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题解.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182541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7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题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中医内科学题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题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题解.doc(1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总 论 内容提示 总论中明确了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阐明了中医内科 学形成与发展的四个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史实与意义;指出 了内科疾病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形式,取决于人体正气与邪气的盛衰 及其邪正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指出发病还受到体质、病邪、 情志、行为、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论述了中医内科疾病常 见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气喘、口渴、腹痛、胸痛、饮食异常、汗出异常、 二便异常、神志异常等症状学的临床意义,探究了这些症状发生的病 因与病理;介绍了中医内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治法;强调了奉学 科的学习要点与方法。 通过对总论的学习,应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研究范 围,了

2、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熟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要点,注意 掌握中医内科疾病常见的十七种症状学要点和常用的几种治疗学要 点。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对医学进行分科的朝代是( )。 A周朝 B殷商 巳东汉 D唐代 2我国最早的内科医师称之为( ), A疡医 B疾医 C食医 D兽医 3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医学典籍是( )。 A脉法 B上下经 C五十二病方 D黄帝内经 4黄帝内经论述内科病证有( )多种。 A100 B150 C200 D250 5在病因上首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的医家是( )。 A东汉张仲景 B南宋陈无择 C唐代王冰 D清代叶桂 6在症状学方面诸病源候论论及的病候已

3、达( )。 A784条 D397条 巳200条 D 400条 7提出用青蒿治疗疟疾的是( )。 A东汉伤寒杂病论 B唐千金要方 巳晋肘后方 D宋太平圣惠方 8我国历史上首先用“内科”命名的医学著作是( )。 A内科摘要 B明医杂著 C医学纲目 D金匮要略 9强调命门之火的医家是( )。 A张景岳 B赵献可 C薛 D叶天士 10提出“久病人络”的医家是( )。 A薛生白 D吴鞠通 巳叶天士 D朱丹溪 11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 A吴有可 D张景岳 C吴鞠通 D叶天土 12提出三焦辨证的医著是( )。 A温病条辨 B湿热病篇 C外感温热篇 D景岳全书 13每于午后或夜间发热,如潮汛之准时

4、,此热谓之( )。 A潮热 B高热 巳低热 D湿热 14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时,可谓之( )。 A急性发热 B慢性发热 巳寒热往来 D发热恶寒 15内伤发热时,其热势一般是( )。 A低热 B高热 C潮热 D壮热 16昼咳甚者,一般多为( )。 2 A内伤咳嗽 B外感咳嗽 巳痰湿咳嗽 D痰热咳嗽 17咳痰黄而稠者属( )。 A热 B寒 C燥 D虚 18喘而汗出,汗出如油,面青肢冷,六脉似无,为( )。 A元气欲脱 B痰热壅肺 巳肝火犯肺 D肾气不固 19口渴的基本病机是( )。 A寒邪直中 D水气凌心 巳津液不足 D。气不化津 20渴而小便甜或小便浊,或善食易饥者多为( )。 A消渴病 B湿温病

5、 C温燥病 D春温病 21口渴,但漱水而不欲咽,舌上有青紫瘀斑者,为内有( )。 A水饮 B瘀阻 C湿热 D痰饮 22小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为 ( )。 A虚寒腹疼 B蓄血腹痛 C气滞腹痛 D。蛔虫腹痛 23胸痛痛引肩背,发热呕恶者,为( )。 A寒滞肝脉 B气滞血瘀 C肝胆湿热 D。血瘀阻滞 24心胸卒然大痛,持续不解、面青肢冷、脉微细者,为心脉闭阻 不通,特称( )。 A胸痹 B胸痛 C。胁痛 D真心痛 25饮食异常可见于多种内科疾病,其中更为常见的是( )。 A脾胃疾病 B肺肾疾病 C肝胆疾病 D肠道疾病 26喜食异物者,多为( )。 A胃中实火 B。虫病之兆

