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8659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江背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熊瑾玎等同志的故乡,地处xx县东南部,三面和浏阳接壤,距省会xx市和铁路枢纽xx市各30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仅10公里,浏阳河穿境而过,s103省道横贯东西,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具有独特的政治人文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全镇总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5.8万人,耕地5.4万亩,辖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是xx县行政大镇、工业重镇。境内有三湘第一村、全国文明村-印山村;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的故乡特立村;有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开发前景美好的乌川湖村。 江背镇素有“水泥之乡”、“车身之镇”的美誉,乡镇企业和城镇建设起步较早

2、,是XX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也是xx县现代化农业示范镇。1992年江背镇工贸小区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示范区,2000年江背镇被批准确定为省级工业小区,纳入长沙重点园区建设范畴,2004年被列入国家建设部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省5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今年,县委、县政府拟定我镇为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镇、卫星新市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中,我镇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嬗变之路。 一、嬗变之源 城镇化不仅是大趋势,也是大战略、大平台、大变革。谁抢占了城镇化发展先机,谁就能在发展中赢得竞争优势,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来,我镇围绕xx县“城乡一体化”战略,始终坚持“工业兴

3、镇、强企富民”之路,以城镇化作为重要引擎和平台,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镇域承载、辐射能力,努力构建“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镇域格局,营造文明和谐的镇域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江背社区为核心,朱家桥社区、梅花社区等为骨干,印山村、特立村等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城镇发展“破茧成蝶”,美丽“嬗变”。全镇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3%提高到2010年的50.3%,城镇化率增长了近17倍,成为xx县城镇化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二、嬗变之策 城镇化嬗变,政府在其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不再是过去的管理型政府,应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主动引领谋划,

4、深层次发挥市场机制的内在作用,激发全民参与管理的热情,凝聚了强大的嬗变力量,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一)由“乱”到“顺”,齐抓共管促和谐 城镇化推进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同种菜养花,“三分种,七分管”。我镇成立了城镇化建设小组,书记毛葵为组长,镇长陈虎为副组长,相关党政领导为成员,并成立了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抓城镇化建设。同时,经过实地调研,制定了“经济强镇、农业稳镇、文化兴镇、环境美镇”的发展纲领,在此基础上,广开言路,问政于民,积极与群众对话,确立了“布局合理、规划科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功能完善、生态优美、经济实力强、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型城镇化发

5、展思路。 (二)由“粗”到“精”,科学规划显特色 城镇规划是引领发展的“蓝图”,是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纲”,我镇以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为抓手,致力提升城镇品位。2008年,我镇聘请湖南大学规划设计院,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重新编制了总体集镇建设规划、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确立了“分类指导、统筹发展”战略,形成了“一心一环、一园三组团”的镇域规划体系。一心是江背社区为中心;一环是由s103、江五线、梅五线和朱梅线组成的道路环,将各组团串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园是江背工业园;三组团是指江背工贸组团、印山建材组团和朱家桥-五美居住组团。同时,集镇建设的布点也由遍地开

6、花、按行政区划划分向有重点、分梯级进行布局转变,江背社区、朱家桥社区、五美社区、梅花社区正成长为城镇现代商贸服务中心,梅花集贸市场和五美集贸市场逐步成为中心集贸市场。整体来说,通过规划我镇实现了发展品位的提升,为我镇实现组团规模式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由“缺”到“全”,完善基建重便民 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决定区域承载力。我镇牢固树立“宜居宜业”理念,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功能性、配套性和服务性作用,提升我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交通先行,打造纵横道路网。目前,我镇村组通公路覆盖率达100%,在原有的s103线、319国道的基础上,接通岳汝和浏醴两条高速公路,实现主要干道与县域内的高速、国

7、道、机场互通。拟建中的黄江公路将与岳汝高速赤霞、黄兴大道南延和s107南延线连接,接受武广高铁、空港城的辐射,为我镇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活力,成为新一轮加快我镇建设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起点。第二,服务至上,打造集镇生活网。近年来,五美集贸市场、客运站点、污水处理厂、排水整体改造、自来水厂等项目的相继开工,基本实现“水、电、路、话、媒”的村级全覆盖,同时,我镇成立了江背城管中队对集镇棚架、户外广告等违章建筑拆除整治,两家专业的环卫保洁公司对集镇的管理与维护。这标志着镇域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与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第三,树人为本,打造终身学习网。我镇投资近千万用于印山小学宿舍楼、五福小学综合楼建设以及对其他学

