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移民前后外出务工的对数线性分析.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07241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工程移民前后外出务工的对数线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峡工程移民前后外出务工的对数线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工程移民前后外出务工的对数线性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工程移民前后外出务工的对数线性分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投稿人信息投稿人信息(1 1)文章标题)文章标题:移民搬迁对农民外出务工部分人口特征的影响基于三峡工程巴东移民数据(2 2)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石念,女,25,XXXX 人,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学 2007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统计学;通信地址:通信地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研 0721,邮编 430064;:;电子地址电子地址:stoneshinian.(3 3)感谢语)感谢语感谢我的导师徐映梅教授在我写作中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文章进行了不断的修改,终于有了结果;感谢杨云彦院长组织的南水北调课题研究而提供给我们参与的机会,没有这次机会,我可能不会做人口方面的研究;感谢谭宇博士

2、带领学生们做问卷、实地调研,在那样炎热的夏天提供如此宝贵的数据,没有这些数据,就少了文章观点有利的支持。在一次感谢身边所有对我支持和关心的朋友和亲人,再一次感谢我的导师徐老师,谢谢您的耐心指导!稿件正文稿件正文1/8移民搬迁对农民外出务工部分人口特征的影响移民搬迁对农民外出务工部分人口特征的影响基于三峡工程巴东移民数据石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信息学院,XX XX 430060)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对三峡工程巴东库区外出务工农民特征在搬迁前后的变化分析,发现受搬迁引起的库区农民外出务工变动更大的是迁入者,特别是女性迁入者,搬迁后的女性比搬迁前更倾向于外出务工。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搬迁的

3、影响也不同,中学外出务工更明显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特别是文盲对搬迁未表现出外出务工倾向,反应较迟缓。笔者认为政府应对搬迁后的迁入居民,特别是女性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提高她们的经济地位,还要加强安置区扫盲教育和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与完成。关键词:关键词:巴东移民;搬迁;外出务工Impact of ImmigrationRelocation on Som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Impact of ImmigrationRelocation on Som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of the Peasant Migrant Worke

4、rsof the Peasant Migrant WorkersBased o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Padang Immigration dataShi Nian(Zhongnan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Information Institute,HubeiWuhan 430060)Abstract: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Padang migrant wo rkers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 Gorges Projec

5、tReservoir Area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location,we found that immigrantsthose who move into the reservoir areahave a bigger change in the farmer workers,especially women immigrants.After the removal,womenare more inclined towork out than before of the relocation.The impacts of the relocation

6、 on peasant migrant workers are different in regard totheir educational level.Who hav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working out are some of the more obvious,butthe illiterate farmers has shown no willingness to be migrant workers,who have not sharpreaction.The Governmentshould give more att

7、ention to the immigrants,particularly women,help them improving their economic status,andstrengthen literacy protection in the resettlement areas and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ulsory education.Key words:Key words:Padang immigrants;Relocation;Migrant workers一、引言一、引言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农民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中国

8、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1997)对 1994 年 XX 省 18 县 1820 个农户的住户调查数据及追加调查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劳动力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口特征对劳动力是否外出的解释度最高,何军(2007)以 XX 农民为研究对象,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因素三方面展开解析,结果得出:农民个人特征是影响其外出打工的重要因素。既然人口特征是外出务工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它作为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南水北调工程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05JZD0001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研究也得到了博士生科研创新项目的资助。2/8农民外出务工变化主要研究对象。外

9、出务工原因很多,如:为多挣钱来改善生活、通过外出磨炼自己从而增长见识和学技术、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由于家乡收入低而趁农闲务工挣钱补贴家用、在家无事可干或逃避家庭和社会矛盾等而外出务工。表现出来的人口特征有许多文献作了研究,何军(2007)认为性别歧视和“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决定了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作用,通常男性比女性外出的可能性更大。黄祖辉(2005)研究外出务工农村妇女时,发现已婚妇女为大多数,与城市工人相比,她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的文献却表示不一样的结论,如X 旗(2005)得出目前农村女性结婚的年龄一般在 20 岁左右,女性一旦结婚就必须承担抚育后代、赡养老人和家务

