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5096677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诗经又名诗三百,共311篇。按照音乐类分为三种,分别是风、雅、颂。共有15种国风,举出其中五种:周南、召南、邶、卫、王。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诗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2.楚辞的代表作者是屈原,除了离骚之外,屈原创作的楚辞有九章、天问。名:屈平,字:原楚辞作家除了屈原,还有宋玉,他的作品有九辨、风赋。 3.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4.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5.先秦最早的一部语录体散文著作论语。6.先秦时代最富有诗意的哲学著作庄子。7.先秦时代以为集大成思想家:荀子。8.汉大赋的著名作家除了司马相如以外,还有扬雄长杨

2、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9.奠定汉大赋作品基础的是枚乘的七发。10.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把古诗十九首喻为五言诗之最。11.“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作者是孟浩然12.汉赋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其中张衡的一篇归田赋是抒情小赋的代表。13.魏晋的诗人喜欢谈玄说道,他们谈论的主题有三玄,这三玄分别是老子、庄子、周易。 二、 默写: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2.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七发)。3.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

3、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4.咏史 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境耀神州。列宅紫宫里,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5. 酬张少府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6.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三、 名词解释:1.风雅精神: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

4、精神”,在思想内容上被后世诗人立为准的,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汉乐府缘事而发,建安诗人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2.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3.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代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一些。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

5、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祀为宗师。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4、山水田园诗:唐代发展到高潮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5、合纵连横:合纵:苏秦(秦与其他国家联盟)连横:张仪(其他国家联盟一起对抗秦)春秋战国,大国结成联盟互相抗衡,合纵连横主要讲的是秦,楚,齐三大国,秦楚联盟是东西联盟,地图上看就是横,称连横;齐楚是南北向,地图上

6、是纵,齐楚联盟称为合纵。合纵有苏秦倡导以对抗秦,连横以拆散合纵为目的,瓦解秦的敌对联盟,由张仪策划6、史记 :作者司马迁;体例: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贡献: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体现了思想: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7、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宋词

7、流派 代表词人。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风格:婉转含蓄,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主要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四、 赏析(10分)1、杜甫登高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

8、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抒情则有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难怪明代胡应麟诗薮说,全诗“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2、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这

9、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作者写此词时正在密州任知州,他的妻子死于开封。到此时,前后已整整十年之久了。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之所以能进入“幽梦”之乡,并且能以词来“记梦”。完全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所以开篇使点出了“十 年生死两茫茫”这一悲惨的现实。这里写的是漫长岁月中的个人悲凉身世。全词组织严密,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

10、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具有一种古诗和律诗所难以产生的内在的节奏感和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3、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讲出典故这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

11、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这是陆游的七言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尤以“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包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呈才作品所无法比拟的。4、李清照声声慢深入分析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

12、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下片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五、论述(20分)1、史记为什么会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理有据展开论述400字既具备史学的完整严谨,又具备文学的优美流畅。 首先是它的史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本纪,是按年代记载黄帝至汉武帝的帝王事迹。表,就是概括重要的时事、人物,按年代、国别用简明的表格排列表示。书,记述政治、经济、天文、地

13、理等方面的及汉初诸侯王的事迹。列传,记载各个时期上层官僚、士大夫、名人以及一般市民的活动。本纪、世家、列传是全书的主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撰写史书的方法,成为后来许多史家效法的典范 其次就是在古代史籍中,史记又是一部传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成就的文学优势。它继承了诗经、离骚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继承了先秦散文语言生动准确、叙事简练明达的优秀传统,奠定了史传文学的坚实基础,在散文发展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司马迁具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形形色色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人各一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血肉丰满,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14、从而也使当时的历史得以生动地再现。司马迁还十分讲究文章的结构,使一幅幅广阔的社会生活图卷有层次地展开,引人入胜,有着高度的艺术魅力。 最后就是史记是在当时条件一部比较尊重历史的史书。司马迁不囿于圣人是非,十分尊重历史事实,所以在评价人物、论断史事方面比较高明,为其他封建史家所不及。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从历史实际出发,至于社会的其他阶层中,那些在国家危险时挺身而出的人物,那些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尊严而视死如归的人物,虽然他们社会地位很低,司马迁照样为他们立传。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诗歌的风格具体特色李白上承庄、 骚的浪漫主义精神 ,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 ,使

15、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他的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 ,但以雄奇飘逸、 真率自然为主。平时谈及李白的诗风大都比较笼统 ,本文谨对李白雄奇飘逸的艺术风格作一些具体的分析。雄壮豪放:如“白发三千丈”秋浦歌、“飞流直下三千尺”望庐山瀑布,这样就容易给人一种豪壮的感觉。还常常表现为对雄伟阔大、奇特壮美的意象的追求。李白的诗,境界往往十分开阔。你看他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可谓气势浩荡,一泻千里。神奇瑰丽:李白诗歌的奇主要在于它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像 ,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 ,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像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

16、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如蜀道难写蜀道,它不仅写了神话传说,想像奇特,把人们带入了“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的神话世界和“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的神奇想像中;而且它把蜀道上的自然景物也写得非常奇异“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写古木参天,悲鸟飞鸣,写杜鹃哀啼,空谷回响,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空寂荒凉、悲凄恐怖的境界。这种对自然景物

17、的描写也可谓奇而又奇。飘逸洒脱:他狂傲不羁、飘逸洒脱,“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这是何等的气魄呀!他可以潇洒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程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中问答在这些诗句里 ,我们基本上看不到世俗的污浊和混乱,看不到勾心斗角、互相倾轧的肮脏和庸俗,所能看到的只是安闲的山,悠然的水,淡泊宁静的心情,感受到的是心随物化、心与物冥的潇洒与安然。天真直率:李白性格天真,灵魂透明。他胸无城府,襟怀坦白,敢讲真话。他是一个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人,因此,他的心极易与读

18、者沟通。他的大喜大悲,他的喜怒哀乐,总是表露得淋漓尽致。他被朝廷征诏、春风得意之时,便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仕途不如意时,他就说:“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三首之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上李邕“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去还复来。”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他忧愁难解时,便说:“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月 兆楼饯别校书叔云清新自然:“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古朗月

19、行“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这些诗句无不清新秀美,自然天成。李白还有些诗句写得很豪壮,甚至用散文句式入诗,但也同样非常自然,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等。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建安风骨”内涵的理解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

20、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建安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廊清天下的盼望,悲天悯人的情操配合建功立业的壮志,正是建安风骨的内涵。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开头两句抒发诗人对盛年易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衿至今。”,是通过思幕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示诗人自己渴望礼遇贤才的心情。最后,诗歌写道:“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人以“一饭三吐哺”的周公自比,表现了他虚心求贤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伟理想。他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体现了诗

21、人老当益壮,昂奋发扬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历代后人。4、谈杜甫为何被称为“诗圣”(元稹对杜甫的评价)“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这所独专矣。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翻译:到了杜子美这里,可以称得上是往远处说他承接了国风离骚(的体制),往近处说他包涵了沈佺期、宋之问(的韵律);古朴上传袭于苏味道、李峤【或说李白】,气势上超过了曹植、刘希夷;盖过了颜延之、谢灵运的孤绝高远,又有徐陵、庾信的流彩明丽,他具有古往今来所有体势(的优点),又兼有自己作为一个文人应该具有的特长。)这段评价里所指:是谁杜甫是我国唐

22、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