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4872198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备战中考语文专题提升练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靖城中学在元旦开展文艺节活动,学生社团将为师生奉上书法、古琴、戏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你们班为这四个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清新隽永诗书韵朴素天真翰墨情 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 A.戏曲书法古琴木偶戏B.古琴书法戏曲木偶戏 C.古琴木偶戏戏曲书法D.戏曲木偶戏古琴书法 2.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2、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3.给下面的新闻拟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5月23日讯昨日是我市首个“公交让座日”,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文明乘车新风尚。 今年4月29日,由市文明办牵头,团市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广播电视台、赣南日报社、市公安交管局、市运管局、市城市公交集团公司等9家单位联合发起“公交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活动,并将每月22日确定为我市“公交让座日”。 昨日,市城市公交集团公司在4路、5路、15路、29路等多条公交线路及人群密集的主要站点开展“公交让座日”活动。公交车内张贴有文明乘车让座宣传横幅和温馨提示语,播

3、放“公交让座日”相关内容。同时,100名头戴小红帽、身披绶带的青年服务志愿者在车厢内及公交站点发放文明乘车倡议书,赠送印有全市公交线路标识的精美小扇子,鼓励和引导乘客为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人让座。 据介绍,开展“公交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公交车这个城市流动“窗口”传播、弘扬、引导城市文明,实现“出行环境美、服务行为美、和谐人文美”目标。 A.我市昨日迎来首个“公交让座日” B.我市开展“公交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活动 C.我市首个“公交让座日”,以实际行动弘扬文明乘车新风尚 D.9家单位联合开展活动,以实际行动引领城市文明 4.下列选项中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

4、一组是()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1)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2)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3)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4)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1)(3)(4)(2)B.(4)(3)(2)(1)C.(3)(4)(1)(2)D.(2)(1)(3)(4) 5.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下列两段活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仅仅作为一个季节,就有其他季节无法比拟的色态,只有春天能使其在总趋势上发生良性巨变:_。 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表

5、面上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一片片浪漫的文字与一幅幅高丽的风俗画,_。 山为之绿,革为之青,花为之艳,水为之盈。 山为之绿,水为之盈,草为之青,袍为之艳。 与其说它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不如说它是一种文化。 它不仅是一种风俗、一种传统,更是一种文化。 A.B.C.D.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新闻报

6、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一旦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通常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7.在“自媒体时代”,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这就为另外一种即被称为“草根史学”的非专业研究所替代,由此我们看到与过去一百年历史研究日趋专业化相背离的一个现象,即专业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非常“不专业”。与这段文字语意不符的一句是() A.“草根史学”由于其自由灵活更利于发挥史学的作用。B.“草根史学”由于其非专业性,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新问题。 C.在过去的一百年,历史研

7、究越来越脱离社会现实需求。D.在某种意义上,“草根史学”比传统的专业历史研究更“专业”。 8.与下面这段文字旨趣最贴近的一项是() 梧桐的种籽在春风里飞啊飘啊!像一只只小蝴蝶,像一顶顶小降落伞。它们要找寻自己的土壤,它们想在大地的怀抱里生根、发芽,有朝一日也长成一片亭亭玉立的梧桐树林,它们想用水灵灵的新绿覆盖大地然而在城里,到处是冷冰冰的水泥地,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只是在街头墙角无可奈何地积累成一堆堆一团团,心灰意懒地滚动着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 C.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8、茨尔巴) D.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9.下列为新闻拟定的标题最合适的一个是() A.中国将出台新高考改革方案。B.教育部将推出两种模式高考。 C.两类人才两种高考D.市场力量办学是今后的办学方向。 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_,飘逸着沁脾的清香;,散发着浓烈的祝福;,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生命是酒生命是咖啡生命是茶 A.B.C.D. 11.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温故知新的重要性。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讲的是学习态度,

9、意在告诉大家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反思自己的短处。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讲的是学习乐趣。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方法,其中,以学习为快乐这一学习态度最重要。 12.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A.当你为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二、填空题 13

10、.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_a山静无人水自流 B亭闲有竹春常在_b春风吹绿柳万枝 C无意东风花半露_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晴空一镜悬明月_d有闲春色燕双飞 14.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 15.口语交际。 在你十五岁生日之际,当你面对父母为你做的一桌饭菜和送给你的生日礼物一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时,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_ 16.古人对写文章有很典雅和精当的说法,比如:开始写作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一字写出叫“信笔”。请你依照例子,用“笔”组词填写。 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叫_。 谦称自己的文

11、字叫_。 17.古人对写文章有很典雅和精当的说法,比如:开始写作叫“试笔”,不假思索随手一字写出叫“信笔”。请你依照例子,用“笔”组词填写。 写文章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叫_。 谦称自己的文字叫_。 18.写出下联:两表酬三顾,_。 19.请你根据下面学生的访谈记录,概括出学校图书馆存在的四个问题。学生访谈记录 学生甲:开学不久我在午休时去了图书馆,想找几本介绍地理知识的书看。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的书太多了,一排排的书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找。 学生乙:在学校图书馆里即使好不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要借出来,必须填好几张表。 学生丙:中午时间短,我本想放学后还可以到图书馆再看看,结果发现

