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支配。以下是我整理的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供您阅读,参考。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82-83内容及练习二十相应练习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同学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并把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采纳由旧引新的方式,提出学习课题,即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例4引导同学争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同学依据正方形面积的计
2、算方法,推算出边长1分米即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至于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则由同学自己依次类推。教学时可以先让同学回顾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由此引出课题。还可以引导同学将常用长度间的进率与相应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对比,让同学找出规律,并依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教学目标 1、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洁的换算和改写。 2、通过观看、测量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3、培育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理解与运
3、用。 教具预备 课件,1平方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抢答竞赛1: 1米=()分米 1分米=()厘米 1厘米=()毫米 1米=()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板书:米、分米、厘米;进率是10) 师: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用抢答竞赛的嬉戏方式复习已学学问,不但可以为本课新授内容做好铺垫,而且更能调动同学学习的乐观性,使同学对本节课所学的学问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师: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
4、“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探究新知 1.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师出示1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同学可能会说: 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横排摆10个,竖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 直接用尺子去量,边长是10厘米,所以面积为1010=100(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所以面积为1010=100(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让同学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同学为主体。这不但加深了同学对已学学问的记忆,同时又避开了同学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死记硬背。 (2)师小结:依据刚才我们的推论
5、,想一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练一练: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4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学习完新知后,马上通过几个基本性的练习,使同学所学的学问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出示:1平方米=()平方分米。 生可能会回答: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由于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所以推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所以1平方米等于100平
6、方分米。 (2)出示课件图形验证上述结果。 练一练: 8平方米=()平方分米 500平方分米=()平方米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学习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基础,此处我大胆放手让同学依据刚才的推导阅历,自己自学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培育了同学的学习力量,进展了同学的思维。 3.师小结。 (1)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你们发觉了什么? (2)区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进率。 相邻两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三、才智岛 1、口答 2、做一做。课本83页。 3、实际应用 学校操场跑道长100米、宽2米,这段跑道的面
7、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小结 小伴侣们,我们今日一起学习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你知道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第1题 六、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教学建议:在数学概念学习中,机械学习是指同学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更不理解与有关概念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同学不仅能记住宅学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理解它们的内在涵义,了解与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建议要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同学的直接阅历。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供应直观往往是熟悉的起点,学习的开端。用好直观手段,加强直观教
8、学,对于把握空间与图形的学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让同学探究,主动猎取结论。为了转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单纯的接受学习,而且是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倾向,有必要选择。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2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学校数学三班级下册第7076页内容。其挨次是:熟悉面积引入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与相应面积单位的比较。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面积的第一课面积和面积单位。在此之前,同学学习过周长,还没有接触过面积,从同学常常接触的物体如数学书、练习本、铅笔盒、课桌、黑板等实物入手开头学习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三下第六单元面积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
9、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作为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同学初步把握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空间形式上经受了“从线到面”的飞跃、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头,更是后面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是学校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学问。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为了关心同学建立面积概念,教材特别重视呈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意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意在直观操作及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进而形成表象。从教材内容的整体支配看,其挨次是先熟悉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再归纳面积的概念。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
