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病原真菌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72408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八章病原真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十八章病原真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八章病原真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八章病原真菌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八章病原真菌第1页,此课件共43页哦第一节 感染性病原真菌第2页,此课件共43页哦一、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本属成员为典型的双相型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样细胞,室温培养时形成菌丝体状。重要致病菌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荚膜组织胞浆菌假皮疽变种荚膜组织胞浆菌杜氏变种 第3页,此课件共43页哦(一)荚膜组织胞浆菌荚膜变种该菌寄生在网状内皮细胞胞浆内,引起犬、猫和人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组织胞浆菌病。使感染组织形成肉芽肿。第4页,此课件共43页哦1、生物学特性 (1)形态 病灶中及37 培养呈酵母样形态,球形,直 径13m,有荚膜。25培养形成丝状菌落,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 棕黄色。菌丝分

2、枝分隔,产生椭圆形的小分生 孢子和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分生孢子。第5页,此课件共43页哦(2)培养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46周才开始生长,逐渐形成白色至棕黄色绒毛状菌落。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时,可形成湿润有光泽、表面皱褶的酵母样菌落。第6页,此课件共43页哦 2、微生物学检查 镜检见特征性的棘状厚壁大孢子,可作出诊断。病变组织末梢血及骨髓涂片用瑞氏染色,在单核细胞或多形核细胞中如有小的、呈洋葱切面样卵圆形孢子,亦可作出诊断。动物接种 病料接种小鼠可引起死亡,并可检出本菌。补反 一般在发病后23周呈阳性反应。第7页,此课件共43页哦 3、防制目前尚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静脉注射含 0.1两性霉素

3、B的葡萄糖液有一定效果。第8页,此课件共43页哦(二)荚膜组织胞浆菌假皮疽变种 旧名: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假皮疽隐球菌假皮疽组织胞浆菌是马属动物流行性淋巴管炎的病原体。本病的特征为皮下淋巴管和淋巴结发炎、肿胀和皮肤溃疡。第9页,此课件共43页哦1、生物学特性(1)形态 病料压片镜检,菌体呈卵圆形或瓜子形,具有双层膜,大小2335m,菌体胞浆可见24个圆形、闪亮、呈回旋运动的小颗粒。培养物涂片菌体呈丝状,分支分隔、粗细不匀,菌丝末端形成瓶状假分生孢子。第10页,此课件共43页哦(2)生长要求与培养特性 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2530,最适pH59。初次分离较困难且生长缓慢,接种后10天开始生长,2

4、040天形成菌落。常用葡萄糖甘油琼脂、肝汤琼脂及沙堡弱氏培养基等培养。第11页,此课件共43页哦 沙堡弱氏培养基10天后开始生长,30天左右生长最旺盛,菌落为蚕豆大小,淡黄色或褐色,边缘不整、表面呈皱褶状,初期湿润,以后变干燥,像“爆米花”样。液体培养基生长需613天,30天左右才能长好,形成淡黄色、多皱褶的菌膜,随时间延长,液体表面呈撒粉状,培养基仍保持透明。第12页,此课件共43页哦2、致病性自然感染,主要引起马属动物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骡最易感,驴次之。家兔、豚鼠人工感染引起局部脓肿。第13页,此课件共43页哦 3、微生物学检查 镜检 取脓汁或分泌物,适当稀释,镜检或取痂皮加10氢氧化钾处

5、理透明后,制片镜检,见有双层膜的酵母样细胞,结合病情,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分离培养。第14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变态反应 用该菌的培养物颈部皮内注射,4872h后测定皮肤增厚及肿胀性质,如注射局部发生硬固的热痛肿胀;皮肤增厚超过5mm即为阳性。此法特异性强、检出率高达80以上。此外,进行沉淀反应、补反检查马血清中的抗体,也是有效的诊断方法。第15页,此课件共43页哦第二节 中毒性病原真菌第16页,此课件共43页哦凡能产生毒素、导致人和动物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的真菌,称为中毒性病原真菌。包括:青霉菌属、镰刀菌属、葡萄穗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曲霉菌属的一部分霉菌。第17页,此课件共43页哦毒素的种

6、类根据其主要中毒作用可分为肝脏毒肾脏毒神经毒造血组织毒许多真菌毒素往往作用两种以上的器官或系统,表现出致畸形、致癌作用。还包括抑制细胞的分裂或蛋白质的合成、影响核酸复制、降低免疫应答作用等。第18页,此课件共43页哦一、镰刀菌属(Fusarium)镰刀菌又称镰孢霉。本属有近50种菌,是危害各种作物的病原菌,有些也是人、动物、昆虫的病原菌,是医学和兽医学广为重视的产毒素性病原真菌。本属大多数菌种都产生毒素,其中重要的有:禾谷镰刀菌、梨孢镰刀菌、拟支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第19页,此课件共43页哦(一)生物学特性 多数在琼脂培养基上气生菌丝发达,有的气生菌丝不发达或完全无

