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综述.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486111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综述.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综述 摘要选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作为研究对象,在新时期背景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能够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创新进程,进而大幅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源设施的配置效率,有效规避和控制风险,大幅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实效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1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评价的发展现状 1.1内部评价主体欠缺评价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设计实施的内控制度欠缺应用的完善性,部分单位负责人在内部控制评价上没有树立正确的认识,甚至存在防范心理,导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处在搁置状态。 1.2政府审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审计监督力度不足。当

2、前政府审计存在明显的资源配置不足问题,导致审计机关在具体的审计实践中时常出现能力不足的缺陷性。政府审计部门大多定期对公共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合规性审查,但是审查无法覆盖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 1.3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所反馈问题的整改力度明显不足。审计部门在外审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时会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部分单位每年会对审计问题进行整改,但相同的问题在以后年度还是会被发现。整改大多仅仅局限于已发现问题,并没有站在全局的视角上进行梳理和完善,更没有对相关责任主体实施处罚。 1.4内控评价报告欠缺公开性。公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结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方面,能让社会公众更为全面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状

3、况;另一方面,能有效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进程。但是从当前发展实践看,几乎可以说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处在零公开阶段。 2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 2.1构建评价指标的基本原则。在选取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及规律,客观真实地反映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程度。各评价指标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且设置的层次结构合理有效。具体应依据以下几个原则:(1)全面系统性原则。全面性是指评价指标必须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及重要事项的内部控制展开全面客观的评价,确保内容的完善性和全面性。此外,注重各个评价指标的内在逻辑性,遵循系统性原则,整体并非各个部分的简

4、单叠加,若离开了整体,各个部分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功能性。(2)重要性原则。重要性是在兼顾全面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单位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风险项,所选定的指标具有相应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对经济业务带来重大风险影响的各个环节,必须设置关键性的评价指标,重点对其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构成的影响进行评价。(3)一致性原则。一致性是指内部控制评价所设置的指标与实施评价的目的保持一致,所明确的指标必须与所评价对象及其目标具有直接相关性。要从指标设计和评价实施两个层面去考量,不但能够评价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关注内控制度执行过程的有效性。(4)层次性原则。对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评价首先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指标

5、体系,必须具备相应的层次性,依照财政部给出的划分标准,细化其层级进而实施评价。由此所形成的评价体系更为直观立体,同时能够按照不同的层次来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实施程度。(5)动态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所实施的内部控制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体系,在对内部控制实施评价时,所选用的指标及评价过程并非固定不变的,需要依据经济实践及管理需求的动态化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能够更为动态真实地反映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三个层次构成。这些层次分别从具体、整体等多个视角层面逐步深入评价,由此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6、控制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第一层次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单位层次主要是基于宏观视角来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构建的体制机制是否合法合理。业务层面是从微观角度来衡量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第二层次是将第一层次的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分,是整个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所关注的具体层面,单位这一层面又可以划分为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核心岗位、财务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五个部分,而业务层面涵盖了六大业务指标,即预算、收支、采购、资产、建设工程及合同控制。第三层次主要是对上一层细化的指标进行评价,也就是评价内部控制实施状况的具体指标。在单位总体层面,组织结构的三级评价指标包括内部控制机构设置、岗位职责权限

7、、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设置、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运行机制的评价指标包括决策监督执行分离、风险评估、议事决策、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核心岗位包括轮岗机制、问责机制、人员资格、人员培训、职业道德、人员惩戒等几个指标。财务管理系统的三级评价指标可以分为财务机构设置、财务人员配备、财务政策制定、财务业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财务核算系统建设、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信息内部公开机制、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业务层面中,预算控制的评价指标包括预算编制与批复控制、预算下达与追调控制、预算执行控制、决算管理和绩效评价五个指标。收支控制可以考核收入、票据、支出、债务控制四个方面。采购控制主要针对采购需求审核、招投标控制和采购验

8、收控制三个指标。资产控制包括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对外投资控制。建设工程控制包括立项、施工和竣工控制三个方面。合同控制则应包括合同订立控制、执行及变更控制以及后续管理控制三个指标。 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过程 3.1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实施主体。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划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两种,自我评价通常借助内审部门或者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其实施评价,相应的主体责任由出具自我评价报告方来承担。外部评价主体主要涵盖行政事业单位的直属上级、同级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 3.2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评价的具体时间点及周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必须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

9、。早期应将内控评价的实施周期界定为每季度或半年,逐步稳定后将周期延升至一年,同时在其他时间展开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确保评价活动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具体流程。实施内控评价的流程包含评价前准备、实施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和落实整改四个阶段。评价准备阶段包括制定评价规划、组建内部控制评价小组。实施阶段必须明确所要评价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实施现场评价。而汇总阶段主要是对评价过程中所取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编制相应的评价报告。最后是落实整改阶段,依据评价报告内容及时进行整改,评价小组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并将各类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归档。 3.4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分析结果。内部控制评价最

10、终必须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体现出来,更为直观地呈现出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程度。报告主要包含整体评价、内控实施有效性以及缺陷性等内容。科学完善的内控评价报告能够进一步提升被评价单位的内部管理效力,为财政部门提供预算监督数据,为审计部门明确经济责任提供基础前提,为纪检部门强化反腐力度提供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李凤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2张庆龙.新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原理与操作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 1.东北石油大学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 5 页 共 5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