲只能是局域性的,从时间上讲只能是暂时性的。它在造就昔的,从时间上讲只能是暂时性的。它在造就昔日辉煌的同时,也将人类推向了与自然对立的日辉煌的同时,也将人类推向了与自然对立的危险境地,这等于自掘坟墓。危险境地,这等于自掘坟墓。第8页,本讲稿共81页 人类在认识和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人类在认识和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系问题上,在蒙昧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在蒙昧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在农业文明中人们顺应自然;在农业文明中人们顺应自然;
7、在工业文明中,人们试图征服和改造自在工业文明中,人们试图征服和改造自然。然。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走向人与自然关系今天我们应该自觉地走向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的新境界关爱、看护与建设自然。关爱、看护与建设自然。第9页,本讲稿共81页恩格斯: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
8、一个结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果又取消了。”第10页,本讲稿共81页第二节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一、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是是指指人人以以自自己己的的目目的的性性指指向向为为基基础础的的一一种种相相互互作作用用、相相互互依依赖赖和和相相互互制约的关系。制约的关系。马马克克思思:人人与与自自然然界界的的关关系系是是一一种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性的存在物”。第11页,本讲稿共81页人类在自然界的双重地位人类在自然界的双重地位 首先,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它具首先,人是一种自然存在物,它具有自然界成员的属有自然界成员的属 性性,大自然是人类,大
9、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的产生、肌。人类的产生、肌 体、体、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其次,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它其次,人又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它作为一种有意志、作为一种有意志、有目的、有能动性有目的、有能动性的自然存在物与其它的自然存在物严格的自然存在物与其它的自然存在物严格区分开来;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不区分开来;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不仅了解自然而且变革自然。仅了解自然而且变革自然。第12页,本讲稿共81页1、人依赖于自然界、人依赖于自然界 起源起源 机体构成机体构成 生存生存 精神建设精神建设 发展发展第13页,本讲稿共81页起源:起源:
10、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亿科学研究证明,银河系大约有亿年的历史,地球大约有亿年。在很年的历史,地球大约有亿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长一段时间内,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物质,没有生命,更没有人类,因而也没有意识。在亿年前,地球上出现没有意识。在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经过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了生命,经过进化发展,才产生了人。第14页,本讲稿共81页动物进化的过程动物进化的过程第15页,本讲稿共81页考古考古发现发现,人是在,人是在万年以前才万年以前才诞诞生的。生的。第16页,本讲稿共81页机体构成机体构成钙磷钾硫钠氯镁氟铬锌锰铜碘等氢氮氧碳
11、人96%3%第17页,本讲稿共81页“人人作作为为自自然然的的、肉肉体体的的、感感性性的的、对对象象性性的的存存在在物物,和和动动物物植植物物一一样样,是是受受动动的的、受受制制约约的的和和受受限限制制的的存存在在物物。”第18页,本讲稿共81页 生存生存第19页,本讲稿共81页 精神建设精神建设第20页,本讲稿共81页 发展发展 生存环境的改善生存环境的改善 可利用资源范围的扩大可利用资源范围的扩大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第21页,本讲稿共81页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二、人对自然界的改造 “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
12、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目标前进的特征。”“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能预见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一历史的影响就愈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预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第22页,本讲稿共81页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两重性的表现:人类改造自然活动两重性的表现:第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在某一方面看来第一,人类改造自然活动在某一方面看来是必要的、成功的。是必要的、
13、成功的。第二,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在局部看来是第二,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在局部看来是成功的,但在全局看来却是对自然界的成功的,但在全局看来却是对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破坏。协调发展的破坏。第三,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在近期看来第三,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在近期看来是成功的,但从长远来看,却破坏了自是成功的,但从长远来看,却破坏了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然界的协调发展。第23页,本讲稿共81页(一)天然自然(一)天然自然 天然自然即第一自然亦称自在自然、天然自然即第一自然亦称自在自然、纯自然。纯自然。第24页,本讲稿共81页(二)人工自然(二)人工自然什么是人工自然什么是人工自然 人人工工自自然然是是社社会会化化
14、的的人人为为从从自自然然界界中中获获取取维维持持自自己己生生存存和和发发展展的的物物质质条条件件,在在改改造造自自然然过过程程中中创创造造的的自自然然产产品品、自自然环境的总和。然环境的总和。人人工工自自然然即即第第二二自自然然,亦亦称称人人化化自自然、改造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然、改造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第25页,本讲稿共81页人工自然的迅速发展人工自然的迅速发展 能源:能源:1770工业革命以前,杂草和木柴工业革命以前,杂草和木柴1965年以前,煤成为第一能源年以前,煤成为第一能源1965以后,石油成为第一能源以后,石油成为第一能源2030年以后,核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年以后,核能、
15、太阳能、生物能等第26页,本讲稿共81页人工自然的基本特征人工自然的基本特征 1、形状的规则性、形状的规则性 2、操作的可控性、操作的可控性3、人工度的层次性、人工度的层次性4、存在的有限性、存在的有限性 5、存在的非生态性、存在的非生态性 6、效用的优越性、效用的优越性 第27页,本讲稿共81页人工自然的作用人工自然的作用 1、影响生产力、影响生产力 2、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活动方式、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活动方式 3、影响社会劳动结构、生活方式、精、影响社会劳动结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神面貌第28页,本讲稿共81页(三)现有全球问题:(三)现有全球问题:第一,人口过多,增速过快;第一,人口过多,
