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城区二小教师(三疑三探)学科教学经验体会(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峡县城区二小教师(三疑三探)学科教学经验体会(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峡县城区二小教师“三疑三探”学科教学经验体会(二)(名校课模讲座五之75)主讲人:钟炜(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教研室书记) 时间:2015年5月17日(编号:zhongweiblog190575)编者按:本人对“名校课模讲座”分为十个系列:一河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二山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三山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四江苏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五河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六是辽宁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七是江西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八是安徽名校课堂教学模式;九是广东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十是湖北名校课堂教学模式。对每个系列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分为几个版块。(注:“名校课模讲座”是“课堂改革讲座”的续讲座)河南省名校优秀课
2、堂教学模式例示:(1)沁阳市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2)濮阳市四中“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3)南阳市南召县现代中学“五步三查七遍学”课堂教学模式;(4)郑州市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高效教学模式;(5)洛阳市孟津县平乐一中“433”课堂教学模式;(6)南阳市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鹤壁市推行“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8)安阳市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9)(商丘市)永城市第二实验小学“四环节节循环”课堂教学模式;(10)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小学“成长为本,问题导引”课堂教学模式;。南阳市西
3、峡县课堂教学模式编写(阅读)导引:(1)西峡县区域推进“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2至56);(2)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57至59);(3)西峡县城区第一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0至65);(4)西峡县五里桥中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6至67);(5)西峡县城区第二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讲座五之68至78);(6)西峡县教研室助推引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7)西峡县部分中小学“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8)全国各地对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借鉴推广;(9)西峡县“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4、。内容提要:(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城区二小教师“三疑三探”学科教学经验体会(名校课模讲座系列五之专题74至76分为六个版块(共三十二篇):一是“三疑三探”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体会(13篇);二是“三疑三探”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体会(12篇);三是“三疑三探”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体会(1篇);四是“三疑三探”小学体育教学经验体会(2篇);五是“三疑三探”小学音乐教学经验体会(2篇);六是“三疑三探”小学美术教学经验体会(2篇)。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版块二:“三疑三探”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体会(12篇)本版块选编了12篇文章:(一)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数学);(二)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
5、能力的培养;(三)在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数学);(四)在“三疑三探”模式实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做法(数学);(五)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质疑能力(数学);(六)浅议“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探”(数学);(七)小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数学);(八)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数学);(九)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怎样培养学生自编习题的能力(数学);(十)学生自编习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十一)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十二)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版块2-1:我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数学)作者:西峡县城区二小 王玲 来源:西峡
6、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相互合作,学会发现问题,学会归纳创新,同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生活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所有的创造发明首先都要通过质疑猜想,连想都不敢想还怎么能够做出来呢。现在新课标就是提倡学生自己质疑解疑,所以我们鼓励学生的质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教给他们方法,使学生会质疑。创设质疑的条件留给学生质疑的时
7、间和机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下几点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积极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有问题想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便渐渐的不再积极举手发言和提问了。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因此对这项机械性学习不能产生很好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创设有趣的情境,来引导和吸引学生,让他们体会数学的乐趣与意义。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
8、“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使学生想问问题。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有问题敢问。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这种过程一种沟通与合作的过程,这种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在那种教师权威式的讲解与“独白式”的传授下,学生及时有了疑问也不敢提问。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是动需要宽松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作支持。因此,建
9、立平等和谐的对机制是课堂学生敢提问的基础。所谓的平等和谐的对话,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学生的“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独立地研究学习内容,力争自己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学习、热烈讨论或师生共同研究、各抒已见。应当是人人参与,包括良好的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这种对话应当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这样的交流才能做到思想和思想的融和,并且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反馈,才能产生新的问题,学生才敢提问。反之,如果这种对话是带有压抑的心情或是地位上的不平等,学生体会不到宽松的环境,那么学生便不能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释放自己的情感,大多数学生也只会将问题埋藏
10、在心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多一些尊重,多一些赞赏,多一些鼓励,让学生消除自卑心里,毫无顾忌的勇于质疑。三、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问” 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
11、难点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立即予以订正。而是让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
12、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我是引导学生这样设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13、力和质疑。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建,认真观察善比较。四、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做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多做,启发提问。实践活动是学
14、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堂上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等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后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如果这条边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又形成什么角?”等一些很有意义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认识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多想,深刻提问。课堂上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对面临的问题作较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
15、比如在“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的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充分思考为什么要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学生将会提出“能不能化成同分子来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个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只要指导学生对问题多作思考,学生就能创造性的提出更深刻的问题。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养成良好的质疑的习惯。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版块2-2: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作者:西峡县城区二小 丁炎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7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
16、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尝试中,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和认识: 一、引导问难机智,明确质疑主旨其实,每个儿童生来就有探究反射的机能,这种反射表现为好奇心和求知欲,遇事总喜欢问“为什么”。但是就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学校采取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多,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质疑没有适当的引导,就会出现学生问题提得肤浅,缺乏思维深度;提的问题过于繁杂,不能突出教材的重点难点等现象,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提问
