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8篇】.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8篇】教学设计 篇一 【学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的思想感情。 、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观察、说话: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导入新课: 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同桌或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2、: 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 、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 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同:傲慢、派头 。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戏水
3、、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讨论: 两位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读一读。 、两位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五、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课后小节】 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一下子让孩子们对白公鹅产生了兴趣,通过比较使孩子们体会到不同的人写同一类型事物,语言各具特色,通过比较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文章的写法也有所感悟。 创新教学设计 篇二 前言: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为建立新型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而且也为学生课堂学习营造探索发现的和谐环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生在网络提供的丰富
4、学习资源中,通过检索、构思,可以有效地将教材中有关内容进行密切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自己的认知,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学习”的目标。因此,网络教育也为实现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途径。基于上述原因,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将高二政治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二、本课地位 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都是为讲解文化创新服务的,同时,本课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
5、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进行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和社会实践性。怎样进行文化创新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理解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2、能力:培养收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增强创新意识。 四、教学对象分析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住他们的
6、眼球。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能力。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本课探究是的是怎样才能实现文化创新,所以本知识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本课重点。 突破重点: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通过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依据:由于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
7、启发讲授法、自主探究法、设置问题抢答法。结合材料,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六、教学构思 (一)设计理念: 1、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2、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文化现象、引发思考、合作探究、构建知识、启发正确观念、反思辩论提升,体现新的学习观、知识观。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体验,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法、学法
8、: 1、教法: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2、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四)课时:1课时 (五)课程类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美妙的音乐梁祝。 2、导语:该乐曲可以称之为中西合璧的典范,其故事情节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演奏方式采用西方的小提琴。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创新,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文化创新的途径,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预习
9、检测 (二) 合作探究、讲授新课 【探究一】 多媒体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和愚公移山以及不同时期的创作内容。 设置问题: 1、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展示: (请第一小组的代表发言,请第二组的同学来点评) 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时因为社会发生了变化;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师生共同复习回顾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探究二】 多媒体展示:赵本山小品不差钱的剧照和一段关于赵本山小品创作的材料。 设置问题:从赵
10、本山小品的事例来看,进行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学生回答(集体回答):立足于社会实践 过度:文化创新只有这一种途径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还有哪些途径。 【探究三】 多媒体展示:材料关于徐悲鸿进行国画创作时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设置疑问:在进行国画创作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 各小组讨论、交流并展示:(请第三组同学来回答,请第四组同学来点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些东西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继承下来。但是也有一些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东西,我们要革除它。并且要推出能够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过渡:除了向传统文化学习,还有其
11、他的方法吗? 播放视频: 中国杂技版天鹅湖 多媒体展示:中国杂技版天鹅湖的创作过程。 【探究四】 从文化的角度看,为什么中国的杂技舞剧天鹅湖能够取得成功?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请第五组的同学来展示,请第六组的同学来点评) 因为它能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分。 设置问题:文化交流、借鉴、融合就是把握好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如何把握? 学生讨论、交流并展示:(请第七组的同学展示,请第八组的同学点评) 教师总结: (1)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2)遵循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过渡: 在中国杂技版天鹅湖创作的过程