16、增速过快;第29页,本讲稿共81页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十九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从10-20亿人口:亿人口:123年年从从20-30亿人口:亿人口:33年年从从30-40亿人口:亿人口:14年年从从40-50亿人口:亿人口:13年年从从50-60亿人口:亿人口:12年年第30页,本讲稿共81页中国人口的变迁中国人口的变迁1.公元前公元前3000年年世界人口世界人口3000万;中国人口万;中国人口1000万占三分之一万占三分之一2.公元元年公元元年:(:(西汉)西汉)世界人口世界人口2亿;中国人口亿;中国人口6000万占万占33%3.公元公元1800年:年:世界人口世界人口9
17、.1亿;中国人口亿;中国人口2.8亿占亿占31%4.公元公元1900年:年:世界人口世界人口16.2亿;中国人口亿;中国人口4.3亿占亿占27%5.公元公元2000年:年:世界人口世界人口60.2亿;中国人口亿;中国人口12.7亿占亿占21%第31页,本讲稿共81页中国人口发展中国人口发展1684年年突破突破1亿亿 1762年年2.0047亿亿1790年年3亿亿1834年年突破突破4亿亿1861年年267亿亿1949年年54亿亿1954年年6亿亿1964年年-7亿亿1968年年8亿亿1982年年突破突破10亿亿1989年年4月月14日日11亿亿1997年年12.36亿亿2000年年135亿亿预
18、计预计2030年年15亿亿第32页,本讲稿共81页第二、自然界生态系统严重失第二、自然界生态系统严重失调,资源短缺,环境资源退调,资源短缺,环境资源退化;化;第33页,本讲稿共81页第三、环境污染加剧,人类健第三、环境污染加剧,人类健康受到威胁。康受到威胁。第34页,本讲稿共81页第四,生态系统失调第四,生态系统失调。第35页,本讲稿共81页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对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第一,对地球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传统工业经济模式:“资源资源生产生产消费消费废弃物排放废弃物排放”增长模式:增长模式:“大量生产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废
19、弃”第36页,本讲稿共81页第二,传统价值观第二,传统价值观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的影响。第37页,本讲稿共81页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必然性和可能性必然性:人类生存危机必然性:人类生存危机 2020世纪中期以来围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世纪中期以来围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曾展开激烈的论争。试图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曾展开激烈的论争。试图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自觉地走向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模式。自觉地走向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模式。1992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致认识到环境
20、问题对人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一致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183个国家的首脑共商世个国家的首脑共商世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各国普遍接受了可界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各国普遍接受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堪称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大持续发展战略,这堪称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次大飞跃。飞跃。第38页,本讲稿共81页可能性:人类认识理性化可能性:人类认识理性化第39页,本讲稿共81页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加快国际合作加快国际合作建立生态发展新模式建立生态发展新模式开发同环境友善的新科技开发同环境友善的新科技第40页,本讲稿共8
21、1页第三节第三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一、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第41页,本讲稿共81页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987年,在提交联合国大会的一份报告年,在提交联合国大会的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第一次明确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89年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月,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展的声明,进一步明确:,进一步明确:“可
22、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1992年年6月,月,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以及21世世纪议程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将可持续发展表述为:等重要文件将可持续发展表述为:“人类应享有与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
23、实现须实现”。第42页,本讲稿共81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是一种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它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战略与模式。它强调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长期承载力对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它的它的核心思想核心思想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是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它强调社会、经济的极参与的基础上,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追求人与自然
24、的和谐关系。和谐关系。第43页,本讲稿共81页它的它的目标目标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务使人尽其才,是不仅满足人类的各种需要,务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而且还要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人的生存和发展构生态合理性,保护生态资源不对后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成威胁。它的发展它的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区别,与传统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区别,是不再将是不再将GNP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
25、标来综合衡量发展。指标来综合衡量发展。第44页,本讲稿共81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即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代内公平)即包括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性(代内公平),也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也包括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其中代内公平又包括各个国家之间的公平性、国内其中代内公平又包括各个国家之间的公平性、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公平性。各地区之间的公平性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而可持续性原则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产率
