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0881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4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 摘要。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结构和就业、收入、参加技能培训的意向等状况,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无技能者居多,就业稳定性差,农民培训与需求存在距离等问题,提出了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平等就业;强化技能培训,提高转移能力等办法,为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富裕农民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当前关注的焦点,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解决农民问题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其实现途径是依靠工业化促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依托城镇化促进农民向城镇集聚,通过工业化、城

2、镇化“双轮驱动”,促使农民跳出“三农”兴“三农”,“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为进一步摸清农村劳动力状况,采取针对措施,推进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和转移工作,我们组织力量对农村劳动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基本了解了概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1农村劳动力的现状及分析 1、1农村劳动力性别、年龄结构 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男性占58.92%;女性95440人,在年龄结构中,3549周岁是中坚力量。 1、2文化结构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状况见表1。 表1、文化结构状况 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以上 比例 83.53% 15.65% 0.82% 由

3、表可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53%;而大专以上的仅占0.82%,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这直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科技化的进程,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1、3就业状况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见表2。 表2、从事行业(产业)情况 从事行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其它 小计 未就业 比例 43.09% 16.73% 20.56% 19.62% 92.56% 7.44% 表中显示,就业人数占92.56%,而暂未就业仅占7.44%,比重较小,说明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都有一份工作。从三大产业的结构分布中可以看出XX县区仍是农业大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占43.09%;第三产业占20.

4、56%,说明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人数占有相当大比例,这可能与旅游业比较发达有关;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不高,这与工业欠发达有关。 1、4技能及培训意向情况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培训意向见表3、表4。 表3、技能等级情况 技能等级 初级 中级 高级 无技能 比例 3.50% 1.20% 0.10% 95.20% 表4、培训意向情况 培训类型 山核桃低改 蚕桑 茶叶 电脑 种植业 其他 无培训意向 比例 0.26% 0.11% 0.09% 0.09% 0.07% 2.23% 97.41% 表中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无技能(指没有获得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人员的占95.2%,而获得国家职业技能

5、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占4.8%。无培训意向的占97.41%,这说明部分农村劳动力固守“面朝黄土背朝天”、“朝出劳作日落而归”的传统意识,不愿谋求一技之长,这是今后大力增强农民培训意识,提高技能水平的主攻方向。 1、5收入状况 全县农村劳动力的年收入状况见表5。 表5、年收入状况 收入额度 无收入 1560元以下 1560-2520元 2520-7440元 7440-22235元 22235元以上 比例 8.28% 4.15% 12.59% 49.04% 23.99% 1.97% 农民人均年收入在25207440元之间居多,达49.04%;年收入在1560元以下和无收入者分别占4.15%和8.28

6、%,他们的生活水准处于贫困线以下,是农村的困难群体;而高收入者(22235元以上)仅占1.97%,这部分人是身怀一技之长,或承包荒山、或经商办企业、或外出务工的人群,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典范。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经过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有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过上了基本稳定、温饱或富裕的生活。但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2、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及培训转移对策思考1农村劳动力多,就业稳定性差。 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劳动力年龄段人数占全县人口的51.63%,说明农村劳动力队伍是庞大的。虽然未就业人数

7、比例不是很高(占7.44%),但从已就业人员看,一是有一部分就业人员的年收入低于农村低保水平(2006年为15612=1872元)。二是部分就业人员的岗位稳定性差,经常更换单位和行业。三是部分就业人员半年务农半年务工,流动性大,工作性质差异大,技能提高难。虽然通过劳动部门组织各种招工(招聘)会,工会送岗位上门,残联组织残疾人异地就业等措施,加大就业力度,但由于求职者年龄、文化技能、工资待遇等原因,“高不成,低不就”者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普遍找工作难的现象,大量农村劳动力只能凑合就业。 2、2文化程度低,无技能劳动力居多。 在农村劳动力年龄段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3.54%,无技能的占

8、95.20%,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既难以适应技术岗位,造成就业难,同时又使企业面临招工难,从而开工不足,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却又因无法确定未来就业趋向和劳动岗位,自身技能培训意识不强,不愿意或无意参加技能培训。据调查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无培训意向的占97.41%。 2、3农民培训与农民需求存在距离,培训实效性不强。 一方面农民素质培训工作与劳动力转移需求尚有一定距离。一是培训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存在浪费现象。目前全县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和环节很多,有农林、劳动、工青妇、科协等,但缺乏有效的整合、沟通和交流,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二是培训基地和培训机构条件简陋,培训质量不高。全县的农

9、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基本依托乡镇成人学校这个主载体,相当一部分乡镇成人学校设施简陋,师资短缺,缺乏教学管理经验,无力承担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培训,群众很难通过培训而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操作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市场意识淡薄,针对性不强。大部分乡镇农民素质培训项目相似,没有特色,一直未能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力培训项目和品牌。另一方面,培训缺乏与企业、市场的沟通,“订单式”、“菜单式”、“委托式”培训项目少,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因而市场竞争力不强,培训转移率不高,导致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意向不明显、积极性不高。 3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对策和思考 农村劳动力转