17、是学生个体获取知识的心理能动状态的外部表现,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的初步呈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多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启发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排除疑难,解决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提高质疑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揭
18、示问难做法,养成质疑氛围(一) 创设“和谐的情境”,使学生敢疑敢问。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敢疑敢问,积极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敢于质疑。如果课堂的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就容易对老师产生恐惧而不敢提出问题,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会担心提的问题不合适,会招人笑话而不敢提问题,这些习惯表现无疑将阻滞着学生的创造心向和创造思维品质的激发和培养。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回答有误。心理,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
19、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宽松、活跃、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勇气。(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疑会问。1. 质疑问难的方法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还应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在数学教学中,质疑问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从最基本的问题质疑,(2)从课题入手,(3)从方法上质疑。(4)从原因上质疑。另外,还可以从结论(概念)质
20、疑,例如:“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结论中,为什么要用“只”字,少了这个“只”字行吗?又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为什么单位“1”的“1”要加引号?2. 质疑要从低年级抓起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年龄特点,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些年级中采用质疑的手段进行教学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是低年级学生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认知和组织思维、扩展思维的能力较低,分析思考能力较差,但是胆子相对较大,你让他们提问题,他们会乐此不疲,但是问题也往往提不到点子上,过于简单,缺乏思考性。那么如何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质疑的教学手段,
21、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呢?作为教师,首先要表扬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对于所提的问题的闪光点要及时作出具体的肯定。对于提出了好问题的学生,不仅要对其进行大家都羡慕的表扬或奖励,还要带着学生分析问题具体好在哪里,怎么好法。使这些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在其他孩子心中成为一种榜样的作用,而且在孩子的心中也形成了这样一种概念:原来提问题就要提这样的问题。而且对于低年级学生,往往是有了教师的“质”,才能引出学生的“质”。如在第四册教材的第43页开始的例3、例4、例5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先复习了数的组成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然后设疑:“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常常可
22、以利用旧的知识去学习新的知识,那这些旧知识对我们这节课学习新知识有什么作用?该怎么用呢?”这么一问,孩子的兴趣上来,对学习的热情一激即发,所以当例3的400+300等例题一出示,虽然老师没教,孩子们已立刻能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沟通起来,都能清楚地看到和以往整十的加减法一样,实际上也是转化为20以内的加减法,只是后面的单位是“百”或是“千”。例3的成功激励着学生很轻易就完成了例4例5的学习。可能是这几个例题学得顺畅,学生认识很深刻,到了例6“几百几十的加减法”的教学,就有孩子浑然不顾教师安排复习部分的暗示,提出计算320+40的另一种想法,他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320+40其实就是32
23、个十和4个十在相加,等于36个十,也就是360,所以320+40=360。”这显然是个很有质量的问题,虽然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难度,计算起来不一定简便,但是它暗示了这个学生能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单位的数“这一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中,对于他自己来说,这是学习能力的飞跃。此外教师要吃透教材,紧紧把握教材内容的迁移作用,引导和示范如何质疑。最重要的还是把培养学生质疑意识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去。(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善疑善问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
24、识点上,这样才能使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措施。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质疑,善疑善问。另外,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差生质疑。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难以走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程序中。而且即使不懂,他们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一不留神,可能会导致他们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差距拉得更大,以后问题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所以
25、教师尤其要鼓励低差生质疑,耐心地给予解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兼顾“两头”,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长期不厌其烦的指导、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题的习惯,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思维能力。三、培养问难习惯,提高质疑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从素质教育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使学生真正在民主、和谐、友善的气氛中学习、成长,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版块2-3:在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数学)作者:符祖荣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
26、008年10月28日发明创新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载体。在全面实施新课改、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县基础教育教研室根据新的课改理念和要求,摸索出一套具有西峡特色的课堂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潜能,把学生摆在第一线。其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之一。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环节,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下面就本人在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27、。成功的一节课,要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热烈讨论,大胆质疑。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我注意根据学生“好胜而怕别人取笑”的心理特点,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如果有学生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充分
28、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师自身方面要注意调控好课堂气氛,如果教师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动辄恶声恶气批评指责,学生的心理会受到严重压抑,质疑问难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在课堂上春风满脸,笑脸相迎,热情大方,在情绪上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学生就会进入“言言不绝”的境界,在这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生就会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题,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
29、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30、、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立即予以订正。而是让在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让学生乐于质疑。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1、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
31、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囿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这时我向学生激疑:还能将圆拼割成其它图表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2、导疑。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质疑: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
32、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版块2-4:在“三疑三探”模式实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的几点做法(数学)作者:史江侠 来源:西
33、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8日有这样一句名言“有问题不一定能够创造,而没有问题就一定不能创造。”看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至关重要。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现在我还记得刚实验时的情景:到了质疑再探这个环节,没有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于是老师就不断地启发、鼓励,终于有学生能提问题了,可往往提出的问题价值性不高,那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一、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敢于质疑学生之所以不敢提问题,一是因为他们没有质疑的习惯,二是没有把教师当作与他们共同探讨新知的伙伴。于是我就从营造宽松融洽的教学气氛开始,消
34、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足质疑问难的勇气,逐渐改变教师提问学生答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答”为“学问”。一旦学生报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出合理的评价。教师要把学生的提问,特别是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视作珍贵的礼物,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満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于质疑、敢于质疑。其次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教师要经常启发诱导他们积极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二、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质疑氛围,激发学生乐于质疑。教学的艺术不 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35、从学生熟悉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创设新奇别致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质疑兴趣,以趣生疑,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而且教师要把引导学生质疑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保证有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质疑。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引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引导学生轻松质疑。其次,学生提出问题后,再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乐于提问题。三、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兴趣,引导学生质疑。“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