26、,而可持续性原则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社会持续,三者之间相互关联、不可分割;共同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是指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是指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第45页,本讲稿共81页二、生态伦理学二、生态伦理学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在铸造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在铸造辉煌的工业文明的同时,也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步一步逼上时,也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步一步逼上穷途末路。穷途末路。在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框架内,自然界在传统的人类中心论的框架内,自然界的一切价值都被归结为人类价值,人类的一切价值都被归结为人类价
27、值,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成为全部价值的焦点,而的需要和利益成为全部价值的焦点,而科学技术则仅仅作为实现人类需要和利科学技术则仅仅作为实现人类需要和利益的工具。益的工具。第46页,本讲稿共81页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则将人类需要和利益纳入生则将人类需要和利益纳入生态价值系统,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态价值系统,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反对人们不加区分地运用的统一整体,反对人们不加区分地运用一切技术,要求人们从对自然的控制转一切技术,要求人们从对自然的控制转向对自我的控制。向对自我的控制。第47页,本讲稿共81页生态伦理学的历史线索生态伦理学的历史线索“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正确反映了人的
28、哲学命题正确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为古代朴素的生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为古代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提供了哲学基础。态伦理观念提供了哲学基础。涉及生态伦理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显涉及生态伦理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显示了我国古代先哲的生态智慧。示了我国古代先哲的生态智慧。通过通过“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将自然规律向生态道将自然规律向生态道德转化。德转化。提出了以提出了以“与天地参与天地参”为代表的伦理目为代表的伦理目标。标。第48页,本讲稿共81页生态伦理学的形成发展生态伦理学的形成发展英国思想家边沁首先提出要把道德范围英国思想家边沁首先提出要把道德范围扩大到动物。扩大到动物。文学家劳伦斯主张要保护动物,
29、使它们文学家劳伦斯主张要保护动物,使它们免遭人类不负责任而又免遭人类不负责任而又 毫无顾忌的残毫无顾忌的残酷行为的伤害。酷行为的伤害。伦理学家塞尔特主张动物和人类一样,伦理学家塞尔特主张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天赋的权利和自由权,所有生命都拥有天赋的权利和自由权,所有生命都是神圣和可爱的,人类解放应伴随动物是神圣和可爱的,人类解放应伴随动物的解放。的解放。第49页,本讲稿共81页美国学者把道德原则扩大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美国学者把道德原则扩大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系。梭罗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梭罗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条重要的道德原则。穆尔是第一个提出穆尔是第一个提出“大自然拥
30、有权利大自然拥有权利”的美国思想家。的美国思想家。伊文斯在伊文斯在进化论伦理学与动物心理学进化论伦理学与动物心理学中提出,中提出,那种试图把人从大自然中孤立出来的观点在哲学上那种试图把人从大自然中孤立出来的观点在哲学上是错误的,在道德上是荒谬的。是错误的,在道德上是荒谬的。摩尔则进一步提出,所有存在物不仅拥有平等的摩尔则进一步提出,所有存在物不仅拥有平等的权利,而且拥有所有的权利。权利,而且拥有所有的权利。第50页,本讲稿共81页阿尔贝特阿尔贝特史怀泽:史怀泽: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是法国著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是法国著名的医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和社会活名的医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动
31、家基本主张:基本主张:我们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它的精我们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过它的精神发展,它们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了。发神发展,它们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了。发明和发现,使我们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明和发现,使我们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控制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完全改变了个控制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完全改变了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的生存关系。人、社会团体和国家的生存关系。第51页,本讲稿共81页 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是其世界观的核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是其世界观的核心。敬畏生命的合目的性,才是道德的。心。敬畏生命的合目的性,才是道德的。他主张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并认为他主张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并认为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提出,
32、善是保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提出,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他强调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没有他强调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之分,认为人类要放弃高低贵贱的等级之分,认为人类要放弃利己主义利益,把实现个人的精神和道利己主义利益,把实现个人的精神和道德完善作为文化的根本目标。德完善作为文化的根本目标。第52页,本讲稿共81页 突出特点:突出特点:在于以人和动物的关系为突破口,在于以人和动物的关系为突破口,通过将道德推广到关爱动物的方式,极通过将道德推广到关爱动物的方式,极大地拓宽和改变了道德的传统概念,为大地拓宽和改变了道德的传统概念,为从道
33、德的高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从道德的高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基础。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了基础。第53页,本讲稿共81页A莱奥波尔德:莱奥波尔德: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美国学者、著名生态学家著名生态学家 1933 1933年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年出版了大地伦理学一书。由于该书拓宽了道德研究的范围,实现由于该书拓宽了道德研究的范围,实现了伦理观念的变革。了伦理观念的变革。大地伦理学指出,我们要从总体大地伦理学指出,我们要从总体上去尊重它(指土地),不仅把它当成上去尊重它(指土地),不仅把它当成一个可供使用的东西,而且应把它当成一个可供使