12、中存在一些分歧。 【探究五】观点一:中国传统杂技已非常优秀,没必要借鉴外国的芭蕾求创新,而且,中国版的天鹅湖应该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元素。 观点二:杂技是什么玩意,老“古董”,不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 芭蕾艺术是高雅的艺术,我们应该把它照搬过来。 观点三:这出东西合璧的天鹅湖将中国的国粹杂技和西方芭蕾艺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汲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非常精彩! 设置问题:谁的观点更正确?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任意请三位同学来展示) 同学一:观点一是一味的固守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不值得提倡。 同学二是一味的
13、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也不值得提倡。 同学三是正确的观点,它辩证的看待问题,值得提倡。 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寓学于乐】 游戏规则:老师读完题后说开始答题的时候哪位同学先站起来,回答权就归谁。任务分配:第一题的抢答权归第一和第二组,第二题的抢答权归第三、四组,第三题的抢答权归第五、六组,第四题的抢答权归第七、八组。 答题要求:请辨别以下行为属于那一种错误的倾向,并简要分析: 1、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2、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3、热衷于国学,对西方文化不屑一顾。 4、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
14、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学生进行抢答,教师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予以表彰。 教师总结: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既要反对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设置问题: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方向? 学生讨论回答:(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1)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3)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三)、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请学生来完成 (四)、热身活动我的创新 就黑板的缺点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个改进意见
15、。) (对积极回答,表现良好的同学予以物质奖励) (五)、课后反思、升华提高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为我国今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写一篇小论文,字数800字以上。 八、课后作业: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九、板书设计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现代文化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2、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十
16、、课后反思 本堂课既重视知识学习,又重视情感教育;既合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又注重了师生的互动交流。课前资料准备要充分,通过多媒体放映材料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充分讨论与发言,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 导课新颖,利用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进课堂,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丰富的资料,有音乐、有视频、有图片、有背景材料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巧设疑问,利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4、 设置抢答环节和我的创新以及我的小结等活动,让整个课堂
17、活跃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5、 给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四个探究题目让学生讨论交流并发表看法,这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 一改政治课枯燥、呆板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政治课变得有趣,生动活泼。 7、 师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8、 教学环节齐全,形式多样,有创新思想。 尽管尽管精心准备,但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 个别不积极的学生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 第二、 课堂时间有限,有些活动没有充分完全开展起来。 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新闻,看录像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安全的重视。 2、认知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
18、知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3、知道安全交通的小常识。 4、让学生遵守安全,并向家人和朋友宣传交通安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文明交通的重要性。 1、教师导言: 2、看图像 3、看了刚才图像上的画面,想想,引发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4、再深究一下,为什么会违反? 5、学生交流讨论: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交通不安全隐患呢?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课教案:那么,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对我们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保护生命 安全出行 二、学习交通小知识 1、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 说说走路,骑自行车,乘车安全知识。 骑自行车九不准 一、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 二、自行车不逆向行
19、驶。 三、骑自行车时不带人。 四、骑自行车不闯红灯。 五、骑自行车不撑伞。 六、骑自行车不攀扶其它车辆。 七、骑自行车不双手离把。 八、未满12周岁不骑车上路。 九、骑自行车不突然强行猛拐。 交通安全五不坐 1、不坐超载的机动车。 2、不坐无牌无证、报废的机动车。 3、不坐非法营运机动车。 4、不坐未经检验合格的机动车。 5、不坐货运车辆、农用车辆、拖拉机 2、交通安全三要:横过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 3、认识交通标志,明白图标的含义。 4、通过知识抢答,增强意识 (1)通过人行横道时,红色信号灯亮了,这时应该: A、 抢跑过马路 B、 等候绿灯亮后再走 (2)行人在没有人行道的路上行走,应该
20、: A、靠路边行走 B、随意走 (3)汽车的转向灯左边闪烁时,汽车向: A、左转 B、右转 (4)汽车车尾白灯闪烁时,表示汽车: A、前进 B、倒车 (5)全国统一规定的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A、110 B、122 C、120 (6)钻跨护拦,横穿道路,这种行为正确吗? A、正确 B、不正确 (7)如果看到有汽车撞人后要逃跑了,你应该立即: A、记下车牌号 B、告诉老师或家长 C、不需要做任何事 (8)少年儿童几岁以上可以骑自行车上街? A、8岁 B、12岁 C、14岁 (9)乘坐公共电汽车时,下面的行为哪个不安全? A、在车厢内随意站立 B、行车时扶好扶手 C、将手或身体置于车窗外 (10)在