6、 C脾胃湿热 D肝脾不凋 27病人睡时汗出,醒则汗止,此汗渭之( )。 A自汗 B黄汗 巴战汗 D盗汗 28患者出现头晕耳鸣,并且面赤、口苦咽干,其病机为( )。 A肝阳上亢 B肝肾不足 C、肝血不足 D痰浊上蒙 29患者症见乏力身黄,伴纳呆呕恶,腹胀或胁痛,苔黄腻者为 ( )。 A肝火上炎 B肝胆湿热 C、脾虚湿阻 D湿热壅脾 30呕吐苦水、舌红苔腻、脉弦者,其病机为( )。 A胆胃郁热 B肝胆湿热 C、胃气上逆 D肝胃不和 31无大便而有便意,解而无便,伴解后气短乏力者,确切地说 当为( )。 A中气不足 B气虚下陷 。 C;肾气亏虚 D脾肾阳虚 32某老年男性,近一年来症见尿频、排尿不畅

7、,其病机为 ( )。 A肾气不足 B肾阴亏虚 巴脾肾阳虚 D肾虚瘀阻 33病变过程中病人出现神志昏迷,乃为( )。 A疾病危重的重要指征 B疾病有望好转的指征 巳疾病稳定的指征 D疾病邪陷脏腑的重要指征 34热病过程中病人出现抽搐、伴壮热、汗大出、渴欲饮冷、神昏 谵语者,为( )。 A肝阳化风 B血虚生风 C阴虚风动 D热极生风 35血液从肌肤渗出者,准确地应称为( )。 A齿衄 B肌衄 C、鼻衄 D目衄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医内科在古代的称谓有( )。 4 A疾医 B杂医 C大方脉 D郎中 巳先生 2传统的中医内科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哪两大类?( ) A外感病 B内伤病 C、热病 D温病 巳杂

8、病 3一般地说,内伤病的辨证论治是以的生理、病理理论为 指导( )。 A脏腑 B经络 C、气血津液 D六淫 E三焦 4一般地说,外感病的辨证论治是以的生理、病理理论为 指导( )。 A六经 B卫气营血 C、三焦 D脏腑 E、经络 5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 A萌芽阶段 B奠基阶段 C、充实阶段 D成形阶段 E发扬阶段 6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分哪三类病因?( ) A风 B寒 C、外因 D内因 E不内外因 7明清时期,内科的重要著作有( )。 A医学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杂病证治准绳 D张氏医通 E医宗必读 8与疾病发生和变化有关的因素有( )。 A体质因素 B病邪因素 巳情志

9、因素 D行为因素 E时间与地域因素 9就一日而言,大多数疾病一般的变化规律是( )。 A旦慧 B昼安 C夕加 D夜甚 K暮轻 10内科疾病中常见症状发热的两种基本病机是( )。 A阳盛则热 B阴虚发热 C、气虚发热 5 D湿热内蕴 E阳明热盛 11概括地说内科疾病发热的病因有( )。 A外感 B内伤 巳七情 D六淫 E血瘀 12发热的形式有( )。 A高热 B低热 巳急性发热 D灼热 巳慢性发热 13发热的热势一般可描述为哪几种情况?( ) A微热 B低热 巳高热 D灼热 E潮热 14对于咳嗽,临床辨证时应注意痰的( )。 A色 B质 C量 D味 E黄白 , 15气喘的基本病机是( )。 A肺

10、气上逆 B肺失宣发 C肾气失纳 D木火刑金 巳土不生金 16气喘涉及的脏腑主要是( )。 A脾 B肺 C肾 D心 巳肝 17气喘的病理性质有( )。 A寒 B热 C虚 D实 E阴阳互结 18脾胃病的基本病机是( )。 A胃气上逆 B脾气下陷 C肝胃不和 D脾胃的功能紊乱 E运化失常 19对于汗出,临证时应了解哪些因素?( ) A汗量多少 B汗的粘稠度 C汗出时间 D汗出部位 E主要兼症 20头晕的基本病理因素是( )。 A风 B火 巳痰 D瘀 E虚 6 21小便异常是指小便( ; )方面的改变。 A次数 B量 C颜色 D气味 E溲时感觉异于平常 22小便异常的基本病机是( )。 A肾与膀胱气化

