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工作规定XXXX426.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4913259 上传时间:2021-11-24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5.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XXXX42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XXXX42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XXXX42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地质工作规定XXXX426.pptx(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制定背景、原则、过程及主要特点,报告人:张彩荣 研究员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4年9月22日 西安.东大秦龙,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关于贯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通知 煤矿地质工作规定自3月1日正式实施,各级煤矿监管监察及行业管理部门要贯彻并督促煤矿落实规定要求。各煤矿要加强地质基础工作,2015年之前完成矿区(井)隐藏致灾因素普查、地质类型划分和相关地质报告编制等工作,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4年2月28日,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 告 提 纲,矿井地质规程(试行)和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试行)是原煤炭工业

2、部于1984年5月和1983年11月颁布实施,至今已30年。 两部规程凝聚了老一辈煤矿地质工作者的心血,其在指导煤矿地质工作、保障煤矿建设和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本次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制定的基础。 由于煤炭工业体制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和采矿地质条件变化等原因,地质规程已不能满足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修订势在必行。,背景1原地质规程已不能满足煤矿建设和安全生产的需要,从国家层面,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和我国有矿井地质规程.上世纪50年代,我国煤炭地质勘探与矿井地质参照前苏联规程.62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84年版是第二部,首次提出矿井地质条件分类,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其他开采地质

3、条件为辅助依据.矿井地质条件分为五类规定了矿井不同阶段 地质工作内容与要求,背景 2煤矿地质工作已从建设生产的技术基础转为安全高效基础,安全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是社会崇尚的理念。 煤矿开采地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矿瓦斯、水害、顶板及冲击地压等已成为制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 2008-2013年间,顶板、瓦斯和水害事故成为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灾害类型。 小煤窑开采,留下安全隐患。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依赖于地质条件查明程度。煤矿地质工作是安全开采的基础工作。,2010-2013年我国煤矿瓦斯、水害事故统计,背景 2煤矿地质工作已从建设生产的技术基础转为安全高效基础,2013年我国

4、煤矿事故分析报告指出: 大多数水害事故都是由于采空区分布情况、积水情况不清以及盲目作业造成。 大多数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在地质构造带和煤层急剧变化处,地质条件未完全查清。 7次重大瓦斯事故中有3起是采空区集聚瓦斯引起的。,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依赖于地质条件查明程度,煤矿地质工作是安全开采的基础工作。,84版地质规程地质类型划分主要依据是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性,辅助依据是开采地质条件(顶底板和煤层倾角)。在查清构造和煤层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关注瓦斯、水害、顶底板、陷落柱及冲击地压等致灾地质因素。 需要从安全高效开采角度重新确定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标准。,背景 3安全高效需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确定地质类型

5、划分标准,80年代,现今,背景 3安全高效需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煤矿地质因素复杂程度标准(84版),一是 没有瓦斯、水文地质等主要地质因素 二是 没有对特殊地质因素和 简单、较简单、复杂和极复杂的具体界定,评价煤层稳定性的主、辅指标,Km 煤层可采性指数; n 参与煤层厚度评价见煤点总数 n 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 可采厚度的见煤点数。, 煤厚变异系数 M1每个见煤点的实测煤层厚度,m M 煤矿(或分区)平均煤层厚度,m n 参与评价的见煤点数 S 均方差值,m,煤层稳定性以 厚度变化 定量评定,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13年统计资料: 我国井工煤炭产量占总产量88%, 大中

6、型煤矿平均开采深度接近500m, 深度超过1000m的有40多处,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有3284个, 冲击地压矿井数量达到142个,每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上升幅度远高于煤炭产量上升幅度。,安全高效需要全面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划分煤矿地质类型,背景 3安全高效需考量各地质因素,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地质规程中引用的政策、规范在名称或内容等方面均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和调整;有关煤矿地质工作已颁布了许多新规程、规范。,现行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对构造、瓦斯、水、冲击地压、地热和边坡等灾害的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家对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背

7、景 4地质规程应与现行煤矿安全生产相关规程(规定)一致,据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要达到75%以上;安全高产高效煤矿达到800处,千万吨级煤矿达到60处。 安全高产高效煤矿需要及时准确查明大于或等于5米的断层、地质异常体和其他影响安全高效开采的地质信息。 地质规程对构造、瓦斯、水害、陷落柱和其他地质异常体的勘查工作要求已不能满足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需要,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背景 5 煤矿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需要更及时更准确的地质信息以保障安全高效开采,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能够探测 5m以上断层,井下物探能实现掘进工作面35m断层、含水层或导水通道的超前探测;井下定向

