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三首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 古诗三首 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3.能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重难点)一、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1.揭题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2.指名读三首古诗的诗题,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大致了解诗的内
2、容。(1)引导学生理解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四时”“杂兴”的意思。(“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杂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事?请在读古诗的时候找一找答案。(2)引导学生理解稚子弄冰这一题目的意思。让学生说说“弄冰”的意思。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稚”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意思,还可以组词“幼稚”“稚嫩”帮助学生识记。组织学生交流:诗题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小孩子玩冰的事)(3)引导学生交流村晚这一题目的意思:你从诗题知道了什么?(诗的背景是夜晚的村庄)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主要
3、内容1.引导学生回忆七言诗的朗读节奏。2.学生自由读三首古诗,教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思考:三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1)学生反复练习,读准字音。教师相机点拨:“昼”“稚”都是翘舌音;“耘”可以结合形声字规律识记。(2)学生自主交流要写好本课的字需要注意些什么。教师相机范写,指导书写要点。(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供”。教师出示两组词,让学生读一读,借助组词区分读音:供奉、供认、供职;供给、提供、供应。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指导“供”在这首诗中是“从事”的意思,读第四声。4.检查古诗朗读情况,相机纠正朗读节奏。5.引导学生交流对古诗的初步理解。(1)提问:
4、三首诗分别写了哪种儿童的生活?(童孙、稚子、牧童)(2)追问:他们都有一些怎样的活动?(童孙学种瓜,稚子弄冰,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三、通过比较阅读,深入研读两首古诗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感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绘的繁忙景象。(1)引导学生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找到对应的诗句。预设:图中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人们都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的地方学种瓜。对应的诗句是“也傍桑阴学种瓜”。(2) 给学生讲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耘田”是初夏时节在田间除草,进而知道这首诗写的季节是夏天。(3)学生再读古诗,说一说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预设:从“昼
5、出耘田夜绩麻”中,能感受到夏季的乡村一片繁忙的景象。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古时候一般男子种田、女子纺织,“儿女”指的是村庄中的成年男女,“各当家”就是说他们各自在做着自己的活儿。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想象村晚描绘的情景。(1)让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预设:诗中描绘了池塘、草地、远山、落日等景物,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映衬,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芒,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意。(2)追问:“满”“衔”“浸”等字词让你有种怎样的感觉?这幅画面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6、?预设:两个“满”字让人感到池塘里的水十分充沛,岸边的草也十分茂盛;“衔”字写出了远山和落日挨得很近、相互映衬的样子;“浸”让人觉得好像夕照和水波融为一体了,具有动态的美感。这幅画面让人觉得宁静、悠闲。3.引导学生比较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说说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什么不同。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而村晚则是一派悠闲的状态。4.引导学生走进儿童内心,体会其中的乐趣。(1)学生再次朗读两首诗。(2)组织学生交流:诗中写了儿童的哪些活动?诗人笔下的儿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童孙“学种瓜”,觉得他们十分天真可爱;村晚写牧童横坐在牛
7、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感觉他十分悠闲自在。(3)提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童孙”特别天真可爱?引导学生想象童孙“未解”的样子以及“学种瓜”的动作。预设:小孩子看着大人们每天劳作,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操持农具,种瓜点豆,可能弄得满身是泥,小脸上也都是土(4)提问:为什么你从村晚中感到了牧童的悠闲?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想象牧童横坐牛背的神情和信口吹笛的样子。预设:牧童不是规矩地骑着牛,而是横坐在牛背上,他可能会随着牛儿的前进晃动着身体,摇头晃脑地吹着笛子,笛子的曲调还是杂乱无章的,整个人透出一股随性、自在5.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并尝试背诵。第
8、2课时课时目标1.背诵稚子弄冰,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能想象稚子弄冰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重难点)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1.指名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这两首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儿童生活?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天真、懂事的农村孩子学着大人种瓜的情形。村晚描写了牧童骑着牛儿,吹着短笛,悠闲自在的样子。二、研读稚子弄冰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1)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稚子是怎么玩冰块的?(2)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预设:清晨将冻了一夜的冰块从盆中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提在手中,当
9、作银钲敲打。(3)追问:在玩的过程中,孩子的心情都有哪些变化?预设:小孩子在“脱晓冰”时满心欣喜,“彩丝穿取”时小心翼翼,敲冰块时十分得意,冰块碎地时则是万分懊恼。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稚子弄冰。三、体会情感,改写古诗1.引导学生找出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说一说:通过这些词,你发现不同诗人笔下的儿童有着怎样的共同点?预设: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分别是“学种瓜”“脱晓冰”“横牛背”,这些儿童都是非常纯真、可爱、招人喜欢的,他们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2.组织学生交流:三首诗中描绘的儿童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内容改写成小短文。教师点拨
10、要点:(1)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2)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4.改写同一首诗的学生组成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评一评谁的想象更丰富、语言更生动。5.小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四、指导背诵默写1.学生结合对诗歌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出诗中儿童的天真、可爱、活泼、悠闲。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稚子弄冰,并熟读成诵。3.指导学生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教学板书1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庄儿女 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童年的纯真生活稚子弄冰稚子银钲玉磬玻璃童年的趣事村晚环境:草池塘牛山人物:吹笛的牧童牧童的悠闲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从“童年”导入,先让学生自主朗读三首古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句;再帮助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借助插图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先交代了环境背景,再写儿童的活动。我引导学生将两首诗联系起来阅读,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最后,引导学生找出三首古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发现不同诗人笔下的儿童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和其中的趣味。总而言之,这样做,学生既可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它们各自的特点,提高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