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辽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868220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辽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辽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辽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辽阳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7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辽宁辽阳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0年)【甲】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假设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候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选自入关告谕)【注释】族;灭族。偶语

2、:两个人在一起谈论。弃市:死刑。案堵:即“安堵”, 安居不变、安排不动的意思。霸上:地名,在咸阳东。9.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项()(2分)A.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问其故C.门庭假设市炸然假设神人D.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0 .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2)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11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12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2分)13.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 这样做各有什么目的?(2分)【参考

3、答案】9.B, 2 分。10 . (1)几个月以后,1分;还偶尔有人来进谏,1分,共2分。(2)我和诸侯们约定,1分;先入关的人做这里的王,1分,共2分。11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断对一处给1分,共2分。12 .齐王纳谏(1分)及其结果。(1分),共2分。13 .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1分;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1 分,共2分。【参考译文】【乙】民众被秦朝苛严刑峻法迫害很久了,说句不同的意见就会被灭族,发句牢骚就会 被斩首。我和各位诸侯有约定,【谁先进入关者,就当关中的王】,我应该会成为关中的王 的。现在我向大家宣布,全部废除秦朝的峻法,只规定三条法律,杀人的处

4、死,伤人或者合 偷东西的按情节轻重判罪。官吏人民各司其职,各安生计。我们之所以来这里,是为民众除 害,不是想来推动危害大家,不用惊恐!而且我们之所以驻军霸上,是等待诸侯们到来而商 定大事,实践承诺的。(2019辽宁辽阳)【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来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那么请从。”(选自曹刿论战)【

5、乙】夫是以天下可使为一身,天子之责,士民之贱,可使相爱。忧患可使同,缓急可 使救。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诉其冤,如诉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谒其所欲,如谒之于 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徒手而来 者,终年而不获。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当得而无疑者,莫不务为留滞,以待请属。举天 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选自唐宋八大家决雍蔽)【注释】胥(xu)吏:官府中的衙差小吏。请属:请托,指打通关系。9 .选出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又何间焉B.肉食者鄙C.今也不然D.非金钱无以行之A.又何间焉B.肉食者鄙C.今也不然D.非金钱无以

6、行之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先帝不以臣卑劣(出师表)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10 .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故凡贿赂先至者,朝请而夕得。11 .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3分)12 .甲、乙两文中,统治阶级对待百姓诉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原文回答)(2分) 【参考答案】9 . B【解析】A间:参与/间离;B鄙:均为“目光短浅”的意思;C然:这样/ 的样子;D以:来/认为。10 . (1)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老实可信。(2)所以但凡先行贿赂的人.(他的)请求早上提出,晚上

7、就能实现(解决)。11 .表达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12 .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详悉,而付之于胥吏。 【乙文参考译文】这样就可以使天下像一个人的身体一样,天子虽高贵,士民虽卑下,然而可以使他们相 互保护。忧惠能够共同承当,急难可以相互救援。现在却不是这样,天下有不幸的人要诉讼 他的冤情,就像对天诉讼一样。有不得已的人要拜官来说明自己的诉求,就像拜见鬼神一样。 公卿大臣不能探明详尽的情况,就把事情交给官府中的衙差小吏处理。所以但凡先行贿赂的 人.(他的)请求早上提出,晚上就能实现(解决);空手而来的人,等一年也得不到解决。 对于那

8、些平常的事情,理所当然、毫无疑问该办的事情,没有不想法滞留的,采等着别人打 通关系:全天下的一丝一毫的小事,没有金钱就没方法来办理。(2018辽宁辽阳)【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 食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 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瘴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 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

9、其政而乐从其游也。 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豆置 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注释】亭:这里指幌山亭。叔子:羊祜,字叔子,西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熙宁,宋神宗年号。光禄卿:主管光禄寺的官员。声:指 好的声誉。13 选出以下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山故有亭公问其故 B、太守谓谁此之谓失其本心 C、名之者谁名其后轩为荣光禄堂 D、广而新之。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0 .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予。