10、。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片树叶,假如要给这两片树叶进行涂色竞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想选择哪片?为什么? 生1:我想选择那片小的,由于那片树叶的面小。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 同学们都认为这片树叶的面大,而这片树叶的面小,要想很快涂完,理所当然要选择这片小的来涂,是吗? 【设计意图: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面积对同学来说还很生疏,以给两片树叶进行涂色竞赛,可以把同学的思维和爱好都调动起来。】 二、操作感受,熟悉面积 (一)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看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
11、的面,有的物体的面大,有的物体的面小。 现在请你拿起数学书,像老师这样摸一摸它的封面,感觉一下它的大小,请你再用手摸一下铅笔盒盖的面,你感觉哪个大? 生:数学书的面 请同学们再摸摸练习本的面和课桌的桌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 生:我认为课桌的桌面大,练习本的面小。 请一位同学再来摸一摸黑板的面,感觉怎么样? 生:很大。 【设计意图:让同学从身边的学具、书本、课桌等动身,让同学看一看、摸一摸、最终比一比,使同学都参加进去,感受物体的表面的大小,从而得出面积的概念。】 咱们能摸到的这些叫做这个物体的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刚才咱们所摸到的是物体的表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小。板书:大小 小结:物体的表面
12、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数学书的面积 课桌面的大小-课桌的面积。 (二)熟悉封闭图形的大小 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是不是只有物体表面才有面积呢?我们以前也学过不少的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师点屏出示),这些图形的四周都是封闭的,我们称它们为封闭图形。这些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之分呢? 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一个大吗? 生1:正方形大。 圆形和三角形呢? 生2:圆形 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圆形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你能说出在四个图形中哪一个的面积吗? 生:圆形的面积。 现在你能用一句话完整概括出什
13、么是面积吗? (完成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齐读 【设计意图:两组彩纸的比较,一组是同宽不同长,一组是既不同宽叶不同长,但是面积相等。意图是让同学可以采纳不同的方法去比较,第一组的比较简洁,同学很简单想到比较的方法,而其次组同学们比较的而结果就不相同,这样就可以让同学有一种想去探究的念头,让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小组争论。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爱好。】 (三)比较面积大小,探究面积单位 出示一红一黄两种颜色的纸(同宽不同长,长也是比较接近的),看一看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这该怎么比呢?(请同学演示) 对,把两个面重叠在一起,没有被盖住而露出的面面积就大。这个方法在数学中叫重
14、叠法。 我们看看这两个图形。比较两张彩纸的大小。(黄纸和蓝纸)还能不能利用上面的重叠法进行比较出来呢? 生1:黄纸的面积大。 生2:蓝纸的面积大。 看来,同学们的看法有点不统一,那毕竟是谁的面积大呢?下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量一量,看看毕竟谁的面积大。 同学每四个人一小组沟通活动。 生1:我们小组比较的结果是两张纸的面积是一样的。我是用正方形来比较 的,这张红纸片能摆12个正方形,这张黄纸也能摆12个正方形,所以它们 两个的面积是一样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 生2:我们小组用的是长方形来比较的,黄纸上能摆18个长方形,红纸上能摆
15、 18个长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师:刚才有的同学在比较这两张纸的面积的时候,有的小组选用的是大小一样的 正方形来测量的,有的小组选用的是大小一样的长方形来测量的,我发觉一 个小组在开头时,测量黄纸用的是正方形,测量蓝纸用的是长方形,这样比 较可以吗? 生3:不行以,由于他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没法比较。 师:那你们认为在比较面积的时候,应当留意什么? 生6:选用的学具的大小要一样。 师:说的真不错,也就是说,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时候,必需得有一个 统一的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自学课本,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 你们知道我们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这些面积单位的
16、大小又是怎样确定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第74页内容 【设计意图:为每位同学预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学具。老师还预备1平方米的学具。让同学更直观的感知它们的大小,并且还让同学们去发觉现实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这样能够让同学记得更清晰,也更简单分清晰。】 问:谁来说说你学到了哪个面积单位? (1)熟悉1平方厘米。(板书:1平方厘米。) 问:“怎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呢?(引导回答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请你在学具中找一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同学找出并观看。) 师:现在请你用1平方厘米的学具量一量哪个指甲盖的面积接近1平方
17、厘米? 问:“谁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同学举例自由发言) (2)熟悉1平方分米。(板书:1平方分米。) 问:“怎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呢?(引导回答出: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请你在学具中找一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学找出并观看。) 师:现在请你估量一下,课本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问:“谁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同学举例自由发言) (3)、熟悉1平方米。(板书:1平方米。) 问:“怎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呢?”(引导回答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老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板。
18、指导活动:“假如老师想请同学站在这个1平方米的纸板中,猜想一下能站下多少个人呢?”(同学估量,猜想)老师点名一些同学上来试验,感受1平方米有多大。 三、小结 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还熟悉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我们利用这节课学习的学问解决一些问题好吗? 四、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的面积大? 2、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3()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教室的面积是54() 练习本的面积约2()单人床的面积约2() 3、一格代表1平方厘米,各图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若下面每个小方格的
19、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神州五号图案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设计这样大小的另外图案吗?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对于面积和面积单位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同学常常接触的物体入手,多让同学动手去摸摸、多用眼看看同学所熟识的物体,感受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让同学从实物过度到平面图形得出面积的概念。 2、在介绍面积单位的时候让同学自由发挥比较图形的方法,应当大胆的放手,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同学的思维力量和学习爱好,让同学更多的发觉身边的数学,做数学的小仆人。 3、在比较彩纸面积大小的时候,
