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五篇.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0548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整理)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整理)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整理)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五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一物理教学计划五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目标分析(一)课程总目标1、在认知领域方面规定“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从物理学与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这一角度认识物理学的作用”。对人文因素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在操作领域方面提出“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地研究物理问题,寻找物理规律的方法”。对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教育规定具体要求。(二)课程具体目

2、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尤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

3、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二、教学内容1、具体内容: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力与平衡第五章力与运动三、学生现状分析由于是刚接手的新一届高一,所以对每个学生的具体现状还不是很清楚。从中考分数来看,有部分学生物理成绩是低分,而有学科特长的优秀学生要尽可能去发掘他

4、们的潜力,所以开学需要花一定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四、具体实施:1、精讲精练为了达成目标和计划,首先就是要提高上课和作业的效率。作为教师首先就要讲清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听懂,学生只有会自己解题才能说明已经听懂了,所以要对题目编排、讲解优化组合,而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能力。精讲:首先,概念的引入和讲解务必要清。为此应该对重点的内容反复强调,对重要概念的引入和理解应用要多举例,结合情景进行教学。这也是课改的要求。教学时应注意: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和事实依据。只有明确、掌握概念的定义,才可能明确掌握被定义的概念。了解概念的种类(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特性量、属性量,某种物理量的变化率等等

5、),以便用比较法教学。若这种概念属首次学习,就必须着重使学生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理解概念的定义、意义和跟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定义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不同,但数学表达式应该相同。注意从定义式导出被定义的物理量的单位。其次,把握好进度,且勿图快。尤其在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不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2、对于学习最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一定要让这些学生都把该弄懂的基础知识,会考必考内容弄懂。一发现问题立即帮助他们解决。对他们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防碍,适当放慢速度,使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3、作业中错题的订正。这是我需要检讨的,我批改完学生

6、的作业本以后,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讲解,然后再让他们自己订正。对于习题的订正情况的检查并不是做的很好。本学年我要端正态度。4、平时多做练习题这样可以加深对教学要求的理解和解体思路的归类整理,以及讲解习题时候如何渗透概念教学都是很有帮助的。5、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要用真诚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篇2 学习目标: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打了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3.掌握S=aT2的物理含义,知道怎样判断一个直线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4.知道怎

7、样利用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求某点的瞬时速度。5.理解和掌握通过打点纸带用逐差法、v-t图象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学习重点:1.打点计时器的的使用。2.纸带上数据的处理。学习难点:对纸带的处理。主要内容:一、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实验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电火花计时器是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出点迹的计时仪器,使用220V交流电压,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果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就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的点子也相应地表示出了运动物体

8、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点子之间的间隔,就可以了解在不同时间里,物体发生的位移和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从而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2.注意事项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片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本章是高中力学基础,等效思想,平行四边形定则既是这一章的重点,又是难点。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同时,平行四边形的验证过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也有很

9、重要的作用。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合力与分力的等效代替性质,比较直观,容易接受。而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提水、拉伸弹簧等等),可以使学生对等效代替思想有更深入的体验。教材中对于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出实验方案,以探究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寻找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最终发现结论。通过分小组探究、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培养能力,领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和精髓之所在。二、学情分析对力的概念,初中教科书中只给出力的作用效果,没有给出力的定义,更没有给出矢量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习惯于代数运算的

10、学生,在接受矢量运算时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根据问题情景式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教学中要注意规范性,但不必操之过急,本节课的教学选用探究与验证相结合的模式。老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注意把握教学的难度与深度。三.教学设计思想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实施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学生被动地接受,很难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的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通过这种探究性的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协

11、作、相互交流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现象、大胆提出问题、敢于猜想和假设的科学修养;提高学生制定计划、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力的合成的基本规律。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的概念。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合力。(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培养学生动手

12、操作能力、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态度、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索规律、归纳总结的研究问题的方法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的精神。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渗透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促使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发现与深刻的理解。难点:实验的设计;平行四边形关系的发现;从代数和思维到矢量和思维的跨越;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六、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让学生体会并接

13、纳等效观点,从而得出合力、分力的概念。2、实践体验,实验探索,归纳总结,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七、教学器材演示用器材:钩码1只(系上细绳套两根),演示弹簧秤2只,粗大的橡皮条(可用许多小橡皮条组合而成)1根,教学用圆规1只、尺子1根学生用器材:按小组:木板1块;白纸1张;图钉5枚;橡皮条1根;细绳2根(两端做好套);弹簧秤2个;铅笔1只;量角器1只;三角尺1-2只;圆规1只。八、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已学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各种表现,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也知道了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那么,当物体的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时,是否存在简化问题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现在

