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协议的翻译-36.212-900_TDD_0912说课材料.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51385416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协议的翻译-36.212-900_TDD_0912说课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LTE协议的翻译-36.212-900_TDD_0912说课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协议的翻译-36.212-900_TDD_0912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协议的翻译-36.212-900_TDD_0912说课材料.doc(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LTE协议的翻译-36.212-900_TDD_0912-200XXXXX印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物理信道复用和信道编码TD-LTEdigital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networkUuInterfaceTechnicalRequirementPart3: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YDBXXXXXXXX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目次目次I前言II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定义和缩

2、略语43.1术语和定义43.2缩略语44物理信道映射54.1上行54.2下行65信道编码,复用和交织65.1通用流程65.2上行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205.3下行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41参考文献63前言YDBXXXX-XXXX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分为十一个部分: 第1部分:物理层概述; 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第6部分:MAC协议 第7部分:RLC协议 第8部分:PDCP协议 第9部分:RRC协议 第10部分:UE处于空闲模式下的过程 第11部分:UE无线接入能力本部分是第3部分。YDBXXXX

3、-XXXX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是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技术报告之一,该系列技术报告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a) YDBXXXX-XXXX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部分总体技术要求b) YDBXXXX-XXXX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物理层概述; 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调制 第3部分:物理层复用和信道编码 第4部分:物理层过程 第5部分:物理层测量 第6部分:MAC协议 第7部分:RLC协议 第8部分:PDCP协议 第9部分:RRC协议 第10部分:UE处于空闲模式下的过程 第11部分:UE无线接入能力c) YDBX

4、XXX-XXXX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X2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层1 第3部分:信令传输 第4部分:应用协议 第5部分:数据传输d) YDBXXXX-XXXX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S1接口技术要求 第1部分:概述; 第2部分:层1 第3部分:信令传输 第4部分:应用协议第5部分:数据传输为适应信息通信业发展对通信标准文件的需要,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安排下,对于技术尚在发展中,又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性文件引导其发展的领域,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组织制定“通信标准类技术报告”,推荐有关方面参考采用。有关对本技术报告的建议和意见,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反映。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

5、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天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重邮信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技术要求第X部分:XXXX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TD-LTE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Uu接口物理层的复用、信道编码和物理信道映射等。本部分适用于TD-LTE数

6、字蜂窝移动通信网。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1 术语(Void)定义(Void)符号下行带宽配置,单位为资源块1上行带宽配置,单位为资源块1一个子帧中承载PUSCH的SC-FDMA符号数在初始PUSCH传输子帧中承载PUSCH的SC-FDMA符号数一个上行时隙中SC-FDMA符号数

7、一个子帧中用于SRS传输的SC-FDMA符号数(0或or1)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BCHBroadcastchannel广播信道CDDCyclicDelayDiversity循环延时分集CFIControlFormatIndicator控制格式指示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DCI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DL-SCHDownlinkShared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HIHARQindicatorHARQ指示MCHMulticastchannel多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CFI

8、CH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HPagingchannel寻呼信道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ICHPhysicalHARQindicatorchannel物理HARQ指示信道PMCHPhysicalMulticastchannel物理多播信道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PRACH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物理随

9、机接入信道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RACHRandomAccess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RIRankIndication秩指示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信号探测参考信号TDDTimeDivisionDuplexing时分双工TPCTransmissionPowerControl发送功率控制TPMITransmittedPrecodingMatrixIndicator发射预编码矩阵指示UCIUplinkControlInforma

10、tion上行控制信息UL-SCHUplinkShared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4 物理信道映射4.1 上行表1定义了上行传输信道和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表2定义了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与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表1传输信道(TrCH)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上行共享信道(UL-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随机接入信道(RA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表2控制信息(Controlinformation)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上行控制信息(UCI)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4.2 下行表3定义了下行传输

11、信道与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表4定义了下行控制信道信息与对应的物理信道的映射关系。表3传输信道(TrCH)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DL-S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广播信道(BCH)物理广播信道(PBCH)寻呼信道(P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多播信道(MCH)物理多播信道(PMCH)表4控制信息(Controlinformation)物理信道(PhysicalChannel)控制格式指示(CFI)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HARQ指示(HI)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下行控制信息(DCI)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

