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和认识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觉和认识世界.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知觉和认识世界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3页第四章第四章知觉与认识世界知觉与认识世界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3页一一 我们的知觉世界我们的知觉世界二二 认识知觉认识知觉2、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3、组织和解释、组织和解释4 知觉与认识世界知觉与认识世界三三 知觉的过程知觉的过程1、什么是知觉、什么是知觉1、影响知觉的因素、影响知觉的因素2、选择性知觉、选择性知觉四四 知觉的偏差知觉的偏差五五 信念与态度信念与态度六六 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3页我们观察到的知觉现象我们观察到的知觉现象沟通交往沟通交往4.1 我们的知觉世界我们的知觉世界购物中购物中生理感觉
2、生理感觉管理过程中管理过程中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3页什么是知觉?什么是知觉?知觉个人知觉个人选择选择、组织并解释组织并解释所获得的所获得的信息信息的过程,以便的过程,以便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创造一个有意义的个人世界个人世界图像图像的过程。人们对感觉到的过程。人们对感觉到的事物赋予意义时,常常会的事物赋予意义时,常常会附加或从中抽掉一些东西。附加或从中抽掉一些东西。例:举烛与穿凿附会例:举烛与穿凿附会知觉与行为知觉与行为人们的行为往往是根据他们人们的行为往往是根据他们的知觉进行的。的知觉进行的。即人们不是即人们不是依赖现实,而是依赖被自己依赖现实,而是依赖被自己选择、组织和解释了的现实选择、组织
3、和解释了的现实行事。行事。4.2 认识知觉认识知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3页知觉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的区别知觉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的区别 显然,出于个人背景、经验、期望、个性等等的不同,显然,出于个人背景、经验、期望、个性等等的不同,使知觉不等于现实本身:有时它是加工了的现实;有时它使知觉不等于现实本身:有时它是加工了的现实;有时它是歪曲了的现实;有时现实中的好多内容人们根本没有知是歪曲了的现实;有时现实中的好多内容人们根本没有知觉到。觉到。认识这一点对于了解组织的行为是很重要的认识这一点对于了解组织的行为是很重要的认识这认识这种不同,管理人员在作决策时就会更加小心,不会依据不种不同,管理人员在
4、作决策时就会更加小心,不会依据不充足的证据对复杂、重大的问题下判断。充足的证据对复杂、重大的问题下判断。4.2 认识知觉认识知觉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3页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选择是指个体对于施加给自己的信息,只注意其中知觉选择是指个体对于施加给自己的信息,只注意其中的一小部分。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人们总是非常的一小部分。由于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人们总是非常有选择地注意信息。有选择地注意信息。实际上,个体遵从一种心理经济模式:一般只会注意到周围环实际上,个体遵从一种心理经济模式:一般只会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的一小部分刺激,而其中更少的一部分刺激会得到处理;而那境中的一小部分刺
5、激,而其中更少的一部分刺激会得到处理;而那些得到处理的刺激也未必能够真正得到客观的处理。些得到处理的刺激也未必能够真正得到客观的处理。因为对信息含义的解释因人而异,个人会受其自己独特因为对信息含义的解释因人而异,个人会受其自己独特的偏爱、需要及经验的影响。的偏爱、需要及经验的影响。4.2 认识知觉认识知觉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3页组织和解释组织和解释 人们不是孤立地对待一个刺激(一件事、一个人),而是倾向人们不是孤立地对待一个刺激(一件事、一个人),而是倾向于从这一刺激与其他事件、感觉或形象的关系中对待它。于从这一刺激与其他事件、感觉或形象的关系中对待它。知觉原理知觉原理刺激是如何被察觉并被
6、组织的?刺激是如何被察觉并被组织的?对没有意义的刺激赋予意义;对没有意义的刺激赋予意义;把不完整的形象想象成完整的;把不完整的形象想象成完整的;把相似的对象集合成系列从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把相似的对象集合成系列从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即所谓的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空间和时间上彼此接近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把空间和时间上彼此接近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4.2 认识知觉认识知觉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3页知觉与管理知觉与管理从管理的目的看,知觉世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从管理的目的看,知觉世界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改变其他人的行为
7、。既然人们的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改变其他人的行为。既然人们的现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对环境的知觉所决定的,那么现有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对环境的知觉所决定的,那么管理者就应该努力去理解员工的知觉过程。管理者就应该努力去理解员工的知觉过程。知觉与自我管理:知觉与自我管理:“社会化社会化”的整个过程的整个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知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知觉的学习过程,即一种学会社会要求于我们的感知外界的觉的学习过程,即一种学会社会要求于我们的感知外界的方法。方法。4.2 认识知觉认识知觉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3页影响知觉的因素影响知觉的因素 概括而言,影响个体知觉过程和知觉结果的因素概括而言,