20、放手让同学去想,这样可以提高同学的思维力量,而且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彩纸出现两组比较好,一组同宽不同长,一组就即不同宽也不同长,但面积相等,这样处理就比较好。 4、学中应尽量把“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表面的大小的熟悉,增加同学的形象记忆,使同学对各个面积单位形成表象熟悉。也可让同学多估一估生活中物体的面积的大小,拓展同学的思维,加深同学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从一班级(下册)就开头了。 一班级(下册) 直观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班级(上册) 长方形、正
21、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三班级(下册)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本单元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同学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的学问,所以教学内容还包括面积的意义和常用的计量单位。学问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使同学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熟悉并能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究并把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经过探究,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面积计算公式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四部分编排,共编写了六道例题、五次“试一试”(“想一想”)、四次“想想做做”、一个练习和一次实践活动。另外还有三道思索题和两篇“你知道吗”。 1.初步建
22、立面积概念。(第7477页) 物体表面的大小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个面各有确定的大小的意思。 74页例题教学面积的意义。结合教室里的实例,根据“物体有面每个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积”这样的线索引导同学逐步体会面积的意义,分三个层次绽开面积意义的教学。 (1)第一层次支配了四个学习活动。“看”看黑板表面、课本封面,体会物体有面。“比”比黑板表面与课本封面哪一个比较大、哪一个比较小,体会各个物体的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听”听懂“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它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这句话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积的含义。“想”
23、想“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再次体会面积的含义。 这个层次的教学要留意两点:第一,不能仅仅比出黑板表面比课本封面大、课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更要让同学体会到“各个面都有确定的大小”。可以让同学指一指哪里是黑板的表面、哪里是课本的封面,感知物体的“面”。让同学用手势表示黑板面有多大、课本封面有多大,感知物体的面有确定的大小。其次,在同学知道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以及为什么说黑板表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2)其次层次的学习活动是“摸”和“比”,即分别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这两个面的面积谁大、谁小。这个层次通过扩也许念外延,进一步体会面积的意义。让同学摸课桌面
24、和椅子面,体会这些面客观存在,感受这些面各自的大小。摸过以后要让他们仿照“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课桌面的面积”“椅子面的面积”的理解。这个层次的学习有仿照、有迁移,是同学体会面积意义的重要环节。小精灵儿童网站 (3)第三层次是开放的,让同学自己举例说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一方面让同学反馈对面积的初步熟悉,另一方面让他们在更大的范围里体会:看到的物体都有面,每个面的大小是这个面的面积,从而形成初步的面积概念。 第75页例题教学内容有两点:一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二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同学在前面的例题里已经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是面积,通过本例题的学习,连续知
25、道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这样,他们对面积意义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题出示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同学争论,什么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引导他们认知迁移,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类推出平面图形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让同学争论,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前面例题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时,使用的方法是观看,由于相比的两个面大小差异很明显,一看就知道。这个例题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差异不明显,凭观看难以作出推断。于是,要采纳别的比较方法,如把这两个图形叠起来比一比,或者用同一张纸条量一量,当然,同学还可能想出其他
26、方法。假如两个图形不便重叠的话,用同一张纸条量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对后面学习面积单位有乐观的影响。 还有一点要留意,教材没有对面积下概括的定义,只要求同学结合实例体会面积的意义,在表象的层面上熟悉面积。 “想想做做”第3题是比较方格纸上的四个图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些。用相同的方格量也是比较面积大小的一种方法,用图形有几个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图形的面积,一方面能使同学更好地体会图形的面积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为以后用面积单位计量面积作了极好的铺垫。第4题先描出图形的边线,再涂出图形的面积,这是教材第一次引导同学区分周长与面积。通过描和涂,同学能体会到图形的一周边线的总长度是图形的
27、周长,围在边线里的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从而明白周长与面积是不相同的。第5题让同学观看学校平面图,图上可以看到校内里有哪些建筑、有哪些场地,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还能看出什么占地面积大些、什么占地面积小些,是一道比较开放的题。 2.常用的面积单位。(第7881页) 例题及“想一想”让同学熟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例题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由于同学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所以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爱好,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答案不行能全都。为了能有全都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这一小段教材在引发
28、学习动机的同时,又让同学体验了人类制造面积单位的历史过程。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4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三班级数学上册第26-2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问技能目标:使同学通过观看、操作,学习有挨次有条理地思索问题,探究规律。 2、方法过程目标:让同学经受探究中事物搭配规律和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全面地思索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让同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体验胜利的乐趣,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学习有序思索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并归纳出简洁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会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谈