12、5 信道编码,复用和交织5.1 来自MAC层/向MAC层输出的数据和控制流经过编/解码,通过无线传输链路提供传输和控制服务。信道编码方案是错误检测、错误纠正、速率匹配、交织以及传输信道或控制信息向物理信道映射/从物理信道到传输信道控制信息解析或分离的组合方案。通用流程本节包含多条传输信道或控制信息类型的编码流程。5.1.1 CRC计算CRC计算单元的输入比特为,奇偶校验比特为。A是输入序列的长度,L表示校验比特的数目。校验比特由以下循环生成多项式之一产生:-gCRC24A(D)=D24+D23+D18+D17+D14+D11+D10+D7+D6+D5+D4+D3+D+1;-gCRC24B(D)

13、=D24+D23+D6+D5+D+1,CRC长度L=24。-gCRC16(D)=D16+D12+D5+1,CRC长度L=16。-gCRC8(D)=D8+D7+D4+D3+D+1,CRC长度L=8。编码以系统方式进行。这意味着在GF(2)中,多项式被对应的长度为24的CRC生成多项式gCRC24A(D)或gCRC24B(D)除时产生的余数为0;多项式被gCRC16(D)除时产生的余数为0;而多项式被gCRC8(D)除产生的余数为0。附加CRC之后的比特序列表示为,这里B=A+L,ak和bk的关系如下:对于k=0,1,2,A-1对于k=A,A+1,A+2,.,A+L-15.1.2 码块分段和码块C

14、RC添加输入码块分段单元的比特序列为,这里B0。如果B大于最大码块大小Z,则输入序列要进行分段操作,并且每个分段后的码块要被附上一个L=24的CRC序列。最大码块大小为:-Z=6144.如果下述计算的填充比特数目F不等于0,则在第一个块的开始处添加填充序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B40,则在码块的开始处添加填充序列。在编码器的输入位置,将填充序列设置为空()。码块总数C根据如下方法计算得到:ifL=0码块数目为:ElseL=24码块数目为:endif当C0时,码块分段的输出比特为,其中r为码块号,Kr是码块r中的比特数。每一个码块中比特数为(仅适用于C0的情况):第一个分段大小:=表7中满足的最小

15、K值if长度为的码块数目为=1,elseif第二个分段大小为:=在表7中满足的最大K值长度为的分段数目为:长度为的分段数目为:endif填充比特数目为:fork=0toF-1-插入填充比特endfork=Fs=0forr=0toC-1ifElseendifwhileendwhileifC1根据5.1.1节,使用序列和生成多项式gCRC24B(D)来计算CRC奇偶校验比特。对于CRC计算,如果存在填充比特,假定其值为0。whileendwhileendifendfor5.1.3 信道编码对于一个给定的码块,输入信道编码模块的比特序列表示为,其中K为需要进行编码的比特数。编码后的比特表示为,其中D

16、为每个输出流的编码比特数,i表示为编码器输出的序号。和的关系以及K和D的关系依赖于所使用的编码方案。传输信道使用下面的编码方案:- 咬尾卷积编码(tailbitingconvolutionalcoding)- Turbo编码(turbocoding)不同类型的传输信道使用的编码方案和编码速率如表5所示;不同类型的控制信道使用的编码方案和编码速率如表6所示。每一个编码方案中D值计算方法如下:-咬尾卷积编码,编码速率为1/3,D=K;-Turbo编码,编码速率为1/3,D=K+4对于两种编码方案,其编码输出流序号i的范围是0,1和2表5传输信道使用的信道编码方案和码率传输信道编码方案码率UL-SC

17、HTurbo编码1/3DL-SCHPCHMCHBCH咬尾卷积编码1/3表6控制信息使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与码率控制信息编码方案码率DCI咬尾卷积编码1/3CFI块编码1/16HI重复编码1/3UCI块编码可变咬尾卷积编码1/35.1.3.1 咬尾卷积编码本节定义了约束长度为7、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编码。卷积编码器的配置如图1所示。编码器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设置为输入流最后的6个信息比特对应的值,使得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和最终状态相同。因此,用表示编码器的移位寄存器,那么移位寄存器初始值被设置为:图1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编码器编码器的输出流,和分别对应第一、第二和第三个校验数据流,如图1所示。5.1

