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024521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育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实录 (一)媒体辅助,导入新课 以动漫flash愚公移山导入。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

2、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解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沟通,老师巡视,答疑解惑。 (4)老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 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 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 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固:汝

3、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杀人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其如土石何惧其不已也帝感其诚其妻献疑 焉: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之:甚矣。汝之不惠告之于帝 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渚渤海之尾。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老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研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4、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进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老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

5、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沟通。 示例: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有人认为本文以神话结尾是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阶级的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

6、、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老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妙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 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理想,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

7、“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怀,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老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老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

8、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进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老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

9、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2 教学内容: 指导练习第5、6、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省略号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问的句子改写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找出本单元课文中有省略号的句子,读一读说说它们的用法。 2、逐句读读,体会句子意思,说说省略号的用法。 3、仿照例句,写几个有省略号的句子。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读例句,明确练习要求。 (1)指名读例句,说说句子的意思。 (2

10、)比较上下两个句子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3)指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要求读出不同的语气。 2、指名优等生改写第(1)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3、指名中等生改写第(2)句,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读题,明确练习要求。 2、自学短文,读后讨论:短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题目中的“我们”指谁?这两个贫苦农民的孩子要求当红军时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短文。重点指导两个孩子的话。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3 教学目标: 1、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意思和表达的效果,能将两种句式相互转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2、能以阅读日记的形式沟通在阅读过本单元的课文后的收获,学习如何细致观察、

11、如何细致描写和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的。 3、挑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在小组内介绍清楚这种动物的外貌体态、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4、阅读螳螂的启示,认识连续观察日记,知道这种日记在写法上的特点。 5、通过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连续观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同总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中的句子训练: 1、通过第一组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特点。 (1)轻声读读句子,说说两个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读句子,想想两个句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根据学生的发现,老师适时总结: 标点不同:一个用问号,一个用句号;

12、 部分词语不同; 朗读时的语气不同; 表达的效果不同,反问句所表达的感情要更强烈一些。 (3)师小结:第一句叫反问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变换一种说法改为了陈述句。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强烈一些,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我们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写一写。 2、通过第二组句子,尝试改写。 (1)审清题目。提示:我们在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不能改变原句意思;标点要正确使用;不丢字,不写错别字。) (2)学生改写,老师巡视。 (3)指名汇报。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订正。其中,变为反问句可以有多种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变,通顺即可。反问词可用怎么、怎么能、难道等。 (二)温故知新中的

13、拓展与沟通: 1、指名朗读导语。 2、默读丫丫的阅读日记,边读边想一想:丫丫的这则阅读日记中都记录了哪些内容?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1)读了什么?(自己感爱好,印象深的一篇课文、某个段落,或几篇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2)读后产生了哪些问题? (3)思考后寻找到的答案是什么?即深化阅读后,揣摩到的写作手法。 4、想想丫丫这样做阅读日记,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好处吗? (1)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做及时记录,可以为今后的复习提供材料; (2)能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作更细致的揣摩,便于自己积累、掌握各种写作手法,今后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坚持进行练笔,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5

14、、指名朗读日记。师生共同评价,适时修改。 6、小结:希望大家能将阅读日记坚持写下去,一个学期后,我们做一次班级阅读日记展览沟通会,那时大家一定会写得很多,写得更好! (三)布置作业: 1、陈述句、反问句互换的补充练习。 2、将自己课堂上所写的阅读日记进行修改完善。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同总目标3。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左右布置预习。提示学生仔细阅读导语及活动建议、活动评价的内容。可以搜集查找相关的资料,将自己的发言列一个简要提纲。 (一)通过导语引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回忆各自在课前所准备的内容。 (二)准备发言: 1、仔细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此次发言的要求和具体内容有哪些。

15、2、检查自己必须介绍的三项内容是否都做了准备?想想自己还想补充哪些内容?进一步调整、完善自己在课前所列的发言提纲。心里面试着先说一说。 (三)明确小组发言的要求后,进行小组内的介绍。 1、仔细默读活动评价,对说者、听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别明确。 2、小组内发言,之后本组按要求进行评价,选出本组发言最佳者。 3、每组选代表在班中发言,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本班发言最佳者。 (四)布置作业: 1、将今天的发言进一步修改,回家说给家人听,请他们作出评价。 2、预习阅读平台。 板书设计: 介绍一种动物 内容: 1、外貌体态 2、生活习性 3、生存环境 说者要求: (1)内容准确,观点正确 (2)说话连贯,有条

16、理 (3)语气、语调适当 (4)动作、声音模拟准确 听者 仔细倾听,不打断别人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能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4 一、学习第四段 1、听本段课文录音。 2、讨论主要写了什么?(概括写两个人的交往) 3、为什么小女孩的母亲会好奇地问?引导学生读出“好奇”,爱因斯坦的回答让人想到了什么?(抓住“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等词句,进行进一步体会爱因斯坦的谦逊。) 4、指导用“只好”造句。 二、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让学生读出文中感受最深的语句,畅谈心中的爱因斯坦。 三、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四、作业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

17、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3、在小女孩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中,她用的都是“你”,可她母亲称爱因斯坦为“您”,这是不是小女孩对爱因斯坦不尊敬呢? (刚开始,小女孩与爱因斯坦并不熟悉,不知道他的伟大。当爱因斯坦根据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时,他们开始产生了“忘年之情”,小女孩觉得这个老人很有趣,竟然那么听自己的话,在心里,她可能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了! 小姑娘与爱因斯坦由不熟悉到很熟悉,感情逐渐加深成了忘年交,交往十分随便,所以用“你”。平时我们朋友之间,就不用“您”。而小姑娘的母亲只知道爱因斯坦创立了许多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他十分仰慕,所以要用“您”。)

18、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爱因斯坦 当人们赞誉他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时,爱因斯坦笑着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四班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学会给课文分段,并说出段落大意。 5、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领悟樟树的象征意义。 实验目标: 通过对樟树品质的了解,联系宋庆龄的生平,说说宋庆龄喜欢它们的原因,试着探究樟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宋庆龄的生

19、平。图片、投影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宋庆龄的生平。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学会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为课文分段。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学生沟通宋庆龄生平。 2、板书课题:2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育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问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

20、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老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卡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3)沟通学会的词语。 (4)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作业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