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论文.doc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924563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规划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论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概述【摘要】本文概述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方式,针对城市发展的历程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了总体的论述,并简要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城市规划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参考文献】陈友华 赵民城市规划概论,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惠劼 张倩 王芹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现代城市规划概述现代城市规划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能保证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协调。其总体思路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权、实施决策权和监督决策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避免决策权的集

2、中化,为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证。因此,建议保留现有的规划局,但只负责规划的实施,增设城市规划决策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群体,包括市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代表,实行集体决策。另外,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完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乡融合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完整的、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中心必须本着几个原则,除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外,还应“一地多用” ,使这块土地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我国土地合理搭配使用。例如“上海东方明珠”既是广播电视塔又是一旅游景点。“市场原则”以城市和客户需求为发

3、展点,这是首要原则。“因地制宜”考虑气候,地块形状,地形起伏,河流,沿海及周围街区;还要考虑人文因素:民风,民俗,生活习惯及消费习惯等。艺术原则:建筑是以其空间形式来反映时代精神的。由于城市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因此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应该和谐规划。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闻名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有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展及城市建设的更新,城市规划区内遗址文物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对城市遗址文物在城市发展中的命运更加的关注。虽然城

4、市与遗址之间并不必然联系,但却越来越的被连接在一起。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制等措施。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旭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城市规划上述功能的发挥,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指从城市原有的发展基础这一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

5、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将城市防灾减灾安全纳入规划体系等方面。而这些原则需借助于具体规划手段或方式来实现,如采用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局部规划相结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进行阶段性规划,也可在规划内容上将物质环境规划,经济规划和社会规划均纳入进来等,实现城市发展的总目标。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中对代表其历史文化的文物遗址遗迹的保护问题,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灵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体是城市的人民政府。在土地规划、土地储备到土地出让这一过程中,既要有政府职能又要有市场职能,科学的土地调控机制能控制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其总体思路是,把土地储备中的市场职能和政府职能分开

6、,市场职能由市场主体去完成,政府用土地供给计划等手段来调控土地市场,同时把过于集中的决策权转变为集体决策。因此,建议保留国土资源局,由其代表政府对土地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增设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使其作为土地资产管理的决策主体,对土地资产的经营规模、范围等进行宏观决策;改革土地储备机构,使其作为土地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派出单位,保持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职能上只负责编制土地储备年度计划和出让年度计划,履行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宏观指导和控制的职能。 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由于其本身能产生收益,可以利用市场筹集建设和运营资金,而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需要政府给予支持rq。其总体思路是,建立城市建设专项基金

7、,实现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建议将城市土地的政府纯收益、城市建设维护税、公用事业费附加和市政设施配套费组成城市建设专项基金,并建立相应的使用制度,其根本目的是保证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建设与运营的市场化,而非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则需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其总体思路是,通过改革,把国有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政府只负责制定运营所要达到的标准,估算运营费用,通过市场化手段选择运营单位。因此,建议政府把城市基础设施的运营管理任务通过招、投标发包给市场主体,政府只负责对其进行监管,以摆脱城市基础设

8、施运营管理的高成本、低效率现象。信息缺失是造成城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落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为使项目决策者、建设者和运营者拥有特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信息,建立一个集信息收集、储存、分析、传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管理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化、现代化的手段,为城市基础设施建成后的运营提供充足的数据。现代城市规划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城市无论是在城市面积、人口密度还是楼层高度上都乘着科学技术的翅膀按着几何倍数增长,而空气质量、能源储量、水分含量正像哈雷彗星尾部的光芒一样突破几何倍数降低。人类在陶醉于自动门、感应锁、德国厨具、法式早点、英式别墅、美国小汽车等高品位的消费

9、时,也品尝着千篇一律的单元房、寸步难行的交通阻塞以及日益冷漠的邻里关系等感情褪淡的苦果。对交流与沟通的精神渴望开始逐渐胜过对舒适快捷的物质的满足,从而城市公园、广场、风景名胜区、近郊“农家乐”等为人类休憩交流提供场所的规划应运而生。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如果说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网是线,那么离散的广场、公园、修养疗养区等就是点,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等则是面。现代城市这个以点、线、面为依托不断幅散的体块正规范着也约束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从原始森林中进化而来的人,只会暂时被灯红酒绿的表面繁华所蒙蔽,而那隐藏在浮华背后的点点滴滴的回忆终将慢慢唤醒久已睡去的自然心。要使城市找到真正的生活气息,必须要有更为