36、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以渔。”学生有了质疑的意识和勇气之后,课堂上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维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就是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问。抓好这个环节需要做到:1、提高学生的认识。通过经常教育,使学生树立以下观念:不懂就问,不懂不问不是个好学生;问得好不好没关系;学习成绩的高低与能不能经常提问有关,如果经常积极提问,学习就会提高。2、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不仅在新课前让学生提问,在讲完新课做练习前让学生问,小组讨论时更要鼓励学生主动地问。3、为学生
37、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无论学生提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决不能批语或讽刺;同时号召全班同学向经常提问的同学学习,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质量高,努力创造良好的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如: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未有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质疑,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特征上质疑,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质疑,从课题上质疑等等。例如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287304;在总结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法则后,教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时,有一位同学举手间:“乘数是三位数,为什么在计算过程中只乘两次?这个问题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说明还有学生不理解,敬师必须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着重教学,使学生明白
38、“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的道理。又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当揭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说:我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想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是不是也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我想知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样?随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四、削除心理障碍,教师示范质疑,引导学生寻疑引导学生寻疑,就是引导学生动脑发现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中教师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采用
39、教师提问学生答课堂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长期以来,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遭同学嘲笑,对自己能否提出问题也产生疑问。针对这些现象,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刚开始时,学生的提问不可能马上提到点子上,这时不要急于求成,可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在何处寻疑。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寻,在新旧知识的结合处寻。(二)是寻找什么样的问题。1、与本节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2、自己认为值得怀疑的问题;3、自己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4、自己有独特见解的问题。(三)指导学生寻疑的方法。1、教师示范
40、。教师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使学生逐渐知道问什么问题,怎样问。2、树立典型。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树立典型,让其他学生也提这样的问题。3、留有余地。教师可在讲课时故意留下一些问题不讲,让学生通过动脑思考或看书发现并提出来。有了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质疑的方向明确了,慢慢地质疑的水平也提高了。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提供多种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语言表达的时机,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加强训练,循序渐进,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版块2-5: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质
41、疑能力(数学)作者:西峡县城区二小 袁梅英 来源:西峡县城区二小网站 日期:2008年10月28日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质疑,也就是提出问题。有问题,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如何利用“三疑三探”教学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提高教学的质量?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本人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42、与大家分享和切磋。一、创设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与质疑课堂上,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态度要和蔼,语气要亲切,充分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
43、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例如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学生见了这题,当时即向我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具体人数,无法解答。”还有的学生提出:“告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个条件,又应该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我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的人数应该是整数。”。
44、我又启发学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80%化成分数是多少?”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经过讨论,也很快得出结论,因为80%=4/5,4+5=9,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了这个班级男女学生的人数。二、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质疑”常言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会是前提,而让学生会学才是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但更应该让他们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教师更应该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同时,我们应该使学生明
45、确在哪儿找疑点。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等进行质疑;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等进行质疑。在此同时,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会说。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说有创见的话,说错了重说;说不完整的,自己或同学补充;没有想好的想好再说;你认为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举手提问;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当堂进行争论,自由发表意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口语交际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当学生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一些诸如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等情况,我们教师不是立即打断学生的话语,也不立即予以订正。而
46、是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请同学补充、订正。我们的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学生一把,送他们一程。应该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学生有了质疑的意识和勇气,已经点燃的思维火花便会激烈碰撞,对他任何不熟悉却感兴趣的事物、现象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都有价值,有一些只是“泛泛而问”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时老师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的准确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我从数学教学活动
47、着手,根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有针对性地质疑。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某车间去年加工一批零件,结果10个月超产30%,照这样计算,去年一年可超产百分之几?”学生受“照这样计算”的干扰,按常规解为:30%101236%,这时候我向学生明确指出这种解法不对。这时学生瞪大了眼睛望着我,好象要从我的脸上找出答案。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并提示,“10个月超产30%”,这10个月实际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分之几?每个月实际完成了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时候学生的质疑就如饥似渴,而我们教师的释疑如降甘露。在我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很快列出了正确的算式:(130%)1012156%
48、 。因为学生对在困惑中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透,印象更深。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一个“巧”字,掌握一个“活”字,根据具体情况,积极创设情境,学生就乐于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另外,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要对学生的质疑有充分的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案”中有人。给学生的质疑创造良好的机会,提供充足的时空。三、培养良好习惯,使学生乐于质疑小学数学教学就,不但要使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1、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许多学生囿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这时我向学生激疑:还能将圆拼割成其他图形
49、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推导出了圆的面积。2、导疑。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质疑: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