10、劳动的重担,因此女性外出务工一般都是在结婚之前,而且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文化程度略高于整体农村劳动力。白家义(2006)得出农村外出务工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比率越高。陈永正(2007)得出长期中教育程度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以上只是说到一般性很常见的外出务工人口特征,为中国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变现的特点。对于工程移民这个特殊情况,库区农民搬迁前外出务工的人口特征与以上中国大多数外出务工表现的人口特征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工程移民搬迁后的外出务工很少有文献研究过,更少有文献将移民搬迁后的外出务工与移民搬迁前的外出务工部分人口特征作比较,可能是由于数据的限制或

11、其他原因,搬迁前后对比的资料几乎不常见。对于工程移民搬迁引起的外出务工农民人口特征的变化,笔者充分利用采集到的搬迁前后两个时间段数据,把以前学者研究的影响外出务工的重要的人口特征因素,这里主要指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作为搬迁前后变化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相当于搬迁前外出务工表现的人口特征作为控制组,搬迁后外出务工作为它的实验组,也就是把移民搬迁这一动作作为外出务工农民特征变化的因素来考虑。搬迁后,是迁入居民在搬迁后面对陌生的环境的新生活更易外出务工,还是当地居民忍受不了外来人员的迁入,占去了一部分原本属于他们的生活资源而表现更大外出务工趋势?带来外出务工怎样的新现象,搬迁后推动哪些人(那种特征的人)

12、更易外出务工,外出务工呈现怎样的新特征和变化。这就是笔者把搬迁前和搬迁后这两种情况下的外出务工人口特征作比较的目的,同时,研究此问题有助于给相关部门在制度设计上提供经验支持。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学者对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体特征也做了分析,有必要指出年龄、婚姻状况不是本文的重点,这里不作讨论。本文只对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居民类型进行分析,在搬迁后考虑了搬迁前外出务工与否的因素,主要方法用到Logit 模型,运用 SPSS13.0 软件进行分析。二、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二、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一)研究背景与数据来源本文研究的是工程非自愿移民,调查以巴东县三峡工程移民为对象,位于 XX 省大中型水库移民重点县

13、之一的巴东,先后承担了长江葛洲坝水库、三峡水库和清江隔河岩水库、水布垭水库移民任务,其中三峡库区移民任务最为繁重,从 1997 年移民工作开始,到现在整整 10 年的时间,移民工作是分阶段性的,期间不断有移民工作展开。该地区移XX 要是就近后靠的移民安置方式,就近后靠是指在水库淹没县以上合适地带就地安置移民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好管理、省投资、易安置”的优点,但这种就近后靠的安置方式也有其制约因素,后靠地有限的环境人口容量,尤其是土地资源量,严重的话会造成生产资料补偿不足,安置区人口对环境的超负荷,发展余地不足等问题(朱农,1997)。对于这种大型工程的移民安置工作,给当地的当地居民和移民户带来

14、了怎样的影响,尤其是在移民安置过程中,由于土地容量限制,必然会有一部分移民被迫离土、离乡谋生,也就是外出务工。3/8调查数据主要以巴东县就近后靠安置区信陵镇、官渡口镇、东壤口镇、西丘湾镇和沿渡河镇共 14 个村的三峡库区移民,样本调查的现有住户为当地居民和迁入居民(非自愿移民)两种居民类型,当地居民为一直在安置区当地居住的居民,迁入居 XX 要是后靠户,为巴东县人。调查了 416 户,总人数为 3328 人,其中迁入居民为 2080 人,当地居民为 1248 人,比重分别 62.5%和 37.5%,性别比为96.7%,就全国水平来说偏低。调查有效人口中土家族占大多数为68.4%,另外汉族 31