10、人性化的规划理论。如果说城市文明体现了人类进步,古代城市则是点缀在大自然里一颗颗闪亮星星;现代城市扩张则是把大自然当作一张画布,人们在这张画布上不断的涂鸦。如果说城市文明是破坏自然和破坏自然生态的元凶,那么把大自然比喻成人脸的话,古代城市则是脸上长的几个小小青春痘;现代城市则是青春痘已经受到感染,恶化成了大块烂疮。很自然地,对现实的失望变本加利地转化为对未来的期望。田园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城市规化理念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热门话题。生态城市不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关系上营造涉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

11、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仅用自然绿色点缀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美化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趋势城市规

12、划的另一发展趋势,就是城乡一体化。农村作为城市以外的人居系统,其构成成为人与自然共生复合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我国村、镇的数量众多,至2005年底统计,我国共有村庄313.7万个,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55.98%,全国村镇总人口9.38亿人。我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尤其是传统农村社会开始解体之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近代以来,农村规划的实践和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虽然这些不能够理解成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村规划,但是却有重要的价值,才能对今天的农村规划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这一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代“农化派”先锋人物梁漱溟等发起的“乡村运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

13、,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2。土地改革在全国完成,宣告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农民苦难命运的终结,推动了农业发展,为日后农村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大水库和若干合作社共用的水渠系统的修建改善土壤灌溉条件,减少了洪涝灾害在农村的肆虐、保障了旱季农业灌溉;4。许多农村进行了农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提出“有准备地、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修缮和新建家庭住宅,改善社员的居住条件”,“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内基本上做到乡乡有体育场”等。我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基本国策。科学合理地发展小乡镇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了“行政区划

14、”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国家非常重视乡镇调整与合并工作,这在以下方面有所体现:乡镇总数由46436 个减少到39240 个,减少15%。通过乡镇撤并,精简了机构,减少了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了管理成本,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乡镇一级行政区划调整应该遵循以下原则:自然条件相似性原则 山脉、河流等可成为自然界限。行政区划要有利于区域国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的自然生态原则。在同一行政区内,可以充分利用行政手段,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国土资源,协调区内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和改善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乡镇合并可使资源得到互补和优化,对经济的发展是很有利的。通

15、过行政区划调整来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原则 乡镇规模小影响管理效率,也影响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乡镇工业的发展也会受到行政区规模的制约。规模小使行政人员增加,加重群众的负担;不利于农村城镇化和中心村的建设。而管理力量薄弱,干部水平低、开拓精神差,不仅直接影响乡级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也影响基层政权的建设。因此,乡镇合并势在必行,是对经济发展、政权建设、社会稳定都有好处的事情。在乡镇合并中要注意“肥瘦搭配”,尽量采取由一个镇带动一个乡的发展模式,使整个县域能均衡发展,都富裕起来。当然条件适合时也不排除“强强联合”的可能性,使其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实例分析从理论

16、上分析乡镇一级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有其合理性和可能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有的地方小城镇数量偏多、规模偏小,行政人员偏多、农民负担偏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1981年,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农村房屋建设工作会议纪要,随后又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目的在于实现全面规划、正确引导村镇的农房建设。如今,全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村镇建设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始转型,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之下,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南方地区,乡镇工业发展迅速,农村面貌产生巨变,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单纯的抓农村建设显然不够,需要加大对农村规划建设的综合管理,提高村镇建

17、设的总体水平。国家在农村规划的组织领导、规划建设和管理法规等方面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像关于协调搞好当前调整完善村镇规划与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作的通知建设部、农业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工作的请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结 语总体上来讲,人类活动的密集性导致了大型城市的形成,而人类活动所要求的舒适、便捷、健康又使得多数城市不得不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城市规划之时应本着“调查先于规划,诊断先于治疗”的原则,使日后的旧城改建和新城建设等城市规划工作向着符合人类活动需求的方向进行。近年来提出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用地的增长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转换,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赋予城市规划立足之地的根本。尤其在当前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更需有一个及时适应环境,能够具体指导建设项目,既有权威性又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来进行调控。城市规划时必须贯彻规划的基本准则:节约和合理应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并贯彻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城市建设用地应充分挖掘现用地潜力,有效利用非耕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城市总体规划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要确定分地区和分阶段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控制目标,并严格按此实施。而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定文件,以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保障规划顺利进行。而作为受益的公民应多给政府和规划师提意见以取长补短,使他们居住的城市或乡镇更加舒适。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