11、失常B津液代谢失常 巳膀胱湿热 D下焦湿热 巳小肠热盛 23水肿病机涉及到的主要脏腑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4临床上按神昏的深浅程度可分为( )。 A神识恍惚 B神志迷蒙 C昏迷 D昏愦 E昏睡 25对于抽搐的病机常简称为( )。 A蠕动 B生风 C、迟纵 D动风 巳拘挛 26攻下法可因证候不同而分为( )。 A寒下 B温下 C润下 D逐水 E泻腑 27补益法适用于( )方面的虚证。 A阴 B阳 C气 D血 E津液及脏腑 28扶正常用的方法有( )。 A益气 B养血 C滋阴 D助阳 E补虚 29理血法适用于( )。 A血行不畅 B瘀血内阻 C各种出血病证 D血热 巳血虚 3

12、0祛风药多温燥,对于( )情况应当慎用。 A津液不足 B阴虚阳亢 C肝阳化风 D热极生风 E风邪上扰 7 三、名词解释 1扶正祛邪 2异法方宜 3解表法 4和解法 5气喘 6远血与近血 四、填空题 1金元时期对中风的病因认识,已从既往的 发展为以 立论。 2一般地说,阳邪易导致 证,阴邪易致 证。 3口渴的基本病机是 或 所致。 4腹痛的基本病机是各种原因导致腹部 或腹部脏腑 失于气血的 。 5胸痛一般为实证,病邪有 ;但也有本虚标实证,其病 机为病邪壅阻 。 6饮食异常尤以 更为常见,其基本病机为 。 7头晕的基本病机归纳起来,不外 五个方面。 8呕吐病理性质有 两个方面,其基本病机为外感或

13、内 伤导致的 。 9小便变化不仅是 病变的主要症状,也是观察体内 的指征。 lo出血多见于虚实两端,实者多由于 ,虚者多由于 一O 五、简答题 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范围是什么? 2水肿的定义以及病机是什么? 3临床上如何区别水肿的程度? 4神昏的基本病机是什么? 5抽搐的特征及病机是什么? 8 六、论述题 1试述治则、治法与治疗手段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试述标本缓急的含义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3试述壮水制阳、益火消阴的含义及适应证。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5B 6A 7C 8A 9B 10C 11D 12A 13A 14C 15A 16B 17A 18A 19

14、C 20A 21B 22B 23C 24D 25A 26B 27D 28A 29B 30A 31B 32D 33A 34D 3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 4ABC 5ABCD 6CDE 7ACDE 8ABCDE 9ABCD 10AB 11AB 12CE 13ABCD 14ABCD 15AC 16BCDE 17ABCD 18DE 19ABCDE 20ABCDE 21ABCDE22AB 23BDE 24ABCD 25BD 26ABCD 27ABCDE 28ABCD 29ABC 30AB 三、名词解释 1扶正是指采用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有助于扶持、补益 正气的治疗方法;祛

15、邪是指采用如发表、攻下、渗湿、利水、消导、化瘀 等有助于祛除、消灭病邪的治疗方法。扶正适用于正虚邪不盛的病 证;祛邪适用于邪实而正虚不甚的病证;扶正祛邪同时并举,适用于 正虚邪实的病证。 2异法方宜是中医治则之一。它是指治疗疾病不能固守一法, 9 对不同的个体、时间、地域等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为适宜。 3解表法是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又称汗 法。它广泛适用于邪遏肌表的病证。 4和解法是通过调和、协调的方式治疗表里间、脏腑间病变的 治法,又称和法。它的适用范围广泛,习惯上包括和解少阳、调和肝脾 以及调理胃肠。 5气喘又称喘息、喘逆,是呼吸气息急促,呼吸困难的一种临床 症状。

16、 6便血色黑者为远离肛门处的胃肠出血,称远血;便下鲜血或 先便后血,为近肛门端的肠段出血或痔疮出血,称近血。 四、填空题 1内虚邪中 内风 2实热 虚寒 3津液不足 津液不能上潮于口 4气血不畅,不通则痛 温煦濡养,因虚而痛 5寒、热、痰、瘀 心胸血脉,气血不通 6脾胃病 脾胃的功能紊乱,运化失常 7风、火、痰、瘀、虚 8虚和实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9肾与膀胱 津液盈亏及病情顺逆 10火热伤络 气不摄血 五、简答题 1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 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同时也是学习 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 2水