34、用的东西,而且应把它当成一个具有生命的东西。一个具有生命的东西。第54页,本讲稿共81页大地伦理学的理论基石在于:大地伦理学的理论基石在于:将伦理学中正当行为的概念扩大到对自将伦理学中正当行为的概念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大地的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大地的关系;关系;将道德上的将道德上的“权利权利”概念扩大到自然界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赋予其永续存在的权利。的实体和过程,赋予其永续存在的权利。第55页,本讲稿共81页 随着正当和权利适用范围的拓宽,莱奥波尔德引伸随着正当和权利适用范围的拓宽,莱奥波尔德引伸出以下重要观点:出以下重要观点:扩大了伦理学的边界,使之不仅适
35、用人与人、人与社扩大了伦理学的边界,使之不仅适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适用于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会之间的关系,而且适用于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改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强调人在自然界的改变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强调人在自然界的恰当的地位,不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而应当是大恰当的地位,不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而应当是大地(自然界)共同体中的一个好公民的角色;地(自然界)共同体中的一个好公民的角色;确立新的伦理价值尺度,用全新的价值观重建人确立新的伦理价值尺度,用全新的价值观重建人类理性的大厦;类理性的大厦;他以是否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他以是否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
36、作为重要的道德原则,从哲学观点来看,和美丽作为重要的道德原则,从哲学观点来看,则是对社会和反社会行为的鉴别。则是对社会和反社会行为的鉴别。第56页,本讲稿共81页三、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践三、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践全球战略:全球战略:能源开发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发展援助发展援助清洁水源清洁水源绿色贸易绿色贸易第57页,本讲稿共81页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践第58页,本讲稿共81页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地域广、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地域广、发展程度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发展程度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
37、系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其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统工程,其要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59页,本讲稿共81页(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一)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全体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提供全体人民足够的人民的基本需要和提供全体人民足够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愿望。第60页,本讲稿共81页(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决策(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决策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决策主要包括六大方面:我国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决策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制定更加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政
38、策体系;制定更加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市场经济机制,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建立市场经济机制,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续发展;健全法制,强化管理,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障可持续健全法制,强化管理,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障可持续 发展;发展;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科学技术手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段保障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环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结构,合理布局,
39、综合治理环境。第61页,本讲稿共81页(三)突出重点领域和主要方面的可持(三)突出重点领域和主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续发展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重点领域和主要方面主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重点领域和主要方面主要是指是指:人口可持续性发展人口可持续性发展资源可持续性发展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群众参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群众参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规划和举措,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规划和举措,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62页,本讲稿共81页四、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四、生态平衡
40、与人类健康(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环境(一)生态平衡与人类环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整的、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整体。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是时,称为生态平衡。于相对稳定状态是时,称为生态平衡。第63页,本讲稿共81页自然生态平衡示意图:自然生态平衡示意图: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动物尸体及粪便)(食物链)(食物链)第64页,本讲稿共81页(二)生态系统和人类环境(二)生态系统和人类环境 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空间一切因素的总和。环境是指人类周围空间一