10、1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第二段内容。(2分)12 .【甲】【乙】两文中的“乐”分别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 (2分)【参考答案】9 . Co计2分。10 .树林茂密隐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2分。(2)(这种行为)史君(或史中瘴)都无法制止,于是他嘱托我来记述(这件事)。2分, 计4分。11 .太守史中烽重新修建觇山亭,1分,及写这篇文章的缘由。1分,计2分。12 .【甲】文表达出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1分。【乙】文表达出百姓爱戴太守, 愿意与他同游的思想感情。1分,计2分。【参考译文】【乙】幌山上本来有亭,世上人们传说是羊叔子游历休憩之处。那里建筑屡兴屡废的原 因,就是

11、后世之人敬慕他们的名声而思念他们的人很多。熙宁元年,我的朋友史君中辉凭光 禄卿的身份作襄阳长官。第二年,按照亭子的旧貌,(史君中辉)就扩大并且重新建造了这 座亭,在环绕着亭子建造了壮丽的回廊后,又扩大了亭子后轩,使后轩与亭子的大小规模相 称。史君辉闻名于天下,在他从政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很高的声望。襄人安定于他的执政,乐 于跟从着他,也就根据史君的官职名号,为觇山亭的后轩命名为光禄堂;他人又想在石碑上 记录史君的事迹,打算用这方法让史君与羊叔子、杜元凯的名声一起流传久远。史君不能阻 止襄人的这种行为举动。于是他来托付我帮助写亭记。(2017辽宁辽阳)【甲】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1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衰世凑学,不知原心反本,直雕琢其性,矫拂其情,以与世交。故目虽欲之, 禁之以度;心虽乐之,节之以礼;趋翔周旋,训节卑拜;肉凝而不食,酒澄而不饮;外 束其形,内总其德;钳阴阳之和,而迫性命之情,故终身为悲人。达至道者那么不然,理情 性,治心术;养以和,持以适;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性有不欲,无欲而不得;心有不 乐,无乐而不为。【注释】凑:趋向,追逐。矫拂:矫正,纠正。趋翔:步履有节奏的样子。周旋: 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也指应

13、酬交际。训:屈服,折服。总:拘束,约束。9 .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1)谈笑有鸿儒故目虽欲之一 *10 .选出以下选项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节之以礼皆以美于徐公 B、乃记之而去酒澄而不饮 C、无丝竹之乱耳行拂乱其所为 I)、何陋之有禁之以度 11.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达至道者那么不然,理情性,治心术。12甲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参考答案】9. (1)大因此,所以 【解析】第题“鸿”是一种体积硕大的鸟,故有“大”的 意思;(2) “故”在这里是连词,可翻译成“所以”。10. C

14、【解析】A项“节之以礼”的“以”是“用”的意思;“皆以美于徐公,的“以” 是“认为”的意思。B项“乃记之而去”的“而”表顺承,是“然后”的意思;“酒澄而不 饮”的“而”表转折,是“却”的意思。c项“无丝竹之乱耳”的“乱”和“行拂乱其所为” 的“乱”都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扰乱”。D项“何陋之有”中的“之”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禁之以度”中的“之”是代词,代“他们”。IL (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通晓 最精深道理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理顺(自己的)真情、本性,调理(自己的)内心。12 .乐道而忘贱,安德而忘贫。【参考译文】【乙】近世道德衰

15、败,人们趋附那些舍奉逐末的学说,不懂得推完天性、返璞归真,只 是刻意雕琢、掩饰违递人的本性,以此来与世俗交往。所以,他们眼睛本想观看五颜六色, 却因为有法度禁止而不能;内心虽然有所爱好,却因为有礼节制约而不敢,于是人们只能左 右趋附、上下周旋、卑躬屈膝;内凝冻了不敢吃,酒澄淀了不敢喝;束缚了正常的行为举止, 拘束了内在的德性;钳制阴阳二气的调和,压抑生命的真情;所以最终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通晓最精深道理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理顺(自己的)真情、本性,调理(自己的)内 心;用平和之气来保养心性,以闲适安宁来持守本性,(他们)乐于道而忘其贱,安于德而 忘其贫,他们生性无欲,因而没有什幺不能实现的

16、;他们本心不追求快乐,因而没有什么不 快乐的。(2016辽宁辽阳)【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 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缺乏,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弩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一引重车,取夷路, 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鸳马并驱,那么唯倾轮绝勒,败筋伤 骨,

