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5007171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1)--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摘要:首先通过对一战以来中外军队战勤比例历史数据的统计、挖掘,总结提炼出了战勤比例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然后,按照“环境主体客体”的系统分析框架,探讨了战勤比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最后,通过建立战勤比例数理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战勤比例的合理取值范围,并从定量角度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做出更深入准确的分析判断,为聚焦保障打赢,加快重塑现代化后勤,科学确定战勤比例奠定了理论基础。关键词:战勤比例;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E917;E07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3819201906014egression Analysis on th

2、e Proportion of Logistic PersonnelGAO Yuan1,2,LI en-chuan1,ZHANG lei1(1 Joint Logistic College,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Beijing 100858;2 Shanxi Military egion,Xian 710000,China)Abstract:Firstl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data of the logistic personnel ratio in wartime of Chinese and f

3、oreignmilitary forces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laws and trends of the development andchange of the logistic personnel ratio in wartime Then,according to the system analysis framework of“environment-subject-object”,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th

4、e logistic personnel ratio in wartime are discussed Finally,by establis-hing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model of the logistic personnel ratio in wartime,the reasonable value range of the logistic per-sonnel ratio in wartime of our army is calculated,and the relevant properties of each influencing fac

5、tor a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more in-depth and accurate analysis and judgment,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ocu-sing on winning in the war,accelerates the reshaping of modern logistics,and scientifically determines the logistic personnelratio in wartimeKey words:l

6、ogistic personnel ratio in wartime;regression analysis收稿日期:2019-03-22修回日期:2019-04-25作者简介:高原(1990),女,陕西米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后勤管理工程。李仁传(1962),男,博士生导师,教授。战勤比例是指军队编制或编成中作战人员与后勤人员(含装备人员)的比例。新形势下,我军的武器装备、职能任务、作战样式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学确定战勤比例,对于优化我军规模结构,改革力量编成,重塑后勤力量体系,保障打赢未来战争,具有重大意义1。1军队战勤比例的演化规律论从史出。穿越时空隧道,通过对中外军队以往各个

7、历史时期战勤比例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厘清战勤比例的发展脉络,找到其共同特点,认清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此,我们对一战以来中、美、俄(前苏联)、英、法、德等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战勤比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统计(见表 1 和表 2),得到了相应的面板数据2-4。从这些面板数据中,发现战勤比例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呈现出这样几个鲜明特点或共同规律。一是战勤比例并非一个恒定不变的常量。同一国家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勤比例不同,不同国家军队在同一历史时期内的战勤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别。前者如美军在一战以来历次战争中的战勤比例,后者如目前中、俄、英、法、德等各国军队之间的战勤比例。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国防后勤学 作者埃克尔斯

8、所言:“如果在战斗部队与后勤部队比例为 1 1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最有效的火力,那这个比例就算最佳比例;如果达到最有效火力,需要一千个人保障一名战斗兵,则 10001也是最佳比例”5。世界上“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最佳战勤比例”。二是美军、俄军的战勤比例始终处在高位。从统计期内任何一个时段的截面数据看,美、俄军队平时和战时均保持了较高的战勤比例,而我军和英、法、德等军队的战勤比例则相对较低。如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的战勤比例高达 1 0.67,而我军的战勤比例则为 1 0.22,与美军相比相差 3 倍之多;再如目前,俄军的战勤比例约为 10.73,而英军为 10.33、法军为 10.25、德军

9、为 10.194,与俄军相比分别相差 2.2 倍、2.9 倍和 3.8 倍。第 6 期指挥控制与仿真75表 1一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平时战勤比例国家年份战勤比例国家年份战勤比例美 国19141 0.15德 国20051 0.25819391 0.25201510.19419501 0.49法 国20151 0.2519651 0.33英 国20051 0.7119971 0.2320151 0.3320021 0.82中 国19561 0.1020161 0.4719791 0.28俄罗斯19701 0.6819841 0.38(前苏联)20121 0.7319871 0.4320001 0

10、.42表 2一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战时战勤比例国家年份战勤比例国家年份战勤比例美 国一战1 0.52俄罗斯二战1 0.70二战1 0.76(前苏联)阿富汗战争1 2.3越南战争1 0.67英 国英阿马岛战争1 0.62海湾战争1 0.82中 国朝鲜战争1 0.22伊拉克战争1 1.15注:由于各国军队的后勤概念和业务范围不同,导致后勤人员的统计口径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为便于比较和分析,统计时统一按照我军的后勤概念及业务范围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取舍。如在对俄军或原苏军建制内后勤人员的统计中,增加了其装备、财务、营房等机构的人员;在对美军后勤人员的统计中,剔除了其人事、通信等机构的人员。三是平时与战