15、.3%、苗族 0.3%,这与当地人口民族分布结构有关。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如图 1 所示,为迁入居民和当地居民,已搬迁这一动作为分界点,分搬迁前和搬迁后两个时间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搬迁时点不统一,但相差不大,所以对本文的研究不够成影响。巴东县巴东县(迁移居民)水库淹没区水库淹没区搬迁(当地居民)移民安置区移民安置区图 1居民类型与搬迁图(二)样本描述性统计从总体来看库区农民外出务工变化,通过检验,与搬迁前比较,搬迁后外出务工有显著性的增加,其中,搬迁前外出比重为10.44%,搬迁后为 28.51%。表表 1 1 外出务工的比重单位:外出务工的比重单位:%搬迁前后因素搬迁前搬迁后教育程度大专及以

16、上14.1265.67中专与高中36.5192.10初中11.9240.17小学9.7316.23文盲2.565.45从民族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外出务工搬迁后比搬迁前都有显著性的增加,汉族搬迁前后外出务工比重为 11%和 27%,少数民族在搬迁前后外出务工比重为10%和 29%。从接受教育程度来看,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中专与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农民外出务工都呈现显著性增加,文盲在搬迁前后外出务工没有显著性变化外。大专以上在搬迁前后外出务工比重分别为 7%和 32%,中专与高中为16%和 40%,初中为12%和 40%,小学为 10%和 16%。可以看出有能力外出务工的农民尽可能外出务工了,文盲作

17、为接受教育程度最低层群体对搬迁的反应不够灵敏。教育程度较高,如初中以上的外出务工普遍表现较大比例增加,较高文化层次的农民在搬迁后易外出务工,相对来说,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受环境人口容量限制这一因素的影响较小,他们对搬迁表现出迟钝的反应。从另一方面看出,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自愿外出务工倾向大于接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以上只是描述分析,对于具体的变化没有说明,第三部分将作更全面的分析。三、搬迁引起的外出务工的变动分析三、搬迁引起的外出务工的变动分析(一)模型的选择鉴于是否有外出打工的经历这一被解释变量符合二项分布函数的性质和特征,本文采用4/8Logit 模型对样本进行回归分析。Logit 模型如

18、下:piIn 1 p=0+1x1+2x2+nxni注:其中,p是 i 事件的概率;i为系数(i=0,1,2,n),x为特征变量。模型中,本文中被解释变量为是否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如果有,则令其为 1;相反,则为 0。本文中p1表示搬迁前外出务工的概率,p2表示搬迁后外出务工的概率。运用Logit模型对余下的四个变量对是否外出务工作交互分析,通过比较搬迁前和搬迁后两回归的结果,可以得出搬迁引起的农民外出务工的变动。(二)变量的选择搬迁前变量的选择为在引言作介绍的性别(gender)和受教育程度(edu),考虑到分析情况的特殊性,还引入居民类型(style)这个变量;搬迁后变量,除了考虑搬迁前模型的

19、全部变量,还加入一个新变量,即搬迁前是否外出务工变量(before),这是为了排除搬迁前外出务工的影响,使得外出务工人口特征变化更明显,以便于分析。变量具体解释见表 1。表表 1 1解释变量的描述解释变量的描述解释变量stylegenderedubefore含义居民类型性别受教育程度迁移居民=1;当地居民=01=男;2=女大专及以上=1;中专与高中=2;初中=3;小学=4;小学以下=5类别搬迁前外出务工外出务工=1,即搬迁后外出务工;为外出务工=0,即搬迁后没有外出务工(三)分析与结果用 SPSS13.0 软件进行估计,结果见表 2。从估计结果来看,搬迁前外出务工预测准确率为89.5%,搬迁后

20、外出务工预测率为76%,预测效果都还不错。搬迁前、后回归模型系数的全局性检验(Omnibus)结果,都有p 值0.001,说明至少有一个自变量具有统计学意义。搬迁前回归模型 Nagelkerke 的 R2为 0.077,相对较低,但 Hosmer and Lemeshow的拟合优度检验得到的检验P值为 0.689,表明由预测概率获得的期望频数和观察频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模型拟合较好;搬迁前回归模型 Nagelkerke 的 R2为 0.251,这对于该大样本数据来说已经是不错的结果,并且 Hosmer and Lemeshow 的拟合优度检验得到的检验 P 值为 0.616,表明由预测概