8、钻探深度已达1881m。 煤矿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矿井水文地质学等学科发展及新技术应用,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计算机、电子通讯等技术发展与普及,为煤矿地质灾害监测监控、煤矿地质信息 动态化管理提供了重要保障。,ZDY4000LD(A),ZDY6000LD(A),背景 6 地质探测与信息技术进步及装备提升,为煤矿 综合探测、预测预报、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支撑,一、背 景,修订84版地质规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提升煤炭行业技术水平,促进煤炭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高地质保障能力的需要。,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

9、主要特点,报 告 提 纲,二、制定工作原则,1、一致性原则,服务煤矿安全生产 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 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加强煤矿企业准入,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准入,专业技术人员准入要求,主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煤矿相关专业学历和井下工作经历。 煤矿四化建设要求,机械化、自动化、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求。 全面普查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要求。,2013国务院办公厅99号文件要点,2、科学持续性原则 体现科技发展现状, 与目前技术装备水平适应,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

10、,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延续原规程中适用有效的内容与做法,利于煤矿执行。3、普适、可操作性原则 中国煤矿区范围大,分布广,地质条件差异大,规定中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不具操作性,过低没实际意义; 主要事项明确,如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标准及指标; 对类型划分报告、矿(建)井地质报告、三书等编制提纲,二、制定工作原则,4、全面完整性原则 对象: 井工矿、 露天矿,从建矿、生产至闭坑的全部地质工作。 专业: 煤田地质、水文地质、瓦斯地质、 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冲击地压、地温)等。 内容: 技术 技术要求 (总体任务,综合勘查,综合研究, 预测预报、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技术方法 (现场观

11、测、描述,资料的编录, 地质报告、说明书、设计编制提纲) 管理责任人、机构与人员配置、设备、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二、制定工作原则,一致性原则,服务煤矿安全生产科学持续性原则普适可操作性原则全面完整性原则,制定煤矿地质工作规定4项基本原则,二、制定工作原则,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 告 提 纲,2011年年初,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对84版矿井地质规程进行修订,以加强和规范矿井地质工作,提高安全高效地质保障能力。2011年5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组织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地质、水文、瓦斯、物探和钻探等方面专家进行了研讨,明确了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2、。 2011年7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下文,委托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开展矿井地质规程修订工作。2011年8月,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成立修订工作组,召开修订工作研讨会。明确了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编制了修订工作大纲。,(1)启动阶段(2011.年初 2011.8),三、制定工作过程,(2) 现场调研、征求意见阶段(2011.92012.1),2011年9月2012年1月,在晋、陕、蒙、渝、豫、皖和宁等7省16矿区针对地质规程修订,开展了广泛调研工作; 同时征求了煤矿设计、煤矿建设、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对地质规程修订的意见。征得修改意见161条,概括为7个方面。,健全地质工作机构和机

13、制,加强煤矿地质工作管理。 将名称修订为矿井地质规定,增加罚则内容。 保障勘查工程投入,加强井上下综合勘查。 加强瓦斯、水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研究,重新确定地质类型划分标准。 增加煤矿地质信息化建设等内容。 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提高地质勘探精度。 建议删除现场不易操作的条款等,如巷探慎用。,三、制定工作过程,2012年2月中旬4月上旬,分析吸收了20余家单位提出的修订建议,研究总结了地质规程在各地执行情况,借鉴国内典型矿区地质工作先进经验,依据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起草了矿井地质规定(讨论稿)。,(3)起草阶段(2012.22012.4),修订的主要内容:重新明确了目的、原则、主要任务,

14、增加了适用范围。增加了矿井地质工作机构设置与管理、培训等要求。重新确定了矿井地质类型划分指标和方法。增加并明确了瓦斯、水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和灾害防治内容。根据矿井地质类型,增加了巷道掘进中地质探测要求。增加了矿井地质信息化工作等内容。,二、制定工作过程,2012年4月中旬5月上旬,西安研究院组织内部专家研讨。要求明确具体的地质工作内容,细化地质类型划分指标。 2012年5月中旬6月上旬,邀请煤炭企业、科研与设计、高校等单位的专家进行研讨。要求加强瓦斯、水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勘查,提高补充勘查精度,增加煤矿地质工作资质要求等。修改后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12年8月中旬9月上旬,国家煤

15、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审阅提出了“综合勘查、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的工作原则,要求将矿井地质规程与露天煤矿地质规程合并修订,修订版名为煤矿地质规程。 工作组赴锡林浩特和东胜等矿区开展露天煤矿地质规程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了上报稿,形成了包括井工与露天煤矿的煤矿地质规程。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就煤矿地质规程在皖北、郑煤、同煤、中煤和西山煤电等煤炭企业征求意见。要求修改煤矿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煤矿地质报告修编年限,增加地面和井下物探勘查等内容。,(4)修改完善阶段(2012.42013.6),二、制定工作过程,2013年3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