11、时的战勤比例普遍相差较大。在同一历史时期,世界各国军队平时和战时的战勤比例变化基本同步,但彼此相差较大。如美军在 19141938、19391954、19641976 三个历史时期平战时战勤比例的均值,分别相差 2.2 倍、3.6 倍、1.9 倍。按照世界各国军队总体平均来算,战时的战勤比例基本是平时的2.23.3 倍。四是战勤比例总体呈螺旋上升趋势。尽管世界各国军队战勤比例的变化轨迹不一,但无论平时还是战时,总体均呈螺旋上升的趋势(个别阶段有所波动、起伏),亦即战斗人员的比例均在相对减少,保障人员的比例均在逐步提高。比如,美军伊拉克战争时的战勤比例,较之二战时期增长了 51.3%,较之一战时

12、期增长了 121.1%之多;前苏军阿富汗战争时的战勤比例是二战时的 4.4 倍;我军从 1979 年到 2000 年的战勤比例也增长了大约 50%;其他国家军队的战勤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军队战勤比例的影响因素2.1环境性因素环境性因素,是指来自军队系统外部环境方面对战勤比例有直接影响的因素。1)军事战略军队组织结构必须与军事战略相适应。战勤比例作为一个反映军队组织结构的重要指标,自然受军事战略制约。境外作战,军队自我保障的比重大,需要编制的后勤人员多,战勤比例高;本土作战,便于利用社会力量保障,军队内部需要编制的后勤人员少,战勤比例低。2)社会化保障程度保障军队作战和建设

13、需要,是整个国家的共同职能任务。政府和社会承担的多,军队需要编制的后勤人员就少,战勤比例也就低;反之,军队后勤人员就需要的多,战勤比例就大。2.2主体性因素主体性因素是指来自后勤保障主体或后勤系统内部对战勤比例有直接影响的因素。1)后勤装备水平后勤装备是遂行后勤保障任务的物质技术基础。先进的后勤装备,能极大提高后勤保障工作效率,减少后勤保障人数,但构造复杂,维修保养耗时长、耗材多,反而又需要增加保障人员。至于后勤装备水平对战勤比例的总体作用方向,则需要通过后续的定量分析来确定。2)联勤保障程度实行联勤保障体制,有利于统筹使用后勤力量,克76高原,等: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第 41 卷服各军种、各部

14、门后勤机构重叠,职能同构等弊端,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战勤比例。3)后勤人员素质后勤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后勤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后勤人员规模和战勤比例。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越高或事业心、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等越强,从事后勤工作的效率就越高,完成等量后勤任务所需人数就越少,相应地,军队后勤编制员额也就应该越少,战勤比例也就越低;反之,则不然。2.3客体性因素客体性因素,是指来自后勤保障对象方面对战勤比例有直接影响的因素。1)军队规模军队规模越大,后勤保障任务量越大,所需后勤人员越多。但后勤人员越多,其集约使用、精简压缩的空间就越大,战勤比例有可能变小。至于军队规模对战勤比例的总体作用方向,也要通过后续的

15、定量分析来确定。2)军种构成军种数量与战勤比例的关系。单一陆军时代,后勤保障需求比较简单,后勤人员相对较少。随着海、空军等军种的出现,后勤保障需求日趋复杂多样,需建立各自的后勤组织机构。必然导致后勤人员增多,战勤比例增大。军种比例与战勤比例的关系。军种比例指各军种间的人数之比,它代表各军种规模大小。因军种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彼此的战勤比例通常不会等同,进而,军种比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军队总体战勤比例的变化。3)作战装备水平作战装备是后勤的主要保障对象之一。作战装备越先进,技术复杂度越高,物资消耗量越大,技术保障和物资保障任务越重,所需的后勤人员越多,战勤比例越大。除上述因素外,战勤比例还受作战对

