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查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一、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一是绿色一是绿色(无公害无公害、有机有机)食品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模进食品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步扩大。全省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面积已达 4380 万亩。其中,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 2380 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 2000 万亩。全省已建立 42 个地(市)、县(含 8 个农垦分局)286个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达到238 个。全省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已达到 200 多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就达到
2、 81 个(国家级 35 个、省级46 个)。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试验示范的带动作用,全省已累计推行标准化种植面积 7000 多万亩,农业标准覆盖率已达到 70%以上,其中,四大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蔬菜等农业标准覆盖率已达到 75%以上;农垦系统农业标准化覆盖率已达到100%。绿色畜禽饲养量 1286 万头(只)。绿色产业生产总量一五 81万吨,产值 498 万元。二是绿色农产品认证领域进一步拓宽二是绿色农产品认证领域进一步拓宽。目前,我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已达 787 个,生产总量1110 万吨;无公害农产品 238 个,生产总量 80
3、2 万吨。同时,认证领域已扩大到粮油、饮料、乳制品、豆制品、糖酒、畜禽、蔬菜、经济作物、山野菜、食用菌、林特产品、生产资料等领域。三是绿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三是绿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我省制定实施绿色食品技术标准49 项,绿色食品开发从投入品标准、生产技术操作标准到产品加工标准,坚持全程标准化,有效地提高了全省绿色食品标准化水平。四是绿色食品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四是绿色食品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全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305户,其中国家级和省级 75 户,全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173亿元,占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 24.4%,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初步形成了贸工农、产供销相连接的绿色玉
4、米、大豆、大米、乳品、肉类、山产品、饮品和特色产品等 8 大产业体系。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平衡和诸多不足之处。一是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够。大部分的绿色食品的种养殖生产以家庭、个人为单元,规模、资金、产量上不去,各自为政,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自身不够强大,引导和带动作用不突出;二是品牌意识偏差、狭隘。产品生产者都想出自己的名、创自己的牌子,造成一个地域同个品种多个牌子,缺乏影响力和规模效益;三是产品生产者过分依赖天然优势,科学种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只顾眼前利益,单一追求产量,盲目滥用投入品,缺乏绿色、保持生态平衡、可持续
5、发展的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四是多数绿色食品科技含量低,生产标准不统一,操作技术不规范。原字号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统装粗货多、精包装细货少;五是缺乏系统的、分层次的检验、检测系统。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县级以下基本上没有,适时的现场鉴别性检验、检测根本没有,批量检验、检测的覆盖率极低。全方位的安全和质量监测更是无从谈起。没有科学数据支持;六是绿色食品市场混乱。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时有发生,市场监管的力度和规范性,有待于加强和提高。鱼龙混杂、冒名顶替、优质不优价,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省内对外埠产品的准入滞后,缺少了公平竞争的
6、前提。三、进一步发展壮大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意见根据我局“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的职能,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总体思路总体思路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和专项整治,组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做大作强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步伐,不断探索食品安全长效机制,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省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体措施具体措施(一)加大对绿色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的整治1、
7、加强产地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食品产地环境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污染防治工作。2、狠抓绿色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1)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和参照国际农产品标准及技术要求,制定全省主要农作物和畜禽等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措施。同时制定出台安全农产品的农业种植、畜禽饲养等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建立统一的农业生产管理档案,以利于农产品质量跟踪追溯制度的实施。加强对农业投入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绿色食品加工原料采购的监管,以保证企业按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依法规范企业使用安全食品质量认证标志;(2)严格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按照国家
8、及有关部门公布的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特别是严把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等使用关,在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生产记录档案化管理,并严格监管措施,从而使农业生产者从传统的无约束、随机生产转向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生产,以保证生产中全程质量控制;(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的规定,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联合检查监督,把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质量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和生产基地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依法维护全省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规范市场经济行为;(4)强化质量检验、检测工作力度。加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登
9、记、生产许可使用管理工作。加快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和淘汰进程。支持无公害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机构建设,配备现代化的检验手段,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起内容与承担任务相适应,建设布局与无公害食品区域布局相结合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省、市、县三级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基本形成以省级检测为主,区域性检测为辅,以重点市县为基础,各级检测系统的配置水平达到国家农产品检测指标的基本要求;(5)深入开展农药、兽药、畜产品、水产品专项整治工作;(6)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的行为。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继续实施对蔬菜农药残留、畜产品“瘦肉精”等污染和水产品氯
10、霉素污染的监测工作。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以蔬菜等农产品为重点,探索“ic 卡管理”、“联户联保”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办法。(二)加大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1、突出抓好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运用政府监管、市场引导、企业自律三管齐下的办法,遏制无证生产行为;取缔无证生产的小作坊,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从严审查企业生产条件,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2、完善规