8、校进行加固,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建立农家书屋3所,远程教育教室16个,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多期,构建了一个高标准、广覆盖、多层次的全方位立体学习网络。第四,“两型”为源,打造生态休闲网。我镇坚持“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编写了江背镇环境规划,投入200多万元用于集镇垃圾的清扫与回收工作,聘请109位专职清洁员,新砌垃圾池1500个,新购置垃圾桶14500个,免费发放到各家各户。五个中心公园结合印山人工湖、特立故居、乌川湖为“面”;以镇区的水渠为流动景观结合沿河风光带,成为城镇景观的“线”;以各公园景点的体育休闲设施,作为人们休闲的“点;整个江背城镇建设就形成一个“点线面”结合的休闲娱乐系统

9、。 (四)由“隐”到“显”,多元政策解难题 我镇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托地缘、资源和原有基础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品牌和特色。第一,多元引资政策解资金短缺难题。抓住湖南镇企对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方式,让多方资本参与我镇城镇化开发。例如,通过政府主体投资、出让一定时段经营权引导企业资本建设了我省首家乡镇演艺中心江背镇文化中心;通过政府投资、土地划拨给合作社相结合方式建设五美农贸市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集镇管理,成立了两家环卫保洁公司,完善了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破解了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难题。第二,生态移民政策解山区发展难题。抓住我县试点推行生态移民的

10、政策,将生态移民与鼓励农民集中居住相结合。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针对交通条件差、生产资源贫乏的居民进行生态移民。为了让农民搬得出、住得稳,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搬迁到移民集居点的山区农民人均可得到2万元的安置补偿费,并且相关部门还在户籍、建房、就业、看病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或照顾。居住地点的改变,生态移民有如乘上“幸福快车”,有效提高了收入水平。第三,土地流转政策解三农效益难题。抓住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支持,加快土地有效流转,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在“依法、自愿、有偿、平等”的基础上,规范我镇土地流转行为,积极引导村、组、农户将承包地流转至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生态农庄,走公司+农户+协会的模式

11、,实现规模经营、提升土地产出效益。今年上半年,我新引入3个农业招商项目共投入资金540万元,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带动近1500名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实现再就业。 (五)由“弱”到“强”,振兴产业强实力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镇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85.3%,成为镇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0年我镇企业实现产值43.68亿元,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2.14亿元,规模工业实现产值37.53亿元,财税总收入过亿。今年我镇预期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亿元;招商引资完成2.1亿元。第一,产业聚财气。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特色产业的规划安排,我

12、镇加大政策扶持,培育了汽车配件和花卉苗木两大主导产业,同时,继续支持传统建材企业技术升级与实施“走出去”战略。印山集团成为集体企业典范,同心实业成为世界知名企业,万征车架成为中联重科唯一保存最具实力合作伙伴,神久公司形势喜人,梅花客车技术上再创新举。第二,园区聚人气。江背工业园是国家级长沙经开区带领下“一区八园”中间的一园,我镇按照“工业聚合园区、园区振兴经济”思路,把产业集聚、园区开发和推进城镇化融合起来,高起点科学规划、宽视野开发建设。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经形成分工完备、特色鲜明、生产要素相对聚集的园区体系。园区内共有规模企业20余家,十亿元级企业2家,亿元级企业6家。全镇90以

13、上的规模企业集中在园区,85的工业产值产生于园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万人。实践证明,有了园区支撑,活跃了经济,加快了集镇发展,提升了人气。第三,服务聚名气。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加大。旅游发展条件不断成熟,例如特立故居红色游、乌川湖生态游、龙头村休闲游已经逐渐成为省内旅游新热点。支柱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带动就业创业、人口、资金流、信息流向江背聚集,促进了我镇新型城镇化建设。 (六)由“良”到“优”,改善民生造福祉 我镇在进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幸福与经济共同增长”,注重从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群众读书难、看病难、出行难等问题。第一,抓教育,稳幸福之基。

