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QP-044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docx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5006244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QP-044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QP-044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QP-044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QP-044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有限公司 CO.LTD *程 序 文 件文 件 名: 测量系统分析控制程序文件编号: QP- 044 版 本: A/0 页 数: 共7页 生效日期: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 改 记 录序号更改日期更改内容版号1目 的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测量系统是否满足规定要求,以达到产品质量目的。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分析的管理。3定义3.1 量具:任何用于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通常指生产中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3.2 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

2、量结果的整个过程。3.3 重复性:由一位评价人(操作员)多次使用一种测量仪器,测量同一个零件的同一个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3.4再现性:由不同的评价人(操作员)使用同一量具,测量一个零件的一个特性时产生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3.5稳定性(或漂移):测量系统在某持续的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产品某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3.6偏倚: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3.7线性:在量具的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倚值的差值。3.8盲测:在实际测量环境下,操作员在事先不知道正在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的情况下进行测试。4.职责和权限4.1品保部负责制订测量系统分析计划,负责收集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分析

3、结果进行评估。4.2全面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检测能力不足的量具适用性进行评估确定对策。4.3 生产部门配合测量系统分析工作5内 容序号流程流程说明相关记录1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5.1对控制计划中规定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也包括更新或改进的量具(在检定有效期内进行)。2测量系统分析的计划和频率5.2测量系统分析的计划和频率5.2.1测量系统分析的频率一般为1年一次。5.2.2品保部负责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配合实施。5.2.3对于同种类量具检测相同产品,分析 GRR 时可采用最小公差的项目做测量系统分析。5.2.4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根据试生产控制计划,由品保部制订和组织实施测量系统分析计

4、划。测量系统分析计划3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5.3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5.3.1均值极差法5.3.1.1选择 23 个操作员抽取 510 个样品进行盲测,每个操作员对同一样品同一特性重复测量23次。5.3.1.2将测量结果记录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上。5.3.1.3负责组织此项研究的人员,依据数据表和质量特性规格,按规定的格式出具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 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4结果分析5.4结果分析a.当重复性(EV)变异值大于再现性(AV)时,应考虑: 增强量具的设计结构;改善量具的使用方式;对量具进行保养b.当再现性(AV)变异值大于重复性(EV)时,应考虑:修订作

5、业标准,加强对操作员的操作技能培训;是否需采用夹具协助操作,以提高操作一致性;量具校准后再进行R&R分析。5.41R&R接收准则a.R&R<10%可接受;b.10%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决定是否接受;c.R&R>30%,不能接受,必须改进。5.4.2 极差法(R)4.4.2.1 选取2位评价人和5个产品,每个评价人对每个产品盲测一次,将结果记入量具研究分析报告(极差法)表格中。5.4.3用表中的公式计算%GR&R(当过程变差不易求得时,公式中过程变差可用规格公差代替)。5.4.3.1GR&R接收准则a.G

6、R&R<10%可接受;b.10%GR&R30%,依据量具的重要性,成本及维修费用,决定是否接受;c.GR&R>30%不能接受。5稳定性研究5.5稳定性分析5.5.1选取一个样品, 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 则从产品中选取一个样品,其测量值应处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中间区域,将其作为标准样品。可能需要准备对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低、中、高数值的三个样品,对每个样品单独测量并绘控制图,但一般只需做一个中间值就可以。5.5.2 定期(天、周)测量样品 35 次,决定样本容量和频率时考虑的因素有:A.校准周期;B.使用频率;C.修理次数;D.使用

7、环境。5.5.3将测量值描绘在 X&R,X&S控制图上。5.5.4计算控制界限,并对不稳定或失控作出判断。5.5.5计算测量结果的标准差,并将其与过程的标准差比较,以确定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否适宜。如分析结果显示测量系统的标准差大于过程的标准偏差,那么量具是不可接受的。5.5.6 利用控制图判定稳定性的准则a.标注点不能超出上下控制线;b.连续3点不能有2点落在2-3或(-2)(-3)区域内;c.连续5点中不能有4点落在1以外的区域;d.不能有连续7点(或更多点)落在控制中心线同一侧;e.不能有连续7点(或更多点)持续上升或下降。凡呈现不稳定状态(失控时)必须对量具进行校准或维修

8、。5.5.7将稳定性研究分析的过程填入稳定性分析数据表中,以判定稳定性。6偏倚分析5.6偏倚分析5.6.1独样分析a.获取一个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 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则选取一个样品,但其测量值应处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中间区域。可能需要建立相应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低、中、高数值的三个样品,并对每个样品单独分析;b.用精密仪器测量该零件10次,并计算这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c.让一位评价人(操作者)以通常的方法测量该零件10次;d.计算这10次读数的平均值。e. 通过平均值减去基准值来计算偏倚。偏倚 观测平均值 基准值过程变差=6偏倚% 5.6.2图表法如果用&R

9、图表测量稳定性,这些数据也可用来评价偏倚。a.获取一个样本,并确定其相对于可追溯标准的基准值。 如果没有这样的样品,则选取一个样品,但其测量值应处于预期测量范围的中间区域;b.用精密仪器测量该零件10次,并计算这10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基准值”;c.从图表中计算;d.通过 减去基准值,计算方法同“5.6.1”5.6.3结果分析如果偏移较大,查找以下可能的原因:a.标准或基准值误差;b.仪器磨损;c.制造的仪器尺寸不对;d.该特性不适合用此仪器测量;e.仪器未校准.f.操作方法不当。7线性分析5.7线性分析5.7.1选择5个零件,由于过程变差,这些零件的测量值要覆盖量具工作范围。5.7.2用精密

10、检验设备测量每个零件。5.7.3让该仪器的一位操作员测量每个零件12次(以随机的顺序选择零件)。5.7.4计算每个零件平均值和偏倚平均值偏倚平均值 基准值平均值5.7.5 画出偏倚值和平均值的线性图,并使用以下方程式计算最佳拟合这些点的回归直线和线拟合优度(R2):y ax + by偏倚b 截进区a 斜率R 拟合优度a b= R2=线性 = 斜率× 过程变差线性% = (线性 / 过程变差)× 100%5.7.6 线性接受准则a.对测量重要特性的系统,线性 %5%时接受;b.对测量一般特性的系统,线性 %10%时接受;c.线性 %10%时不予接受。1) 5.7.7 将线性分析研究过程数据填入线性分析表中,以判断系统的线性。8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5.8计数型量具小样法分析 通过选取20个零件,经两位评价人二次测量评价作出接收或拒收的判定,并填写计数型量具数据表(小样法5.8.1取样:选取20个零件,然后由两位评价人以一种能防止评价人偏倚的方式(一般采用盲测法)二次测量所有零件。一些零件会稍低于或高于规范限值。5.8.2判定:如果所有的测量结果(每个零件4次测量)一致则接受该量具,否则应改进或重新评价该量具,如果不能改进的量具,则不能接受,并应找到接受的替代测量系统。7. 相关记录测量系统分析计划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数据表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