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理能力提升专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doc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512252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0.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物理能力提升专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考复习物理能力提升专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物理能力提升专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物理能力提升专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考复习物理能力提升专练2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1、学习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后,双胞兄弟小明和小华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探究。(1)他们分别代表物和像模拟平面镜成像现象,若小明向右转,小华应向_转;(2)身高为1.5m的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刚小明到像的距离是_m;若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所成像的大小_(选填:变小、变大、不变),像到他的距离为_m 。(3)小华走近办公楼自动感应门时,门自动平移打开,他在玻璃门中的像将_(选填“随”或“不随”)门平移。2、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现有厚度为和的透明玻璃板各一块,应该选择厚度为_的透明玻璃板做实验。为了探究像

2、和物的位置关系,应采取的操作是_选填“A”或“B”A.保持A、B两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移动蜡烛B和A的像重合。将玻璃板绕轴转向蜡烛A,发现镜中的像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动”。拿走蜡烛B,在同一位置竖直放一块光屏,则从玻璃板前面和后面观察光屏,看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答:_。3、 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 玻璃板代替平面 镜是为了 (2)实验过程中,将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的一侧,蜡烛 B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 放在玻璃的另一侧在 侧(“A”

3、或“B”)观察蜡烛 A 的像,同时移动 B 蜡烛,直到 ,B 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3) 实验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 用 等量替代了 (两空选填“A 蜡烛”、“B 蜡烛”、“A 蜡烛的像”或“B 蜡烛的像”)(4) 移去蜡烛 B,在蜡烛 B 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根据 现象,说明所成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 (2)实验中用到两支相同的蜡烛,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好,蜡烛 A应该 (“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3)移动蜡烛 B,人眼从 E 方向看过去,看到蜡烛 B 与 重合,要确定 B 位置是不是所

4、需位 置,还需要的操作是 。 (4)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蜡烛 A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将 (向左移/向右移/不动)。 (5)在蜡烛 B 与玻璃板之间放置一块较大的不透明硬纸板,人在 A 侧透过玻璃板 (能/不能)看到 蜡烛 B, (能/不能)看到蜡烛 A 的像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厚为2mm的茶色玻璃、厚为5mm的透明玻璃、直尺、光屏、两只相同的蜡烛A和B、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填序号);(2)该实验应该选择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处效果更好;(3)在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时,移动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眼睛应

5、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这种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5)小明第一次将蜡烛A置于玻璃前5cm,第二次将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3cm,这一过程中,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6、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

6、(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2)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这是为了_。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3)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他的做法是_。(4)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cm。(5)小

7、明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7、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确定了像的 ,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为了能看到更清晰的像,应选择在较 (选填“明亮”或“暗”)的环境中做实验。(2)在如图乙所示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A的像。小明拿另一支与A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水平桌面上移动,发现无法让B跟与A的

8、像完全重合。 原因是没有将玻璃板 放置。(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当蜡烛B跟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 移去蜡烛B, ,若 ,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对应点,判断连线 ,测量像与物 ,进行比较,得出结论。(5)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 (选填“亮”或“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9、8、利用如图 1 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竖直地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3)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4)如图 2 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 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 2 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A硬币成像

10、在 a 处 B硬币成像在 b 处 C硬币成像在 c 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5)小强将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如图 3 所示,用以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硬纸板上的直线 ON 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 ON 向后转动,如图甲所示,反射角等于 ;若将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则反射光线 (选填“靠近”或“远离”)镜面;若将右侧纸板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右侧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9、 如图所示,朵朵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器材有:一张白纸,一块玻璃板,刻度尺,铅笔,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两根。首先将白纸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

11、,在玻璃板前放置点燃的蜡烛A,然后在玻璃板后放置未点燃的蜡烛B,并移动蜡烛B直到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朵朵在移动蜡烛B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A的一侧,观察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了_。朵朵在实验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都有重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可能是_。朵朵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只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升10cm,那么蜡烛在玻璃板中的像_选填“上移10cm”或“位置不变”。实验中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移去蜡烛B,取一个光屏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朵朵利用实验前选择的实验器材又进行了有关此实验的其他探究,请你按照下

12、列形式,对她选择的实验器材进行评估。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示例:器材:玻璃板较厚不足之处:无法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改进方法:换成薄玻璃板。器材:_。不足之处:_。改进方法:_。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实验应该选用_厚薄玻璃板,用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_,这样就可以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实验中为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眼睛应在_位置观察。为验证像的虚实,小明在蜡烛B处放上光屏,眼睛从_位置观察光屏,发现光屏上_有没有像。图

13、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像和物相对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_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向_运动。A.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下竖直向上。11、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要选用 (“玻璃板”或“平面镜”)作为平面镜,原因是 (只填字母代号)。A透过玻璃板可以看见后面的蜡烛B玻璃板比平面镜成像更清晰C蜡烛经玻璃板可成虚像D玻璃板只透光不反射光(2) 选用两根外形相同的蜡烛

14、,是为了比较 关系(3)除图中提供的器材外,实验中还用到一种测量工具,它是 ;(4)在寻找蜡烛 A 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实 验时小明发现棋子 A 的像较暗,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射棋子 A 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5)若将光屏放在棋子 B 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看 到棋子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6)若在玻璃板背面放置一块不透明木板(如图),则在玻璃板中 (选填“能”或“不 能”)看到棋子A 的像。12、如图甲和乙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