16、象、作战样式、后勤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3战勤比例分析根据上述分析,下面将利用军队战勤比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历史数据资料,建立军队战勤比例数理分析模型,并基于理论计算结果探讨战勤比例的合理取值范围;同时,从定量角度对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质(对战勤比例的作用方向)、相关程度(对战勤比例的影响程度)做出更深入准确的分析判断。3.1军队战勤比例的数理分析模型1)模型描述本文在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军队战勤比例的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剔除对其影响不显著的变量。多元回归分析是研究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多

17、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者进行预测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0+1X1+2X2+pXp+其中,0为回归常数,1,2,p为 p 个回归系数,Y为因变量,X1,X2,Xp为p个自变量,称为随机误差。2)模型变量在模型中,将战勤比例视为因变量(Y),各影响因素视为自变量。针对 8 个影响因素的特点和历史数据资料的收集情况,在变量设置和量化取值方面做如下处理:首先,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各国家军队后勤人员素质、军种比例等因素缺少统计数据,在数理模型中暂不引入这些变量。这样,模型变量集实际是由7个变量组成,即V=军事战略(X1),军队规模(X2),军种数量(X3)

18、,作战装备水平(X4),联勤保障程度(X5),后勤装备水平(X6),社会化保障程度(X7)其次,对于军队规模、军种数量等定量因素,相应自变量取值均为实际数据;而对于军事战略、作战装备水平、后勤装备水平这三个因素,各变量的取值则为定性判断转化得到的分类型数据,如用 1、2、3 分别表示防御性战略、积极防御战略、进攻性战略三种国家军事战略(见表 3)。最后,对于联勤保障程度、社会化保障程度这两项指标设立的方法是:首先,计算美军各时期军队(社会)后勤保障人员数和全体后勤保障人员数的比值,并以此为标准对美军各个时期联勤保障程度、社会化保障程度从低到高用 1、2、3、4、5 依次排序;第二步,计算其他各

19、国军队(社会)后勤保障人员数和全体后勤保障人员数的比值;第三步,在计算具体某国某一时期联勤保障程度、社会化保障程度时,找出与该国某时期的比值差值最小的美军的比值,并将其对应的指数赋给该国,从而对各国不同时期联勤保障程度、社会化保障程度进行概略量化(见表 3)。3)数据采集考虑模型分析需要,本文采集了一战以来美俄等 6个主要国家军队平时和战时的战勤比例、军队规模、军种数量等数据,并通过专家评分法,对其各时期的军事第 6 期指挥控制与仿真77战略、作战装备水平、联勤保障程度、后勤装备水平和社会化保障程度等因素进行了量化(见表 4 和表 5)。表 3量化指数对照一览表军事战略作战装备水平联勤保障程度

20、后勤装备水平社会化保障程度标准指数标准指数标准指数标准指数标准指数国土防御1火器时代装备1程度低1无后勤装备1程度低1积极防御2半机械化装备2程度较低2第一代后勤装备2程度较低2倾向于境外作战3机械化装备3程度中3第二代后勤装备3程度中3信息化武器装备4程度较高4第三代后勤装备4程度较高4信息化武器系统5程度高5程度高5表 4一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平时战勤比例及影响因素量化表国家年份战勤比例军队规模(万)军事战略军种数量作战装备水平联勤保障程度后勤装备水平社会化保障程度美国19141 0.151513111119391 0.253024211219501 0.49144.5353213196

21、51 0.33247.635322319971 0.23218.8635433420021 0.82231.435544520161 0.47205.3355445俄罗斯19701 0.68350353123(前苏联)20121 0.7398.82264334德国20051 0.25826.2614433420151 0.19420.03244335法国20151 0.2523.8591244334英国20051 0.7129.4533433420151 0.3315.37334435中国19561 0.1032423211519791 0.2851224211219841 0.3843024

22、211219871 0.4333024211220001 0.42280243223表 5一战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军队战时战勤比例及影响因素量化表国家年份战勤比例军队规模(万)军事战略军种数量作战装备水平联勤保障程度后勤装备水平社会化保障程度美国一战10.52289121111二战10.761212.3232112朝鲜战争10.6776.8333213越南战争10.6755333223海湾战争10.8255.4334334伊拉克战争11.1520335445俄罗斯二战10.701136.5332111(前苏联)阿富汗战争12.310.4333123英国英阿马岛战争10.623.5223223中国朝