7、气生菌丝,由营养菌丝组成子座,分生孢子梗座直接在子座上生出。第20页,此课件共43页哦分生孢子分为:大分生孢子 镰刀形、锥形、钩形、柱形等,多细胞、多隔。小分生孢子 呈卵形、纺锤形等,一般为单细胞。第21页,此课件共43页哦大分生孢子 第22页,此课件共43页哦(二)毒素 镰刀菌毒素大致分为3大类:玉米赤霉烯酮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毒素 丁烯酸内酯第23页,此课件共43页哦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名F2毒素,由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等产生。可引起仔猪子宫、外阴肿大,母猪阴门及乳腺肿大,子宫外翻,流产,胎儿畸形等,所以称雌性发情毒素。第24页

8、,此课件共43页哦2、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一组毒素的统称,重要的有:单端孢霉烯(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双醋酸基藨草镰刀菌醇(DAS)伏马毒素第25页,此课件共43页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多种镰刀菌均可产生,可致猪等动物呕吐、拒食,消化道黏膜发炎、溃疡和出血以及神经症状。发生拒食与呕吐综合征。第26页,此课件共43页哦T2毒素和DAS 毒素 是上皮坏死因子,致皮肤口腔及上消化道上皮坏死及溃疡。T2毒素还可造成动物消化道出血,肝、肾退行性变化。此外,T2毒素还有致癌、致畸变及免疫抑制作用。第27页,此课件共43页哦伏马毒素(Fumonis

9、ins)有4种,A1、A2、B1和B2,主要由串珠镰刀菌等产生。可致马脑白质软化症、出血及水肿。第28页,此课件共43页哦3、丁烯酸内酯(butenolade)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木贼镰刀菌、拟支孢镰刀菌和梨孢镰刀菌产生此类毒素。主要引起水牛的“蹄腿腐烂病”,喂饲带此毒素的霉败稻草后,蹄和皮肤处破裂,有时蹄匣脱落或尾尖、耳尖干性坏死。第29页,此课件共43页哦(三)毒素检测 腹腔接种小鼠,引致精神萎顿、腹泻、胃肠出血,口部有坏死灶,最终死亡。第30页,此课件共43页哦二、曲霉菌属(Aspergillus)曲霉菌可感染动物,也可在饲料、粮食中繁殖产生毒素,动物食入引致中毒。常见曲霉 烟曲霉、

10、黄曲霉、寄生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白曲霉以及黑曲霉等。烟曲霉以感染致病为主,同时也产生毒素。黄曲霉、寄生曲霉、棕曲霉、杂色曲霉等均以所产毒素而致病。第31页,此课件共43页哦形态特征:菌丝分枝分隔、无色,接触培养基的菌丝分化出厚壁的足细胞,在足细胞上长出直立的分生孢子梗,梗不分枝,顶端膨大呈球形称顶囊,顶囊上长着有12层小梗,小梗呈放射状平行排列,顶端长出串状的分生孢子,并分为黄、绿、黑、灰等颜色。第32页,此课件共43页哦(一)烟曲霉菌(Afumigatus)烟曲霉常存在于禽舍的地面、垫草、用具、空气及发霉的谷物和饲料中。能引起家禽的曲霉性肺炎及呼吸器官组织炎症,并形成肉芽肿结节

11、。该菌主要侵害幼禽,死亡率达50%以上。也可感染哺乳动物和人。第33页,此课件共43页哦1、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 菌丝无色透明或烟熏色,分生孢子梗较短,顶囊直径2030m,小梗单层,长68m,末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23.5m,呈灰、绿或蓝绿色。第34页,此课件共43页哦菌落 在葡萄糖马铃薯培养基、沙堡弱氏培养基上经2537培养,生长较快,菌落最初呈白色绒毛状,迅速变为绿色、暗绿色以及黑色,外观呈绒毛状,有的菌株呈黄、绿和红棕色。第35页,此课件共43页哦毒素 本菌在感染组织的过程中,还产生一种蛋白质毒素,可导致家兔、犬、豚鼠、小鼠和鸡中毒,发生痉挛、麻痹,直至死亡。第36

12、页,此课件共43页哦 2、微生物学检查可从肺部病灶采集病料,进行切片或压片,镜检。在高倍镜下观察,可见分隔菌丝、分生孢子梗及孢子等结构。必要时进行分离培养。第37页,此课件共43页哦 3、防制主要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禽舍通风干燥,不让垫草发霉。环境及用具保持清洁,发病时可试用制霉菌素。第38页,此课件共43页哦(二)黄曲霉(Aflavus)该菌主要生长在花生、玉米、谷物、花生饼、棉子饼、豆制品及鱼粉、肉制品中,产生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引起畜、禽饲料中毒和人的食物中毒。第39页,此课件共43页哦1、生物学特性 菌丝 分支分隔,分生孢子梗壁厚、无色,长度小于1mm,直径1020m

13、;顶囊大、呈球状或近似球状,小梗为一层或二层,直径300400m;分生孢子呈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菌落 初为灰白色、扁平,以后出现放射状皱纹,菌落颜色转为黄至暗绿色,菌落背面无色至淡红色。第40页,此课件共43页哦黄曲霉的菌落与分生孢子头第41页,此课件共43页哦黄曲霉的分生孢子头第42页,此课件共43页哦2、黄曲霉毒素 是一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基本结构都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包括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前者为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按化学结构分为:B1、B2、G1、G2、B2a、G2a、M1、M2、P1、GM2、毒醇等多种。其中B1、B2、G1、G2毒力最强。第43页,此课件共43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