41、切因素的总和。第65页,本讲稿共81页(三)环境与健康(三)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的问题有:环境与健康的问题有:环境破坏威胁健康环境破坏威胁健康气候变化影响健康气候变化影响健康城市化带来健康新问题城市化带来健康新问题第66页,本讲稿共81页(四)机体平衡与现代健康观(四)机体平衡与现代健康观健康的六个维度:健康的六个维度: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情感健康情感健康健康有社会维度健康有社会维度心智健康心智健康精神健康精神健康环境健康环境健康第67页,本讲稿共81页 影响健康的因素:影响健康的因素: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第68页,本讲稿共81页(一)
42、确立关于自然界的整体观念(一)确立关于自然界的整体观念(二)发展科学技术(二)发展科学技术(三)创造适宜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社会(三)创造适宜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环境 第69页,本讲稿共81页何祚庥: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我认为,应该是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些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
43、生态,但也是为了人。这次海啸给人类另外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特别这个观点是在当时“非典”盛行的时候提出的。人类对“非典”怎么敬,怎么畏?这个观点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伦理化了。这个由某位副教授在中央大报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出的口号,实际上是批评科学主义,认为人类不该利用科学来有所作为,反映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就是敬与畏,不要老想去改造自然。这就在实际上走向了“反科学”。(详细)第7
44、0页,本讲稿共81页汪永晨:“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人类本是自然界的一员,大自然存在多久了,而我们人类才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多少年,为什么一有了我们人类,就要以我们人类为本?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在看了德国一个小学生的环保纪事后很感慨地说:那种不认为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观念,助长了环境灾害中日益严重的人类行为致灾。对于天灾实为人祸的警觉,四十多年前已引起西方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广泛关注。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唤起了多少民众的环保意识和政府的高度响应。十多年前,1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共同呼吁:“人与自然正处于迎头相撞的险境,人类的活动为环境的资源带来无可逆转的伤害人类必须彻底
45、改变管理地球与生命的方式,才能逃过未来的苦难。”要按照何先生的话,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要为人类服务了。树我们可以砍,动物我们可以杀,江河我们可以想怎么截断就怎么截断。不知道何先生知道不知道还有生物链,今天一个物种的灭绝对明天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承认大自然也是一个家庭的话,它不只有人类一个孩子。如果在这个大家庭中,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人类一个孩子,这是不公平的人类再进步,科学再发展,大自然也不仅仅为我们人类而存在。第71页,本讲稿共81页谁来支付生态赤字(吴方笑薇)人类对于科学、科技、财富、霸权的迷恋和奉行不择手段逆天行道,引致过度开发资源、污染生态、加速物种消失、病毒传播畸变,以及食物、空气、土
46、壤中毒,缺水、缺电、缺粮,贫富差距加大、核废料泄漏,气候变异,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上军事经费增加挪用了卫生、环保、防灾基础设施的费用,直接间接造成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贫穷地区的脆弱。痛定思痛,人类自保自救的方法除了有完善的预警机制和防灾设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拿出谦卑和“悔意”。否定和拒绝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忠告,是否是掩耳盗铃或鸵鸟心态呢?如果国民生产总值扣除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病毒传播畸变、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交通伤亡、战争、贫穷等损失,自由市场经济才会从崩溃边沿迷途知返。今天反思为时未晚:苍茫大地,谁主宰浮沉?GDP不是惟一的参数。第72页,本讲稿共81页从中国传统文化看“人定胜天”的本意(王
47、维洛)何祚庥在“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一文中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人定胜天”,这个成语常被解释成“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是两者的对立。人定胜天,其本意是人定兮胜天,不是人兮定胜天,希望不要再误人子弟了。第73页,本讲稿共81页方舟子:“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所谓“敬畏大自然”,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敬仰和害怕自然,要害在于“畏”,也就是怕。这种心态和原始人的泛灵论、中国古人的“天人感应”说一脉相承,都是把大自然当成有意识、有人格的神灵,
48、担心冒犯了它就会遭到报复。汪永晨虽然说“并不想承认大自然会报复”,但又说“大自然不会心胸那么狭窄,它容忍了很多我们人类因无知而犯的错误”,仍然还是把大自然当成神灵一样的存在,而作者本人,俨然大自然的代言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蒙昧的观念,与科学思想格格不入。因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无意识的客观世界,自然规律不受人的主观意志的影响。原始人献祭求神免灾,古人见到灾异上书言事要皇帝反省遭到天谴,今人把天灾当成人祸,教训人要敬畏大自然,就都是想用人道影响天道。更极端点的,要人们对大自然敬而远之,反对用科学方法认识大自然,反对应用科学原理利用和改造自然,那当然更是反科学了。这种反
49、科学的主张,现在有了一个漂亮的辞藻保护生态。我们之所以要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因为害怕自然,而是源于科学的认识,明白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是以人类为本还是以别的东西(神、动物等)为本,是区分真伪环保的标准。汪永晨质问:“为什么一有了我们人类,就要以我们人类为本?”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人,所以人类的利益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有时牺牲目前的利益也是为了长远的利益。第74页,本讲稿共81页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催生“绿色GDP”“拼资源换增长拼资源换增长”已走到尽头已走到尽头科学发展观中极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落实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来。为何
50、如此强调?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为我们细解原因: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的先天脆弱性。其脆弱性,明显超出全球平均状况: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是: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二是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10个严重缺水。我国人均耕地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分别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5.5%、9.7%。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