21、率获得的期望频数和观察频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即该模型也拟合较好。表表2 Logit2 Logit回归估计结果回归估计结果Style(1)gender(1)edu_1edu_1(1)edu_1(2)edu_1(3)edu_1(4)Constant2B0.0840.9940.8771.8541.5931.368-4.221S.E0.1740.1780.5860.4840.4730.4820.486Wald0.23031.32519.4252.24214.66011.3478.05375.576P0.6310.0000.0010.1340.0000.0010.0050.0002Exp(B)1.087

22、2.7032.4036.3864.9173.9290.015搬迁前Omnibus test p值=0.000;-2Log likelihood=1026.729;Cox&Snell R=0.038;NagelkerkeR=0.077;Hosmer and Lemeshow testp值=0.689;预测准确率=89.5%Style(1)gender(1)edu_10.3880.1510.1330.1258.5311.471103.8710.0030.2250.0001.4741.1635/8edu_1(1)2.0572.2762.4001.0922.151-3.37020.3890.3550.

23、3420.3570.1990.39427.89641.04249.3549.351116.29793.17820.0000.0000.0000.0020.0000.0007.8209.74111.0282.9808.5940.034搬迁后edu_1(2)edu_1(3)edu_1(4)before(1)Constanttest p值=0.000;-2Log likelihood=1601.446;Cox&Snell R=0.175;NagelkerkeR=0.251;Hosmer and Lemeshow test p值=0.616;预测准确率=76%表 2 给出了两种回归结果的回归系数B、标

24、准误S.E、wald 统计量、P 值、幂指数Exp(B)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归纳如下:第一,迁入居民对外出务工影响为正,即农民为迁入居民身份的农民更易外出务工。表2 中搬迁前系数很小,而且P 值为 0.63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搬迁后系数增大,统计上显著性。说明搬迁后迁入居民比当地居民更易外出务工,而搬迁前,迁入居民和当地居民外出务工显著性差异。第二,性别为男性对外出务工影响为正,搬迁前很显著,搬迁后不显著。搬迁前性别特征在0.01 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而在搬迁后,性别特征为通过检验,说明性别特征在搬迁前表现很显著的特征,即男性比女性更易外出务工,需要注意的是搬迁后,引入的 before 变量

25、排除搬迁前外出务工的影响后,发现男性比女性更易外出务工现象并不显著,表现为女性在搬迁后外出务工趋势和男性差不多,说明搬迁后,女性开始大量外出务工,搬迁前未外出务工的开始大比例地外出找工作。第三,受教育程度对外出务工呈现正影响。搬迁前,农民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外出务工为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均通过检验。说明农民教育程度较高时外出务工可能性较小,这与有些文献的结论不同,笔者认为当学历达到大专以上,在农村具有一定优势的,在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和事业部门就业,而高中与中专较普遍,没有优势,但与城镇对劳动力的需求条件相接轨,这样外出面对就业面更广,因此高中与中专学历的农民外出务工表现最显著,且发生比 Exp

26、(B)在受教育程度中是最大的,说明高中与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民最易外出务工。而在搬迁后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上对外出务工的表现都显著,与搬迁前不同的是大专及以上学历通过显著性检验,农民也开始外出务工,发生显著性变化。受教育程度为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外出务工发生比Exp(B)最大,说明这一文化程度的外出务工较搬迁前增加趋势更显著,其次,高中与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民外出务工也表现出较大的增加趋势。文盲的外出务工未发生变化,表现不管搬迁前还是搬迁后,都不易外出务工。第四,搬迁前外出务工与否对搬迁后是否外出务工有影响。在搬迁后Logit回归中,引入了搬迁前是否外出务工这个变量,P值为0.0000.01,明显通过检验