17、肿是指体内水湿滞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四肢、腹部、甚 至全身浮肿的症状,严重者还可伴见胸水、腹水。其基本病机是肺脾 肾三脏对水液代谢的失凋。 3水肿症见面目虚浮,手足发胀,但压无凹陷,称为潜在性水 10 肿;若仅踝肿,按之凹陷易复,为I度浮肿;较重者,浮肿过膝,按之凹 陷没指,不易恢复,为度浮肿;更重者全身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 促,为度浮肿。 4神昏的基本病机是外感时疫、热毒内攻,内伤阴阳气血逆乱, 导致邪气蒙扰神窍,神明失司,或元气败绝,神明散乱。 5抽搐是以四肢不自主的抽动,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为特 征;基本病机是外感或内伤,构成风、火、痰、虚等病理因素,导致筋脉 失养而抽搐。 六、

18、论述题 1治疗原则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 对疾病治疗的立法、选方、用药等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则;治疗方法则 从属于治疗原则,包括在治疗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 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治疗手段则是指与治疗有关的药物、 给药途径及其治疗器具等。 2标本,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标是疾病的枝节和表象,本是疾 病的本质,证候是标,病机是本;缓急有两义:一为病证缓急,指病证 的发展速度和危害性,二为治疗缓急,指治疗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 行,这里主要指治疗有缓急原则;决定治疗先后步骤的因素是标本, 一般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俱急者,标本同治”的原则 进行治疗。 3壮

19、水制阳是指采用滋阴壮水的治法,治疗一般寒凉治法不能 控制的阳亢证,适用于因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阳亢证;益 火消阴是指采用补命门之火的治法,治疗一般温热治法不能控制的 阴寒证,适用于肾之真阳不足所引起的阳虚内寒证。 11 第一章 外感病证 内容提示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凋,出现鼻 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 感疾病。病因是六淫病邪和时行病毒。病机是卫表不和,肺失宣肃。 治则是解表达邪,宣通肺气,照顾兼证。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 腑阴阳失凋,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燥,脉数等为

20、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病因是外感六淫及感受疫毒。病机 是外邪入侵,正邪交争,阴阳失调,阳气偏盛。以清热为治疗原则。 湿阻是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 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病因以感受外湿为主,受季节, 气候,地域等因素影响,也与饮食不节有关;其次为脾虚生湿。病机是 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碍。治则是祛湿,运脾。 痢疾是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 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 传染性的外感疾病。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和饮食不节。病机是时邪 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

21、化为 脓血而成痢。治则是祛邪导滞,调气和血,顾护胃气。 疟疾是感受疟邪,邪正交争所致。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 作有时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夏秋季。病因是感受疟邪。疟邪 与卫气相集,邪正交争,阴阳相移,引起疟疾症状发作。治则是祛邪截 疟。 12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感冒之病名,首见于( )。 A仁斋直指方 B诸病源候论 C内经 D伤寒论 2感冒的病因以( )为首。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3感冒的特征性症状主要是( )。 A恶寒发热 B咽喉肿痛 巳鼻塞喷嚏流涕 D头痛身痛 4下列(; )不是时行感冒的临床特征。 A舌苔腐浊 B症状重、起病急 C传染力强 D多属风热 5患

22、者鼻塞声重、喷嚏流涕、身热不扬、头重身倦无汗、纳呆口 淡、脉濡,治疗此症宜选用( )。 A参苏饮 B葱豉汤 C麻黄汤 D羌活胜湿汤 6某男,45岁,感冒5天,发热恶寒、鼻塞声重、周身酸痛、无汗 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稠、舌苔薄白、脉浮数,证属( )。 A风寒化热 B表寒里热 巳风热袭肺 D痰热壅肺 7感冒表寒里热的治法是( )。 A辛凉解表、清肺透热 B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C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D疏风宣肺、散寒清热 8患者发热头痛、恶寒无汗、鼻塞咳嗽、肢节酸痛、舌苔白、脉浮 紧,宜选用( )。 A葱豉汤 B羌活胜湿汤 巳荆防败毒散 D麻黄汤 9风热感冒宜选用( )。 13 A麻杏石甘汤