18、.3.2 编码5.1.3.2.1编码器Turbo编码器的方案是:并行级联卷积编码(PCCC,ParallelConcatenatedConvolutionalCode),它使用了两个8状态子编码器和一个Turbo码内交织器。Turbo编码器的码率为1/3,结构如图2所示PCCC中8状态子编码器的传输函数为:G(D)=,其中:g0(D)=1+D2+D3g1(D)=1+D+D3当开始进行编码时,8状态子编码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为0。Turbo编码器输出为:其中,。如果被编码的码块是0号码块,并且填充比特的数目大于0,即F0,则在编码器的输入时设ck=0,k=0,(F-1),并输出时设置,k=0,

19、(F-1)、,k=0,(F-1)。输入Turbo编码器的比特表示为,第一个和第二个8状态子编码器的输出比特分别为和。从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比特表示为,这些比特将输入第二个8状态子编码器。图2码率为1/3的Turbo编码器结构(虚线仅应用于Turbo编码的迫零处理)5.1.3.2.2Turbo编码器的迫零处理Turbo编码的迫零处理通过从所有信息比特编码之后的移位寄存器反馈中获取尾比特来完成编码,尾比特在信息比特编码之后添加。前三个尾编码用于终止第一个编码器(图2中上面的那一个开关处于低端位置),此时第二个子编码器被禁用。最后三个尾比特用于终止第二个子编码器(图2中下面的那一个开关处于低端

20、位置),此时第一个子编码器被禁用。那么,用于TrellisTermination的传输比特为:,5.1.3.2.3Turbo码内交织器输入Turbo码内交织器的比特表示为,其中K为输入比特的数目。Turbo码内交织器的输出表示为输入与输出比特的关系如下:,i=0,1,(K-1)其中,输出序号i和输入序号的关系满足如下二次形式,即:参数和取决于块大小K,如表7所示表7Turbo码内交织器参数iKiKiKiK140310484162552951120671401423200111240248712494245110696115235721433264443204356194250432477297

21、118419741443328511044647165144091110981216397614533925121257271852448291689912481978146345645119268011205345629114100128019924014735202572207885225446424758101131221821483584573368961124554722911810213442112521493648313228910472656480891801031376218615037122712321011241845748891122104140843881513776

22、179236111201039058496157621051440149601523840331120121281532595045584106147245921533904363244131369346051231641071504498461543968375248141441710861528176610815367148155403212716815152938625443568109156813281564096316416160211206356022742011016001780157416033130171681018464576659611116322510215842244

23、326418176214465592197411216641831041594288331341918457466660837761131696559541604352477408201922348676244123411417281279616144163513821200135068640398011517602711016244802332802220827526965618582116179229112163454435714223216113670672432521171824291141644608337480242242756716882186118185657116165467

24、237146252328558727041554411918884535416647367144426240296073720791201201920311201674800711202724833627473613992121195259610168486437152282561532757522394122198418512416949283946229264171987676821748123201611342017049921272343027233687778425981242048316417150563915831280103210788001780125211217661725

25、120398032288193679816127102126217617113617351843196332961974808322552127224020942017452481139023430437768184823910612823042532161755312411663531219788286417481292368367444176537625133636320211208388013711013024322654561775440431703732821828489621511213124961814681785504218638336115848591229114132256

26、039801795568431743934419386869281558133262427164180563245176403522144879441471181342688127504181569645178413601339088960296013527521431721825760161120423688146899765912213628164388183582489182433764594909926512413728802930018458883231844438423489110085584138294445921855952471864539224398921024316413

27、93008157188186601623944640015140931056176614030724796187608047190474081551029410881712041413136132818861442634805.1.4 速率匹配5.1.4.1 Turbo编码传输信道速率匹配Turbo编码的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以码块为单位进行,过程为:首先将三个信息比特流、及进行交织,然后进行比特收集,最后是循环缓存器的产生,如图3所示。每个码块的输出比特的传输方式见5.1.4.1.2小节中描述。图3Turbo编码的传输信道的速率匹配比特流根据5.1.4.1.1小节中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进行交织,

28、其对应的输出序列定义为,的定义见5.1.4.1.1小节。比特流根据小节5.1.4.1.1中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交织,其对应的输出序列定义为。比特流根据5.1.4.1.1小节中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交织,其对应的输出序列定义为。用于传输的比特序列的生成过程在小节5.1.4.1.2中给出。5.1.4.1.1子块交织器用表示子块交织器的输入比特,D为比特数。子块交织器的输出比特序列生成过程为:a) 令为矩阵的列数,矩阵的各列序号从左至右为0,1,2,。阵的行数为满足下式的最小的整数:矩阵的各行序号从上至下为0,1,2,。如果,则在头部添加个虚比特(dummybits),使得yk=,k=0,1,ND1。