27、,说明搬迁前外出务工的农民在搬迁后更易外出务工,或者说是保持着外出务工的状态没有回来,这与事实是相符的。四、结论与启示四、结论与启示农 XX 要以种地为生,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巴东非自愿移民搬迁的工程移民,对不同人口特征的农民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库区农民外出务工从居民类型、性别和教育程度作搬迁前、后比较,并结合描述统计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搬迁前迁入居民和当地居民外出务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搬迁后迁入居民外出务工的可能Exp(B)指发生比率,用于测量解释度变化,单位解释变量变化给原来的发生比带来的变化。6/8性比当地居民大。迁入居民在搬迁后,外出务工的继续保持生活方式,而

28、其余迁入者面对陌生环境的新生活也开始外出务工。不同性别的农民在搬迁前后外出务工是有显著性变化的,不管是搬迁前还是搬迁后男性外出打工的比重都高于女性,而且男性外出和女性外出都有增长的趋势,但是在搬迁后来看女性外出打工比男性增加得更快,排除搬迁前已经外出务工的影响,搬迁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外出务工。从侧面看到女性有赶上男性外出务工比重的趋势,说明农村性别歧视开始减小,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女性移民搬迁前主要在家里务农,搬迁后更有可能成为贫困者,因为大多数妇女移民,同非移民妇女一样,在重新安置过程中无法实现就业。主要的原因包括:缺少就业机会,性别歧视的劳动力市场,教育水平低和社会偏见(Ya

29、n Tan,2007)。而从当前女性大量外出务工趋势来看这是个好现象,虽然有些非自愿因素,但是它们作为弱势群体开始从家庭的后方向前台转移,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女性地位的提高,成为家庭重要的支柱,为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有帮助,也可以感受到迁入的女性居民接受新生活的改变最大。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民在搬迁后外出务工也发生了变化,与搬迁前比,搬迁后大专及以上的农民也开始外出务工,变化很显著,这一受教育程度的人在搬迁后不再具有优势,可能是当地的事业和机关部门已经饱和,没有满意的就业机会,因此也大量外出务工。搬迁前中专与高中教育程度的外出务工可能性最大,搬迁后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外出务工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文盲作为接

30、受教育程度最低层群体对搬迁的反应不够灵敏,说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受环境人口容量限制较小,低文化程度的农民特别是文盲易安于现状,应变能力较差。综上,非自愿移民搬迁引起了迁入居民外出务工显著性的变化,搬迁后迁入居民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比当地居民大,提高到一定理论层次,笔者得出在一定的环境人口容量下,对于被迫迁入的人口,必然会导致人口流出,人口的流出更容易发生在迁入者里。受这种非自愿移民搬迁影响最大的是迁入者,对于中国农民,外出务工更易发生在女性迁入者或女性移民中。文盲作为接受教育程度最低层群体易安于现状,应变能力较差也成为搬迁中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由此,笔者得出的启示是政府对搬迁后的迁入居民,特别是女

31、性应给与更多的关心和政策支持,如给她们增加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岗位,还应加强安置区扫盲教育,同时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与完成。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宇传华SPSS 与统计分析M:电子工业2007:414-4292“中国农村劳动力”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J社会学研究,1997(1):25-323 何军等个人、家庭与制度:苏北农民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2007(10):22-253 黄祖辉、宋瑜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在XX 市农村务工妇女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5(9):33-414 X 旗、X 冬平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性别特征及差异分析以 XX

32、 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5(5):26-275 白安义等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特点及面临的难题XX 省襄樊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查 J 调查世界,2006(10):26-276陈永正、陈家泽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兼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XX 模式”J 财经科学,2007(4):51-577 朱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MXX:XX 大学1996:141-1958王绘建等对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个案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7(1):60-639 Yan Tan Issues Of Women Migrants And A Gendered“Lens”Towards Developmental ResettlementI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China200710 Tan Shen Rural Workforce Migration:A Summary of SomeStudies JSocial Science InChina2003(4):85-1007/811Agresti,AlanAn Introduction to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M University of Florida:Wiley2007:204-209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