10、移和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部门要有所作为,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输出并重,多渠道开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3、1强化宣传引导,切实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 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存在三种心理。一是不愿出去,有些农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温饱即安,存在着恋家守土的小农思想。二是不敢出去,担心上当受骗,害怕被人欺负,存在畏惧心理。三是不会出去,因为本身素质不高,不愿参加培训,又无技术特长,加之期望值高,苦、脏、累活不愿干,往往是无“工”而返或做不了几天就回家。因此,必须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多种方式,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农民破除“

11、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的旧观念,认识到向城镇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克服“怕吃苦,不敢闯、不敢干”的畏难情绪和思想束缚,激发广大农民主动学技术,勇敢走出家门去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外出务工、创业致富的先进典型和“跳出农门天地宽”鲜活事例,旗帜鲜明地营造“外出务工光荣,进城就业自豪”的浓厚社会氛围,形成人人踊跃外出务工、家家增收致富的良好局面,从而农民增强“走出去”的能力和勇气,自愿、积极地参与培训,迈出可贵的“第一步”。 3、2完善就业政策,促进城乡平等就业。 完善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取消对就业方式的制度性限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就业制度,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规范就业行为

12、,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3、2、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工作合力。根据“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原则,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建立县级统筹就业工作班子,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建立解决拖欠工资、工伤意外等问题的长效机制,规范、完善平等的城乡就业竞争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组织、有秩序地转移。 3、2、2注重政策引导,建立激励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纳入失业、养老、医疗、生育及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的范畴,彻底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机能鉴定的政策扶持机制,对被

13、征地农民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提供补助,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建立劳务中介机构或输出劳动力奖励机制,对县内外劳务中介机构或企业吸纳(招用)本地的农村劳动力或委托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签订一年期以上劳动合同的,根据招工人数给予必要的奖励。 3、2、3着力夯实平台,提高转移率。按照“人员、场地、经费、网络、工作”五到位的要求,大力抓好乡镇劳动保障机构建设,在中心乡镇建立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就业信息资源共享,使农民在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方面接受统一的就业服务,人口较多的行政村也可成立劳动保障室,配备人员,明确职责,并接受乡镇劳动保障站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3、3强化技能培训,提

14、高转移能力。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其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素质与转移的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新态势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3、1整合资源,完善运作机制。要坚持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资助、学校减免、农民分担”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政府购买培训、学校组织培训、农民选择培训、企业参与培训”的社会化培训机制。明确建设以县技工学校为龙头基地,区域性中心培训基地为支撑的培训网络。县技工学校在完成现有任务

15、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内容,通过完善培训设施,充实师资力量,调动社会资源,把县技工学校建设成一个集建筑施工、纺织服装、服务礼仪、缫丝、食品加工、计算机、经商实务、烹饪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实训基地。要加大区域性中心基地建设的投入,立足实际,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来料加工培训为重点,着力推进就地就业和半农半工就业。 3、3、2注重实际,增强培训针对性。农民素质培训工作要实现由“我们要农民培训什么”到“农民、企业要我们培训什么”的转变,按照“农民欢迎、适用易学、市场需要”的原则,围绕就业市场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围绕企业用工的需求实行“订单培训”,围绕农民意愿实施定向培

16、训,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项目。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为主导产业(如旅游业、企业和农村茶、桑、竹、果业)、来料加工业及企业创业人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择业介绍等服务。在继续加强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不断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同时,根据实际,更加突出建筑施工、纺织服装、服务礼仪、缫丝、食品加工、计算机、经商实务、烹饪等项目培训,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提高培训转移率。 3、3、3立足特色,打造品牌。就业市场竞争是品牌及能力的竞争。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深化地方特色的劳动力培训,在抓培训数量、抓培训普及率的同时,把培训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培训的特色和质量上,打造劳动力品牌,促进劳务经济做大做强。根据全县产业发展的要求

17、,积极开展建筑施工、农副产品加工、服务业、导游等行业知识培训,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千岛湖”品牌,以品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广大农民在品牌的包装下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3、3、4强化服务,不断增强转移的有效性。要坚持本地服务与异地服务相结合,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相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架设培训与转移的“连心桥”,着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健康发展。一是建立转移协调服务机构,加大信息服务。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协调服务机构,负责对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性别、文化结构、技术特长和求职意向进行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同时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网上劳动力市场,搭建农民转

18、移就业平台,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保障富余劳动力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长期性。二是建立区域劳务协作关系,拓展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县外劳动中介机构或企业联系,在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城市中设立的临时党支部、团支部等组织设立劳动力转移工作站,及时掌握外地用工需求,主动联系用工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委托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转移率。要充分发挥已转移劳动力的作用,激发其推介的积极性,采取“亲缘”、“族缘”、“村缘”、“乡缘”推介等多种推介方式,尽可能获取用工信息和工作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建立就业援助体系,加强维权服务。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属于自发性的转移,政府在其中很少给予政策支持,因此也导致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有时得不到维护,拖欠工资等损害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要加强就业援助体系建设,建立以县总工会、县劳动就业服务处为主体、外地劳务输出工作站为骨干的农民就业援助机构,提供法律援助,积极构建社会化的依法维权体系,完善外出务工人员联合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同时建立健全“留守”人员的援助服务体系,使转移出去的人放心,留守在家的人安心。 第13页 共1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