29、话引入:今日有很多位老师来到了我们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课,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对他们表示欢迎,谁情愿帮老师想想方法,怎样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2、揭示课题。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中有序的、不重复、不遗漏的思索方法来学习新课“搭配中的学问”。 二、自主探究,发觉规律。 笑笑的生日 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条牛仔裤,一条休闲裤,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 2、早餐搭配: 饮料:牛奶豆浆 早点:面包油条 饮料和早点各选一份,有几种搭配方法?先自己想想,然后四人一小组沟通。 汇报。板书搭配方法,强调有序搭配。启发说出不同的方法。 3、去动物园的路线 同学独立完成,师巡察。 汇报,再次强调
30、有序搭配,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规律。 6、师小结。 三、巩固练习 1、石头、剪子、布的。嬉戏。 2、猜电话号码。 四、总结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5 面积的含义: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老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 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选择,狐狸急赶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廉价了没有呢?(同学发表看法) 二、主动参加,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观
31、看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观看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指出:通过观看发觉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沟通)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
32、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5)叙述:通过观看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教学例2 (1)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方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2)分小组争论。 (3)集体沟通。 (4)叙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白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两个平面图形。 问:你们能想方法比出书中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
33、(2)分组争论,集体沟通。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指名读题。 问: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 谈话:假如同学们有爱好的话,课后可以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一比。 2、想想做做3 出示书中的图,同学读题,明确要求。 问:你用什么方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 同学尝试在书上数方格,并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指名说出比较结果,问:你是怎样知道图4有8个方格的? 3、想想做做4 默读题目,明确要求。 同学在书中描一描、涂一涂。 问:你们描出的蓝线的长度是这个图形的什么?用
34、红色涂出的部分的大小又是这个图形的什么? 4、想想做做5 出示题中的学校平面图。 谈话:这是漂亮的校内的平面图,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的面积的大小吗? 小组争论后集体沟通。 5、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 谈话:刚开头上课时,大家争论了狐狸抢先选择菜地占没占到廉价的问题,当时大家的看法不全都,现在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供应1平方分米的纸片2张,让两个同学分别到黑板上量一量,比出结果。 四、全课总结 问: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学问?你把握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五、作业:布置同学课后做思索题。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6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目标: 1、以历探究
3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育同学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力量。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预备:挂图、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402,422,844,903。 603,363,999,662。 (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导入 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今日,我们连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三、教学例题 1、出示挂图。 (1)同学
36、看图 (2)问: 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 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 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同学尝试,让一生板演) 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觉?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究竟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 (3)同学动手操作。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终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 (4)老师依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 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终得到26根。 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
37、再分2根。 全部拆开分。 (5)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6)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开来分。 (7)谁能再来完整地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分小棒的? (8)同桌相互说一说,分一分。 2、教学笔算 (1)依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板书)谁来说说522的笔算该怎样算呢?先算哪一位上的? (2)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该怎样除? (3)请你接下去除。完成书上第7页上的例题。 (4)谁来告知大家,刚才是怎样除的?(把关键的地方用红笔标出来) 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怎样除的? (5)检验:这道题 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验? (6)比一比:522和口算题中的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补充板书:首位不能整除) 3、练一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2题。 评讲: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去要怎样算? 同桌相互校对。 (2)其他题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今日这节课上,在摆摆、说说、算算中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练习 做“想想做做”第2题。 三班级数学教学方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