21、有人行道的路上,你应该: A、走人行道 B、走非机动车道 C、随心所欲,哪儿没车走哪儿 三、交通安全警示语。 在大家的。共同学习下,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更多的交通知识,我们不光要了解交通知识,更要懂得时时遵守。来,一起读读这些安全口号: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交通法规,经常看看。 、实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转弯抹角要谨慎,减速慢行记心头。 、驾车头盔要戴好,流汗总比流血好。 、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交通法规要遵守,行车畅顺乐悠悠。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互让半步,处处通途。 、各行其道,平安有靠。 、最大的幸福是平安。 选择其中一句可以把它贴在自行车的车把手上或爸爸
22、开车时容易看到的地方,时时提醒,注意安全。 四、总结: 文明交通,从我做起,我们小学生应该向所有关心我们成长的大人们郑重承诺: 生:一定学好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并用我们的小手去拉爸爸妈妈的大手,文明交通一起走。决不随意穿马路,闯红灯,决不在公路上追逐玩耍并排走,决不逞能骑英雄车,事事处处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关心他人的文明好少年。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四个自然段。 (3)、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 (4)、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
2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资料片,有感情的朗读等加深对威尼斯的认识,体会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之密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重点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图片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小草探出了头、柳树发出了牙,花儿绽开了笑脸,真美啊!同学们想跟老师一起出去走走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外国旅游,好吗? 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现在乘坐着飞机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用你的
24、摄像机眼睛把威尼斯的风光摄下来,呆会告诉老师你们都拍摄了什么景物?(放图片、音乐。) 游览了威尼斯,你们有什么感受?(美极了!) 你们都见到了什么?(石桥,古建筑,河道,小艇) 这些啊,大作家马克吐温也都见到过,而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写下了一篇文章,什么文章啊?(大屏幕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 可是,为什么在这众多的事物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学生读) 思考: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3、整体感知 (1)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说到这一点呀,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
25、车”,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汽车”呢?(小艇) (2)这一课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有)都写了谁? (写了商人、妇女、老人、小孩都离不开小艇) (3)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儿主要的工具,从这里、我们得出了小艇的个特点,你说是什么? (小艇作用大)(板书:作用大)正因为小艇有这个突出特点,所以选择小艇写。你认为还有其它原因吗? (结合同学的发言。由老师板书:样子奇特、船夫技术高超) (4)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从整体上认识到了小艇这些特点。我们今天这堂课,就是要来学习是怎样细致地观察,并抓住小艇的特点来进行精
26、彩描绘的。 二、精读课文,探究写法 1、学习第二自然段 思考:是怎样写小艇样子奇特的,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描写小艇样子的段落? (指名读第二段) (1)这儿哪些词直接写出了小艇的特点?请默读课文,并用“”在词语下面做记号。 (长、窄、深、翘、轻快灵活)(老师板书:长、窄、深、翘) (2)除了这些,还用什么方法来写小艇的特点?(比喻)几个比喻?(3个)唉?怎么同是这小艇,用了3个不同的比喻? (比作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比作新月,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 (3)理解得非常好,可见,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主要特点,描写细致入微。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朗
27、读来体会一下吧!(全班一起读) 读得太棒了!要是能把加“”的词语读重音,那就更好!下面请3、4组的同学读直接写小艇特点的部分(第一句),1、2组读比喻的部分(第二句)。 (投影模型)这是威尼斯小艇的模型,请跟老师一起说它的特点:威尼斯小艇有二、三英尺长,又窄又深,像独木舟,船头船梢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像一条水蛇。 (4)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这模型试着把描写小艇的句子背出来?不太会的,可以看着书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请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1)通过第三自然段我们感受到坐在小艇里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不过
28、,这还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是怎样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呢? 我们能不能给这个部分设计个表格,让人一看就知道,“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分组讨论评议并完成表格: 在何种情况下船夫如何应对 在船只很多,速度很快的情况下船夫能操纵自如 在拥挤的情况下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在极窄的地方船夫能平稳地穿过 3、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1)过渡:我们通过讨论评议,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并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特点的。对于“小艇作用大”这个特点,他同样观察得很细致、描绘得很精彩。 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看看哪个自然段写得精彩? (2)讨论评议 重
29、点第六自然段 读最后的这一自然段,大家再看看,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精彩?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这一句写得精彩。这句,精彩在哪儿呢? 精彩在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威尼斯,显得很生动,这儿哪些词让你觉得用上了拟人的手法? (“沉沉地入睡”)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而且点出了威尼斯之夜怎样的特点? (静)。 B、“小艇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声音”写得精彩。 这一句,又精彩在哪儿呢? (精彩在它告诉我们,威尼斯小艇在夜里也给人们带来欢乐。)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吗? (这一句写出了夜里的许多声音,但是显得很寂静。这半夜里传来的哗笑和告别的声音,却让我们感到这夜,更加(宁静了) 虽然写的是声