23、B银翘散 巳桑杏汤 D香薷饮 10发热,微恶风寒、有汗、鼻塞喷嚏、咽喉疼痛、咳嗽痰稠、苔薄 黄、脉浮数,治宜( )。 A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B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C。疏风宣肺,解表清里 D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11风热感冒发热较重者,宜加用( )。 A板兰根、玄参 E黄芩、石膏、大青叶 C桑叶、菊花 D黄芩、知母、瓜蒌 12暑湿感冒的治法是( )。 A辛凉解表、清热燥湿 B辛温解表、芳香化湿 C清热利湿、清暑益气 D清暑祛湿解表 13身热、汗出不畅、鼻塞流涕、胸闷欲呕、身重倦怠、舌苔黄腻、 脉濡数,宜选方为( )。 A新加香薷饮 B桂枝汤 C加减葳蕤汤 D清络饮 14反复感冒、恶寒重、发热轻、鼻

24、塞流涕、头痛汗出、倦怠乏力、 气短、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选方宜用( )。 A补中益气汤 B黄芪桂枝汤 C玉屏风散 D参苏饮 15患者微恶风寒、身热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 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此属( )。 A。阴虚感冒 B内伤发热 C风热感冒 D风热感冒邪热伤津 16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是( )。 A。内经 B伤寒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17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病邪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朱丹溪 D。吴有性 18、外感发热的病理性质为( )。 A。阴津不足 B阳气亢奋 14 巳外感六淫 D感受疫毒 19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

25、( )。 A辨病邪性质 B辨病位 C辨病势 D辨热型 20暑热病邪所致发热的特点是( )。 A恶寒发热 B潮热 C壮热 D不规则热 21肺系邪热所致外感发热的热型是( )。 A恶寒发热 B寒热往来 巳壮热 D潮热 22脾胃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运脾和胃,宜选方为( )。 A王氏连朴饮 B三仁汤 巴清胃散 D藿朴夏苓汤 23大肠湿热证治以清利湿热,方用( )。 A芍药汤 B葛根芩连汤 C白头翁汤 D黄芩汤 24治疗膀胱湿热证的主方是( )。 A王氏连朴饮 B、八正散 C导赤散 D竹叶石膏汤 25患者壮热胸痛、咳嗽、痰黄稠、口干、舌红、苔黄、脉数,宜选 用( )。 A麻杏石甘汤 B银翘散 C清金化痰

26、汤 D加味泻白散 26患者壮热口渴、汗出、面赤心烦、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宜 选用( )。 A大承气汤 B银翘散 巳普济消毒饮 D白虎汤 27患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 数,宜选用( )。 A小柴胡汤 B小承气汤 巳大柴胡汤 D大承气汤 工5 28提出治疗湿阻有三项禁忌的著作是( )。 A重订严氏济生方 B景岳全书 C临证指南医案 D金匮要略 29湿阻的辨证要点是( )。 A分辨虚实 B分清寒热 巳起病缓急 D是否传变 30“治湿不知理脾,非其治也”,出自( )。 A金匮要略 B景岳全书 C温病条辨 D证治汇补 31患者肢体困重、胸闷腹胀、口中粘腻无味、苔白腻、脉

27、濡滑, 宜选用( )。 A荆防败毒散 B参苓白术散 巳藿香正气散 D补中益气汤 32湿阻病湿困脾胃型,若腹胀便溏者,可合用何方以增强健脾 燥湿的作用( )。 A平胃散 B二陈汤 C五苓散 D四君子汤 33湿阻病湿困脾胃型的治法是( )。 A健脾利湿 B苦寒燥湿 ; 巳苦温燥湿 D芳香化湿 34四肢困乏,脘腹痞闷喜揉按,便溏,神疲,舌质淡胖,治宜 ( )。 A健脾化湿 B补中益气 C利湿化浊 D理气和中 35脾虚湿滞型湿阻病,方用( )。 A香砂六君子汤 B香砂养胃汤 巳参苓白术散 D平胃散 36首载了痢疾的辨证论治的著作是( )。 A内经 B金匮要略 C伤寒论 D渚病源候沦 37( )医书指出