11、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管全面开展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建档工作,逐一建立企业动态监管档案,完善工作制度和运行规则,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高危、中危、低风险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分别实行 a、b、c 分类分级监管。落实食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实施定责、定人、定区域、定企业的监管模式,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实行巡查、回访、年审、定期检验、监督抽查、强制检验等措施,确保对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到位;进一步完善预警制度、快速反应机制、奖励举报制度、行政辖区打假责任制、制假“黑名单”等五项执法打假制度;建立假劣绿色食品召回制度;建立绿色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和人员资质审核、注册管理制度。3、展食品
12、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规范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清理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生产企业,严格按照相应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严格依法予以查处。(三)加大对绿色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1、开展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包装标识专项执法检查重点对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绿色食品加大质量监测力度,逐步建立并强化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加强不合格绿色食品的退市监管,依法责令企业停止销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关的处置措施。同时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2
13、、健全食品流通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自检体系建设向社会推荐优秀企业和优质绿色产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加快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推进企业自检体系建设,积极督促大型畜禽屠宰加工和农产品经销企业建立严格的进货检验制度,配备必要的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进一步完善委托检验制度,形成有害物超标食品市场退出机制。(四)扶持壮大龙头绿色食品企业通过“抓龙头、抓源头、抓典型”,大力扶持龙头绿色食品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绿色产业的壮大。抓龙头就是要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通过推荐诚信放心食品企业,推广企业生产经营示范文本,推进食品全链条良好生产规范(gmp、ha
14、ccp)和建设绿色、特色食品工业基地等措施,提高我省绿色龙头企业的食品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展壮大食品支柱产业。抓源头就是要抓住国家加大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的大好机遇,通过绿色龙头企业的食品安全良性带动,引导绿色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我省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质粮食和无公害农业,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无公害农畜产品标准化种植养殖示范区建设,走农业绿色化道路。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省作为全国最大优质商品粮基地和绿色农业基地的地位。抓典型就是选择东宁黑木耳等我省典型优势绿色食品产业,按照突出食品安全,打造健康产业的原
15、则,整合优势食品产业的品牌和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产业服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诚实信用体系等 4 大体系,推进优势食品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工厂化,并通过东宁黑木耳等典型优势产业的规范与提高,不断探索以食品安全为品牌推进我省优势食品产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五)加快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步伐1、全绿色食品标准体系(1)落实全国食品标准 2004 一 2005 年发展计划和全国农业标准 2003 一 2005 年发展计划;(2)加强“三绿工程”和农产品流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审查制定酒类商品批发和零售经营管理规范以及屠宰加工行业等标准。2、验、检测体系建设(1)充分利用现
16、有资源,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2)扶持、整合、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食品(农副产品)质检中心,加强市(地)、县的食品(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3)加快省部级质检中心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工作。3、对绿色食品工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大力调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结构,切实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推动绿色食品工业健康有序发展。4、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1)全省各市地县都要在本行政区域内选择一批基础较好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龙头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各市(地)、县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开展食品安全信用知识培训、开展调查研究、建立食品企业内
17、部经营档案、建立企业食品安全信用档案。(2)逐步推广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建立食品安全信用基础标准和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奖惩制度,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信用意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和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5、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1)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和信息通报网络,选择几种高风险食品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按照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规范各部门信息发布程序,推进奶制品和蔬菜的信息发布试点工作。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各级政府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把培育强势农产品品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各级政府首先要
18、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本地区农产品的情况,选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作为培育重点,并加以重点培育引导;其次,要研究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为企业保驾护航,调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积极性;第三,要为企业牵线搭桥,广开门路,争取市场。(二)积极引导农产品企业争创品牌。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的扶持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企业不仅打造品牌,而且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一是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注册,以求在法律上得到保护;二是要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奖励措施,为企业的发展创立良好激励机制。2022 年年 9 月月 27 日星期二日星期二 14:00:269.27.202214:0014:00:2622.9.2714 时时 0 分分 14 时时 0 分分 26秒秒 Sep.27,2227 September 20222:00:26 PM14: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