14、就来探究这个问题。请两位同学一起提着一个水桶。提出问题:他们对水桶施加了几个力?能用一个力来等效替代它吗?怎样替代?老师一个人提着水桶。等效思维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刚才的问题,就是让一个力的单独作用来等效替代几个力的共同作用。追问:刚才这一个力真的等效替代了原来两个力的作用了吗?有什么依据?分析回答:受力F1和F2。学生回答:让一位大同学去提。分析回答: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均提起了水桶。创设情境引导启发引出等效替代的思想,是发现力的合成法则的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这一环节做得不到位,即使完成了后面的教学,学生对为什么要进行力的合成、为什么可以

15、进行力的合成、怎样进行力的合成等等问题的理解都是模糊的。所以,等效思想需反复强调,以使之深入人心。进行新课一、合力、分力与力的合成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求合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合成。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规律是怎样的?二、对力的合成法则的探究(一)提出问题【设置陷阱】:如果两个同学施加在水桶上的力都是200N,那么一个人需要施加多大的力才能等效替代?【质疑】:你怎么知道?有科学依据吗?凭直觉得出结论,像亚里士多德了吧?若是伽利略会怎么做!【演示1】:用两只演

16、示用弹簧秤(这是两个同学的手),通过两个细绳差不多竖直地提起一个钩码(这是水桶),让学生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提起钩码,让学生读数,结果基本验证了合力等于分力大小之和。提问:两个同学在提水时手臂是这样竖直的吗?【演示2】:让两个提钩码的弹簧秤有一定的夹角发现:合力大小不等于分力大小之和,而且随着两个分力的夹角增大,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与合力大小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在黑板上从同一点出发大致画出两个分力及一个合力的方向【点评】:对于标量:例如两个物体,质量都是20kg,求总质量只要相加就行,等于40kg;但对于矢量:它们除了有大小之外,还有方向:例如两个力,当它们的方向互成某一角度时,求合力就

17、没那么简单了!【过渡引导】:今天任务完成了吗?伽利略反驳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观点后,还想到了什么?还做了哪些?我们刚才反驳了合力等于分力之和的观点后,你还想到什么?还想做些什么?【鼓励】:提得很好!力是矢量,我们能否同时考虑合力与分力的大小以及方向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直接体验一下科学探索的过程:先从最简单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开始研究。(二)探究过程(分小组进行)1、提出问题: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跟分力的关系是怎样的?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猜测一下合力和分力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大小关系?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对学生的积极性给予鼓励,对各方案中的不成熟方面给予说明,对学生的创

18、新思维给予充分的肯定【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性实验的参考思路】刚才我们随意地画了个合力与分力的草图,称不上力的示意图,更谈不上力的图示,可是,要想得到有说服力的结论,应该怎样做?在哪里画?怎样做实验才能直接读取分力及合力大小的数据并且直接把这些力如实地画到白纸上去?(将水桶、弹簧秤等都处于一个竖直面上?学生可能提出各种方案,教师一一作出评价,例如将挂水桶的绳子绕过定滑轮后沿水平方向,然后分别用一只弹簧秤和两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拉住)在没有定滑轮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办法吗?提醒按现有器材如何设计实验,强调根据现有器材进行设计会体现一种实际工作能力,至于现有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若能利用其它器材进行替代来进行

19、实验,则更能考验一个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性与能力了。(水桶可以用橡皮条替代)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可在学生画出各力的图示后告一段落。5、分析数据、进一步猜想、得出结论:若有困难则进行引导或暗示:力是矢量,我们进行的是矢量的合成,我们曾学过哪些矢量的合成?我们学过哪些矢量?分组活动:各自画图进行验证(要求三力画实线、辅助线画虚线)综合分析:让某一大组部分小组汇报自己的探究结果,对比在夹角接近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再让其他组各派一两个小组汇报,对比在夹角较大的情况下结果有什么相似之处和区别,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三)归纳得出结论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

20、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三、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1、适用条件是否任何情况下,物体所受各力都可合成?2、动态分析当两个分力的大小一定,而夹角变大或变小时,合力大小会怎样变化?其变化范围是怎样的?得出结论: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当夹角为0时,合力有最大值FmaxF1F2;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当夹角为180时,合力有最小值FminF1F2即F1F2F1F23、例题: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要求:先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能否用计算法求合力F的大小

