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题库(分学期版).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4855313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题库(分学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题库(分学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题库(分学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题库(分学期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题库(分学期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十年期末考试概念题库(分学期版) 说明:试卷号:1311。 2021年7月试题及答案 9.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0.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11.感知运动图式:是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12.同伴:同伴就是指儿童与

2、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9.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10.“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如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和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11.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12.社会化:是儿童获得他所在的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的过程。

3、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纵向研究:也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11.感知运动图式:是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12.性别概念:就是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社会生态系统论

4、: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11.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要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12.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气

5、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10.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 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11.优势脑半球: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强烈的用手偏好反映了大脑某一半球具有更强的功能,这一脑半球即个体的优势脑半球。 12.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20年1月试题

6、及答案 9.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10.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11.电报句:双词句很短很简单,一般是由只有两个内容最丰富的“内容词”构成,用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双词句中省略了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 12.移情:所谓移情,就是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产生共感的反应。 20年6月试题及答案 9.观察学习:所谓观察学习就

7、是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10.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致畸因子造成的伤害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它可能取决于致畸因子的剂量、遗传特征和暴露于致畸因子的时期。 1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苒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12.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如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与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

8、语法,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妈妈语”。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心理和行为反应不断变化、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不可逆的、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10.感知运动图式:是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11.性别概念:就是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12.社会化:是儿童获得他所在的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的过程。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

9、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10.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1.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视觉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12.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

10、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10.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11.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如简短的句子,具体的内容和夸张的声调和表情,以及正确的语法,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 12.隔代教养:简单地说,就是有祖辈父母照顾孙辈孩子的现象。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

11、一层髓鞘。髓鞘的作用类似于电线中包裹在铜线外的绝缘体,它为神经元建立一条专有通道,以此提高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信息沟通更加有效。 11.知觉整合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婴儿知觉整合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其视觉与触觉的整合和视觉与听觉的整合中。 12.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认为个体的发展

12、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10.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11.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12.自我控制:自我认识的产生为自我控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自我控制是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优势反应就是儿童最想做的事:得到

13、某个东西或者进行某种活动;劣势反应就是儿童应该去做的事。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10.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11.感知运动图式:是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 12.社会化:是儿童获得他所在的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和行为技能的过程。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

14、,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髓鞘的作用类似于电线中包裹在铜线外的绝缘体,它为神经元建立一条专有通道,以此提高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信息沟通更加有效。 11.知觉整合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婴儿知觉整合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其视觉与触觉的整合和视觉与听觉的整合中。 12.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纵向研究:又称追

15、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视觉偏好法:是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现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 11.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 12.平行游戏(2.5-岁):儿童单独玩,他选择的活动自然把他带到别的孩子中间。他的玩具与周围孩子玩的相似,但是他自己玩,不影响或改变其他孩子的活动,没有相互的交流,但有时有相互的模仿。一个人离开后,另一个人还会继续游戏。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

16、许多身体变化或反应,比如头部或眼部运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新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 10.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 11.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尊是自我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经历、将来的行为表现以及长期的心理调整。 12.同伴:就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社会认知能力的人。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

17、童,由某种共同的活动引发,并在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就是儿童的同伴互动。 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9.学前儿童心理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10.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 11.“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非常缓慢。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不长,也不是特别严重的话,这些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这种“补偿性生长”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过长,特别是在5岁前营养不良,大脑

18、的生长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身材也会特别矮小。 12.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 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9.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气质:是个体由神经类型决定的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11.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 12.性别概念:就是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 2021年7月试题及答案 1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19、是个体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学前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2.图式:描述儿童表征、组织和解释经验的模式或心理结构,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13.脚本:对熟悉环境中重复发生事件的特定顺序和因果关系的概要性表征,这是为了保持特定经历而采用的一种图式。 14.移情:意识到他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感情或观点,运用言语等方式互相交流感情,与他人产生情感共鸣。 2021年1月试题及答案 11.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2.气质:是指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对许多人而言,气质这个词隐含着行为的个别差异的生物基础,这个基础是会遗传且稳定的。 13.社会性参照:婴儿通过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表情,监控他人(比如:父母)对于不确定情境的情绪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 14.自我中心性:儿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观点,不能接受他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相区分和调节,并且认为他人都是以与自己相同的方法去观察、思考和感觉。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