16、局就煤矿地质规程在总局网站上征求意见,收到各地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炭企业的反馈意见29份,修改建议共计270余条。分析归类主要有8个方面。,(4)修改完善阶段(2012.42013.6),提出煤层稳定程度划分应定性定量结合 完善地质观测与描述 增重预测预报内容分量 完善地质工作机制 增加瓦斯探测与研究工作 补充地质资料具体要求 增加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提纲等 文字修改,三、制定工作过程,(4)修改完善阶段(2012.42013.6),2013年5月15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组织煤炭企业、高校、煤田地质局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专家对煤矿地质规程进行了逐条审查修改,加强了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

17、。之后建立了专家审查公共邮箱,将修改完善稿上传至公共邮箱,方便专家进一步审查修改。 2013年5月下旬2013年6月中旬,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煤矿地质规程后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三、规定修订过程,(5)审查批准阶段(2013.062013.12),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特邀行业知名专家(牛景才、李竟生、 吴基文、赵志根)对煤矿地质规程进行技术审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相关部门进行政策法规和技术管理审查,将煤矿地质规程改名为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2013年12月9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24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煤矿地质工作规定 。2013年12月31

1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以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文件印发。,三、制定工作过程,一、制定背景二、制定原则三、制定过程四、主要特点,报 告 提 纲,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3版,10章100条)第一章 总则(9条)第二章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及基础资料(11条) 第一节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 第二节 煤矿地质基础资料第三章 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8条)第四章 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10条)第五章 煤矿地质观测与综合分析(21条) 第一节 地质观测 第二节 资料编录 第三节 综合分析 第四节 地质预报第六章 建矿阶段的地质工作(16条) 第一节 开工前的地质工作 第二节

19、 施工中的地质工作 第三节 建矿地质资料移交第七章 煤矿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16条)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 第三节 掘进和回采工作面的地质工作 第四节 煤矿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 第五节 露天煤矿的工程地质工作第八章 煤矿闭坑阶段的地质工作(2条)第九章 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6条)第十章 附则(1条),矿井地质规程(84版,8章77条)第一章 总则(6条)第二章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4条)第三章 矿井地质观测(11条)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二节 煤系地层的观测 第三节 煤层的观测 第四节 地质构造的观测第四章 矿井地质勘探(12条) 第一节 勘探性质的划分 第二节 勘探手段的

20、选择和工程布置第五章 资料编录与综合分析(10条) 第一节 资料编录 第二节 综合分析第六章 建井阶段的地质工作(14条) 第一节 开工前的地质工作 第二节 施工中的地质工作 第三节 建井地质资料及其移交第七章 矿井生产阶段的地质工作(14条) 第一节 基本要求 第二节 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 第三节 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 第四节 工作面掘进和回采的地质工作 第五节 新区开拓的地质工作 第六节 矿井收尾的地质工作第八章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和伴生矿床的地质工 作(6条) 第一节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的地质工作 第二节 对伴生矿床的研究,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一: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强调预防、保障安全,目的:

21、加强和规范煤矿地质工作,查明隐蔽致灾因素,及时处理煤矿 地质灾害 ,有效预防煤矿事故。 原则: 综合勘察、科学分析、预测预报、保障安全。 专项工作: 地质类型划分、补充地质调查和勘探、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日常工作:地质观测、综合探测与研究、地质预报 。 禁令: 井巷掘进过程中,出现地质异常或与预测地质资料有较大 出入时,应采用以钻探为主、配合物探手段查明相关地质情况; 否则,不得组织施工。(第六十六条),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二:全面考量各地质因素,确定煤矿地质类型,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为目的,全面考虑影响煤矿建设与 安全生产的各地质因素,各因素具 有同等地位,不再区分 主要因素和辅助因素。 突

22、出影响安全生产关键因素的作用,采用“就高不就低” 的原则。 地质因素复杂程度评定,与煤炭地质勘探规范衔接, 结合对安全合理开采的影响。 符合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与相关法规衔接一致。 科学适用、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四、规定主要特点,与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一致,是否影响采区合理划分和工作面连续推进。,煤层稳定程度评定 定性定量结合,不一致时,综合分析以定性为主。,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三 :规范了煤矿基础地质工作,利于操作,第二章第二节明确了煤矿应具备的地质资料,包括:区域资料和矿井资料。地质报告(4)、图件(11)、台帐(10)及实物资料等,第五章明确了观测工作要求,规定了地质观测对象