21、和方向?【归纳】:求合力的方法有作图法、计算法。在一些角度特殊的问题中计算法较方便。【提醒】:要注意到力是矢量,求大小的同时,还要写出方向,如何表达方向?(一般可用合力与某分力的夹角来表示)4、多力合成问题规律的拓展应用:提问:怎样求三个力的合力?多个力呢?提问:这依据什么?结合初中学习的知识归纳总结、当F1、F2同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和,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当F1、F2反向时,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大小之差,FF1F2,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一般回答:400N;可能回答:小于400N学生回答:做实验不是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回答学生:很想

22、知道合力跟分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分组讨论:学生汇报: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实验参考方案设计实验目的研究共点力F1、F2与其合力的关系。实验原理 根据共点力与其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实验器材图板、图钉、白纸、橡皮筋、弹簧测力计(2 个) 、三角板。实验步骤在同一个图中画两个分力及合力的准确图示白纸上认识实验器材归纳实验步骤了解注意事项制订具体的操作方案为了分析合成情况随夹角大小的变化,按夹角不同分三大组:第一组3060、第二组6090、第三组90120用铅笔记录和画图。分小组分析处理,尝试根据白纸上所画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图示进行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间有什么几何关系?学生:位移的合成学生通过阅

23、读教材P67有关内容,了解了共点力概念,知道力的合成法则适用于共点力问题学生对比各组夹角大小不同情况下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的关系练习学生:先求某两个的合力,再学生:因为两个力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那两个力,所以三个力等效成两个力,接着,再将这两个力等效成一个力,这就是原先三个力的合力。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的合成也是相同的道理归纳总结习旧引新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节中曾介绍了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就应当进一步渗透这些研究方法,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强化学生对矢量与标量有本质区别的认识,还可以产生悬念,学生急

24、于想知道:两力的合成究竟应怎样进行?有了悬疑,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产生探求真知的强大动力。这一悬念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里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引发思考启发思路若猜想不出可能的关系,也可先进行探索,科学研究过程不一定按死板的模式进行。尽量先让学生提出,真有困难时,可引导学生逐渐逼近可行的实验方案通过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积极性,并使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制定方案的能力。通过方案的汇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际操作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

25、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共同协作、相互交流的品质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暗示的手段,使学生发现规律,既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思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归纳讨论总结分析学习新知理解识记体会分析依据理解等效原理思考讨论巩固新知通过多力合成问题的分析,再一次强化力的合成中涉及的等效替代思想,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力的合成规律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思维方法的领悟。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力的合成一般不能象标量那样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除外),通过探究,我们发现力的合成要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其

26、实,这一运算法则也是所有矢量运算的普遍法则,因此大家要重视理解,学以致用。1、合力 分力 共点力,力的合成;2、思维方法-等效替代;3、过程实验探究过程;4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布置作业1、承前启后的问题小实验演示:一根细绳能竖直挂起一个重物:用两根同样质地的细绳代替它,并逐渐增大夹角,当夹角达到一定大小时,绳断。课后思考:为什么绳断?是两根绳子不如一根绳子吗?是长的先断还是短的先断?为什么?课外研究一下。2、课后作业:问题与练习2、3、4观察、好奇思考通过这一小实验,再一次让学生感悟到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合力的大小跟两个分力的夹角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

27、也为下一节力的分解预设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活的题材。九、板书设计力的合成一、合力与分力的概念二、力的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适用于共点力)1、两个力的合力大小:F1F2F1F2方向:1802、多个力的合力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刚接触这些新生,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虽然大家都说这届高一年学生的基础相对于高二年来说比较差,但是目前从整体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听得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课堂气氛活跃,遇到不懂的就会问,作业也按时有效完成。这比想像中要好得多,至少他们肯学。特别是八班和十班,做作业总是很认真负责的,但是九班就会比较马虎一点,我会在他们还没有形成习惯之前及时加以纠正。但

28、每个班总存在几个比较调皮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开小差,趴在桌上的,特别是晚上喜欢讲话我觉得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因此我正朝着改掉他们的坏习惯方向努力,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来,比如布置一些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完成。我相信经过纠正,他们学习的热情会更加高涨!二、教材与教辅分析本学期高一物理的教学任务是完成鲁科版必修1的教材,这本书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研究运动、力以及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共五大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与运动)。必修1这本书是新教材,突出了新课程的四个特点:注重基础性、体现现代性、反映选择性、强调可操作性1、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