29、然后,(k=0,1,D-1),从矩阵第0行第0列位置开始逐行写入比特序列yk(从比特y0开始写)。对于和:基于表8所示的的模式,进行矩阵的列间置换,其中P(j)表示第j个变换列的原始列位置。进行列间置换后的维矩阵为:b) 块交织器的输出是从列变换之后的维矩阵中逐列读出的比特序列。子块交织的输出比特表示为,其中对应于,对应于,且。对于:用表示子块交织器的输出,其中,同时置换模式P的定义见表8。表8子块交织器列间置换模式列数列间置换模式325.1.4.1.2比特收集、选择及传输对应第r个码块的长度为的循环缓存器按如下方式生成:fork=0,fork=0,fork=0,NIR表示传输块软缓存的比特长

30、度,Ncb表示第r个码块软缓存的比特长度。Ncb的计算方式为- 对于下行Turbo编码传输信道- 对于上行Turbo编码传输信道其中,C为5.1.2小节中计算出的码块的数量,NIR为其中Nsoft为总的软信道比特数3。在UE被配置在文献2的7.1节所描述的传输模式3、传输模式4或传输模式8下接收PDSCH传输时,KMIMO取值为2,其他情况下取值为1。MDL_HARQ为文献2第7章所定义的最大下行HARQ进程数。Mlimit为常数8。E表示第r个码块的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长度,rvidx表示该传输的冗余版本号(rvidx=0,1,2,3),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表示为,k=0,1,.,。G表示一个传

31、输块的总的可用比特数。令,其中Qm在调制方式为QPSK、16QAM、64QAM时取值分别为2、4、6。- 当传输块映射到单层传输层时,NL取值为1,- 当传输块映射到2或4层传输层时,NL取值为2。令,其中C为5.1.2小节中计算出的码块的数量,则E的计算方法为:if设置else设置endif令,其中为5.1.4.1.1小节中定义的矩阵行数。速率匹配的输出序列的计算方法为:设置k=0,j=0whilekEifk=k+1endifj=j+1endwhile5.1.4.2 卷积编码的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的速率匹配卷积编码的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的速率匹配如图4所示,包括三个信息比特流,和的交织,然后是比

32、特收集,最后是循环缓冲器生成。传输的输出比特见5.1.4.2.2小节中的描述。图4卷积编码的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的速率匹配比特流根据5.1.4.2.1小节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交织,其输出序列为,其中的定义见5.1.4.2.1小节。比特流根据5.1.4.2.1小节节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交织,其输出序列为。比特流根据5.1.4.2.1小节定义的子块交织器进行交织,其输出序列为。传输的比特序列按照5.1.4.2.2小节描述被生成。5.1.4.2.1子块交织器输入子块交织器的比特表示为,其中D是比特数目。从子块交织器输出的输出比特序列按照如下描述获得:a) 设矩阵的列数为,矩阵的列数从左向右依次编号为0

33、,1,2,。确定矩阵的行数,它是满足下式的最小整数,即:矩阵的行从上到下编号为0,1,2,。如果,则在头部添加个虚比特(dummybits),使得yk=,k=0,1,ND1。然后,(k=0,1,D-1),从矩阵第0行第0列位置开始逐行写入比特序列yk(从比特y0开始写)。基于表9所示的的模式,进行矩阵的列间置换,其中P(j)表示第j个变换列的原始列位置。进行列间置换后的维矩阵为:b) 子块交织器的输出是从列变换之后的维矩阵中逐列读出的比特序列。子块交织的输出比特表示为,其中对应于,对应于,且。表9子块交织器列间置换模式列数列间置换模式32该子块交织器也被用做PDCCH调制符号的交织。在PDCC

34、H调制符号的交织中,输入比特序列由PDCCH符号四元组组成1。5.1.4.2.2比特收集,选择及传输长度为的循环缓冲器生成方式如下:k=0,k=0,k=0,E表示速率匹配输出序列长度,速率匹配输出比特序列为,k=0,1,.,。设置k=0,j=0whilekEifk=k+1endifj=j+1endwhile5.1.5 码块级联码块级联块的输入比特序列表示为,和。码块级联块的输出比特序列表示为,。码块级联包括依次级联不同码块的速率匹配输出。因此,设置,whileSetwhileendwhile5.2 endwhile上行传输信道和控制信息5.2.1 随机接入信道随机接入信道的序列编号从高层获得,