8、影响个体知觉过程和知觉结果的因素可归为可归为3类:类:知觉者本人的特征知觉者本人的特征知觉对象的特征知觉对象的特征知觉的情境因素知觉的情境因素4.3 知觉的过程知觉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3页知觉者知觉者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一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一 “各花入各眼各花入各眼”影响知觉者个体最相关的因素:经历、态度、动机、兴趣和影响知觉者个体最相关的因素:经历、态度、动机、兴趣和期望。期望。例:一朵小花与商人、植物学家和诗人例:一朵小花与商人、植物学家和诗人 这些特征同样影响着个体在组织中的知觉。这些特征同样影响着个体在组织中的知觉。4.3 知觉的过程知觉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3页知觉对
9、象知觉对象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二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二客观世界的一切能被人感知的刺激都是人知觉的对象。但客观世界的一切能被人感知的刺激都是人知觉的对象。但个体并非孤立地看待目标。当某些事物与它们的背景差别个体并非孤立地看待目标。当某些事物与它们的背景差别十分突出时,就成为知觉的目标。十分突出时,就成为知觉的目标。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运动、新异等特性,都决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运动、新异等特性,都决定着对人的吸引程度,以至人们常常选择那些突出的吸引定着对人的吸引程度,以至人们常常选择那些突出的吸引人的事物为知觉对象、而忽略了其他对象。人的事物为知觉对象、而忽略了其他对象。4.3 知觉的过程
10、知觉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3页知觉对象知觉对象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二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二当知觉对象具有相似、邻近等有某些相互关联的特征时,人们当知觉对象具有相似、邻近等有某些相互关联的特征时,人们会把它们放在一起知觉,而不是孤立地知觉。会把它们放在一起知觉,而不是孤立地知觉。4.3 知觉的过程知觉的过程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3页知觉情境知觉情境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三影响知觉的因素之三4.3 知觉的过程知觉的过程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着人周围的环境因素影响着人的知觉。的知觉。概括地说,当客体、事物、概括地说,当客体、事物、行为等出现和发生在并非其行为等出现和发生在并非其应该出现和发生的时间、地应
11、该出现和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的情境中时,人的点、环境的情境中时,人的知觉就受到了影响。知觉就受到了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3页1.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2.2.光环效应光环效应3.3.投射效应投射效应4.4.对比效应对比效应5.5.刻板印象刻板印象6.6.多看效应多看效应7.7.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正向运用和反向运用!正向运用和反向运用!常见的知觉偏差常见的知觉偏差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3页首因即最先的印象。首因即最先的印象。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首因效应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种
12、印象就如某人在初次会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左右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特性的解释。反之也如此,尽会左右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特性的解释。反之也如此,尽管这些印象有时是不全面、不真实的。管这些印象有时是不全面、不真实的。首因效应也是人们常说的首因效应也是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作用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第一印象”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3页光环效应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光环效应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好像明亮的月光使周围的星星黯然失色一样
13、,一个突出的好像明亮的月光使周围的星星黯然失色一样,一个突出的特征掩盖了其他待征。特征掩盖了其他待征。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一白遮百丑一白遮百丑”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3页投射效应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了自投射效应是指在知觉他人时,知觉者以为他人也具备了自己相似的特性。己相似的特性。这种把自己的特点归于他人身上的倾向称为投射。这种把自己的特点归于他人身上的倾向称为投射。尤其当对方的某些特征如年龄、职业、籍贯、性别、社尤其当对方的某些特征如年龄、职业、籍贯、性别、社会地位等与自己相同时,投射效应更容易发生。会地位等与自己相同时,投射