23、鲜战争10.2242.522211578高原,等:战勤比例的回归分析第 41 卷3.2战勤比例合理值(范围)的计算从数据质量角度考虑,战时战勤比例的历史数据,经过战争实践检验,更能够真实反映作战后勤保障实际需要,客观性较强;而平时战勤比例的历史数据,由于受种种干扰,其客观性要相对差一些。为此,我们采取“用战时反推平时”的总体思路,来对战勤比例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具体过程是:首先,基于战时历史数据,建立相应预测模型,计算战时的合理战勤比例;然后,再根据战时和平时战勤比例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出平时的合理战勤比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依次对战时数据进行模型拟合优度分析、方差分析、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24、分析以及保留变量(X1、X3、X4、X5、X6、X7)和剔除变量(X2)的回归系数显著性分析(见表 6)。表 6运用 SPSS 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模型汇总模型 方调整 方标准估计的误差10.999a0.9970.9890.06617a 预测变量:(常量),社会化保障程度,军种数量,军事战略,后勤装备水平,联勤保障程度,作战装备水平。(说明:表示拟合优度,它的值越接近 1 说明模型拟合程度越高,调整 方比调整前更为精确,表中调整的 方代表的含义是自变量可以解释 98.9%的变化。)Anovaa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回归3.11560.519118.5790.0081残差0.00920

25、.004总计3.1248(说明:Anovaa表示方差分析结果,F 值是对整个回归方程的总体检验,F 值对应的 Sig 值小于 0.05,则此回归方程有效。)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B标准误差标准系数试用版tSig(常量)1.9620.16411.9720.007军事战略0.0010.0870.0010.0120.049军种数量0.0760.0430.0881.7490.0221作战装备水平2.0000.1703.20011.7310.007联勤保障程度1.7170.0922.89618.6050.003后勤装备水平0.0110.0870.0190.1270.046社会化保障程度0.0510.02

26、30.1062.1890.061注:系数a表示回归分析的结果,B 值是各个自变量的系数,并进行单样本 T 检验,表中标准系数的数值越大表示对自变量的影响越大。根据分析结果,建立战时合理战勤比例预测模型如下:Y=1.962+0.001X1+0.076X3+2X4 1.717X50.011X6 0.051X7利用上述预测模型,并综合考虑军事战略、作战装备水平、军种构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可计算出战时合理战勤比约为 1 1.018,即 1 名战斗人员平均需要1.018 名后勤人员来保障。根据前文关于平战时战勤比例数量关系的统计分析,平时战勤比例一般为战时战勤比例的 30%45%(战时的战勤比例基本是平

27、时的 2.2 3.3 倍)可以计算出,平时战勤比例的合理范围应为 1 0.311 0.46。3.3战勤比例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各影响因素与战勤比例的相关系数(见表 6),分别得到平时和战时各影响因素对战勤比例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见表 7)。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对战勤比例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军事战略、军种数量、作战装备水平 3 个因素对战勤比例的影响作用是正向的,亦即战勤比例伴随它们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联勤保障程度、后勤装备水平、社会化保障程度 3 个因素对战勤比例的影响作用是反向的,亦即战勤比例伴随它们的增大(减小)而减小(增大)。2)同一影响因

28、素在平时和战时对战勤比例的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即同为正向或反向。3)作战装备水平对平战时战勤比例的影响程度高居首位。第 6 期指挥控制与仿真79表 7各影响因素对战勤比例的作用方向及影响程度影响因素平时战时作用方向影响程度排序作用方向影响程度排序军事战略正向4正向3军种数量正向6正向6作战装备水平正向1正向1联勤保障程度反向3反向2后勤装备水平反向5反向5社会化保障程度反向2反向44)各因素对平战时战勤比例的影响程度排序略有差别,在“后勤社会化保障程度”上体现稍显突出。主要原因:一是由数据质量和计算误差所致;二是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程度平时比战时更高、对战勤比例的影响作用更大。4结束语战勤比例是反

29、映军队总体规模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战勤比例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战勤比例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基于对战勤比例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建立战勤比例数理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战勤比例的合理取值范围,并研究各影响因素与战勤比例的定量关系。本文提出的研究思路和计算结果对科学确定战勤比例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参考文献:1 孙秀德 军事后勤学 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2 丁军一 中外后勤保障经典战例评析M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外国对英阿马岛战争经验教训的评论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4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世界经典战例战争卷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5 亨利E埃克尔斯国防后勤学 M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 6 谭跃进,陈英武,易进先 系统工程原理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