29、会,注重保护探索兴趣,学习欲望;2、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能力;3、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建立。必修1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基础,有很多重难点都是高考、会考中的重难点,比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力的平衡、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而质点、位移、加速度等概念又是同学们进入高中新接触到的,理解起来又比较费劲,但是这些概念是学习运动学部分的关键,因此务必要引起学生重视。三、教学进度安排:第13周(第4周校运会)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考试)第47周第三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考试)第8周第四章相互作用(第二节形变与弹力)第910周期中考

30、复习及期中考试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第21周期末考试四、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带领学生在高一打下良好基础,为进一步学好高二和高考作好辅垫。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把握好重点。并在学好基础之上,有意识让学生接触到往年的高考题,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并在平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坚持小测并保证质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巩固。为此,具体要求如下:单元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平均分、及格

31、率、优秀率相对别的平行班级稳步提高。五、改进教学的措施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因材施教,精讲精练,及时巩固,改进不足,争取每位学生都有所突破。2、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和探索,特别是分组实验,要保证学生都能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用实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努力渗透物理研究问题方法的培养。3、重视课外活动,进行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进行研究性学习,给学生以充分的课外研究探索的舞台,使学生的课外物理活动丰富多彩,真正成为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阵地。4、在教学中可以理论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物理的有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六、教学研究的计划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本校的校本课程

32、,课题研究,提高本人的教科研水平。2、每上完一节课后进行教案的整理以及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备课,同时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例子、素材加以搜集和整理,为本校有自己的完整的物理资料做出应该做的工作。3、坚持每周与备课组成员进行一到两次的集体备课,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探讨,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4、坚持每周听一节同行的课,课后及时与上课老师探讨交流,研究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5、在本学期开好一节公开课,通过在评课中得到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导,并在教学中不断得以改进突破。6、在教学中重视积累,争取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七、继续教育的计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远程教

33、育平台多听讲座,多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深入钻研高中新课程理念,以先进理念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复习及期中考试第1112周第四章相互作用(单元考试)第1315周第五章力与平衡(单元考试)第1618周第六章力与运动(单元考试)第1920周期末考复习第21周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 篇5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好知识基础、发展思维、挖掘潜力、培养能力,是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一大课题。所以,高一物理教学计划的制定必不可少。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物理教学计划意义非同一般。本学期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完成教学计划:一、做好初、高中物

34、理知识的衔接,稳扎稳打上台阶。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感到较难,上课能听懂,作业却不会做的现象比比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学生到了高一却束手无策呢?首先,从教材上看,初中物理以观察、实验入手,内容形象直观。高中物理则要求能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抽象出理想化模型,特别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具体的物理过程,内容比初中更深更广更抽象,进度也较快,而且课堂上反复练习的时间少,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其次,从要求看,初中要求学生大面积及格,教学难度基本控制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停留在模仿、套用公式上。而高中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等。二、教学过程注意培养学

35、生良好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态思维能力、发散性和辐射性思维的能力。具体做法是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习题讲解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并把物理过程图形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画示意图是将抽象的情景形象化,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到有形,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讲解物理习题时,一定要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能力,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对习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最佳的解题途径,这点在做作业时同样适用。另外,例题选取时,尽量用典型、常见的题,特别能同时温习旧

36、知识的例题最好。我相信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是需要多次强化的。三、实施大成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在我校已开展多日,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实施“大成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这一精神,关注学生长远发展,教学计划的制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建物理学习小组,分组讨论。现有的物理教学,其信息的传播主要是采取了两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教师、学生,限于教师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彼此影响,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中信息的合理传播应该采取这种模式,即:教师、学生和学生、学生,实现生生互动,这样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留下的疑问快捷方便。在物理教学中组织开展小组

37、合作学习,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缓解教师辅导资源的相对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讨论,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求助、协调、反思等技能。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以小组作为整体来评价的,无论是平时课堂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及时评价,还是阶段单元测验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以标准参照评价。避开了只对个人的评价给学生带来的忧虑。在高中物理课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自己愿意去学、能够学、会学、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改善人际关系、缓解心理压力、合理利用学生资源、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都大有好处。小组学习方式与其它学习方式一起互为补充,丰富了高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上是物理教学计划的内容,在教学中还应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应做出调整,在实施本计划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第 26 页 共 2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