15、确的顺序是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在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是为了 ,实验环境应尽量 (选填“亮”或“暗”)一些;(3)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 ,玻璃板前面的蜡烛应该点燃,目的是 。(4)步骤D中,取两支完全相同的

16、蜡烛,是为了探究 。(5)同桌的右座位的同学说看不到蜡烛的像,为了让同桌也能够看到蜡烛的像,小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如图甲),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同桌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看到蜡烛的像。(6)为了研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如下图。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13、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 和 B,将A 和B 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 A 的一侧观察(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点燃蜡烛 A,调

17、节蜡烛 B 的位置,当 时,B 的位置即为A 的像所在的位置(2)实验时,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蜡烛 B 并在原位置放一光屏,从 (填“蜡烛”A 或“蜡烛 B”)一侧观察光屏,发现在光屏上 ,证明平面镜所 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一个木板,(填“能”或“不能”)看见像(4)实验中蜡烛A 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像,这是因为 (5)如果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变大/不变/变小)如果保持A、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把玻璃板靠近蜡烛 A发现蜡烛 B (填“能”或“不 能”)与蜡烛A 的像重合(6)如果在玻璃板后不论怎么移

18、动蜡烛 B 都无法和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7)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8)如果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0.2m 像向上移动 A0.2mB0.4mC0.1mD0m14、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2)我们应选择 (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

19、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移去后面的蜡烛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虚”)。为了验证像的虚实,我们应该在 (填“M”或“N”)侧观察。(5)小红在做此探究实验时,只做了一组数据就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认为小红下一步应该怎样做 (选A、B)。A、整理器材,完成实验。B、改变发光的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再得到几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6)细心的小红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

20、,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7)小红在这次实验中发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优点是既能看见物体的像,也能透过玻璃板看见另一侧的物体。缺点是,由于常规的玻璃板会出现重叠的像和像清晰程度不够的现象,对研究成像规律带来影响。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镀膜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 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 。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 。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

21、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 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 1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应选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该实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方便确定 ,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 用平面镜 (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把另一个相同的蜡烛 B 放到玻璃板的另一侧, 边移动、边观察,使它与 A 的像重合,观察时,眼睛应该在如图乙中 观察(选填“a”、 “b”、“c”或“d”),蜡烛 B 的位置即是 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 (选填

22、“蜡 烛 A”或“蜡烛 B”)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 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选填“a”、 “b”、“c”或“d”);(4)在实验中,小军看到蜡烛 A 有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减小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 是 (选填序号);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C调整观察的角度,使像重合(5)如图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所 成的像应是如图丙中的 (填序号);(6)如图丁所示,若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 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当蜡烛 A 沿着桌面 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 A 在玻璃板后的像 (填选项字母)运动; 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竖直向

23、下D竖直向上(7)移动蜡烛 A 进行多次实验,目的是 ;(8)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 10cm 时,像和物相距 20cmD若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缓慢平移,蜡烛的像也跟着向上平移答案1、 (1)左 (2)4 不变 4.4 (3)不随2、 0.3cm   B   上升   从玻璃板前面观察光屏上出现蜡烛的像,从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上没有像3、(1)刻度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不点燃;A;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24、 蜡烛 A 的像(3) 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B 蜡烛;A 蜡烛(4)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蜡烛 A 的像;虚像4、(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需要 (3)A的像 变换不同的位置观察B 是否与A的像重合 (4)不动 (5)不能 能5、 (1) (2)较暗(3)未点燃 A 等效替代法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4)不能 虚 (5)不变6、 确定像的位置与大小;完全相同;便于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在B处放上光屏,在蜡烛B一侧看光屏上是否有像、不变;20;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向蜡烛A方向倾斜;7、(1)蜡烛B、位置、2、暗(2)竖直 (3)在B位置放一光屏(白纸)、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

25、到像 (4) 与镜面是否垂直 、 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5) 暗、 C 8、(1)确定像的位置;(2) 不点燃;(3) 虚;(4) A;(5)30°;靠近;不能9、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玻璃板较厚  位置不变  不能  蜡烛  不易探究像与物左右相反关系  换成写有大“F”的LED屏幕10、 薄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大小相等  A  B  没有  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沿图中对折,观察像点和对应的物点是否重合  C11、 (1)玻璃板A(2) 像与物的大

26、小(3) 刻度尺(4) A不能(5) 不能虚(6) 能12、 (1)CDBA (2) 确定虚像的位置 暗 (3)使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成像清晰 (4)像和物的大小关系(5)不变 可能 (6)A(2分)13、(1)确定像的位置;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2)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蜡烛 B;没有像;虚;能(提示:因为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所以透过玻璃板 一定能看到像) (4)玻璃板太厚了 (5)不变;不能 (6)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7)较黑暗 (8)D14、确定像的位置、较薄、较暗、像和物体大小相等、M、 不能、N、 虚、N、B、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虚、清晰、将铅笔B放在平面镜后,使B与A的像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铅笔、BD15、(1)较暗;(2) 像的位置;差一些;(3)a;蜡烛 A 的像的;蜡烛 B;b; (4)A;(5)A;(6)C;(7)得到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8)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