14、每个村、社区均有小学,在镇三个中心设有中学,此外,有高中1所,职中1所,在各个村、社区建立了远程教育学校。第二,抓保障,炼幸福之盾。有一甲以上中心医院三个,16个村和社区都有村级卫生室,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镇参保人数29612人,参保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达100%。第三,抓就业,固幸福之本。积极组织本镇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参加市、县创业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由镇劳动保障站牵头,针对性地举办了电脑班、电工班和焊工班,每年举办技能大赛促进群众提升技能水平积极性,平均每年富余劳动力转移1000人左右。第四,抓出行,解幸福之需。为了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带来的便利,我镇在镇境内设置了8个公交站点

15、,加快公共交通服务向农村延伸。 三、嬗变之美 江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坚定前行、加快推进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歇,势头不可阻挡,成效鼓舞人心。城镇化进程使江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散发着美丽的光彩。 (一)提升收入发展更具“动力” 我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2606元提高到2010年114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3800元提高到2010年21099元,均增长了近6倍。其中,“三湘第一村”印山村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5.5万元,95%的农民转型为工人,到2015年全村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亿,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0万元。 (二)文化繁荣社会更具“活力” 江背

16、镇广大农民已改变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农民标准相生活方式,实现了从充实“钱袋”到充实“脑袋”转变。舞龙、乒乓球、门球、拔河等活动接连不断,全镇组建了20多支军鼓队、扇子舞队和腰鼓队等群众文艺团队,群众文艺生活多姿多彩。全镇呈现出一个人人参与活动的求乐、求健、求知、求美的幸福祥和氛围。 (三)改善民生保障更显“效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镇始终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新增财政、公共资源不断向民生倾斜,不断改善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条件,努力让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先后实施了“社会保障工程、

17、城乡就业工程、创业富民工程、贫居安居工程、农村环保工程”等民生工程。随着民生工程资金的持续不断投入,民生的切实改善,不断激发我镇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重塑镇貌江背更有“魅力” 通过改造建设与强化管理,镇容镇貌焕然一新,大型超市、品牌连锁店、酒店旅馆、娱乐场所、文化公园等配套功能不断齐备,城镇品位不断提升,洁净、优美、文明、有序的示范镇形象已初步显现,店铺商业价值明显上涨,集镇居民生活舒适感、满意度显著提高。 四、嬗变之擎 新型城镇化已经不仅仅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坚实载体,而且成为推动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18、,成为镇域和镇际新一轮竞争的重点和焦点。稳步推进我镇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那江背镇“十二五”的“新型城镇化”,化什么。怎么化。 (一)在产业转型中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 第一,督促现有企业升级。积极督促镇上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行品牌创造,提高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第二,争取优质企业落户。在招商方面加大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三,引导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发展服务业,尤其重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如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等产业支持工业园区。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保证我镇城镇化的建设,

19、更是我镇保持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的保证。 (二)在产业聚集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速度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是一个互动和融合的过程,没有产业的集群发展,新型城镇化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镇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继续以汽车配件配套和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发展为战略基础,并且稳步向产业链的前端、后端推移,以延伸产业链,前端聚合资源,后端增强销售的活力,对行业资源进行深度发掘,带动就业创业和人口聚集,保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 (三)在政策助推中突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难关 我镇进一步城镇化建设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量将是十分巨大的,仅靠镇级财政的投入显然不够。解决这个难点,必须有上级政府的政策

20、和财政支持,共同助推市场,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潜力,促进市场进行功能区、功能性开发,从而提高镇政府的财政收入,进而使得镇政府更有能力加大对城镇建设的投入,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时代的发展跨越,总是伴随着一个时代的强劲鼓点;一个时代的伟大征程,总是回荡着一个时代的激情号角。江背镇,正擂响城镇化的强劲鼓点,吹响城镇化的激情号角。这个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乡镇,和谐发展之路前程似锦。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江背有信心奏响昂首迈向新时期的时代强音。 内容总结(1)乡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汇报 江背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熊瑾玎等同志的故乡,地处xx县东南部,三面和浏阳接壤,距省会xx市和铁路枢纽xx市各30公里,离黄花国际机场仅10公里,浏阳河穿境而过,s103省道横贯东西,水、陆、空交通极为便利,具有独特的政治人文优势和区位交通优势(2)实践证明,有了园区支撑,活跃了经济,加快了集镇发展,提升了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