14、效应更容易发生。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特征去知觉别人,而不是投射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特征去知觉别人,而不是按照知觉对象的真实情况进行,从而使知觉失真。按照知觉对象的真实情况进行,从而使知觉失真。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推已及人推已及人”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3页对比效应是指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对比效应是指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在他们之间进行对比。会不自觉地在他们之间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公平和客观的。对比的结果可能并不是公平和客观的。对比效应对比效应人比人,气死人人比人,气死人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
15、19页,共33页心理定势心理定势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它决定了后面进行的心理活动的趋势。态,它决定了后面进行的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在认识事物时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确心理定势在认识事物时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确的心理定势有利于认识事物,错误的或不良的心理定势则起的心理定势有利于认识事物,错误的或不良的心理定势则起阻碍和干扰作用。阻碍和干扰作用。心理定势是一种简化的认识方法。要发挥人的创造性潜能,首先心理定势是一种简化的认识方法。要发挥人的创造性潜能,首先就要摒弃头脑中的思维定势。就要摒弃头脑中的思维定势。刻板印象刻板印象
16、心理定势心理定势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3页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参加实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参加实验的人出示了一些人的照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些验的人出示了一些人的照片。有些照片出现了二十几次,有些出现十几次,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出现十几次,有的则只出现了一两次。之后请看照片的人评价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他们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看到某张照片的次数越多,就越喜欢这张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越喜欢这张照片。也就是说,看的次数增加
17、了喜欢的程度。多看效应多看效应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喜欢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3页 人知觉世界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与他所在的群体和社会成员进人知觉世界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与他所在的群体和社会成员进行交往。这意味着我们学会通过人类特有的变形透镜去观察世界。行交往。这意味着我们学会通过人类特有的变形透镜去观察世界。受社会压力的知觉现象广泛存在。这种社会压力强度之大,足受社会压力的知觉现象广泛存在。这种社会压力强度之大,足以迫使一个有理智的人把短线条看成是长线条,把一个固定不动的以迫使一个有理智的人把短线条看成是长线条,把一个固定不动的目标看成是朝着某个他人所认为的方向运动的目标。
18、目标看成是朝着某个他人所认为的方向运动的目标。从众效应从众效应知觉的社会化知觉的社会化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3页 认识到认识到“社会化社会化”施加于人身上的影响,我们往往可以相当施加于人身上的影响,我们往往可以相当准确地预测选择性知觉的一般范围。如某些人的知觉可能是有关准确地预测选择性知觉的一般范围。如某些人的知觉可能是有关宗教的、政治的等等。宗教的、政治的等等。从众效应从众效应知觉的社会化知觉的社会化4.4 知觉偏差知觉偏差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3页什么是态度?什么是态度?q态度(态度(attitude)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是指一个人对某
19、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倾向。如:坏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倾向。如:u吸烟有害身体吸烟有害身体u文学陶冶情操文学陶冶情操 u崇拜足球明星崇拜足球明星 u热爱管理工作热爱管理工作u讨厌被人管理和控制讨厌被人管理和控制4.5 态度态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3页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1.认知。认知。指对态度对象(如吸烟、文学、足球明星、管理)指对态度对象(如吸烟、文学、足球明星、管理)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认知成分中既包括对某人某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认知成分中既包括对某人某事之所知,也包括对某人某事的评价事之所知,也包括对
20、某人某事的评价赞同或反对。赞同或反对。2.情感。情感。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或轻蔑,指人们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或轻蔑,喜欢或厌恶、热情或冷漠等。喜欢或厌恶、热情或冷漠等。3.行为意向。行为意向。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当个体对态度对象必须有所表示时,他将怎样行动。当个体对态度对象必须有所表示时,他将怎样行动。4.5 态度态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3页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q在态度的三种成分中,认知是情感的基础,而情感常导致行为的在态度的三种成分中,认知是情感的基础,而情感常导致行为的结