12、图书馆已经关门了。 学生丁:相比较而言,我现在更喜欢去社区的图书馆,那里的书大部分都是新近流行的畅销书。 问题:_;_;_;_。 20.请选择四个不同身份的人说的话。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赶车的),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村里有一户哥俩分家,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个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_”,裁缝说:“_”,赶车的接过话茬:“_”,船夫最后说:“_”。 A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B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C咱们到那儿见风使舵,看情况办,实在不行,就来个顺

13、水推舟。 D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也过得去才行。 三、问答题 2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探究“民俗恶俗化”的表现特点。 材料一:清明节去祭拜先人,有许多售卖祭祀品的摊位,不仅有亿元面值的纸钱、别墅、跑车、中华烟、保镖,而且还有最新款的IPAD、IPHONE、LV手袋。有人说:“没想到清明节这么与时俱进,关键这些东西竟然还卖得特别好。” 材料二:山西省清徐县24岁的新郎李瑞江被闹新房的朋友数次击打导致气管断裂而住进医院,在昏迷10余天后,终因抢救无效身亡。当地一位年轻人说:“结婚闹得越凶说明人缘越好,喷彩带的不如喷可乐的,喷可乐的不如喷灭火器的,现在就这风气,很讨厌,但谁也没办法。” 材

14、料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时下“哭先人”“供奉祖先”等传统民俗,也成为一些人赚钱的工具。有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目前正在某地投资千万修建一处产业园,计划将民俗体验、酒店、餐饮等结合起来,同时还明码标价为客人提供“哭先人”“供奉祖先”等服务。在他看来,这将是未来的一大商机。 22.表达与交流。 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汉字专家闻教授也参加了此次活动。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

15、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迭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23.幽默一刻。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

16、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话的意思是: 24.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从西班牙的一则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故事梗概如下: 从前有三个流氓来见一位国王,说他们特别会织一种料子,这料子人人都能看得见。但凡是私生子就看不见。这使国王大为欢喜,因为他以为借助这种纺织品,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王国里,哪些人是法定父亲的儿子,哪些人不是。于是他下令召那三人进宫来工作。三人告诉国王,为了确保不搞欺骗,可以把他们锁在皇宫里,直到织完那段料子。这使国王非常高兴。 国王由于对新布的“图案”和“色彩”什么也看不出,却被一种死亡般的恐怖震惊了,因为他相信他不可能不是他认作父亲的那位国王的儿子。

17、他穿上了那看不见的衣服,骑着马在城中巡游,亏他运气好,那时正是夏天。最后是一位照管御骑而自身又不担心损失什么的黑人走到国王跟前,说出了真话。 请你将课文皇帝的新装与上面的故事加以比较,说说安徒生在哪些方面做了改动。 四、综合题 2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

18、,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来化通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将中图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系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厉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

19、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材料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

20、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B.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气,称节气,全年分72候24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

21、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2)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 (3)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 26.某班开展辩论活动,论题是“网络:光明?黑暗?”。 (1)作为正方主辩,你的观点是:_。 (2)请你设计一段不少于80字的活动结束语。 27.目前,中学生带手机的现象极为普遍。有人曾对50个学生一天时间使用手机的情况做过抽样调查。详情如下: 手机功能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曲打电话、发短信 人数31394246 使用时间2小时2小时25小时20分钟 (1)请根据以上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一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特点。 (2)假如要你给学生家长发一个

22、短信,劝说他们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你打算怎么说? 28.某校图书馆为了吸引更多学生,决定重新布置环境,购置新书,并且还设计了“重温经典,分享阅读”为主题的读写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更多地走进图书馆,阅读经典,积累名言佳句,分享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要求全体同学必须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连一连”为了增添文化气氛,图书馆搞了一次“分享阅读名言佳句”连连看活动,以下三句名言佳句的作者是谁,请在句后的横线上填上相应作者的序号。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 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_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

23、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_ A舒婷B鲁迅C陆游D辛弃疾E叶圣陶 (2)“理一理”由于图书馆较长时间没有购置过新书,因此想趁此机会合理添置学生喜欢的书籍,吸引学生进图书馆阅读。为此图书馆对各年级学生代表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阅读的喜好。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对馆内现有20000册藏书进行了整理。调查与整理的情况汇总如下表:学生阅读喜好调查及图书馆藏书情况 类型学生喜欢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图书馆藏书册数占图书总数比例 文学名著8342.78%600030% 科技知识7237.11%250012.5% 科幻小说6231.96%10005% 教辅资料5025.77%

24、1000050% 言情小说4221.65%/ 武侠小说3719.07%/ 其他168.25%5002.5% 请你根据上述表格的数据,对图书馆添置新书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_。 (3)“想一想”在这次读写活动中,全体同学从二十篇推荐书目中选择一篇进行阅读,撰写读后感,老师将同学的优秀作品汇编成册,并取了漂亮的书名。如果让你给这本书册取名,你会取什么书名,为什么呢?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考点】创新题型,其他常识,选择题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认真分析所给的每一副对联,然后跟对联内容选择恰当的选项。要求是“为书法、古琴、戏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