28、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A金匮要略 B痢疾论 J6 C丹溪心法 D严氏济生方 38“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出自于( )。 A景岳全书 B诸病源候论 C丹溪心法 D痢疾论 39湿热痢的主方是( )。 A桃花汤 B白头翁汤 C芍药汤 D葛根芩连汤 40患者腹痛较剧、里急后重、痢下鲜紫脓血、恶心呕吐、舌质红 绛苔黄燥,脉滑数,宜选方为( )。 A白头翁汤 B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巳清营汤 D葛根芩连汤 41患者腹痛拘急、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里急后重、苔白 腻、脉濡缓,宜选用( )。 A黄芩汤 D真人养脏汤 巳芍药汤 D不换金正气散 42患者久痢不愈、痢下赤白清稀、腹部隐痛喜按喜温、形寒畏 冷、舌

29、淡苔白、脉沉细,证属( )。 A寒湿痢 B虚寒痢 巳休息痢 D噤口痢 43休息痢的主方是( )。 A胃苓汤 B连理汤 C桃花汤 D理中汤 44强调“噤口痢者,大虚大热”的医家是( )。 A朱丹溪 B张景岳 C吴鞠通 D张仲景 45治疗痢疾除内服中药外,常用的外治法是( )。 A针灸 B敷脐 C灌肠 D拔火罐 46古代医籍中,记载最详细的传染病是( )。 A痢疾 B疟疾 C麻疹 D肺痨 47下列( )症状为疟疾的特征。 A寒战壮热 B寒热往来 巳头痛 D休作有时 48首先提出瘴疟的名称,最先采用青蒿治疟的古代医籍 17 是( )。 A金匮要略 B肘后备急方 C千金要方 D景岳全书 49患者遇劳则

30、疟疾复发,宜选用( )。 A白虎加桂枝汤 B不换金正气散 巳何人饮 D八珍汤 50患者久疟不愈,胁下结块、触之有形、舌紫黯有瘀斑、脉细 涩,宜选用( )。 A大黄卢虫丸 B何人饮 巳桂枝茯苓丸 D鳖甲煎丸 51治疗热瘴宜选用( )。 A青蒿素合清瘴汤 B截疟七宝饮 C青蒿素合不换金正气散 D达原饮, 52患者寒多热少、口不渴、苔白腻、脉弦,选用( )。 A柴胡桂枝干姜汤 B青蒿鳖甲汤 C不换金正气散 D白虎加桂枝汤 53治疗温疟的主方是( )。 A白虎加人参汤 D白虎加桂枝汤 C小柴胡汤 D何人饮 54疟疾与感冒、伤寒、肝胆湿热、痨瘵等疾病的共同表现 是( )。 A头痛 B寒热往来 C、休作有

31、时 D有季节性 55患者寒战壮热、休作有时、舌红苔薄白、脉弦,宜选 用( )。 A小柴胡汤 B柴胡截疟饮 C清脾饮 D达原饮 56经现代研究证实,有杀灭疟原虫作用,目前成为抢救脑型疟 疾的首选药物是( )。 A常111 B鸦胆子 C马鞭草 D青蒿 18 二、多项选择题 1感冒分为( )。 A普通感冒 B气虚感冒 巳时行感冒 D阴虚感冒 E暑湿感冒 2感冒又称为( )。 A伤风 B冒风 巳伤寒 D冒寒 E重伤风 3感冒的治疗应注意( )。 A体强宜早用泻法 B虚体宜固卫散邪 C重用清热解毒之品D不可补益过早 E不宜表散太过 4外感病的共同特征是( )。 A季节性 B传染性强 巳发病急 D传变快 E病程短 5时行感冒的发病特点是( )。 A散发性 B流行性 C有传变 D肺卫症状明显 E发病急 6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最多见于( )。 A春 B夏 C秋 D冬 E长夏 7下列( )可治疗气虚感冒。 A加减葳蕤汤 B参苏饮 C补中益气汤 D玉屏风散 E新加香薷饮 8感冒的病因有( )。 A时行病毒 B卫外不固 C六淫病邪 D居住潮湿 E情志不舒 9外感发热,古代又称之为( )。 A壮热 B寒热 C伤寒 D发热 E结阳 10外感发热的基本临床特征是( )。 A心烦口渴 B体温升高 巳大便秘结 工夕 D身热面红 巳舌红脉数 11真热假寒证的鉴别重点是( )。 A发热经过 B恶寒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