21、果。结果。q一般来说,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者之间是协调一致的。一般来说,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者之间是协调一致的。比如某主管认为某员工工作能力强,又积极努力,工作表比如某主管认为某员工工作能力强,又积极努力,工作表现一向好现一向好认知;因而主管很欣赏这位员工认知;因而主管很欣赏这位员工情感;愿意情感;愿意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也愿意与之交朋友把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做,也愿意与之交朋友行为意向。行为意向。4.5 态度态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3页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态度的三个心理成分之间的关系q但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不完全一致。情感相对于认知来但三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不完
22、全一致。情感相对于认知来说,对行为意向有更高的影响:比如,有的管理者明知某员工有说,对行为意向有更高的影响:比如,有的管理者明知某员工有诸多的优点(认知)、但就是不喜欢他(情感),从而在行为意诸多的优点(认知)、但就是不喜欢他(情感),从而在行为意向上被情感左右向上被情感左右在工作中不信任这个员工,更不能与之成为在工作中不信任这个员工,更不能与之成为朋友。可见,朋友。可见,情感成分是态度中的关键。情感成分是态度中的关键。4.5 态度态度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3页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真正的态度改变,发生在使认知失调的元素之间。真正的态度改变,发生在使认知失调的元素之间。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
23、格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Festinger)认为,个体对认为,个体对世界的认知包含了知识、观念、态度等多种元素。这世界的认知包含了知识、观念、态度等多种元素。这些元素之间有的相关,有的无关;有的是协调的,有些元素之间有的相关,有的无关;有的是协调的,有的则是失调的。当认知元素之间是失调的时候,个体的则是失调的。当认知元素之间是失调的时候,个体心理就会失去平衡而发生不愉快,甚至有压迫感。为心理就会失去平衡而发生不愉快,甚至有压迫感。为了保持平衡与协调,人们就要设法解除失调状态。了保持平衡与协调,人们就要设法解除失调状态。4.6 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3页认
24、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愿意降低不协调、发生态度改变呢?人在什么情况下才愿意降低不协调、发生态度改变呢?当导致失调的元素非常重要时;当导致失调的元素非常重要时;当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影响这些因素时;当个体认为自己能够影响这些因素时;当不协调的后果非常严重时。当不协调的后果非常严重时。4.6 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3页例:认知失调例:认知失调小张非常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讨厌所在群体的人际关小张非常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讨厌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运用系。运用“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请分析他可以怎样做?,请分析他可以怎样做?4.6 认知失调与内
25、在冲突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3页如何解决认知失调如何解决认知失调重新组织知觉重新组织知觉一是改变一种认知元素。如上例中,改变原先对群体人际关一是改变一种认知元素。如上例中,改变原先对群体人际关系的看法,变消极为积极。系的看法,变消极为积极。二是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虽然这个部门的人际关系不好,但是二是增加新的认知元素。虽然这个部门的人际关系不好,但是这里的福利待遇要好于其他工作。这里的福利待遇要好于其他工作。三是强化某一元素的重要性。比如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三是强化某一元素的重要性。比如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是最重要的了,其他因素都次之。或者强化后一因素,因素是最重要的了,
26、其他因素都次之。或者强化后一因素,因素强化的结果可能导致离开群体。无论强化失调的哪一方,都强化的结果可能导致离开群体。无论强化失调的哪一方,都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4.6 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3页重新组织知觉重新组织知觉 重新树立对问题的知觉,并找到新的解决方法来化解冲突,重新树立对问题的知觉,并找到新的解决方法来化解冲突,有时需要心理顾问和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有时需要心理顾问和精神科医生的帮助。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眼界的扩展,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加,眼界的扩展,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看法,重新组织我们的知觉。的看法,重新组织我们的知觉。切断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或是不能从原有冲突中解切断从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或是不能从原有冲突中解脱出来,也会带来冲突。脱出来,也会带来冲突。4.6 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认知失调与内在冲突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3页4 知觉与认识世界知觉与认识世界 感谢各位支持感谢各位支持 有问题请来邮件有问题请来邮件洪明洪明 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