30、音,但却显出这夜是静的,写得多精彩啊! C、“水面上渐渐沉寂,只有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一句精彩 这句精彩在哪?(月影摇晃给人美的感觉) 轻轻的摇晃,让我们感到威尼斯城夜是怎样的一种美?(静的美) “摇晃”是动的,怎么让人有静的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月亮影子才会在水面摇晃? (水面静时) 上文中哪个词点出这时水面的静?(沉寂) 你看我们读书时,不能只盯着一个词,而要联系上文,同时还得注意下文,现在我们来看看下文,唉?你说水面这时为什么会沉寂下来? (小艇停泊水面才静下来)文章在这一自然段中哪儿点出? (“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句点出)。 正因为小艇停泊了,我们才看到(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31、) 我们才注意到(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 我们才注意到(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 通过拟人写静,通过动态、声音反衬静,而这静则更突出了小艇与城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 (3)感情朗读 的描绘多精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威尼斯月夜的静寂的美景吧!播放威尼斯之夜录像老师先读第一句“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老师读时强调了哪些词? (渐渐、摇晃)很静、很美;一起读好吗?(齐读) 三、总结课文。 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才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城市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是怎样
32、细致的观察并抓住小艇的三个特点来进行精彩描绘的。 板书: 威尼斯的小艇 交通工具 样子奇特; 驾驶技术 特别好; 作用大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五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投影片(蜘蛛)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平时见过吗? 简单介绍一下: 它是一种节肢动物,善织网捕捉昆虫。今天这节课学习20课蜘蛛,看看向我们介绍了有关蜘蛛的哪些情况。 二、初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熟悉新字生词。 2、指名读,分段朗读。 思考:介绍蜘蛛那些事情?共几个自然段?(捉虫、遇险) 3、学生回答。 三、深入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 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常”字可以看出什么?由于经常仔细观察,所以才发
33、现了以下的精彩场面,我们来看第二自然段。 2、轻声读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蜘蛛是怎样捉虫的?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3)蜘蛛捉飞虫时,动作非常迅速,你们找找哪个词表现出来?捉到飞虫容易吗?哪个词表现出很轻易地捉到?出示投影,演示捉飞虫表现速度快,且捕捉容易。指导学生读捕捉很轻松的语气。 (4)蜘蛛无论捉什么虫都这么轻易吗?(不是)好,我们看看它是怎么捉甲的。 7、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画出捉甲虫的语句。 (2)为什么说甲虫最难捉? (3)理解问句“抵抗”。 8、自学第四自然段 甲虫虽然难捉,蜘蛛却是有惊无险,但这次它可遇到麻烦了。(出示投影)
34、看这是细腰蜂,蜘蛛会怎么样,看第四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细腰蜂是怎样引诱蜘蛛上当的,它为什么会上当? (3)理解词语“敏捷”。 (4)再次出示投影(这是一张破网) 看到这张破网,同时我们也很同情蜘蛛的遭遇。 四。总结 今天我们随一同观察了蜘蛛捉虫和被捉的情景,写的好不好?之所以写的这么好,是因为用心观察了周围的事,才会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如果你们也对周围的事多留心,细心去看,也会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来。 第二课时 1、复习。 上节我们学习蜘蛛这篇课文,了解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出示投影)通过四个自然段介绍了蜘蛛是怎样捉虫和被捉的,下面请看投影 2、学习本课6个生字
35、。 3、指导学生识记字音。 (1)指名读生字并组词语。 (2)轮读,齐读生字词。 (3)指导识记字形。 (4)指导书写。 4、完成课文后练习题3。 5、指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中第三题。 6、总结。 7、作业:阅读课外阅读中的小壁虎。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用自己的研究方法来学会13个生字、理解“织网、重新、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2、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理解蜘蛛织网时所碰到的困难,并能赏析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描写蜘蛛织网时碰到的困难的句子。 2、 通过赐予的赏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的能力。 3、 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
36、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蜘蛛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 2、教学“蜘蛛”这两个生字,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它们都是虫字旁) 3、在你们的印象中,蜘蛛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4、教学“织”,读准音,那么你知道蜘蛛织网是为了什么?你见到过妈妈织毛衣的样子吗?(教师边说边扮演织毛衣的样子。)所以,“织”是绞丝旁的字。 5、那么,小小的蜘蛛它是怎样织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呢?(三方面问题,教师总结。)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小问号来听老师朗读课文
37、,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听教师朗读。 3、讨论交流。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层次。 1、激趣导入:对刚才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答案都藏在课文中,只有当你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你才能真正明白,所以老师想请大家自由的按要求读读课文。 (1)自己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 (2)看一看课文有几小节,请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zhn s gudun chng p bng bo hu zhng 一阵大风、丝、刮断、重新、打破、冰雹、灰心、终于、 自由并大声朗读指名读,评议小组合作:组内读议(出示第二组词语)师生赛读。师生互评齐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六 学习目标: 一、
38、 学习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 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 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1、 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
39、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 2、 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 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 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 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 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
40、 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教学设计 篇七 一、教材分析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生字思、疑、霜、故,理解诗句。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 三、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四、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五、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猜谜语导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