17、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殿袅与弩箱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 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节选自王安石材论)【注释】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 烦御:烦劳驾驭。顿:整顿,这里指拉。辽:远。殆(tai):劣马。试:试验。13 .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加点词语。(2分)(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14 .选出以下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不屡策,不烦御 其所以饮水食刍 不舍昼夜而追之 在当其所能而已*不屡策,不烦御 其所以饮水食刍 不舍昼夜而追之 在当其所能而已*A.策之

18、不以其道 *B.食之不能尽其材C.而伯乐不常有 *I).其真不知马也12 .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13 .比拟【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参考答案】14 . (1)只是 (2)方法 (各1分,共计2分)15 . A (2 分)16 . . (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分)(2)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2分)(共计4分)17 .要善于识别人才(1分),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19、1分)。(共计2分) 【参考译文】劣马与良马混杂相处,一样地喝水吃草,嘶叫踢咬,要寻找它们不同的地方,那是很少 的。等到良马拉着沉重的车子,走平坦的道路,不用屡次鞭打,不烦劳人驾驭,一拉缰绳, 千里远的路程已经走到了。在这个时候,让劣马和它并驾齐驱,那么即使劣马跑翻了车轮, 扯断了马笼头,弄得筋断骨伤,日夜不停地追赶它,也远远地赶不上啊。在这之后良马和劣 马才能区别开。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于是就想尽方法来 寻找并且考查他们罢了。考查的方法就在于让他们担任适合自己的工作罢了。(2015辽宁辽阳)【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破裂

20、而不 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 然假设神人;余那么缢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盖 余之勤且艰假设此。【乙】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 ” 逵日:“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或题于 扉屏,且诵

21、且记,期年,经文通遍。(选自王嘉拾遗记)注贾逵:东汉经学家、天文学家。嗣:子孙后代。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屏:屏风。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同舍生皆被绮秀(2)余那么缰袍敝衣处其间*(3)未尝有教者入门 (4)期年,经文通遍9 .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译文:(2)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译文:10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乙两段的内容。(2分)答:11 .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贾逵与宋濂有哪些相似之处。(2分)答:【参考答案】8. (1)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2)破(3)不曾(4)满9. (1)因为内心有足

22、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听到邻家渎书,她每 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笆墙来听。10. (1)宋濂从师求学的艰难,生活异常艰苦(2)贾逵从小靠隔篱笆墙听他人读书强 记,经文通遍11. 家境贫穷,喜欢学习 克服一切困难主动学习【参考译文】贾逵五岁的时候,就聪明过人。他的姐姐是韩瑶的妻子,出嫁以后没有孩子,便被休回 到娘家来住,她也因为贞节和聪明被人称赞。听到邻家读书,她每天早晚都抱着贾逵隔着篱 笆墙来听。贾逵安静地听着不说话,姐姐也因此感到高兴。贾逵到十岁时,就能背诵六经 了。姐姐问贾逵说:“咱们家贫穷,从没有教书先生进咱们家门,你怎么知道天下有三坟、 五典这些古书而又能背诵得一句不

23、漏呢?”贾逵回答说:“回忆过去姐姐抱我在篱笆间, 听邻居家里读书,现在还一句不漏的全记得。”到了十岁,他就剥下院中桑树的皮,用它当 纸来写字,有时把字写在门扇上,屏风上,这样一边念一边记,一年的工夫,经书的文字便 全部通晓了。(2011辽宁辽阳)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 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 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

24、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日:“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日:“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 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日:“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 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 母仪)【注释】舍:住屋。市:市场。贾人:商人。炫卖:边喊边卖。学宫:学校。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 宾主相见的礼仪。8 .解释以下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彳亍拂乱其所为()此可以处吾子也() 1 (2) . 人那么无法家拂土()处江湖之远(

25、)、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此可以处吾子矣。10 .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2分)11 . “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 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 么现实意义?(2分)【参考答案】8. (4分)(1)违背;通“弼”,辅佐(2)安排;处在 (每空1分)9. (2分)(1)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这里可以安排我儿子了。(意对即可,每句1分)10. (2

26、分)围绕“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来答即可。11. (2分)围绕“要居安思危,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来答即可。 【参考译文】【乙】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 “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 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 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 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于是居住在那里。等 到孟子长大后,学习了六艺,最终成为儒家大师。(2009辽宁辽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