35、并按照1中描述进行处理。5.2.2 上行共享信道UL-SCH传输信道的处理结构如图5所示。到达编码单元的数据,每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最多有一个传输块。其编码流程如下:- 向传输块添加CRC- 码块分段和码块CRC添加- 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 速率匹配- 码块级联- 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复用- 信道交织5.2.2.1 UL-SCH传输信道其编码流程如下图所示。图5UL-SCH的传输信道处理流程传输块CRC添加UL-SCH传输块的错误检测由循环冗余校验码(CRC)提供。使用整个传输块来计算CRC校验比特。送到层1的一个传输块的比特表示为,校验比特为。A是传输块大小,L是校验比特数。按照4中

36、6.1.1小节的定义,最低顺序信息比特a0被映射到传输块的最高有效位。校验比特按照5.1.1小节的描述进行计算并添加到UL-SCH传输块中,同时设置L为24,使用生成多项式gCRC24A(D)。5.2.2.2 码块分段及CRC添加码块分段的输入比特流记为,其中B表示传输块的比特数目(包含CRC)。根据5.1.2小节中描述进行码块分段及CRC添加。码块分段之后的比特流记为,其中r是码块序数,Kr是第r个码块的比特数目。5.2.2.3 UL-SCH的信道编码码块比特流会送至信道编码模块表示为,其中r是码块序号,Kr是第r个码块的比特数目。码块的总数记为C,每个码块根据5.1.3.2小节描述独立进行

37、Turbo编码。信道编码之后的比特流记为,其中或,是第r个码块的第i个编码后比特流,即。5.2.2.4 速率匹配Turbo编码之后的码块会送至速率匹配模块,记为,其中或,r是码块序号,i是比特流序号,是对应于第r个码块的每个比特流的比特数。码块的总数记为C,每个码块按照5.1.4.1小节的方法独立进行速率匹配。速率匹配之后的比特流记为,其中r是码块的序号,是第r个码块在速率匹配之后的比特总数。5.2.2.5 码块级联码块级联的输入比特流记为,其中,是第r个码块在速率匹配之后的比特数。根据5.1.5小节进行码块级联。码块级联之后输出的比特记为,其中G为用于传输的总的编码比特数,对控制信息与UL-

38、SCH复用的情况,该比特数目不包含控制信息比特。5.2.2.6 控制信息的信道编码进入信道编码单元的控制信息包含信道质量信息(CQI或PMI)、HARQ-ACK或秩指示(RankIndication)。传输的不同编码符号数决定了控制信息的不同的码率。当控制信息在PUSCH上传输时,HARQ-ACK、秩指示和信道质量指示的信道编码是独立于PUSCH进行的。对于TD-LTE,高层配置支持两种HARQ-ACK反馈模式。- HARQ-ACK绑定(ACK/NACKbundling),和- HARQ-ACK复用(ACK/NACKmultiplexing)对于TD-LTEHARQ-ACK绑定模式,HARQ-

39、ACK由1或2个信息比特构成。对TD-LTEHARQ-ACK复用模式,HARQ-ACK由2或4个信息比特构成,比特数的确定见参考文献2的7.3小节中的描述。当终端发送HARQ-ACK比特或秩指示比特时,相应的编码符号数由终端根据下式决定:其中为HARQ-ACK比特或秩指示比特数,为当前子幀发送的PUSCH对应的传输块所占用的带宽,以子载波数目来表示(见参考文献1),表示每个子幀中,上述传输块所承载的初始PUSCH传输所占用的SC-FDMA符号的数目,其表达式为。如果终端在初始传输时需要在同一个子幀中传送PUSCH和SRS,或者初始传输时PUSCH的资源配置与小区特定的SRS子幀部分重叠(SRS带宽配置见1中5.5.3小节),则等于1;否则,等于0。、和可从该传输块的初始PDCCH中获得。如果该传输块没有对应的DCI格式为0的初始PDCCH,则、和将来自于:- 当用于该传输块的初始PUSCH是半静态调度的,则根据最近的半静态调度分配的PDCCH来确定、和,或者- 当PUSCH由随机接入响应许可(randomacc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