23、和内容:井巷、岩层、煤层、断层、褶皱、岩浆岩体和陷落柱等;明确了资料编录和综合分析工作内容与要求,地质预报的要求和内容等。,附录给出了主要地质报告、地质说明书、水平延深勘探设计与勘探报告的编写提纲。,地质资料是煤矿地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或地质工作阶段性总结,是煤矿建设、安全生产和管理的依据与基础,是我国煤矿地质学研究的珍贵基础资料。,特点四 :强调综合勘查,满足煤矿设计、安全建设生产要求,综合勘查: 煤矿地质补充勘探工程遵循物探、钻探和坑探(露天煤矿)相结合;勘探工程布置坚持井上下相结合;“一孔多用”;煤矿地质勘查坚持煤炭资源与瓦斯(煤层气)资源同步勘探,落实先抽后采、煤与煤层气资源协调综合开发

24、。,四、规定主要特点,第三章 明确了煤矿地质补充调查与勘探目的和任务,勘查工程遵循的原则与要求。第四章 明确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要求。第六章、第七章强调地质因素不清或变化大时,应进行综合勘查。,特别强调补充勘探钻孔应穿过最下部可采煤层底板至少30米。,据调查:913工作面切眼附近可能有老窑矿方布置了5个钻孔进行探测,因所采9#煤厚度较大(14m左右),未见老空。电法超前探测成果显示:在迎头前方68m处存在一处较强的异常针对该异常补充3个超前钻孔,揭露老窑巷道,总出水量超过20万m3。,案例:东坡矿老窑巷道探查,案列:2010年3月1日,神华乌海能源骆驼山煤矿特别重大透水事故,32人死亡,7人受伤

25、。该矿为基建矿井,事故发生在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16号煤层顶板为砂泥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炭质泥岩,底板下距奥灰岩34m,采用炮掘,沿煤层顶板掘进。直接原因:掘进工作面遇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诱发掘进工作面底板底鼓,承压水突破有限隔水带形成集中过水通道,导致奥灰水从煤层底板涌出。间接原因:建设单位片面依赖建矿前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在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作业中,没有制定探放水方案;事故发生前2小时,该掘进工作面有一炮眼突然喷水,随后工作面出现片帮、底鼓现象,多处炮眼往外淌水,建设单位安排排水、未及时撤人所致。事故后,煤矿委托有资质的专

26、业队伍,开展了煤矿专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基建矿,600万吨。井田内小窑开采历史悠久,井田内及相邻共有18个小煤矿。勘探时遗留水文地质问题,未进行专项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20101回风巷 掘进工作面,小窑采空区巷道,38人死亡,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29万元,案例-黄陵,地层概况表,2012年7月,201掘进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四、规定主要特点,特点五:突出了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煤矿隐蔽致灾主要地质因素及其普查方法和查明程度要求等。,主要致灾地质因素 采空区、废弃老窑 (井筒)、封闭不良钻孔 断层、裂隙、褶曲 陷落柱 瓦斯富集区 导水裂隙带 地下含水体 井

27、下火区 古河床冲刷带、天窗 其他不良地质体,特点六:明确责任、提出机构、制度、人员、装备要求,四、规定主要内容,煤矿企业及所属矿井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煤矿地质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技术管理。,单位责任:应设立地测部门 配置所需的地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配备地质工作所需仪器设备 建立健全地质工作规章制度 组织或安排地质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 构造复杂或极复杂的,应配备地质副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责任:组织制定地质工作规划、计划 组织开展补充地质调查、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地质类型划分等 负责日常地质工作技术管理与审批 解决煤矿安全建设与生产中的地质问题。,四、规定主要内容,特点七:推进地质

28、工作信息化建设,煤矿地质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煤矿设计、建设和生产及地面煤层气抽采中工程和地质信息的动态管理要求。,信息化平台的主要内容(一)煤矿概况(二)煤矿勘查资料(三)煤矿地质(四)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五)煤矿设计(六)采掘、瓦斯抽采工程(七)资源/储量(八)相关地质资料,信息化平台具备的基本功能(一)勘查工程、井巷设计、采掘 工程等信息实现三维可视化(二)可编辑生成煤矿必备地质图件(三)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四)在采掘工程、瓦斯抽采和地 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智能化(五)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思考与体会,新制定的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凝聚了煤炭地质工作者的经验与智慧,体现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29、贯彻执行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能力,有利于提高行业地质工作水平,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落实国家安全发展战略。 煤矿地质工作者学习贯彻煤矿地质工作规定,掌握应知、应会、应做,利于做好岗位工作,减少失误、规避风险,保障安全。,之一,煤矿地质工作是专业性、实践性、实效性十分强的工作, 具有系统性、持续性和科学性特点。地质认识过程 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而复始的渐进过程,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综合勘查与现场观测是地质工作的眼睛,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不断积累的经验是地质预测预报的大脑。煤矿地质工作的重点是 查明隐患、预测预报、保障安全。,之二,思考与体会,不对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张彩荣 电话:1399 1832 686 邮箱:,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