25、备了一副对联”,然后要了解“书法、古琴、戏曲、木偶戏”四种文艺的特点,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和所给四副对联中的关键词确定对联内容,然后选出选项。根据关键词“假笑、新笙”可知是描写戏曲的;根据关键词“诗书韵、翰墨情”可知对联描写的是书法;根据关键词“白雪阳春、高山流水”可知是描写古琴的;根据关键词“傀儡、有机关”可知是描写的木偶戏;通过以上分析可应选A。 故答案选A 【点评】此类题属于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做这类题,需要选读懂对联的含义,再抓住关键词来判断对联内容,再做出选择。做这类选择题,建议用排除法,选取最拿手的对联句子先行判断。 2.【答案】A 【考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上联写“月”,“

26、月”与“云”有关,自然是“半入江风半入云”。 【点评】本题不难,易于判断。对联的特点是,句子形式工整,上下句内容相承。填写对联要了解这一特点,要注意下上句中某字语表述事物上的密切联系,比如本题中的“月”与“云”。 3.【答案】A 【考点】新闻概括,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解析】【分析】抓住文段内容的重点来进行慨括。 【点评】做题前先理解分析文段的内容,找出内容的重点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慨括出来。 4.【答案】C 【考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ABD三项均不恰当。整体阅读可知,该语段阐述文学的价值,运用比喻的手法描述,要求所填的内容必须吻合前后句和整个语段的中心。“白云蓝天,飞流激湍”符

27、合中国画的特点,可观赏;“莺歌燕舞,春水潺潺”符合古曲的特点,可倾听;“牡丹、黄菊”符合百花园的特点,可游玩,颐养身心;“自娱、深尝”的内容则符合品茶的特点,可回味。所以C最为恰当。 5.【答案】D 【考点】衔接仿写,香菱学诗 【解析】【分析】第一个句子是以“无可比拟的色态”为表达重点的,故下文要先“色”(绿、青、艳),再“态”(盈),才能保持意思通顺。故选。 第二个句子总体上是对“除夕守岁的热闹景象”提出新见,上文有“表面上看”,下文必是打破惯常的认识,从更深处描述,“与其不如”表选择关系,强调后者的正确性,比表递进关系的“不仅更”表意更为恰当。故选。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结构和顺序

28、的安排合理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注重实际运用。 6.【答案】C 【考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文体的了解情况。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包括主题、引题、副题,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导语之后,新闻内容的具体展开部分,叫主体。 C项表述错误,新闻报道不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已发生的事件作后续报道也可以称为新闻报道。 故答案为:C。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新闻知识的把握。 7.【答案】B 【考点】材料探究 【解析】【分析】从文段“专业的历史研究无法回应社会急切需求,无法应对迅即出现的许多新问题,这就为另外一种即被称为“草根史学”的非专业研究所替代”可

29、以看出“草根史学”可以应对迅即出现的新问题。 故答案为:B。 【点评】通读材料,理解材料的大意和主题,找到材料中的共性内容,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出不符合共性的材料。 8.【答案】A 【考点】材料探究,语言连贯 【解析】【分析】读懂短文和各句内容,根据文段中最后“它们终于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土壤,它们本来应该变成森林的”这句话可理解此段内容是说种籽没有得到重新孕育生命的机会,显然A项内容符合此意。 9.【答案】B 【考点】新闻概括 【解析】【分析】消息各要素中,标题、导语、主体都能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从消息的导语和主体中提炼消息的标题。也要求学生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内容要点。 10.【答案】D 【

30、考点】句子排序,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茶”照应“清香”;“酒”照应“浓烈”;“咖啡”照应“淡淡的苦涩”,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能力。做这类题要注意把握中心意思,找出关键性词语,语句要通顺,语意要连贯。考查学生正确地理解语段内容,在语段中正确地衔接上下文,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解答句子排序试题,要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 11.【答案】D 【考点】见解表述,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论语十二章 【解析】【分

31、析】本题是对文句内容的理解。文句的理解要结合原文的语境,遵照原文,不能想当然。D项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阐述的是学习的三种态度。 故答案为:D。 【点评】文句的理解,虽然主观性很强,但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任意发挥。要以原文为依据,作特定的理解。否则会断章取义和以偏概全。 12.【答案】A 【考点】对话题,悟沙 【解析】【分析】B项犯了在交际中辱骂别人的原则;C项与长辈说话没有注意语气;D项当别人表露善意时,应该给予善意的回答,而不是责问或者警告!所以应该选A。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二、填空题 13.【答案】b;a;d;c 【考点】诗歌对联,补写对联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时雨”对“春风”,“春常在”对“水自流”,“无意”对“有闲”,“悬明月”对“照碧云”。 故答案为:badc 【点评】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